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味誇獎孩子未必好,家長錯誤使用「賞識教育」,對孩子傷害很大

有這樣一種父母, 他們經常口是心非, 明明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 卻在孩子面前故意貶低, 在外人面前故作謙虛;還有一種父母, 不管孩子在別人眼中有多麼不起眼, 他們都能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用賞識的眼光對待孩子。

前者是拒絕肯定孩子, 後者是賞識孩子, 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

近些年來, 隨著人們對教育的重視, 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賞識教育對孩子的積極作用, 但有些父母將「賞識教育」視為教育的唯一法寶, 還一不小心走入賞識教育的誤區, 親手毀掉了孩子的成長。

孔女士的兒子樂樂今年5歲, 上幼稚園大班。 孔女士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 在父母的打壓式教育下長大, 從小就被父母否定, 她深知這種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 下定決心日後絕不走父母的老路, 一定多誇獎孩子, 走賞識教育的路。

不管樂樂做任何事情, 孔女士都會一如既往誇讚孩子:樂樂隨意在紙上畫了一個圈, 孔女士說他很有藝術天分, 以後一定能成為下一個畢卡索, 卻從不借機培養孩子的藝術天分;樂樂說話吐字不清, 孔女士說他自創的語言很有個性, 也不糾正孩子的錯誤發音;樂樂撕壞爸爸剛寫好的稿子, 踩壞奶奶種好的花, 在牆上亂寫亂畫, 不但沒指出孩子身上的問題, 反而還誇他有個性。

長此以往, 樂樂只能聽進去別人的誇獎, 而聽不得別人的一點點批評或反面意見, 他認為自己各方面都很優秀, 簡直是完美無缺, 他還把別人的善意提醒視為惡意攻擊, 很多小夥伴也開始逐步遠離他, 每當老師安排大家做遊戲時, 沒有人願意和他組隊, 他跟本就沒有朋友。

此時, 孔女士才意識到原來自己誤會了「賞識教育」, 是自己無原則的誇獎把樂樂從「人見人愛」變成了「人見人厭」。

其實, 孔女士所犯的錯誤也是很多家長可能會犯的錯誤, 父母對賞識教育的認知偏差會產生許多不良結果。

賞識教育是通過對孩子的正面激勵, 強化某方面的行為, 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和積極的心理體驗, 使錯誤行為得以糾正。 如果父母沒有充分理解賞識教育, 很容易走入下面這3個誤區。

一、父母對「賞識教育」的誤區

1、誤區一:認為賞識=誇獎

很多父母簡單把賞識等同於誇獎、表揚,

而賞識孩子就是經常誇獎、表揚孩子, 這種對賞識教育的認識太過片面, 其實誇獎是賞識孩子的表現方式之一, 並不能完全代表父母賞識孩子。 如果父母一味地單純誇獎孩子, 可能會使孩子產生驕傲的心理, 對誇讚產生強烈的依賴性, 導致孩子只能接受表揚, 而無法接受批評, 受挫能力極差, 違背了賞識教育的初衷。

2、誤區二:賞識可以誇張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賞識毫無根據, 常常隨便抓來一句肯定的話語就直接拿來用, 比如孩子在某方面處於弱勢, 父母還要過分強調這是孩子的強項, 這種脫離客觀事實的誇張表達是父母虛榮心作祟, 會使孩子對自己產生錯誤的認知與理解, 無法發現自身的缺點, 失去改進與成長的機會,導致孩子長期止步不前。

3、誤區三:賞識越多越好

凡事都講究「度」,父母對孩子的賞識並非越多越好,父母對孩子的賞識也要注意控制「度」。當父母過分追求賞識的「量」,而忽略賞識的「質」,反而會起到反作用。孩子會習慣于被父母誇讚,認為父母應該對自己的任何行為都給予表揚,這樣會讓孩子生活在虛擬營造的假像中,變得越來越狂妄自大,不可一世。

父母們,賞識教育的這3個誤區,你踩過沒?賞識教育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過猶不及都會影響教育的效果,父母應該如何正確運用「賞識教育」呢?

二、父母應該如何運用「賞識教育」,讓孩子更加優秀

「誇獎」是「賞識教育」中主要的表現方式之一。而誇獎孩子的目的,除了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之外,更多的意義在於挖掘孩子潛能,激發更強能力的展現。從而讓自己和孩子逐步認清他們自身的能力,並以此不斷修正對孩子的認知,為將來的引導教育尋找方向。

那麼「誇什麼」、「如何誇」自然就成了賞識教育的兩個關鍵問題。

誇什麼

一、自尊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已經具備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他們很難通過對自己的認知,形成客觀的自我評價。這個時候他們非常依賴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並通過這些評價形成「自尊」。

自尊(self-esteem)通過社會對比形成,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不僅代表自我尊重和自我愛護,還包括要求他人、集體和社會對自己尊重的期望。

自尊讓孩子對「優秀」的概念形成了內在的評判標準,影響著將來應對事物的態度。而維護孩子自尊心的誇讚,會幫助孩子變得積極、自信。

比如,低年級孩子需要面對的學業其實並不算困難,那麼維護自尊的誇獎就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地去面對。通常情況下,自信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會差,而優異的成績會使他們更加自信,甚至發展成為興趣,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

二、規則

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包含了禮儀、紀律、道德、質量等多個方面。是孩子生活和社交中極其重要的內容,也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基礎與保障。

雖然我們都會給孩子傳授或制定各種規則,但是由於成年人對規則的「習以為常」,常常容易忽略對孩子遵守規則的誇獎。

孩子如果不能因為遵守了規則而得到正面的回饋,那麼是非觀並不十分清晰的他們,很容易忽視規則的重要性,淡化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從守規則中來,同時決定了孩子守規則行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家長對孩子守規則的誇獎,實際上是在為孩子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培養一種質量,塑造一種性格。

讓孩子因規則而自律,因自律而自省,因自省而精進,因精進而優秀。這同樣是一個讓孩子自我完善的良性迴圈。

如何誇

一、真心實意、言之有物

虛假的誇獎,也許在學齡之前還可以起到作用。但是隨著孩子的社交范圍不斷擴大,在與同學和朋友的比較中,會逐漸對這些誇獎產生質疑,讓誇獎失效,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鼓勵。甚至在這些誇獎中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傷及自尊。

在誇獎孩子時,切忌緊盯結果,而要把誇獎的重點落在具體的努力過程上,告訴孩子是因為哪裡做得好才幫助他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比如孩子在運動會中取得了較好的名次,可以把誇獎的重點放在他平時努力鍛煉的過程和優秀的臨場發揮上。而奪得名次獲得獎勵這方面,則不必大肆渲染。

二、寬容孩子、正向激勵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但也同樣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大多數孩子在失誤或犯錯後,都會陷入自責之中。這時,家長的鼓勵是他扭轉心態,堅定自信的基石。

試想,如果孩子在考試中失利,來自于同學、老師的壓力會讓他倍感沮喪。這個時候如果一味地抓住他偶爾的懈怠不放,施加壓力,很容易成為壓垮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父母永遠是孩子心中的避風港。

這個時候需要先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做的積極努力進行充分的肯定,幫他明確方向,堅定信心。隨後再為他指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這樣孩子不僅更容易接受,還會因為家長的建議發現自己的不足,增強後進的信心。

三、積極批評、合理修正

可塑性,意味著孩子很容易因家長的積極教導變得優秀,但同樣也意味著負面的影響會給他們帶來消極的變化。

在面對孩子由於主觀意識而發生的嚴重錯誤時,「積極」的批評方式會有更顯著的效果。

首先,嚴厲地指出問題,制止錯誤的進一步發展。在孩子的情緒相對平穩後,為他分析錯誤的原因,和他一起「尋找」之前正確的模樣,加以肯定,並進行客觀地對比。這樣能夠讓他們通過自身的主動思考,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對將來杜絕類似的錯誤形成自我警醒。

結語:沒有賞識的批評是摧殘,沒有批評的賞識是溺愛

不拘泥於誇張的表揚和盲目的肯定,也不局限於嚴厲的指責和過度的批評。

賞識教育的真諦,是在不助長自負,不破壞自尊的前提下,賞識孩子的內心,激發他們的內驅力,讓他們逐步看到自己的能力,學會思考、啟迪智慧,建立「成長型心理定向」。

孩子的成長歷程不會一帆風順,家長的教育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既然我們都承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麼不如正視自己可能無法為孩子解決問題的未來,專注于可以幫助孩子激發潛能的現在。少說「真棒」,多喊「加油」!

為孩子提供的積極心理暗示,正如點燃了他們心中的火苗,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光」,自然能照亮自己的「暗」。

失去改進與成長的機會,導致孩子長期止步不前。

3、誤區三:賞識越多越好

凡事都講究「度」,父母對孩子的賞識並非越多越好,父母對孩子的賞識也要注意控制「度」。當父母過分追求賞識的「量」,而忽略賞識的「質」,反而會起到反作用。孩子會習慣于被父母誇讚,認為父母應該對自己的任何行為都給予表揚,這樣會讓孩子生活在虛擬營造的假像中,變得越來越狂妄自大,不可一世。

父母們,賞識教育的這3個誤區,你踩過沒?賞識教育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過猶不及都會影響教育的效果,父母應該如何正確運用「賞識教育」呢?

二、父母應該如何運用「賞識教育」,讓孩子更加優秀

「誇獎」是「賞識教育」中主要的表現方式之一。而誇獎孩子的目的,除了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之外,更多的意義在於挖掘孩子潛能,激發更強能力的展現。從而讓自己和孩子逐步認清他們自身的能力,並以此不斷修正對孩子的認知,為將來的引導教育尋找方向。

那麼「誇什麼」、「如何誇」自然就成了賞識教育的兩個關鍵問題。

誇什麼

一、自尊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已經具備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他們很難通過對自己的認知,形成客觀的自我評價。這個時候他們非常依賴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並通過這些評價形成「自尊」。

自尊(self-esteem)通過社會對比形成,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不僅代表自我尊重和自我愛護,還包括要求他人、集體和社會對自己尊重的期望。

自尊讓孩子對「優秀」的概念形成了內在的評判標準,影響著將來應對事物的態度。而維護孩子自尊心的誇讚,會幫助孩子變得積極、自信。

比如,低年級孩子需要面對的學業其實並不算困難,那麼維護自尊的誇獎就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地去面對。通常情況下,自信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會差,而優異的成績會使他們更加自信,甚至發展成為興趣,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

二、規則

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包含了禮儀、紀律、道德、質量等多個方面。是孩子生活和社交中極其重要的內容,也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基礎與保障。

雖然我們都會給孩子傳授或制定各種規則,但是由於成年人對規則的「習以為常」,常常容易忽略對孩子遵守規則的誇獎。

孩子如果不能因為遵守了規則而得到正面的回饋,那麼是非觀並不十分清晰的他們,很容易忽視規則的重要性,淡化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從守規則中來,同時決定了孩子守規則行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家長對孩子守規則的誇獎,實際上是在為孩子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培養一種質量,塑造一種性格。

讓孩子因規則而自律,因自律而自省,因自省而精進,因精進而優秀。這同樣是一個讓孩子自我完善的良性迴圈。

如何誇

一、真心實意、言之有物

虛假的誇獎,也許在學齡之前還可以起到作用。但是隨著孩子的社交范圍不斷擴大,在與同學和朋友的比較中,會逐漸對這些誇獎產生質疑,讓誇獎失效,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鼓勵。甚至在這些誇獎中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傷及自尊。

在誇獎孩子時,切忌緊盯結果,而要把誇獎的重點落在具體的努力過程上,告訴孩子是因為哪裡做得好才幫助他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比如孩子在運動會中取得了較好的名次,可以把誇獎的重點放在他平時努力鍛煉的過程和優秀的臨場發揮上。而奪得名次獲得獎勵這方面,則不必大肆渲染。

二、寬容孩子、正向激勵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但也同樣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大多數孩子在失誤或犯錯後,都會陷入自責之中。這時,家長的鼓勵是他扭轉心態,堅定自信的基石。

試想,如果孩子在考試中失利,來自于同學、老師的壓力會讓他倍感沮喪。這個時候如果一味地抓住他偶爾的懈怠不放,施加壓力,很容易成為壓垮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父母永遠是孩子心中的避風港。

這個時候需要先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做的積極努力進行充分的肯定,幫他明確方向,堅定信心。隨後再為他指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這樣孩子不僅更容易接受,還會因為家長的建議發現自己的不足,增強後進的信心。

三、積極批評、合理修正

可塑性,意味著孩子很容易因家長的積極教導變得優秀,但同樣也意味著負面的影響會給他們帶來消極的變化。

在面對孩子由於主觀意識而發生的嚴重錯誤時,「積極」的批評方式會有更顯著的效果。

首先,嚴厲地指出問題,制止錯誤的進一步發展。在孩子的情緒相對平穩後,為他分析錯誤的原因,和他一起「尋找」之前正確的模樣,加以肯定,並進行客觀地對比。這樣能夠讓他們通過自身的主動思考,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對將來杜絕類似的錯誤形成自我警醒。

結語:沒有賞識的批評是摧殘,沒有批評的賞識是溺愛

不拘泥於誇張的表揚和盲目的肯定,也不局限於嚴厲的指責和過度的批評。

賞識教育的真諦,是在不助長自負,不破壞自尊的前提下,賞識孩子的內心,激發他們的內驅力,讓他們逐步看到自己的能力,學會思考、啟迪智慧,建立「成長型心理定向」。

孩子的成長歷程不會一帆風順,家長的教育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既然我們都承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麼不如正視自己可能無法為孩子解決問題的未來,專注于可以幫助孩子激發潛能的現在。少說「真棒」,多喊「加油」!

為孩子提供的積極心理暗示,正如點燃了他們心中的火苗,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光」,自然能照亮自己的「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