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年《綠燈俠》究竟虧到啥程度讓DC一口氣緩了10年都還沒敢翻拍?

花了大投資, 請了當紅的演員來拍一部有著粉絲基礎的IP電影, 其實出現撲街的情況不是沒有, 但是在這其中, 如果因為這一部電影導致製作公司10年都沒敢再去碰這一IP的話, 就不能不說到影響了DC很長一段時間, 以至於演員本人都悔到腸子發青的——

《綠燈俠》!

熟悉這部2011年上線的電影影迷應該清楚, 在DC宇宙的眾多角色IP中, 「綠燈俠」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大IP, 不僅僅是因為本身綠燈俠就有比較龐大的角色劇情線, 更多的也是因為在綠燈俠的背後擁有著整整一個「燈團」的劇情IP, 所以, 基於這種這種獨天得厚的優勢, 在DC的原設定中「哈爾·喬丹」一直擁有著不俗的人氣和粉絲。

而這也是為什麼早期DC在決定邁出自己電影宇宙第一步的時候, 選擇了「綠燈俠」作為自己首選的原因, 而且, 依照在2011年DC為了自己電影宇宙第一部作品而準備的投資和軟硬體的資源來說, 只要《綠燈俠》按照常規的路子來拍攝, 其實並不會差到哪裡去。

但尷尬的是:

正是這部讓DC牟足了勁想要一炮而紅的電影, 卻是讓DC自己足足雪藏了這一IP10年, 才逐漸緩過來這口氣。

那麼, 這其中究竟是什麼樣的緣故導致《綠燈俠》撲街, 而DC忍了10年才敢稍微碰一碰這一IP呢?

【1】2個億美金的天花板投資, 頂級的導演, 換來了虧到姥姥家的票房;

相信很多看到2個億美金的投資, 不少粉絲可能會覺得並不算多, 以現如今的漫威和DC電影來說, 很多的電影隨隨便便的投資就是這個數字。

但同時, 咱們也要知道的是, 這2個億美金的投資是在2011年, 可以說, 在當時《綠燈俠》的這一筆投資放在同類型的電影中說是天花板級別的投資是絲毫不過分的, 而且, 投資如此充裕的情況下, 當時的DC在導演的人選上選擇的是執導《007》的馬丁·坎貝爾。

而在演員的選擇上, 則是選擇了當時最炙手可熱的演員瑞恩·雷諾茲(沒錯, 就是後來漫威的死侍)。

同時!

在角色劇情和劇本的配置上, 因為綠燈俠這一IP本身就不是空中樓閣,

是擁有非常系統和完善的角色起源和劇情支線的, 所以這一資源的配置上也是相當不俗, 可以說因為背靠「DC綠燈支線」, 擁有了當時可以說是非常優質的打開DC宇宙故事的劇情埠, 只要好好拍, 一個完善的DC劇情宇宙幾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為此, 當時華納很早就有宣佈「《綠燈俠》會是《正義聯盟》大電影的鋪墊先鋒」, 之後將由原班製作團隊開發《閃電俠》和《綠燈俠2》, 借此把整個DC電影宇宙前期的框架給展開。

但就在這樣一個近乎於天時地利人和的的準備下, DC依舊是翻了車——

整個電影2個億美金的投資, 前期上線有票房只有1個億美金, 最終票房2億美金, 按照電影投資3倍回本的說法, 當年的DC《綠燈俠》就是屬於虧到姥姥家的那種!

當然了!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那樣,這部《綠燈俠》不僅只是給DC帶來了沉重一擊,更是給當時的電影主演瑞恩·雷諾茲帶來的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使得當時的瑞恩·雷諾茲從「當紅炸子雞」一下子跌落到了低谷,一度沒有人願意再來邀請瑞恩·雷諾茲演電影。

這種感覺就像是做夢一樣,此後逐漸緩過來的瑞恩·雷諾茲也是公開表示「綠燈俠」是自己最後悔接過的劇本角色,以至於在漫威《死侍2》的彩蛋裡,瑞恩·雷諾茲飾演的「死侍」直接穿越劇情,設定了死侍回到過去將剛剛接到《綠燈俠》劇本的自己給幹掉了的搞笑一幕。

【2】劇情老套並不是這部電影的硬傷,boss才是!

其實按照一般常規的超級英雄電影的套路劇情來說,主角一般在獲得超能力之後,都會經歷一個成長的過程中,會有非常套路的經歷設定,最後再讓主角自己經歷一番成長之後逐漸強大起來最終懟翻boss。

而對於這一套路來說,如果DC當時按照這一設定來拍,雖然在套路上有些老套,但起碼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畢竟對於早期的DC綠燈俠的設定來說,當時的綠燈俠本身也無法走類似于「蝙蝠俠黑暗騎士「那樣獨立作品的暗黑屬性。

但尷尬的地方或者說是硬傷的地方在於——

電影中真正的硬傷設定恰恰是其中的boss「視差怪」!

在定位上,《綠燈俠》中所設定的這個大boss,其實本質上的咖位相當於漫威足足鋪墊了11年才讓其正式上線的滅霸,是屬於DC宇宙中整個宇宙的恐懼的實體化代表,結果這樣一個咖位的boss,直接就給放在了角色起源序列的電影中。

當然,這還不是重點——

真正的讓人無法接受的重點是,面對原版設定中幾乎懟翻了大半個DC宇宙的這樣一個頂級boss的存在,最後竟然是死在了一個剛成為綠燈俠沒幾天的新人手裡,而且還是被一顆恒星給終結的。

這簡直就是扯犢子!

【3】 故事的核心重點渲染在無關緊要的地方;

顯然,作為上來就是宇宙篇的劇情設定,DC在《綠燈俠》中其實更多的應該將重心放在渲染整個綠燈支線所呈現出來的DC宇宙背景上,結果,在實際的拍攝中,大量的劇情篇幅被安置在了沒有太大意義的地球支線上,以至於前期很多設定足以讓影迷打!瞌!睡!

而理應作為重頭戲的戰鬥場景也是少得可憐,大量的的CG資金居然是用在了主角的服裝上而不是大場面的戰鬥特效中,而就像前面說的那樣,將大量的資金放在主角的服裝CG上,這意味著即便是綠燈俠在地球上站著不動,動動嘴皮子的文戲場景也是在不斷的燒錢的過程。

屬於妥妥的把錢花錯了地方~

當然了,除了以上這些,其實更重要的就是說好了是開啟DC電影宇宙的的首部作品,結果卻是連一個聯動乃至於為後面正義聯盟鋪墊的彩蛋都沒有,這不得不說真的是有些可惜。

所以,撲街,是一個必然的事情,也正是這個撲街,讓DC一口氣緩了10年才稍稍敢再次觸碰一下綠燈俠,在「正聯」的背景故事中[插·入]了一個綠燈的身影。

當然了!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那樣,這部《綠燈俠》不僅只是給DC帶來了沉重一擊,更是給當時的電影主演瑞恩·雷諾茲帶來的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使得當時的瑞恩·雷諾茲從「當紅炸子雞」一下子跌落到了低谷,一度沒有人願意再來邀請瑞恩·雷諾茲演電影。

這種感覺就像是做夢一樣,此後逐漸緩過來的瑞恩·雷諾茲也是公開表示「綠燈俠」是自己最後悔接過的劇本角色,以至於在漫威《死侍2》的彩蛋裡,瑞恩·雷諾茲飾演的「死侍」直接穿越劇情,設定了死侍回到過去將剛剛接到《綠燈俠》劇本的自己給幹掉了的搞笑一幕。

【2】劇情老套並不是這部電影的硬傷,boss才是!

其實按照一般常規的超級英雄電影的套路劇情來說,主角一般在獲得超能力之後,都會經歷一個成長的過程中,會有非常套路的經歷設定,最後再讓主角自己經歷一番成長之後逐漸強大起來最終懟翻boss。

而對於這一套路來說,如果DC當時按照這一設定來拍,雖然在套路上有些老套,但起碼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畢竟對於早期的DC綠燈俠的設定來說,當時的綠燈俠本身也無法走類似于「蝙蝠俠黑暗騎士「那樣獨立作品的暗黑屬性。

但尷尬的地方或者說是硬傷的地方在於——

電影中真正的硬傷設定恰恰是其中的boss「視差怪」!

在定位上,《綠燈俠》中所設定的這個大boss,其實本質上的咖位相當於漫威足足鋪墊了11年才讓其正式上線的滅霸,是屬於DC宇宙中整個宇宙的恐懼的實體化代表,結果這樣一個咖位的boss,直接就給放在了角色起源序列的電影中。

當然,這還不是重點——

真正的讓人無法接受的重點是,面對原版設定中幾乎懟翻了大半個DC宇宙的這樣一個頂級boss的存在,最後竟然是死在了一個剛成為綠燈俠沒幾天的新人手裡,而且還是被一顆恒星給終結的。

這簡直就是扯犢子!

【3】 故事的核心重點渲染在無關緊要的地方;

顯然,作為上來就是宇宙篇的劇情設定,DC在《綠燈俠》中其實更多的應該將重心放在渲染整個綠燈支線所呈現出來的DC宇宙背景上,結果,在實際的拍攝中,大量的劇情篇幅被安置在了沒有太大意義的地球支線上,以至於前期很多設定足以讓影迷打!瞌!睡!

而理應作為重頭戲的戰鬥場景也是少得可憐,大量的的CG資金居然是用在了主角的服裝上而不是大場面的戰鬥特效中,而就像前面說的那樣,將大量的資金放在主角的服裝CG上,這意味著即便是綠燈俠在地球上站著不動,動動嘴皮子的文戲場景也是在不斷的燒錢的過程。

屬於妥妥的把錢花錯了地方~

當然了,除了以上這些,其實更重要的就是說好了是開啟DC電影宇宙的的首部作品,結果卻是連一個聯動乃至於為後面正義聯盟鋪墊的彩蛋都沒有,這不得不說真的是有些可惜。

所以,撲街,是一個必然的事情,也正是這個撲街,讓DC一口氣緩了10年才稍稍敢再次觸碰一下綠燈俠,在「正聯」的背景故事中[插·入]了一個綠燈的身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