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毀掉孩子「上進心」最快的方式,就是父母經常對孩子說3句話

沒有父母不「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 總是想方設法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讓孩子努力去學習。 可有時候家長不當的言辭, 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 還會毀掉孩子的「上進心」, 而且家長不以為然, 絲毫沒有注意到這些口頭禪的傷害。

這3句口頭禪很多父母經常說, 對孩子「上進心」影響很大

第一, 「這麼笨, 你是豬嗎?」

可能很多家長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你總是用言語在否定孩子, 甚至給孩子貼上「無能」的標籤, 指責孩子「怎麼這麼笨, 你是豬嗎」「你能學會什麼?」等等這些話。

事實上, 這些話可能只是父母在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可孩子聽到這些話, 會進行自我否定, 或者被父母激怒, 心中產生怨恨。

有的家長覺得這是種「激將法」, 喚醒孩子內心的動力, 可如果經常這樣指責孩子, 那他的內心就會被潛移默化的影響, 覺得自己可能就是這麼「笨」,

幹什麼都不行!

你指責孩子慢, 那孩子就會更慢, 你指責孩子笨, 那他乾脆懶得思考, 反正努力去做不努力去做, 都會被父母指責, 乾脆就不要做了!

鼓勵和誇獎, 才是最能喚醒孩子內在驅動力的方法。

有一位老師, 在給孩子批改試卷的時候, 無論孩子成績好壞,

都會在案首上寫上孩子進步的地方, 同時在錯題旁邊, 用上溫馨的語言提醒孩子「不要馬虎」「認真一點」等話語!

同時一胖畫上一個小小的可愛表情包, 這種小小的細節鼓勵, 卻能夠喚醒孩子內在的動力, 他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同時找到自己的問題, 願意主動的就改掉自己的小毛病, 所以說學會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 才能讓他擁有自信和勇氣。

第二, 「你看那誰誰誰, 再看看你」

很少有孩子能夠逃過父母的「比較」, 在孩子眼中, 可能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比自己強吧!

就像有的孩子不理解:「我從來覺得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從來沒有覺得她不如別人媽媽漂亮, 也從來不覺得別人媽媽比她好, 但為什麼她總覺得我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可能「比較法」是最簡單沒有成本的激勵方法了, 大多數父母不由自主地都會去採用這個方法, 可很多家長不知道, 這句話每次都會刺痛孩子的內心。

他會感覺父母在乎別人勝過在乎自己, 他會感覺父母只重視結果, 而看不到自己的努力, 總之自己在父母的眼中, 自己永遠不如別人。

事實上,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能夠在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 每次都能有一點點進步, 我覺得這都是值得肯定的, 孩子需要的是過程中的鼓勵, 而不是一次次的打擊, 總是被父母拿自己弱勢的一面和別人強勢的一面比較, 那自己的孩子永遠都不如別人。

所以請父母放下心中的焦慮,多去鼓勵和支持孩子,留心孩子成長中的進步,陪伴孩子一起努力,那樣才能喚醒孩子心中的動力。

第三,「一天到晚除了玩,你還會幹點什麼?」

「一回家就先看電視,作業都做了嗎?」

「你考的這是什麼成績,你天天除了玩,你還會幹點什麼?」

這樣話想必你一定不陌生,甚至下意識還能夠想到自己說出來的語氣是什麼,每次你看到孩子不在學習狀態,你就心裡很生氣,總覺得孩子沒有學習就是在玩。

這讓我想起網友的一句話,如果我媽早上從家裡出去,看到我在看電視,晚上下班回到家,還看到我在看電視,那麼她就會覺得我看了一整天的電視。

這種情況,實際上屬於家長的「焦慮情緒」,總覺得孩子不是在學習,就應該在學習的路上,總是擔心孩子看了一點電視,玩了一會手機,就會影響到學習。

隨著這種焦慮的心態越來越嚴重,對孩子的信任就越來越低,心裡的不滿也越來越強烈,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

可我想說的你,如果你在工作中,每天被領導監視著,每天說著批評指責的話,你能夠堅持多久呢?你大可直接辭職不受這份氣,可孩子只能默默地接受。

是時候學會換位思考了,嘗試著減輕自己心中的焦慮,去看到孩子進步的一面,肯定他的努力和付出,和孩子平等的溝通,而不是站的高高的,以一種上位者的態度去輕視他。

語言是一種藝術,可以傷人,也可以喚起人一天的美好心情,學會運用這份技能,孩子會更有勇氣、更自信、更主動的去迎接生活和學習的挑戰。

那自己的孩子永遠都不如別人。

所以請父母放下心中的焦慮,多去鼓勵和支持孩子,留心孩子成長中的進步,陪伴孩子一起努力,那樣才能喚醒孩子心中的動力。

第三,「一天到晚除了玩,你還會幹點什麼?」

「一回家就先看電視,作業都做了嗎?」

「你考的這是什麼成績,你天天除了玩,你還會幹點什麼?」

這樣話想必你一定不陌生,甚至下意識還能夠想到自己說出來的語氣是什麼,每次你看到孩子不在學習狀態,你就心裡很生氣,總覺得孩子沒有學習就是在玩。

這讓我想起網友的一句話,如果我媽早上從家裡出去,看到我在看電視,晚上下班回到家,還看到我在看電視,那麼她就會覺得我看了一整天的電視。

這種情況,實際上屬於家長的「焦慮情緒」,總覺得孩子不是在學習,就應該在學習的路上,總是擔心孩子看了一點電視,玩了一會手機,就會影響到學習。

隨著這種焦慮的心態越來越嚴重,對孩子的信任就越來越低,心裡的不滿也越來越強烈,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

可我想說的你,如果你在工作中,每天被領導監視著,每天說著批評指責的話,你能夠堅持多久呢?你大可直接辭職不受這份氣,可孩子只能默默地接受。

是時候學會換位思考了,嘗試著減輕自己心中的焦慮,去看到孩子進步的一面,肯定他的努力和付出,和孩子平等的溝通,而不是站的高高的,以一種上位者的態度去輕視他。

語言是一種藝術,可以傷人,也可以喚起人一天的美好心情,學會運用這份技能,孩子會更有勇氣、更自信、更主動的去迎接生活和學習的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