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49年後才明白,當年蘇聯挖穿地球,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人類歷史與地球歷史相比只是短短一瞬, 但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依然促使著我們去瞭解地球的起源和發展。 如今, 我們已經探索過了地表的大部分區域, 有了載人航太的記錄, 對於深不見底的海洋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隨著科技的發展, 我們對地球的認知變得越來越詳盡和全面, 但是, 對於地表之下的探索, 我們仍然沒能取得預期的進展, 甚至可以說是知之甚少。

Tips:根據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 一般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

目前我們只知道地球內部的大致構造, 猜測裡面可能流動著滾燙的巖漿。 但是, 在地球深處到底有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至今無人知曉。 距離真相最近的可能就是蘇聯了。 上個世紀70年代, 蘇聯宣佈了一個聽起來幾乎不可能的計畫, 那就是挖穿地球。 但是這項計畫在即將完成的時候被中止了,

人們一度無法理解這是為什麼。

蘇聯為什麼要挖穿地球

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戰爭帶來的影響卻遠遠沒有終結。 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在東西方各自稱霸, 於世界兩端相互對峙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不相上下, 都想鞏固各自的霸主地位, 並且將權力擴張到世界范圍。 但是對於剛剛經歷過兩次毀滅性世界大戰的人類來說, 此時如果再挑起一場戰爭, 那樣的後果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

Tips: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 簡稱二戰, 亦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發生時間為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為了避免下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兩國都加快了核武器的研究速度, 依靠軍備力量來彼此限制和威懾。 通常情況下, 美國和蘇聯會將競爭從軍事對抗轉移到其他領域, 比如軍備力量、政治、科技和經濟資源等。 這種在暗中進行的、沒有硝煙的競爭有一個形象的名字, 叫做「冷戰」。

在兩國對峙的這段時間裡, 由於都想要超過競爭對手,

美國和蘇聯的綜合國力都得到了飛速發展, 把其他國家遠遠拋在後面。 在當時, 世界上沒有第三個國家的實力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這兩個國家幾乎方方面面都要與對方一較高下, 就算在前一個項目上暫時落敗了, 也要在之後的較量裡面贏回一局。

Tips:冷戰Cold War, 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 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 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鬥爭。

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還是水裡遊的, 美國和蘇聯都各不相讓。 甚至小到一顆螺絲釘, 兩個國家都要爭一爭誰的質量更好。 你發射衛星, 我就研究載人航太, 你的探測器順利登月, 我就搶在你面前第一個實現載人登月。 在美國完成第一次人類登月之後, 蘇聯和美國之間的競爭又從頭頂的宇宙轉向了腳下的地球。

為了瞭解地球內部的巖石構造, 美蘇開始比賽誰能先把地球挖穿。 這可不像他們造螺絲釘那麼容易, 地球的半徑就有6371千米, 要挖穿地球, 也就是要打一個1.2萬公里的隧道。 這件事放在地面上都很難完成,更不用說在地面下方了,除了挖開土壤之外,還要面臨未知的嚴酷環境。

Tips:20世紀70年代,蘇聯在羅偉與柯拉半島交界之處選定一個地點,經過周密的部署,「挖穿地球」計畫就此拉開了帷幕。

美國把目標地點選在了奧克拉荷馬州,準備用一個巨大的深鑽井進行挖掘。但是,當鑽頭到達地表下方9583米的時候,無論如何都沒辦法繼續挖下去了。因為隨著深度越來越大,那裡的巖石層越來越堅硬,周圍的溫度也越來越高。在這種環境下,機器根本無法正常運作,想要靠人力進行挖掘根本不可能。而蘇聯剛剛在與美國的登月競爭中落了下風,自然要在這場挖穿地球的競爭裡掙回一點面子。

蘇聯的挖穿地球計畫

在我們的認知中,地球的基本結構是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的。有兩個分層把這三個部分阻隔開,其中位於地殼和地幔之間的叫做「莫霍面」,是由奧地利科學家莫霍洛維奇在1909年發現的,這個底層距離地形大約33千米。五年後,另一個位於地幔和地核之間的分層也被人們發現,被稱作「古登堡面」。

Tips:巖石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和天然玻璃組成的,具有穩定外形的固態集合體。由一種礦物組成的巖石稱作單礦巖,由數種礦物組成的巖石稱作複礦巖。

在地殼這一層,有著大量的沉積巖、花崗巖和玄武巖。玄武巖的密度比花崗巖更大,分佈在花崗巖的下方。這些巖石分佈在所有大陸的地殼當中,有的還會形成山嶽。地殼內部的溫度分佈並不均勻,離地心越近的地方溫度越高,深度每增加1000米,溫度大約會提高30攝氏度左右。

地幔位於地殼和地核之間,整個部分的厚度大約有2900千米。科學家認為,地幔對於地球物質的組成具有很大影響。在上地幔的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聚集在這裡。地幔的溫度和壓強都很高,溫度大約在1000到3000攝氏度,壓強甚至達到了50萬到150萬個大氣壓之間。在這樣的高溫高壓環境下,許多在地表上能夠呈現正常形態的物質可能都會被融化。

Tips:熔點是指某種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時的溫度,沸點則是從液態變為氣態時的溫度。通常來說,隨著溫度的升高,物質都是先融化再沸騰。

而離我們最遙遠也最神秘的地心,則被認為很有可能是液態的鐵組成的,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氣壓達到了350萬個大氣壓。這樣的環境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我們完全無法想象的。就我們現在的科學和工業技術來說,人類想要挖穿地殼都很困難,更不要說穿過地幔達到地核。

但當時的蘇聯正處於國力雄厚的時期,大量的石油礦產資源給蘇聯帶來了豐厚的資金,一時之間風光無幾。蘇聯認為自身已經具有了能夠挖穿地球的實力,再加上美國之前的失敗,增強了蘇聯挖穿地球的信心和動力。

Tips:巖漿是在地殼深處或上地幔產生的高溫熾熱、粘稠、含有揮發分 的矽酸鹽熔融體,是形成各種巖漿巖和巖漿礦床的母體

蘇聯在動工之前進行了各個方面的考察,16個研究所聯合起來考察地表的巖石層和土壤地質,為挖掘工作鋪墊了相當長的一條路。挖掘項目啟動時,還由當時的地質部部長親自進行監工。

在專案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但是當深度達到7000米時,就來到了挖掘的瓶頸期。和美國曾經所遇到的問題一樣,這裡的巖石十分堅硬,普通的鑽頭根本鑽不進去。而且越來越高的溫度也在不斷挑戰著鑽頭的耐熱性。在這個時候,蘇聯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蘇聯不光繼續往這個項目裡投入了巨額的資金,還把國內數不清的機器都用來熔煉成更高級、更精密的鑽探設備。同時,蘇聯還向瑞士採購了大量的設備和儀器,花費的金額達到了數十億美元。

Tips:鑽頭是鑽井設備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破碎巖石、形成井眼。以不同的鑽進方式為根據對鑽頭進行分類,可以將其分為金剛石鑽頭、牙輪鑽頭與刮刀鑽頭。

在挖掘進行到九千多米的時候,挖掘隊在這裡的地層中發現了大量的稀有金屬,其中包括具有極高經濟價值的鑽石和黃金,這讓研究團隊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畢竟投入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誰也不想最後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儘管這些稀有金屬的價值總和連前期投入的零頭都比不上,但至少證明瞭他們的努力並非白費。但打擊也隨之而來,因為他們發現,這些金屬的位置太深了,憑藉現有的運輸技術,根本不可能把它們帶到地表上來。所以這些稀有金屬只是水裡的月亮,看得見,摸不著。

Tips: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

挖掘項目進行到1989年時,已經到達了12262米的深度,距離挖穿17千米厚的地殼只差五千米不到了,但是蘇聯卻在這個時候突然宣佈終止項目,不再繼續挖掘。直到蘇聯解體,這個項目也沒能重啟。當時沒人能理解蘇聯在投入了那麼多前期成本後半途而廢的舉動,一直到49年之後,蘇聯停工的原因才被人們發現。

蘇聯為什麼挖到12262米的時候就停了

在蘇聯終止挖穿地球計畫的那段時間,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說是在挖到12262米的時候,地底深處傳來了非常怪異的聲音,甚至有人稱,那是「來自地獄的咆哮」。因為害怕繼續挖掘會引發未知的災難,蘇聯選擇停止了這項工程。

Tips:在中國,大量的古代神話和佛教典籍中都有陰曹地府的記載,中國人把世界萬物都分為兩極,這就是中國的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聽起來似乎非常符合我們長久以來對地球內部的種種獵奇猜測,畢竟在我國的古老神話傳說裡,就有著「地府」這一場所,那裡拘押著許多死去的靈魂,人死之後都需要從地府走一遭,踏黃泉路、喝孟婆湯、過奈何橋,最後才能轉世投胎。而在國外,也有著相似的說法,只不過被稱為「地獄」。

不過,這種說法當作飯後閒談一笑置之就可以了,因為蘇聯停工其實另有他因。之前我們就提到過,地球內部環境對機械設備十分不友好,蘇聯的鑽探設備技術完全無法滿足挖掘深度的要求,就算全世界的研究專家都來為蘇聯研究鑽探設備,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突破這個瓶頸期。

Tips:蘇聯-阿富汗戰爭,是從1979年12月末開始蘇聯與阿富汗之間的長達10年的戰爭。這場戰爭被認為是蘇聯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資金不足。蘇聯在進行挖穿地球計畫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其他領域的活動。1979年,蘇聯阿富汗戰爭爆發,蘇聯在這場戰爭中投入了足足840億盧布,這使蘇聯的國民經濟體系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單單是這一場戰役也許對蘇聯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但是作為一個軍事大國,蘇聯在許多國家都駐紮了軍隊,在這方面也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同時,蘇聯和美國的競爭依然在進行。蘇聯盲目地將資金投入到沒有回報的無用專案之中,這也是導致後來蘇聯經濟體系被架空的原因之一。

Tips:蘇聯解體,是指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共產黨失去執政地位及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解體的事件。

在這個時期,作為蘇聯經濟來源大頭的石油也在不斷跌價,蘇聯一時之間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就連維持國家的基本運轉都成了問題,更不要說耗費大量的資金去挖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挖穿的隧道了。除了經濟原因之外,蘇聯內部政權的不穩定也導致了挖穿地球計畫的擱淺,蘇聯解體之後,蘇聯政府也不復存在,這個項目自然就更不可能繼續下去了。

小結

挖穿地球是一個十分浩大的工程,對於施工國家的要求也相當嚴苛。首先需要強勁的經濟實力,才能夠同時支撐施工團隊的工作和科研團隊的開發,同時還需要穩定的時局。這就像遠古時代的人們在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之前,是不會去考慮太陽為什麼會發光的。

Tips:越往下挖,地質越堅硬,溫度越高。鑽頭在鑽探過程中多次因為嚴重發熱出現斷裂,當時也沒有好的冷卻系統,鑽頭從一週一換,變成三天一換,所消耗的資源是非常巨大的。

蘇聯雖然提出了這個計畫,卻沒有將它實施到底的條件,而如今的俄羅斯顯然也沒有想法將這個計畫繼續實施下去。更何況,就目前的結果來看,蘇聯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價,卻並沒有從這個挖掘項目中獲得相應的回饋。就人類現在的科技水準而言,要挖穿地球顯然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在對地心的探索這方面,我們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相信在未來,我們一定能夠深入地球內部,瞭解這個宇宙中唯一能夠孕育生命的神秘星球。

這件事放在地面上都很難完成,更不用說在地面下方了,除了挖開土壤之外,還要面臨未知的嚴酷環境。

Tips:20世紀70年代,蘇聯在羅偉與柯拉半島交界之處選定一個地點,經過周密的部署,「挖穿地球」計畫就此拉開了帷幕。

美國把目標地點選在了奧克拉荷馬州,準備用一個巨大的深鑽井進行挖掘。但是,當鑽頭到達地表下方9583米的時候,無論如何都沒辦法繼續挖下去了。因為隨著深度越來越大,那裡的巖石層越來越堅硬,周圍的溫度也越來越高。在這種環境下,機器根本無法正常運作,想要靠人力進行挖掘根本不可能。而蘇聯剛剛在與美國的登月競爭中落了下風,自然要在這場挖穿地球的競爭裡掙回一點面子。

蘇聯的挖穿地球計畫

在我們的認知中,地球的基本結構是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的。有兩個分層把這三個部分阻隔開,其中位於地殼和地幔之間的叫做「莫霍面」,是由奧地利科學家莫霍洛維奇在1909年發現的,這個底層距離地形大約33千米。五年後,另一個位於地幔和地核之間的分層也被人們發現,被稱作「古登堡面」。

Tips:巖石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和天然玻璃組成的,具有穩定外形的固態集合體。由一種礦物組成的巖石稱作單礦巖,由數種礦物組成的巖石稱作複礦巖。

在地殼這一層,有著大量的沉積巖、花崗巖和玄武巖。玄武巖的密度比花崗巖更大,分佈在花崗巖的下方。這些巖石分佈在所有大陸的地殼當中,有的還會形成山嶽。地殼內部的溫度分佈並不均勻,離地心越近的地方溫度越高,深度每增加1000米,溫度大約會提高30攝氏度左右。

地幔位於地殼和地核之間,整個部分的厚度大約有2900千米。科學家認為,地幔對於地球物質的組成具有很大影響。在上地幔的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聚集在這裡。地幔的溫度和壓強都很高,溫度大約在1000到3000攝氏度,壓強甚至達到了50萬到150萬個大氣壓之間。在這樣的高溫高壓環境下,許多在地表上能夠呈現正常形態的物質可能都會被融化。

Tips:熔點是指某種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時的溫度,沸點則是從液態變為氣態時的溫度。通常來說,隨著溫度的升高,物質都是先融化再沸騰。

而離我們最遙遠也最神秘的地心,則被認為很有可能是液態的鐵組成的,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氣壓達到了350萬個大氣壓。這樣的環境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我們完全無法想象的。就我們現在的科學和工業技術來說,人類想要挖穿地殼都很困難,更不要說穿過地幔達到地核。

但當時的蘇聯正處於國力雄厚的時期,大量的石油礦產資源給蘇聯帶來了豐厚的資金,一時之間風光無幾。蘇聯認為自身已經具有了能夠挖穿地球的實力,再加上美國之前的失敗,增強了蘇聯挖穿地球的信心和動力。

Tips:巖漿是在地殼深處或上地幔產生的高溫熾熱、粘稠、含有揮發分 的矽酸鹽熔融體,是形成各種巖漿巖和巖漿礦床的母體

蘇聯在動工之前進行了各個方面的考察,16個研究所聯合起來考察地表的巖石層和土壤地質,為挖掘工作鋪墊了相當長的一條路。挖掘項目啟動時,還由當時的地質部部長親自進行監工。

在專案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但是當深度達到7000米時,就來到了挖掘的瓶頸期。和美國曾經所遇到的問題一樣,這裡的巖石十分堅硬,普通的鑽頭根本鑽不進去。而且越來越高的溫度也在不斷挑戰著鑽頭的耐熱性。在這個時候,蘇聯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蘇聯不光繼續往這個項目裡投入了巨額的資金,還把國內數不清的機器都用來熔煉成更高級、更精密的鑽探設備。同時,蘇聯還向瑞士採購了大量的設備和儀器,花費的金額達到了數十億美元。

Tips:鑽頭是鑽井設備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破碎巖石、形成井眼。以不同的鑽進方式為根據對鑽頭進行分類,可以將其分為金剛石鑽頭、牙輪鑽頭與刮刀鑽頭。

在挖掘進行到九千多米的時候,挖掘隊在這裡的地層中發現了大量的稀有金屬,其中包括具有極高經濟價值的鑽石和黃金,這讓研究團隊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畢竟投入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誰也不想最後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儘管這些稀有金屬的價值總和連前期投入的零頭都比不上,但至少證明瞭他們的努力並非白費。但打擊也隨之而來,因為他們發現,這些金屬的位置太深了,憑藉現有的運輸技術,根本不可能把它們帶到地表上來。所以這些稀有金屬只是水裡的月亮,看得見,摸不著。

Tips: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

挖掘項目進行到1989年時,已經到達了12262米的深度,距離挖穿17千米厚的地殼只差五千米不到了,但是蘇聯卻在這個時候突然宣佈終止項目,不再繼續挖掘。直到蘇聯解體,這個項目也沒能重啟。當時沒人能理解蘇聯在投入了那麼多前期成本後半途而廢的舉動,一直到49年之後,蘇聯停工的原因才被人們發現。

蘇聯為什麼挖到12262米的時候就停了

在蘇聯終止挖穿地球計畫的那段時間,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說是在挖到12262米的時候,地底深處傳來了非常怪異的聲音,甚至有人稱,那是「來自地獄的咆哮」。因為害怕繼續挖掘會引發未知的災難,蘇聯選擇停止了這項工程。

Tips:在中國,大量的古代神話和佛教典籍中都有陰曹地府的記載,中國人把世界萬物都分為兩極,這就是中國的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聽起來似乎非常符合我們長久以來對地球內部的種種獵奇猜測,畢竟在我國的古老神話傳說裡,就有著「地府」這一場所,那裡拘押著許多死去的靈魂,人死之後都需要從地府走一遭,踏黃泉路、喝孟婆湯、過奈何橋,最後才能轉世投胎。而在國外,也有著相似的說法,只不過被稱為「地獄」。

不過,這種說法當作飯後閒談一笑置之就可以了,因為蘇聯停工其實另有他因。之前我們就提到過,地球內部環境對機械設備十分不友好,蘇聯的鑽探設備技術完全無法滿足挖掘深度的要求,就算全世界的研究專家都來為蘇聯研究鑽探設備,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突破這個瓶頸期。

Tips:蘇聯-阿富汗戰爭,是從1979年12月末開始蘇聯與阿富汗之間的長達10年的戰爭。這場戰爭被認為是蘇聯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資金不足。蘇聯在進行挖穿地球計畫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其他領域的活動。1979年,蘇聯阿富汗戰爭爆發,蘇聯在這場戰爭中投入了足足840億盧布,這使蘇聯的國民經濟體系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單單是這一場戰役也許對蘇聯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但是作為一個軍事大國,蘇聯在許多國家都駐紮了軍隊,在這方面也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同時,蘇聯和美國的競爭依然在進行。蘇聯盲目地將資金投入到沒有回報的無用專案之中,這也是導致後來蘇聯經濟體系被架空的原因之一。

Tips:蘇聯解體,是指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共產黨失去執政地位及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解體的事件。

在這個時期,作為蘇聯經濟來源大頭的石油也在不斷跌價,蘇聯一時之間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就連維持國家的基本運轉都成了問題,更不要說耗費大量的資金去挖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挖穿的隧道了。除了經濟原因之外,蘇聯內部政權的不穩定也導致了挖穿地球計畫的擱淺,蘇聯解體之後,蘇聯政府也不復存在,這個項目自然就更不可能繼續下去了。

小結

挖穿地球是一個十分浩大的工程,對於施工國家的要求也相當嚴苛。首先需要強勁的經濟實力,才能夠同時支撐施工團隊的工作和科研團隊的開發,同時還需要穩定的時局。這就像遠古時代的人們在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之前,是不會去考慮太陽為什麼會發光的。

Tips:越往下挖,地質越堅硬,溫度越高。鑽頭在鑽探過程中多次因為嚴重發熱出現斷裂,當時也沒有好的冷卻系統,鑽頭從一週一換,變成三天一換,所消耗的資源是非常巨大的。

蘇聯雖然提出了這個計畫,卻沒有將它實施到底的條件,而如今的俄羅斯顯然也沒有想法將這個計畫繼續實施下去。更何況,就目前的結果來看,蘇聯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價,卻並沒有從這個挖掘項目中獲得相應的回饋。就人類現在的科技水準而言,要挖穿地球顯然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在對地心的探索這方面,我們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相信在未來,我們一定能夠深入地球內部,瞭解這個宇宙中唯一能夠孕育生命的神秘星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