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與其苦苦空想,不如凡事先做起來】立足於行動,才是成功的捷徑

作家李敖曾說:

「前進的理由只有一個, 後退的理由有一百個, 每個人都會用一百個理由證明自己不是懦夫, 卻不用一個理由證明自己是個勇士。 」

生活中, 我們要做的事情層出不窮。

倘若總想等到萬事俱備才開始行動, 事情非但不能解決, 反而會越積越多。

《晏子春秋》中有曰:「為者常成, 行者常至。 」

意思是說, 努力去拼往往可以做成, 不倦前行通常可以抵達目的地。

有時候, 與其一味苦想如何解決, 不如讓自己先做起來。

1.先做起來, 減少內耗

人們常說, 猶豫一萬次, 不如實踐一次。

一個人越思前想後、猶豫不決, 就越容易患得患失。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美國一家報社裡, 有位小記者鐘斯。

一天, 上司叫他去約訪大法官布蘭德斯, 鐘斯大吃一驚, 連忙拒絕:

「不行不行, 他根本就不認識我。 」

接著, 他列舉出自己不去採訪的理由:無名小卒、經驗不足。

他覺得即便自己很想見這位名人,

但人家未必會接見。

鐘斯一臉失落, 暗自琢磨:「或許別人去了, 會比我表現得更好, 我還是別去了。 」

上司瞥了一眼, 拿起電話撥通了對方的電話:

「你好, 我是明星報的記者鐘斯, 我奉命採訪布蘭德斯法官, 不知道他今天能否接見我幾分鐘?」

「他不會答應的!我的能力還不能採訪他。 」鐘斯惶恐地說。

這時, 電話那頭傳出聲音:「一點十五分, 請準時。 」

鐘斯聽後, 愣在原地, 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反復掙紮、糾結很久的事情, 對方竟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成名以後的鐘斯, 回憶道:

「那一刻是我二十幾年來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 」

「我能不能做到?這值不值得去做?我要不要試試, 選擇還是放棄?」

很多時候, 我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 習慣把整個事情都推演一遍,

臆斷出可能遭遇的問題。

殊不知, 擰巴和糾結會成為行動的最大障礙, 不斷消耗心神, 使自己陷入「我如果做了, 會怎麼樣」的內耗。

如此迴圈, 最終將是一事無成。

《反內耗》一書中有這麼一段話:

「知道……卻做不到……的糾結背後, 是無止境的自我戰鬥。 」

內耗本身就是對執行力的阻礙。

有句話說:「想, 都是問題;做, 才有結果。 」

計畫騎腳踏車上班, 以充分利用時間鍛煉身體, 卻屢屢改變計畫。 不是因為天氣原因, 就是因為頭天晚上熬夜, 起得太晚。 結果, 計畫一再耽擱, 鍛煉的時間依舊怎麼也擠不出來。

說好要重拾寫作愛好, 以陪伴孩子寫日記的方式, 記錄下育兒心得, 卻總覺得才情不夠, 學習不夠, 遲遲都未曾動筆。

再美好的想法,

不落實到行動上, 只會徒增焦慮。

一旦行動起來, 就像「小馬過河」, 才會認識到, 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要知道, 降低自我消耗的辦法, 唯有立刻行動。

與其陷入「想做但不確定結果如何」的糾結中, 不妨讓自己先做起來, 前行路上, 答案自然會隨著時間慢慢呈現。

就像餘世存在《時間之書》中的寫的那句話:

「年輕人, 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 而非焦慮時光, 你三四月做的事, 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

2.先做起來, 自有收穫

生活中, 其實多數人都一樣, 遇到事情、碰到問題都沒有絕對地把握完美搞定。

然而, 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 是有人願意憑藉自己模糊的願景, 先搞出來個雛形, 一步步慢慢前行;有人則始終憂心忡忡, 停滯不前。

我身邊便有這樣一個例子。

朋友的婆婆姓蔣, 平日裡大家都管她叫蔣婆婆。

她75歲, 一隻眼睛患有嚴重眼疾, 一生務農, 沒有文化, 大字不識幾個。

有趣的是, 每次朋友看書時, 老太太也跟著拿起兒童畫報認字。

學了沒幾天, 她揚言要寫本書, 記錄自己一生的故事。

起初,家裡人以為她只是心血來潮,便拿之前的糗事笑話她——

老太太剛註冊微信號時,發現有人第一時間跟她發來消息,就開心地跟這個「好友」聊了許久。

甚至晚上鑽進被窩,還特別熱心地用語音跟人家道晚安。

出於好奇,朋友便問婆婆和誰聊得這麼起勁,結果看了手機差點笑暈,那位所謂的「好友」竟是微信團隊。

或許在我們看來,寫書,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

可老太太卻從不這樣認為,她經常擺弄手機,學拼音、識字,但凡有自己搞不懂的地方,便向旁人問個不停。

大家都打趣她:「蔣婆婆,你還真要寫書啊?」

老太太也不管別人怎麼說,總是埋頭忙自己的事。

後來,她雖然未能出書,卻識了許多字,還搞了一本《蔣奶奶的回憶錄》彩印紀念冊。

美國保險業鉅子克裡蒙斯通曾說:

「如果你做了,沒有損失,還可能有大收穫,那就下手去做!更重要的是,馬上就做!」

先做起來,通常都是一場穩賺不賠的「生意」。

我們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是機會,在歲月裡辛苦的付出都會疊加起來。

把事情做成,固然很好;不過,我們也會在過程中積攢許多令人備受增益的經驗。

3.先做起來,才是捷徑

一位著名公司創始人說過:

「做一件事,它到底靠不靠譜,你坐在家裡想是沒用的。

我們的風格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主意出來大體覺得靠譜,先幹起來。」

在行動中獲得資訊,不斷優化調整,既不耽誤事情的進程,更不會阻礙自己成長。

作家彼得·西姆斯在《小賭注》寫了這樣一件事。

有個團隊要做一款軟體,團隊對這個軟體的開發起了分歧。

一位叫瓦尼爾曾的員工,認為應該把軟體做得性能強大再發佈。

另一位叫斯萊默的員工,則認為一次性寫出完美的代碼這種事幾乎不存在,應該儘快把軟體發佈,接受使用者的使用回饋,然後進行改良。

最後的事實是,公司採納了斯萊默的想法,在不斷研發中改善產品缺陷,邊做邊更新反覆運算。

因為投入市場及時,隨著用戶增加,他們的設計思路越來越寬,進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職場如此,生活亦是。

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學會先上場,再適應,最後調整。

馬雲剛開始做阿裡巴巴時,也並不知道交易過程中需要有擔保,他們也是在後來才想到要推出支付寶,進而做出淘寶、天貓等一系列的產品。

馬化騰做騰訊的時候,甚至還有想過賣掉QQ,因為他們也並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賺錢,並不知道還可以通過遊戲來賺到錢。

所以你看,這些人都是覺得有個大致的生意可以做,就先開始了。至於以後的路怎麼走,那做的過程中再來修正。

聽過這樣一句話:

「先做起來,是在你與事情之間建立最短路徑。

讓大腦直接從‘if’的如果,聚焦在‘how’的如何做上。」

我們遇到的所有事情,從有意向到著手做,確定目標後,減去多餘的憂慮,先做起來,才是抵達目的地的捷徑。

4.做起來,也要有正確的方式

可能有人會說:我試過很多次,但最後都失敗了,做不起來啊。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計畫好了要做什麼事情,也羅列了非常詳細的計畫,但是一個月或半年後,還是回到了原樣。

一個朋友,不到中年就發福,身材嚴重走樣。關鍵問題是他女朋友天天追星,各種羨慕那些男明星的身材,搞得這他心裡酸得不行。

有一次他說:我羅列了一個詳細的健身計畫,三個月達到彭于晏的身材。

每天早上6點起床跑步2小時,週末去健身房擼鐵3小時,堅持每頓只吃一碗飯,三個月後肯定能實現。

結果有次臨時有事,早上7點給他打電話發現他還在睡覺。

原來他早就已經放棄這個計畫了。

為什麼?因為根本做不到啊。

其實,正確的先做起來,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大致確定目標,確定自己的方向是否可行,是否是自己真的想幹的事。

第二,羅列自己毫不費力就能達到的計畫。

《微習慣》裡面有個觀點:我們應該從每天1個俯臥撐做起。

意思就是我們最初所訂的計畫,應該是看起來毫不費力,輕輕鬆松就能完成的。

每天一個俯臥撐,不到1分鐘的時間就能完成,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這樣的計畫才能讓我們真正的開始。

第三,逐步調整自己的計畫。

試想,當我們每天都做1個俯臥撐的時候,如此做下去,你會發現這個動作毫不費力,甚至還會覺得太少了。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把他調整為10個。

當你每天做10個俯臥撐之後,其實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其實會有一些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能從中享受到多巴胺分泌所帶來的快樂,這會刺激你繼續的堅持下去。

如此,你的健身習慣很容易就形成了。

所以你看,我們很多時候不開始,或者開始了也失敗了,就是陷入了這種自我毀滅式的計畫當中。

下次,記得別再訂那麼遙不可及的計畫了。

凡事只有先做起來,在過程中摸出路子,才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比起空想主義,先做起來,就會超越很多人。

「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復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贏。」

當我們在糾結自己要不要做的時候,請記得這句話:

唯有讓自己先做起來,步履不停,走在路上,美好才會逐漸靠攏,生活才會慢慢向陽。

起初,家裡人以為她只是心血來潮,便拿之前的糗事笑話她——

老太太剛註冊微信號時,發現有人第一時間跟她發來消息,就開心地跟這個「好友」聊了許久。

甚至晚上鑽進被窩,還特別熱心地用語音跟人家道晚安。

出於好奇,朋友便問婆婆和誰聊得這麼起勁,結果看了手機差點笑暈,那位所謂的「好友」竟是微信團隊。

或許在我們看來,寫書,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

可老太太卻從不這樣認為,她經常擺弄手機,學拼音、識字,但凡有自己搞不懂的地方,便向旁人問個不停。

大家都打趣她:「蔣婆婆,你還真要寫書啊?」

老太太也不管別人怎麼說,總是埋頭忙自己的事。

後來,她雖然未能出書,卻識了許多字,還搞了一本《蔣奶奶的回憶錄》彩印紀念冊。

美國保險業鉅子克裡蒙斯通曾說:

「如果你做了,沒有損失,還可能有大收穫,那就下手去做!更重要的是,馬上就做!」

先做起來,通常都是一場穩賺不賠的「生意」。

我們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是機會,在歲月裡辛苦的付出都會疊加起來。

把事情做成,固然很好;不過,我們也會在過程中積攢許多令人備受增益的經驗。

3.先做起來,才是捷徑

一位著名公司創始人說過:

「做一件事,它到底靠不靠譜,你坐在家裡想是沒用的。

我們的風格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主意出來大體覺得靠譜,先幹起來。」

在行動中獲得資訊,不斷優化調整,既不耽誤事情的進程,更不會阻礙自己成長。

作家彼得·西姆斯在《小賭注》寫了這樣一件事。

有個團隊要做一款軟體,團隊對這個軟體的開發起了分歧。

一位叫瓦尼爾曾的員工,認為應該把軟體做得性能強大再發佈。

另一位叫斯萊默的員工,則認為一次性寫出完美的代碼這種事幾乎不存在,應該儘快把軟體發佈,接受使用者的使用回饋,然後進行改良。

最後的事實是,公司採納了斯萊默的想法,在不斷研發中改善產品缺陷,邊做邊更新反覆運算。

因為投入市場及時,隨著用戶增加,他們的設計思路越來越寬,進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職場如此,生活亦是。

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學會先上場,再適應,最後調整。

馬雲剛開始做阿裡巴巴時,也並不知道交易過程中需要有擔保,他們也是在後來才想到要推出支付寶,進而做出淘寶、天貓等一系列的產品。

馬化騰做騰訊的時候,甚至還有想過賣掉QQ,因為他們也並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賺錢,並不知道還可以通過遊戲來賺到錢。

所以你看,這些人都是覺得有個大致的生意可以做,就先開始了。至於以後的路怎麼走,那做的過程中再來修正。

聽過這樣一句話:

「先做起來,是在你與事情之間建立最短路徑。

讓大腦直接從‘if’的如果,聚焦在‘how’的如何做上。」

我們遇到的所有事情,從有意向到著手做,確定目標後,減去多餘的憂慮,先做起來,才是抵達目的地的捷徑。

4.做起來,也要有正確的方式

可能有人會說:我試過很多次,但最後都失敗了,做不起來啊。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計畫好了要做什麼事情,也羅列了非常詳細的計畫,但是一個月或半年後,還是回到了原樣。

一個朋友,不到中年就發福,身材嚴重走樣。關鍵問題是他女朋友天天追星,各種羨慕那些男明星的身材,搞得這他心裡酸得不行。

有一次他說:我羅列了一個詳細的健身計畫,三個月達到彭于晏的身材。

每天早上6點起床跑步2小時,週末去健身房擼鐵3小時,堅持每頓只吃一碗飯,三個月後肯定能實現。

結果有次臨時有事,早上7點給他打電話發現他還在睡覺。

原來他早就已經放棄這個計畫了。

為什麼?因為根本做不到啊。

其實,正確的先做起來,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大致確定目標,確定自己的方向是否可行,是否是自己真的想幹的事。

第二,羅列自己毫不費力就能達到的計畫。

《微習慣》裡面有個觀點:我們應該從每天1個俯臥撐做起。

意思就是我們最初所訂的計畫,應該是看起來毫不費力,輕輕鬆松就能完成的。

每天一個俯臥撐,不到1分鐘的時間就能完成,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這樣的計畫才能讓我們真正的開始。

第三,逐步調整自己的計畫。

試想,當我們每天都做1個俯臥撐的時候,如此做下去,你會發現這個動作毫不費力,甚至還會覺得太少了。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把他調整為10個。

當你每天做10個俯臥撐之後,其實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其實會有一些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能從中享受到多巴胺分泌所帶來的快樂,這會刺激你繼續的堅持下去。

如此,你的健身習慣很容易就形成了。

所以你看,我們很多時候不開始,或者開始了也失敗了,就是陷入了這種自我毀滅式的計畫當中。

下次,記得別再訂那麼遙不可及的計畫了。

凡事只有先做起來,在過程中摸出路子,才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比起空想主義,先做起來,就會超越很多人。

「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復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贏。」

當我們在糾結自己要不要做的時候,請記得這句話:

唯有讓自己先做起來,步履不停,走在路上,美好才會逐漸靠攏,生活才會慢慢向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