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關羽很委屈,諸葛亮也無辜,是誰的疏忽大意導致了荊州之戰潰敗?

一提起武聖人關羽關雲長, 人們首先會想起演義小說虛構的過五關除六將, 接著就是正史有記載的水淹七軍擒於禁除龐德威震華夏, 最後可能就是真假參半的大意失荊州了。

之所以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真假參半, 只因為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 關羽敗於驕傲自大, 對東吳的狼子野心估計不足。 但是我們細看《三國志》等相關史料, 就會發現關羽很委屈, 諸葛亮也無辜:當年的諸葛亮沒有發言權, 關羽也採取了相當嚴密的防范措施, 至於究竟是誰的大意弄丟了荊州, 咱們今天就根據正史來進行一番深入的剖析。

首先我們必須強調一點, 劉備和諸葛亮不會以丟失荊州為代價來剷除不太聽話的關羽, 而且諸葛亮當時的任務就是搞後勤, 如何調兵遣將, 都是劉備說了算。

我們看《三國志·卷三十五》就會發現, 在劉備稱帝之前, 諸葛亮最大的官職就是「軍師中郎將署左將軍府事」。

這個「左將軍」指的肯定不是劉備, 因為劉備早就把曹操替他爭取來的左將軍頭銜棄如敝履了, 他已經有了更高的官爵:「(建安十四年) 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 (建安十六年) 劉璋推先主行大司馬, 領司隸校尉, (建安二十四年) 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 」

劉備佔據荊州, 封諸葛亮龐統同為軍師中郎將。 建安二十四年, 劉備進位漢中王, 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董督荊州事(實際意義上的荊州牧)、漢壽亭侯;張飛為右將軍、假節、新亭侯;封馬超為左將軍, 假節、前都亭侯;黃忠後將軍、關內侯。 這時候的諸葛亮只是軍師將軍, 無爵位。

這就是說, 不管襄樊之戰是劉備授命還是關羽自作主張, 諸葛亮都沒有發言權, 因為當時劉備的參謀長先有龐統後有法正, 而法正的職位比諸葛亮還高: 「建安十九年, 以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 外統都畿, 內為謀主。 先主立為漢中王, 以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 」

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 就相當於劉邦駕前的張良陳平, 或者是曹操身邊的荀彧, 而諸葛亮一直扮演蕭何的角色管後勤——您什麼時候見過蕭何參與過劉邦的軍事決策?

誰來守荊州、如何守荊州, 劉備都不會徵求諸葛亮的意見, 諸葛亮也會恪守本分不僭越謀事。 荊州的兵源糧秣, 基本都是自給自足, 用不著諸葛亮操心, 所以守住荊州,

諸葛亮無功, 丟失荊州, 諸葛亮無責。

荊州失陷, 諸葛亮一點責任都沒有, 那麼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是不是大意了呢?當然也不是, 關羽的「萬人敵」稱號是敵人給的, 他坐鎮一方, 自然不能不通盤考慮, 對劉備的二舅哥孫權, 他也是小心在意的, 這一點連呂蒙都看出來了:「 羽討樊而多留備兵, 必恐蒙圖其後故也。 《三國志·卷五十四》」

除了留下足夠的兵力防范東吳,關羽還修建了大量烽火臺,以便及早發現東吳偷襲。

很多人都以為呂蒙陸遜頻頻給關羽寫信示弱示好,這才導致關羽放鬆警惕而抽走了大部分留守兵力,但是我們看《三國志》卷九和卷四十就會發現,關羽水淹七軍之後,只要再加一把勁兒就能拿下樊城了(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欲盡,救兵不至。)。但是關羽的主力部隊連日苦戰(關羽被龐德一箭命中額頭,可見戰鬥之激烈)已成強弩之末,對嚴防的曹仁有點力不從心,所以才呼叫劉封孟達前來幫忙: 「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

如果有劉封孟達的生力軍加入,關羽早就把襄陽樊城都拿下了,即使孫權想派呂蒙陸遜在背後做點什麼也來不及,按照孫權欺軟怕硬的性格,只要關羽在襄樊之戰獲勝,他就會乖乖地祝賀——想襲取荊州,只能另找機會了。

關羽之所以專心致志打襄樊,是因為他有足夠的理由:劉封是主公劉備的養子,可以作為自己的強援;糜芳是劉備的舅哥(也可能是小舅子),他留守後方,大可放心。

但是劉備指派支援關羽的劉封拒絕出兵,劉備派到荊州保護(監管)荊州將士(包括關羽)家眷的糜芳獻城投降,這都是關羽不可能預料到的。別說關羽預料不到,就是劉備也要大跌眼鏡:沒想到在關鍵時刻,恰恰是我的養子和舅子壞了事兒!

熟讀三國正史的都知道,在古代攻城是件苦差事:劉備攻雒城足足打了一年,還搭上了龐統;諸葛亮出祁山,數萬大軍打不下郝昭一千多人駐守的陳倉城。

如果糜芳傅士仁不主動投降,呂蒙陸遜一年也拿不下公安(傅士仁駐守)和南郡(糜芳駐守),只要把戰鬥打成膠著,關羽就有了揮師回援的時間。

該幫忙的不幫忙,該防守的不防守,這樣的變故,關羽想不到,劉備想不到,沒有參與軍謀的諸葛亮當然也想不到——就是讀者諸君,也不會想到劉備集團的王親國戚會這麼不爭氣。

事實上關羽不會懷疑劉封糜芳對劉備的忠誠,也沒資格懷疑劉封糜芳的忠誠:疏不間親,人家是真正的親戚,而自己只是一個比較受信任的下屬而已——所謂桃園三結義子虛烏有,劉關張的關係是「義雖君臣恩若父子」,往高裡說,也就是「恩若兄弟」,畢竟不是真父子,也不是真兄弟,關羽在劉備集團,也就是個打工的,而劉封曾經有繼承權(養子改姓,有繼承權,義子不改姓,沒有繼承權),糜家是大股東。

關羽是武聖人,但卻不是神仙,他已經小心在意地防范東吳孫權的偷襲,但是他不可能也不敢質疑劉封糜芳的忠誠和能力,可能讀者諸君在劉備的佈局中已經看出了他對關羽的牽制與防范,特別是讓糜芳掌握關羽大軍的糧秣和家眷,也是頗有深意,而且這種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幹了,《三國志·卷三十二· 先主傳》有記載: 「先主徑至關中,質諸將並士卒妻子。」

可是沒想到糜芳卻把自己手裡掌控的荊州諸將士卒的妻子轉手送給了東吳,這時候關羽就是再能打,也是無力回天了。

這樣看來,「關羽大意失荊州」的說法是不靠譜的,因為作為劉備的部將,他能做的都做了,而諸葛亮當時沒有決策權,自然也不用為失荊州承擔責任,看來看去,有錯的居然是一向以知人善任著稱的劉備劉玄德:如果劉封及時出兵馳援襄樊,如果糜芳固守不降,關羽還會一敗塗地嗎?

除了留下足夠的兵力防范東吳,關羽還修建了大量烽火臺,以便及早發現東吳偷襲。

很多人都以為呂蒙陸遜頻頻給關羽寫信示弱示好,這才導致關羽放鬆警惕而抽走了大部分留守兵力,但是我們看《三國志》卷九和卷四十就會發現,關羽水淹七軍之後,只要再加一把勁兒就能拿下樊城了(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欲盡,救兵不至。)。但是關羽的主力部隊連日苦戰(關羽被龐德一箭命中額頭,可見戰鬥之激烈)已成強弩之末,對嚴防的曹仁有點力不從心,所以才呼叫劉封孟達前來幫忙: 「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

如果有劉封孟達的生力軍加入,關羽早就把襄陽樊城都拿下了,即使孫權想派呂蒙陸遜在背後做點什麼也來不及,按照孫權欺軟怕硬的性格,只要關羽在襄樊之戰獲勝,他就會乖乖地祝賀——想襲取荊州,只能另找機會了。

關羽之所以專心致志打襄樊,是因為他有足夠的理由:劉封是主公劉備的養子,可以作為自己的強援;糜芳是劉備的舅哥(也可能是小舅子),他留守後方,大可放心。

但是劉備指派支援關羽的劉封拒絕出兵,劉備派到荊州保護(監管)荊州將士(包括關羽)家眷的糜芳獻城投降,這都是關羽不可能預料到的。別說關羽預料不到,就是劉備也要大跌眼鏡:沒想到在關鍵時刻,恰恰是我的養子和舅子壞了事兒!

熟讀三國正史的都知道,在古代攻城是件苦差事:劉備攻雒城足足打了一年,還搭上了龐統;諸葛亮出祁山,數萬大軍打不下郝昭一千多人駐守的陳倉城。

如果糜芳傅士仁不主動投降,呂蒙陸遜一年也拿不下公安(傅士仁駐守)和南郡(糜芳駐守),只要把戰鬥打成膠著,關羽就有了揮師回援的時間。

該幫忙的不幫忙,該防守的不防守,這樣的變故,關羽想不到,劉備想不到,沒有參與軍謀的諸葛亮當然也想不到——就是讀者諸君,也不會想到劉備集團的王親國戚會這麼不爭氣。

事實上關羽不會懷疑劉封糜芳對劉備的忠誠,也沒資格懷疑劉封糜芳的忠誠:疏不間親,人家是真正的親戚,而自己只是一個比較受信任的下屬而已——所謂桃園三結義子虛烏有,劉關張的關係是「義雖君臣恩若父子」,往高裡說,也就是「恩若兄弟」,畢竟不是真父子,也不是真兄弟,關羽在劉備集團,也就是個打工的,而劉封曾經有繼承權(養子改姓,有繼承權,義子不改姓,沒有繼承權),糜家是大股東。

關羽是武聖人,但卻不是神仙,他已經小心在意地防范東吳孫權的偷襲,但是他不可能也不敢質疑劉封糜芳的忠誠和能力,可能讀者諸君在劉備的佈局中已經看出了他對關羽的牽制與防范,特別是讓糜芳掌握關羽大軍的糧秣和家眷,也是頗有深意,而且這種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幹了,《三國志·卷三十二· 先主傳》有記載: 「先主徑至關中,質諸將並士卒妻子。」

可是沒想到糜芳卻把自己手裡掌控的荊州諸將士卒的妻子轉手送給了東吳,這時候關羽就是再能打,也是無力回天了。

這樣看來,「關羽大意失荊州」的說法是不靠譜的,因為作為劉備的部將,他能做的都做了,而諸葛亮當時沒有決策權,自然也不用為失荊州承擔責任,看來看去,有錯的居然是一向以知人善任著稱的劉備劉玄德:如果劉封及時出兵馳援襄樊,如果糜芳固守不降,關羽還會一敗塗地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