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豆瓣評分8.9,但《頭號玩家》並不是一部合格的科幻電影

文|波波夫

在《頭號玩家》這部電影裡, 斯皮爾伯格構建了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世界, 但不慎留下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結局。

2045年, 一款名為綠洲的網路遊戲主宰了無數人的生活, 同時催生了一家近50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綠洲創始人生前制定了又一條遊戲規則:成功拿到三把鑰匙的解題人將成為公司的新老闆, 這再次把綠洲推向了新的巔峰。

接著, 在140分鐘裡, 好萊塢式的套路徐徐鋪陳:四個不同膚色、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遊戲玩家, 歷經劫波組隊闖關。

這是一部深陷過去的電影。

在這鍋大雜燴裡, 亂燉了幾乎所有的流行文化元素:中國人能看西遊記的影子,

只不過妖魔鬼怪變身為綠洲公司的友商及其供應商;美國人能聽到民族熔爐的感召, 但黑人仍然沒能打倒豪分田地, 只能窩在廢銅爛鐵的貧民窟裡玩網遊;電影迷們也會發出尖叫, 只為電影中不時出現的星際迷航、週六夜狂歡、閃靈、蝙蝠俠的再生橋段。

當鄧尼斯·維倫紐瓦已經拍出了《銀翼殺手2049》時, 斯皮爾伯格繼續原地踏步, 他在《頭號玩家》裡, 一面向上個世紀的流行文化致敬, 一面對21世紀的網路遊戲磨刀霍霍。

對過去致敬得越多, 想像力的匱乏就越不堪, 在這場懷舊流星雨裡, 科幻感被擊得七零八碎。

斯皮爾伯格顯然對於最新的科技進展掌握得還不夠充分,

否則不會給生活在30年後的劇中人物戴上如此沉重的頭盔, 起碼也要弄一副輕薄點的智能眼鏡;他也不該讓無人機淪為殺人機器, 這樣影射亞馬遜一點也不新潮。

皆大歡喜的結局也讓《頭號玩家》更接近一部劇情片, 而非科幻片。 廢材四人組一路衝鋒陷陣, 主人公不但成為億萬富翁, 還抱得美人歸, 這樣皆大歡喜的結局, 是不是有點太熟悉。

從好萊塢的夢工廠出發, 斯皮爾伯格終究無法抵達矽谷一代的心靈深處。

斯皮爾伯格無疑看到了當代人的部分困頓:貧/富分化、無共識、成癮, 但他還沒踏入人間苦難之門, 只是匆匆一瞥後便轉身離去。

在好萊塢經典電影裡, 人性需要黑白分明, 壞人是不容許缺席的。 斯皮爾伯格選擇了把網遊釘上了未來的恥辱柱。

但一款輕盈的遊戲顯然無法承載2045暗黑未來之重, 甚至環境惡劣的貧民窟、無視妻子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遊戲宅中年男、綠洲創始人的自閉, 並非遊戲之過, 那都是在綠洲上線前就已經存在, 但斯皮爾伯格試圖證明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這種簡單化的處理方式, 註定了《頭號玩家》無法成為比肩《飛向太空》、《月球》、甚至《雪國列車》這樣的優秀科幻電影。

結局更是如此。

男主人公最終掌握綠洲後, 第一個宣佈的決定, 竟然是一周兩天對遊戲強制下線。 回歸線下是好萊塢導演給未來病開出的藥方, 電影貧民窟裡的廢材們頓時掌聲如雷, 而我在電影院裡聽到了身旁一位男子的歎息。

科幻的外衣至此徹底脫去,

只露出好萊塢的非黑即白。

抽鞭斷水水更流。 斯皮爾伯格的藥方還包括綠洲創始人留下的三把通關鑰匙, 分別附贈的三段人生箴言:

眾人向前, 你退後;

在愛情面前要克服膽怯;

遊戲重要的是過程, 而非結果。

三碗心靈雞湯, 每隔半小時就及時奉上, 如此人畜無害地化解了未來危機, 和毛不易老師的「一杯敬故鄉, 一杯敬遠方;一杯敬明天, 一杯敬過往;一杯敬自由, 一杯敬死亡」有異曲同工的消愁療效。 只是什麼問題都沒有解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