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武則天若傳位給侄子,就可保住「武周」,卻為何要還政于唐?

武則天是踩著後宮敵人的血走上了皇后之位, 又憑著殺伐果決和出色才能與唐高宗並駕齊驅, 她的兒子一個個對她如視虎狼, 甚至敵對, 堅定武則天立李顯的理由就是因為當時武家並沒有帝王將相的才能, 又沒有士族豪門大族和民眾基礎, 立武家為嗣等於害了武家, 所以才有武則天拼命讓武李二家大肆聯姻, 以保全自己母族。

至於很多人說的兒子親還是侄子親, 能這麼說的永遠都成不了武則天, 武則天與兒子僅有生沒有養, 在那波譎雲詭的後宮爭鬥中, 她的兒子更是與她作對, 一代女皇又豈是常人可比。

武則天其實從來就沒想過傳給武姓人, 畢竟那只是侄兒, 而非兒子。 傳位當然毫不猶豫地傳給兒子, 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幾個兒子輪流當太子, 哪怕是她登基稱帝后, 她兒子仍然是太子, 這也是安撫唐朝的舊臣舊將。

一旦廢黜太子選擇武氏, 那就真是篡位了, 唐朝的舊臣舊將必然堅決反抗。 這些人忠於武則天, 那是因為武則天至少還是李氏媳婦, 太子還是李氏, 不會忠於外氏。 所以武則天為了國家穩定也不可能廢黜李氏太子而立武氏太子, 無論親情還是國家政治, 她都不會這麼幹。

武則天能當皇帝, 智商情商當然是雙高的, 不是想傳給侄子, 只是一開始想開新朝武周, 自己想當武周的開國皇帝, 後來發現是行不通的, 自己永遠是李家的兒媳, 為老李家守江山的歷史是抹不掉的。 於是, 狄仁傑也是人精, 摸準了武則天的心思, 趁機建議, 武則天正好順勢下了臺階。

最主要的還是眾人心向李唐, 雖然武則天執政時期做了許多事, 有貞觀遺風。 但是女人當皇帝本來在男權社會都是異類, 被稱為牝雞司晨。 在她的強硬的手腕和政治高壓下不得不屈服, 但是武則天的侄子們如武三思輩並沒有這個魄力和能力繼承大統, 也沒有攢夠人品, 眾人是不服的, 武則天雖然年老有些昏聵, 這些道理她還是想的通的,

作為一代女皇, 知人善任還是她的能力所在。

她知道底下的狄仁傑、張柬之等股肱之臣都忠於李唐, 貿然傳位於武姓, 根基不牢, 會造成血雨腥風的大地震, 也會重返呂後的覆轍。 武則天是因為個人能力才當的皇帝, 李治死後整個李唐宗室只有武則天權柄最大, 要知道武則天是當時二聖之一, 陪李治封禪泰山的存在, 所以武則天取代李唐, 自己登基為帝的阻力小很多。

而武家幾位侄子能力差太多, 並不能像武則天那樣繼承大統, 武則天時期有個非常牛的宰相叫狄仁傑, 他忠於武則天, 但是同樣忠於李唐, 狄仁傑一生都在為武則天死後李家重掌江山做努力, 他的門生遍佈遍野, 所以當武則天一死, 張柬之馬上行動複唐。 大臣的算盤是這樣打, 皇位可以給你坐, 但是被你顛覆是不可能的。 武還政與李, 是自知顛覆不了男權, 知難而退的明智之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