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現代航空母艦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專家:太複雜了

現代航空母艦的主艦體指的是航空母艦飛行甲板以下的艦體部分。 在縱向看, 航母主艦體按照垂直方向可分為若干層空間。

以美國「小鷹」級航空母艦為例, 從艦底龍骨到飛行甲板共有10層:從下往上第1層為燃油艙和淡水艙;第2至4層為主機艙、鍋爐艙、副機艙以及艦載機的彈藥艙;第5層主要為士兵住艙、食品艙和行政人員辦公室;第6層為各種食堂、住艙;第7層為飛機修理庫;第8-10層大部分為機庫, 還有值班室和飛行員食堂等。

下面著重介紹以下三個結構。

首先是機庫。 一般來說, 航空母艦的甲板或平臺之間(即每一層)的高度為2.4到2.8m, 主艦體中最大的就是機庫, 這也是航母最高大的艙室。 艦載機不同, 機庫的高度略有不同。 有的機庫要占去2至3層甲板的空間。

其次是武器庫。 顧名思義, 這是航母存放武器的地方。 儲備有各式炸彈、魚雷、飛彈和火箭等等, 一般位於水線以下。

最後是升降機。 飛機要從機庫移動到飛機甲板需要借助升降機。 早期的航母升降機一般佈置在飛行甲板的中線上, 稱為「舷內升降機」。 這種升降機的好處是受風浪影響較小, 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它既影響了飛行甲板的強度, 又影響了飛機的起降。 因此, 後來的設計中, 一般把升降機放在舷側, 這樣的設計也被普遍應用到現代航母上。

從橫向來看, 在主艦體的每一層, 均利用水密隔壁將船分隔為若干水密艙段。 水密隔壁可以防止艙室浸水蔓延到其他艙室, 以保證航空母艦的安全。 現代航空母艦通常以機庫甲板作為水密艙壁甲板, 水密艙壁甲板以下艦體都必須以水密隔壁的形式形成艙室。

總的來說, 航母主艦體是航母的主體部分, 其結構複雜、功能豐富, 體現了航母的技術性。 隨著科技發展, 航母的技術門檻越來越高,

世界上能建造航母的國家越來越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