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萬人搶房潮再現,98歲老奶奶赤膊上陣,這樓市如你所願?

撰文|凱風

2018年行將過半, 萬人搶房的熱潮正在重現:

2018年4月26日, 成都某樓盤449套房公開搖號, 引來超過2.2萬人登記購買。

2018年4月29日, 西安長安區某樓盤700套新房入市, 引來5000人搖號爭搶, 有人連搖8個盤沒買到;

2018年5月7日, 杭州某樓盤開盤引來3000組家庭登記, 其中一位中簽者是一位98歲高齡的老奶奶, 因未能搶到125方的房子, 最後選了89方的房源, “用來自住”。

萬人排起數百米長龍, 手握數百萬現金現場認購, 98歲老奶奶親自上陣, 這個場景不是發生在2009年, 也不是2017年, 而是防風險去杠杆成為政策主基調的2018年。

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1萬人搶房背後的癥結

從2017年的南京, 到2018年的成都、西安、杭州, 凡是萬人搶房熱潮重現的城市, 基本都有兩大特徵:

其一, 在城市搶人大戰的背景下, 這些城市都出臺了寬鬆落戶的人才政策。 在部分城市, 不僅大學生可以無門檻落戶, 甚至中專生也獲得直接落戶資格。

其二, 這些城市在調控上, 都祭出了“限價+搖號”的組合拳。 新房價格必須接受政府指導價管理, 而想要買房則必須通過搖號進行, 搖號中簽方能獲得購房資格。

無論是人才政策, 還是搖號購房, 都在無形之中, 刺激起新的需求, 讓本已漸趨冷靜的樓市, 重燃搶房之火。

與2016年年底與2017年年初的恐慌式搶房不同, 當時市場一天一個價, 搶房是情緒恐慌之下的慌不擇路;如今的搶房,

則是政策有意無意刺激的結果。

2搶人大戰的玄機

先說人才政策。

如果放在2014年, 人才政策獲得的評價將會完全不同。 原因在於, 城市爭搶人才, 說明知識經濟正在發揮引領作用;而通過放寬落戶吸引人才, 也有助於打破僵化的戶籍體制。

然而, 於房價暴漲的大週期背景之下, 人才政策必然淪為房價上漲的催化劑。 其原因在於, 在限購圍城的大背景下, 戶口與購房資格直接對等, 放開戶口, 就等於直接放開購房限制, 讓大學生以最快的速度, 直達售樓處。

通過發放房票, 在限購圍城上打開一個缺口, 這是各地心照不宣的意圖。 在樓市火熱的階段, 房票是搶人的籌碼;而在樓市相對消停的階段, 房票又是刺激的利器。

這筆生意, 穩賺不賠。

以西安為例。 2017年, 西安新增戶籍人口25萬人。 2018年, 在大中專畢業生可直接落戶的政策刺激之下, 僅前四個月當地就新增落戶30萬人, 超過去年全年, 更是2016年全年的3倍有餘。

換句話說, 就在今年前四個月, 西安增加了30萬張房票。 從去年到今年這16個月裡, 合計增加了55萬張房票。 這些房票的所有者, 大多都是具有購買力的大中專畢業生, 一旦進入樓市, 對市場的衝擊可以想像。

其他城市也是如此。 2017年成都新增戶籍人口36.43萬人, 在所有一二線城市裡獨佔鰲頭。 而南京、杭州則勢均力敵, 新增戶籍人口雙雙接近18萬人, 相比於上一年都出現大幅增加。

大撒房票, 廣送戶口, 這正是這一波“搶人大戰”的玄機所在。

3搖號購房淪為套利遊戲

再說搖號購房。

這一輪樓市調控的確與以往不同, 不僅限售橫空出世, 而且在車輛限牌、小學生入學裡的搖號, 也被援引進入樓市。

搖號購房, 名其曰打破樓市既有的“歧視鏈”, 打破茶水費、占坑費和走後門製造的腐敗尋租空間, 讓所有人都獲得公平的購房資格。 但實際上, 在限價的背景下, 搖號讓買房成了無本萬利的套利遊戲, 進而淪為樓市新的刺激利器。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首先, 各地通過限價控制統計數字, 新房都必須接受政府備案價指導, 而基於調控政績的需要, 政府指導價往往都低於市場真實價格。 一手房接受政府指導價管理, 二手房則由市場自行調節, 這就勢必造成一手房價格的扭曲, 以及一手房與二手房之間的倒掛。

接著, 為解決這種倒掛, 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雙合同, 也就是通過限價合同與裝修合同的組合, 修復扭曲的價格, 但由於裝修貸款往往需要全款, 居民購房負擔有增無減, 除了讓調控在數字上顯得好看一些, 並不足以解決問題。

所以, 不少城市轉而尋求第二種解決方案, 搖號購房。 既然不允許開發商通過雙合同變相回籠價格, 那麼就只能通過搖號將一手房限價的紅利, 隨機分配給購房者。

然而, 這又造成新的問題。 一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 一手房比二手房往往動輒便宜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元。 如果採取搖號購房方式, 那麼買到便等於賺到, 直接就能獲得上百萬元的利差。

如此, 不難理解, 為何凡是實行搖號購房的地方, 無一例外都出現萬人搶房的熱潮。

4時代之困

人才政策製造新的需求,搖號購房滋生套利機會,在這兩大政策作用之下,樓市之火當熄不熄,難怪連98歲的老奶奶都赤膊上陣。

如果回到2014年,恐怕沒有人能想像,在短短三四年之後,樓市居然能再度爆發如此巨大的力量,讓如此之多的人再度捲入其中。

四年之後的國人,仿佛都已從歷史經驗中學到一切。很少有人再相信經濟學家關於房價泡沫的警告,也很少有人再信任調控政策的持久性。

狂熱是狂熱最佳的催化劑,如果狂熱背後還有政策邏輯的加持,那麼擊鼓傳花的遊戲就能繼續得到維持。

房住不炒,任重道遠。

無一例外都出現萬人搶房的熱潮。

4時代之困

人才政策製造新的需求,搖號購房滋生套利機會,在這兩大政策作用之下,樓市之火當熄不熄,難怪連98歲的老奶奶都赤膊上陣。

如果回到2014年,恐怕沒有人能想像,在短短三四年之後,樓市居然能再度爆發如此巨大的力量,讓如此之多的人再度捲入其中。

四年之後的國人,仿佛都已從歷史經驗中學到一切。很少有人再相信經濟學家關於房價泡沫的警告,也很少有人再信任調控政策的持久性。

狂熱是狂熱最佳的催化劑,如果狂熱背後還有政策邏輯的加持,那麼擊鼓傳花的遊戲就能繼續得到維持。

房住不炒,任重道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