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核電站密封圈技術被美國壟斷50年,中國學家5年時間突破超車,如今確要上門購買

美國是最早製造出原子彈的國家, 也是最早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相比于傳統能源, 核電具有清潔、經濟、環保、能源利用率高的優勢, 堪稱是最佳的發電方式。 不過, 要想建造核電站, 需要雄厚的技術經驗, 對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有著極高的要求。

在1985年, 中國建造了國內第一座核電站, 位於海鹽的秦山核電站。 它的建設, 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 不過, 這座核電站雖然是中國自行研製、設計、建造的, 但一些材料需要從國外進口, 例如最關鍵的核電設備密封圈。

密封圈一般直徑為4米, 厚度6毫米, 由特殊材料製成, 是防止放射性物質洩漏的重要保障。 當時只有美國掌握了相關製造技術, 並在該領域壟斷了長達半個世紀。 中國要建造核電站, 只能花費鉅資從美國採購。

在2007年的一次競標中, 美國以密封圈為要脅拒絕供貨, 中國核電站面臨著無密封圈可用的地步。 在關鍵時刻, 寧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勵行根暗暗發誓, 一定要攻克相關技術難題, 研發出國產密封圈, 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 在勵行根與科研團隊的努力下, 歷時五年時間終於研發出了國產C型密封圈。

在2015年, 秦山核電站方家山1號機組反應堆安裝上了國產C型密封圈,

此後經過一系列的測試, 專家組宣佈國產C型密封圈性能良好, 內環和外環無任何破損, 符合核電站安全標準。

根據資料顯示, 美國的密封圈1年會洩漏5滴水量, 而國產C型密封圈僅有2滴, 要比美國的產品更加可靠。

此外, 國產C型密封圈運用了大資料技術, 可以在電腦上即時監控, 安全性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無論是性能還是可靠性方面, 國產密封圈都超過美國同類產品。 曾經有美國公司到訪寧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 希望收購相關技術, 但遭到了拒絕。

目前, 除了秦山核電站外, 中國的廣東核電基地、連雲港核電基地70%的設備都用上了國產密封產品。 在運用了國產產品後, 不僅擺脫了被美國卡脖子的歷史, 還贏得了世界其他國家的尊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