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在四件事上越能「忍」,養出的孩子會更自律,長大更容易成功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都希望他能夠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這樣未來既能夠主動學習, 又能夠主動去完成班級裡的任務, 學習成績也會逐漸上升, 到了未來的時候, 自立的人往往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慢慢的走向成功。

不過, 自律的質量並不是先天形成的, 而是要後天的培養, 在生活中除了要以身作則之外, 媽媽還需要忍住這三件事, 只有這樣你家的孩子才會變得更自立。

一.忍住不催促

絕大多數家庭的寶媽都喜歡催促自己的孩子。 如果要我們說能夠忍耐, 估計很多人難得做到忍耐, 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也是一種修養和氣度。 如果我們學會了忍耐, 這是每個人所必備的技能。

很多媽媽可能是性格脾氣比較急, 看到孩子到點了還不起床就喜歡催促, 孩子吃飯可以吃二三十分鐘, 也不停地催促著自己的孩子。 孩子放學回家好不容易可以放鬆一下, 結果媽媽又催促著孩子寫作業。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我們去公司上班, 領導不停地催促我們趕緊完成他所交待的任務。 而我們之前的事情還沒做完, 他又給我們加任務, 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有所抵觸呢?

同樣的道理, 我們不斷地催促孩子只會造成一種惡性循環, 你越催他, 他就會越拖拉。

孩子本來會有潛力改變拖拉磨蹭的現象, 可是後面總有媽媽在為他承擔。 他永遠不知道時間寶寶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沒有經歷因為時間沒把握好給他帶來的後果。 他沒有承受過那種難以描述的批評, 所以他不會規劃自己的時間, 也沒有形成一種自律。

鄰居總喜歡催促自己的孩子, 鬧鐘都響了兩三次孩子還不起床。 由於全職在家裡帶孩子, 她也覺得比較疲憊, 每天都活在催促當中。 自從她和老師溝通反映情況之後, 自己的教育方式也改變了很多。

最近她放鬆了很多, 感覺自己帶孩子有了成就感。 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以前都是她催促自己的孩子, 現在她嘗試著換過來了, 她變成了一位「懶媽媽」。

鬧鐘已經響了, 她不起床也不去做早點。

第一天由於孩子沒有被媽媽叫起床, 所以遲到了, 他被老師批評了, 心情也很低落, 也明白遲到不是一件好事情。

第二天鬧鐘一響, 她看見媽媽還沒起床就納悶「媽媽該起床了。

」可是媽媽卻依然賴在床上不肯起床。

經過這幾天媽媽和孩子互換了角色, 以前都是媽媽催促孩子, 現在孩子竟然催促媽媽了。

剛開始她很擔心, 但是至少咬緊牙關堅持下來了。

如果我們不讓孩子經歷一些批評和挫折, 那麼孩子永遠不知道時間的重要性。

孩子其實是害怕遲到的,只是由於家裡的習慣一直都沒有調整好。

第二,忍住不幫忙。

現在很多父母和老師都說孩子不獨立,二三年級了,都要父母幫忙做任何事情。有的竟然還要父母幫著穿衣服,是不是我們所謂的巨嬰?

其實不是孩子不願意去做,只是什麼事情家裡都幫他做好了。

比如孩子應該自己疊被子,自己洗襪子,從小我們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可是有時候我們也要反省一下我們自己,任何事情都幫他做好的話,他肯定完全沒有自己動手的概念。

有的老人家嚴重到飯都要喂孩子吃。

現在的父母的確太累了,因為我們給他的愛太多,一直沒有勇敢地放手,如果我們給予愛的同時,讓孩子自己大膽地去做,他這樣子才會越來越獨立,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一個自律的人,他是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我們不要事事都為孩子包辦,學會忍耐一點,這樣孩子才能夠茁壯成長。

第三,忍住不對孩子發脾氣

在生活中孩子調皮搗蛋,父母就會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而成長在父母的壞情緒下的小孩兒,可能要用很長的時間來修復父母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

父母經常罵孩子,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十分急躁,並且遇見事情容易發脾氣。

所以每個父母都應該學會忍住不對孩子發脾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孩子犯錯時,耐心地和孩子講道理,你越是對孩子發脾氣,孩子越是會和你對著幹。

只有父母學會忍,孩子才能夠從父母身上學到好的東西,才能變得自律,在社會中也能更好地控制住自己。

那麼孩子永遠不知道時間的重要性。

孩子其實是害怕遲到的,只是由於家裡的習慣一直都沒有調整好。

第二,忍住不幫忙。

現在很多父母和老師都說孩子不獨立,二三年級了,都要父母幫忙做任何事情。有的竟然還要父母幫著穿衣服,是不是我們所謂的巨嬰?

其實不是孩子不願意去做,只是什麼事情家裡都幫他做好了。

比如孩子應該自己疊被子,自己洗襪子,從小我們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可是有時候我們也要反省一下我們自己,任何事情都幫他做好的話,他肯定完全沒有自己動手的概念。

有的老人家嚴重到飯都要喂孩子吃。

現在的父母的確太累了,因為我們給他的愛太多,一直沒有勇敢地放手,如果我們給予愛的同時,讓孩子自己大膽地去做,他這樣子才會越來越獨立,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一個自律的人,他是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我們不要事事都為孩子包辦,學會忍耐一點,這樣孩子才能夠茁壯成長。

第三,忍住不對孩子發脾氣

在生活中孩子調皮搗蛋,父母就會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而成長在父母的壞情緒下的小孩兒,可能要用很長的時間來修復父母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

父母經常罵孩子,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十分急躁,並且遇見事情容易發脾氣。

所以每個父母都應該學會忍住不對孩子發脾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孩子犯錯時,耐心地和孩子講道理,你越是對孩子發脾氣,孩子越是會和你對著幹。

只有父母學會忍,孩子才能夠從父母身上學到好的東西,才能變得自律,在社會中也能更好地控制住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