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員警故事》楚原近況,87歲滿頭白髮精神抖擻,曾是「邵氏四大名導」,「奇情武俠」電影開創者,卻被罵根本不會拍電影,今獲「終生成就獎」,晚年與妻恩愛幸福:先生獲獎,實至名歸

今年年初, 導演章國明在個人社交帳號上曬出一組參加聚會的照片, 並配文祝福胡楓89歲生日快樂。

曝光的照片中, 除了章國明本人外,

楚原、南紅、胡楓以及石修這幾位老戲骨也驚喜現身了。 眾人難得聚在一起喝茶吃點心, 彼此心情都很不錯。

坐在右邊, 穿著灰色襯衫的是石修。 已經70歲的他, 臉上略有皺紋, 但不算太明顯, 整個人的狀態維持得很好, 很是有型有款, 說他似四十歲的中年人也不為過。

雖然石修在娛樂圈中算得上老前輩了, 但在楚原、南紅、胡楓面前, 他也只能算是後輩。

受不可抗力影響, 胡楓的89歲大壽沒辦法大擺筵席, 在兒媳婦的安排下, 他辦了一場線上生日會, 與數十名身處世界各地的親人以及張家輝、張學友等圈中明星一起慶祝。

即將邁入90歲的他, 頭髮依舊烏黑, 身材也很是勻稱, 配上格紋襯衫和T恤的年輕打扮, 讓他整個人看起來十分有活力, 很是老當益壯。

相較之下, 比胡楓年紀小, 87歲的楚原, 則顯蒼老很多。 罕見露面的他, 滿頭白髮, 而且已經半禿。 但他精神奕奕,

笑容燦爛。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楚原不僅是一名演員, 還是一名大導演, 曾與李翰祥、張徹、胡金銓並稱為邵氏四大名導。

當年22歲的楚原, 投身粵語電影編劇和導演的工作, 可直到在粵語長片衰落, 已經拍攝了70多部粵語電影的楚原, 還是在積累階段,

始終拿不出一部轟動影壇的電影, 而粵語電影已經走向窮途末路。

70年代, 粵語電影、粵語歌曲再次開始慢慢流行, 38歲的楚原另闢蹊徑, 用一部初具個人風格的電影《愛奴》, 讓整個香港影壇為之側目。

不過當時《愛奴》主要勝在題材上, 對楚原的個人風格, 大家還是沒有多留意,總算是驚鴻一瞥。

翻過年後,楚原真正迎來了自己的甜蜜人生,1973年楚原自編自導的《七十二家房客》,以對當時香港諷刺社會為題材,打破香港開埠以來的最高票房記錄,令楚原名聲大噪。

究竟當時楚原的日子有多甜呢?楚原自己回憶說:「老闆立刻跟我說人工加十倍!」那一年,楚原成了邵氏最幸福的導演!同時他也成了香港商業電影的標桿,也成了粵語流行文化弄潮兒裡的佼佼者,深受影迷和年青一代的尊敬。

而這才算是開始,1976年,楚原改編古龍小說拍的《流星胡蝶劍》,正式發展並確立了「奇情武俠」的個人風格,在《流星胡蝶劍》之前,穩坐該領域第一寶座的是張徹,而自《流星胡蝶劍》之後,楚原的「奇情武俠」和張徹的「陽剛武俠」,並立香港武俠電影市場。

確立了個人風格後,楚原陸續改編古龍的若干部小說,後續狄龍、爾冬升的加入,為鮮花怒馬的少年江湖錦上添花,在當時楚原+古龍+狄龍的組合,基本是票房的保證,鐵定不會虧錢。

從1976年到1981年,短短5年的時間裡,楚原拍了20多部電影,每年最少4部,其中大部分都是改編自古龍小說的奇情武俠電影。

到了1980年,隨著以徐克為代表的新浪潮導演們,陸續在香港影壇崛起,新浪潮電影面前它此前所有的香港電影,幾乎是碾壓的態勢,楚原的「奇情武俠」逐漸被觀眾拋棄。

往後幾年,楚原幾部充滿想象力的《魔殿屠龍》、《日劫》等電影相繼撲街,他想再拍《天龍八部》打個翻身仗。

當時楚原已經準備好要開機,但高層直接當眾將他的開機通告撕掉,並嚴厲質問他:「誰讓你拍《天龍八部》的?虧本了你有的賠嗎?」然後就說出那句:「楚原,你根本不會拍電影!」

那一年,楚原成了邵氏最難堪的導演!自此開始,楚原慢慢淡出導演的行列,開始以演員身份客串各種電影,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員警故事》裡的反派朱滔。

而自苦澀後半生開始後,楚原的導演作品裡,年輕觀眾印象比較深刻的,可能還是和周星馳合作的《小偷阿星》,以及和周潤發合作的《大丈夫日記》,但這兩部電影主要是靠演員,所以楚原仍舊像早年那樣,又默默當了兩年的導演,正式退居幕後。

常聽人吹噓自己或朋友的經歷,會說這樣一句話:「從雲端直接跌進淤泥裡。」或許在看到楚原的經歷前,這句話更像是個形容,但看完楚原「苦甜人生」後,從雲端到淤泥,才表現的如此真實。

2018年,已經84歲,從業60多年的楚原,終於拿到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可當楚原開始正式發言,他說的第一句話還是讓人意外:「將終身成就獎,頒給終身沒有成就的楚原,只不過是逼我說一句受之有愧!」

大家還是沒有多留意,總算是驚鴻一瞥。

翻過年後,楚原真正迎來了自己的甜蜜人生,1973年楚原自編自導的《七十二家房客》,以對當時香港諷刺社會為題材,打破香港開埠以來的最高票房記錄,令楚原名聲大噪。

究竟當時楚原的日子有多甜呢?楚原自己回憶說:「老闆立刻跟我說人工加十倍!」那一年,楚原成了邵氏最幸福的導演!同時他也成了香港商業電影的標桿,也成了粵語流行文化弄潮兒裡的佼佼者,深受影迷和年青一代的尊敬。

而這才算是開始,1976年,楚原改編古龍小說拍的《流星胡蝶劍》,正式發展並確立了「奇情武俠」的個人風格,在《流星胡蝶劍》之前,穩坐該領域第一寶座的是張徹,而自《流星胡蝶劍》之後,楚原的「奇情武俠」和張徹的「陽剛武俠」,並立香港武俠電影市場。

確立了個人風格後,楚原陸續改編古龍的若干部小說,後續狄龍、爾冬升的加入,為鮮花怒馬的少年江湖錦上添花,在當時楚原+古龍+狄龍的組合,基本是票房的保證,鐵定不會虧錢。

從1976年到1981年,短短5年的時間裡,楚原拍了20多部電影,每年最少4部,其中大部分都是改編自古龍小說的奇情武俠電影。

到了1980年,隨著以徐克為代表的新浪潮導演們,陸續在香港影壇崛起,新浪潮電影面前它此前所有的香港電影,幾乎是碾壓的態勢,楚原的「奇情武俠」逐漸被觀眾拋棄。

往後幾年,楚原幾部充滿想象力的《魔殿屠龍》、《日劫》等電影相繼撲街,他想再拍《天龍八部》打個翻身仗。

當時楚原已經準備好要開機,但高層直接當眾將他的開機通告撕掉,並嚴厲質問他:「誰讓你拍《天龍八部》的?虧本了你有的賠嗎?」然後就說出那句:「楚原,你根本不會拍電影!」

那一年,楚原成了邵氏最難堪的導演!自此開始,楚原慢慢淡出導演的行列,開始以演員身份客串各種電影,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員警故事》裡的反派朱滔。

而自苦澀後半生開始後,楚原的導演作品裡,年輕觀眾印象比較深刻的,可能還是和周星馳合作的《小偷阿星》,以及和周潤發合作的《大丈夫日記》,但這兩部電影主要是靠演員,所以楚原仍舊像早年那樣,又默默當了兩年的導演,正式退居幕後。

常聽人吹噓自己或朋友的經歷,會說這樣一句話:「從雲端直接跌進淤泥裡。」或許在看到楚原的經歷前,這句話更像是個形容,但看完楚原「苦甜人生」後,從雲端到淤泥,才表現的如此真實。

2018年,已經84歲,從業60多年的楚原,終於拿到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可當楚原開始正式發言,他說的第一句話還是讓人意外:「將終身成就獎,頒給終身沒有成就的楚原,只不過是逼我說一句受之有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