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6位華人新晉2018年美國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5月1日, 2018年美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 本次共產生84名新科院士和21名外籍院士, 其中包括6名著名旅美華人學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丹揚、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教授傅嫈惠、布朗大學教授高華健、耶魯大學教授林海帆、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鋒。 他們本科分別畢業於北京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臺灣)、西安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佛大學, 致力於生物學、固體力學、物理學等領域。

今年增選後, 美國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382名, 外籍院士為484名。

據統計, 迄今為止, 一共有約90名華人學者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以下為本次新當選的6位華人學者的詳細介紹:


丹揚(Yang Dan)

丹揚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生物學教授, 也是頂級生命醫學研究院HHMI研究員。 她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 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在洛克菲勒大學以及哈佛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 主要研究視覺系統的資訊編碼。 丹揚教授曾經獲得阿爾弗雷德·P·斯隆研究獎學金和貝克曼青年研究者獎等獎項。 丹揚教授的先生是蒲慕明教授, 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並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傅嫈惠(Ying-Hui Fu)

傅嫈惠, 生物學家,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神經學系教授。

她1980年畢業于國立中興大學(臺灣), 取得食品科學學位, 1986年畢業於俄亥俄州立大學, 獲生物化學以及細胞生物學學位。 在俄亥俄州立大學進行三年博士後研究之後, 傅嫈惠轉到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繼續博士後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為人類基因組。 結束博士後研究之後, 她曾在業界工作過四年, 後返回學術界, 擔任猶他大學研究助理教授。


高華健(Huajian Gao)

高華健, 美國布朗大學工程系Walter H. Annenberg冠名教授兼材料科學工程研究中心(MRSEC)主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他是固體力學領域的頂尖專家, 本科就讀于西安交通大學, 在哈佛大學取得碩士以及博士學位。 高華健曾擔任美國斯坦福大學助理教授、終身副教授、終身教授, 德國馬普學會會士兼馬普金屬研究所所長,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兼職教授等職位。


林海帆(Haifan Lin)

林海帆, 耶魯大學尤金·希金斯細胞生物學教授, 耶魯幹細胞中心主任, 美國文理學院院士。 林海帆是浙江溫州人, 1982年獲得復旦大學生物化學專業學士學位, 1990年獲得康奈爾大學基因與發育學專業博士學位, 1990-1994年在美國卡內基研究所做博士後, 1994-2006年在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先後任助理教授、終身副教授和教。 2006年至今任耶魯大學醫學院細胞生物學系教授、遺傳系教授、婦產科系教授、幹細胞中心創始主任;2013年7月起兼任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教授;2014年3月起兼任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文小剛(Xiao-Gang Wen)

文小剛, 物理學家,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Ceciland Ida Green教授, 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1977年, 文小剛自陝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學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 通過1981年度中美物理聯合考試(CUSPEA)赴美攻讀博士學位, 名列當年CUSPEA考試第一名。 1987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博士學位。 在普林斯頓大學, 文小剛在理論物理學家愛德華·威滕指導下學習超弦理論。 後來, 他與理論物理學家約翰·施裡弗, 弗朗克·韋爾切克, 徐一鴻在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理論物理研究所(1987-1989年)合作, 將他的研究領域轉變為凝聚體物理學。 2016年, 文小剛憑藉著“拓撲序理論和它在眾多物理系統中的應用”獲得奧利弗·E·巴克利獎(Oliver E. Buckley Condensed Matter Prize), 該獎項也被認為是凝聚態物理學的最高獎項。 文小剛還兼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長江學者獎勵計畫”講座教授


張鋒(Feng Zhang)

張鋒, 麻省理工學院Jamesand Patricia Poitras腦科學教授, 大腦和認知科學系、生物工程系副教授, 麻省理工-哈佛博多研究所核心成員, 麥戈文腦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1981年10月, 張鋒生於中國石家莊市, 十一歲時隨父母移居到美國愛荷華州並在此長大。 2004年, 在哈佛大學取得化學及物理學士。 2009年, 在斯坦福大學取得化學及生物工程博士。 張鋒在基因編輯領域做出多項重要工作。 2013年, 張鋒實驗室發展出CRISPR/Cas系統, 證實其可以用來編輯哺乳動物的DNA, 敲除指定的基因。 憑藉這項成果, 他也成為了諾貝爾獎的熱門候選人。 2014年, 他被《自然》雜誌評選為2013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之一

(整理自知識份子、知社學術圈、生物通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