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和領導好好相處的人都怎麼樣了?

那些特別會和領導相處的人, 後來都怎麼樣了?

圈圈說:圈外一直有非常多優秀的年輕人, 敏媛是其中給我最多驚喜的一個。

圈外做的事情很新很難, 所以對於每個方案, 我都會提出擔心和質疑。 面對這樣的壓力, 能頂住的人不多。

敏媛很感性, 一開始也很難適應。 我也可以感覺到, 每次她面對我的時候, 都很緊張局促。

幾個月後, 敏媛開始獨立負責專案, 我其實非常不放心。

沒想到, 在初步溝通的時候, 她就拿出了一份縝密的方案, 基本上把我擔心的點都想到了。 同時, 面對我的「吊打」, 她全程都很鎮靜。

從那之後, 敏媛負責的專案越來越大, 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作為老闆, 面對問題, 我總會想「這個敏媛一定能搞定!」 同時, 面對一件沒有做過的事情, 敏媛也會主動申請負責, 給出讓我很有信心的方案, 並且用實際行動讓我放心。

正是因為敏媛不斷能夠拿到負責更大項目的機會, 所以她也成為我在圈外見到過, 成長最快的人。

為什麼總是無法讓領導滿意呢?

在班級群裡, 我經常會看見這樣的吐槽:

「我的老闆遇到事情總是親力親為, 不信任我, 我該怎麼辦?」

「一直想和老闆搞好關係, 可是和老闆相處的時候, 總是感覺很尷尬, 感覺她也不是很喜歡我。 偏偏最近又新來了一個實習生, 很討老闆喜歡, 我該怎麼辦?」

「老闆每次給我派活兒, 總是不說清楚他想要的是什麼, 我做了之後又讓我不停修改, 我該怎麼辦?」

不知道你在職場中, 是不是也遇到過類似的困擾。

如果仔細分析上面的案例, 我們會發現, 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句式都是「我的老闆不……我該怎麼辦?」

如果你再仔細思考一下這個句式, 就會發現, 它其實是在表達一種心態:我有期待, 但我無力改變。

在職場中, 「無力感」很容易吞噬我們的情緒, 而更可怕的是, 它還是個無底洞, 會讓我們陷入「弱者思維」的惡性循環中。

而那些在職場中遊刃有餘的人, 從來不會被無力感所限制,

相反, 他們身上擁有的, 是一種強烈的「掌控感」。

從「無力感」到「掌控感」, 除了能力上的提升, 更為重要的, 是心態上的轉變。

其實, 你也可以主動「管理」領導

你有想過你可以管理你的領導嗎?

我在說的並不是小說逆襲的情節:你在職場中通過一次出色的工作表現, 無意間得到大老闆的賞識, 於是成功上位, 一躍成為你原本領導的領導, 開始花式虐他……

多麼讓人爽爆腎上腺素的情節!

對不起, 如果你對職場的想象, 全部是電視劇和小說當中的情節, 那麼這篇文章真的不適合你。

如果你願意通過掌握真實世界的正確認知, 運用實用的方法解決問題,那麼我們接著往下講。

其實,「管理領導」這個觀點並不新奇。

羅塞娜·博得斯基——傳奇CEO傑克·韋爾奇(帶領通用電氣走向巔峰的人)的得力助手,早在2004年,就把自己14年來的成功經驗寫成了暢銷書,並提出了「向上管理」的概念。

「向上管理」意味著,面對領導,你不再只是處於被動無力的局面,而是能夠通過積極主動的策略和行為,對你領導的認知和行為也產生影響。

其實,任何關係都是雙方互動的結果。家庭關係、親密關係、朋友關係,都是由雙方共同塑造而成的。

同樣,上下級關係也是。

上級可以借由自上而下的權力,對下屬進行領導、監督和控制。同樣地,作為下屬,也可以充分發揮自下而上的影響力,對上司進行適應、溝通和回饋。

向上管理,其實是在管理三樣東西

如果看到這裡,你已經意識到,面對老闆,你需要的不是默默忍受,也不是溜鬚拍馬,而是適當的「向上管理」,恭喜你,你的認知已經走在大多數人的前面了。

那麼,「向上管理」到底該如何著手呢?

其實,「向上管理」本質上是在管理三樣東西:工作量、信息量和能量。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抱怨:「我明明工作都這麼多了,領導還給我佈置工作,真的是壓榨!「這其實就是工作量方面的向上管理出了問題。

而當我們出現,領導讓你去做A,結果你做成了B,最後導致屢屢返工。這本質上就是信息量的向上管理沒有做好。

同樣也是最常見的,每次跟領導溝通完,情緒上都很煩躁、很奔潰,或者很尷尬。這就屬於向上管理中的能量維度有待提升。

接下來,就讓我一一為你解析。

如何管理領導給你的工作量

01

其實,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一個現狀就是:我們的工作量自己會長大。

這本質上是因為,隨著我們能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對工作內容的逐漸熟悉,我們做一件事情所花費的時間是越來越短的,這意味著,我們會接到越來越多的工作。

但是,每個人所能夠承擔的工作,都會有一個「上限」,一旦超過了上限,工作不能夠定時清空,就會陷入工作越積越多的負面迴圈。

長期下來,「未完成的工作」那個黑洞越來越大,最終全部崩盤,而你也成為被最後一根稻草壓死的駱駝。

管理領導給你的工作量,並不等於直接拒絕接受領導佈置的工作,而是通過與領導的良性溝通,確保自己的工作量能夠基本維持在不超過「上限」的狀態。

跟領導溝通工作量的方式,是極其關鍵的,處理不好可能引發更多的問題,我分享給你兩個小技巧。

第一,跟領導確認工作優先順序。

首先,對於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你需要有一張任務清單。

我看過很多人的任務清單,上面都需要日期和任務,比如「週一:完成項目方案初稿,發給領導看。這樣的任務清單其實是不合格的。

在任務清單中,至少還需要兩欄,一欄是重要緊急程度,第二欄是預計花費時長。

為什麼需要這兩欄內容呢?

其實,管理工作量的本質就是確保自己在相應的時間內,完成必須完成的工作。

所以首先,你需要知道自己手頭上的所有工作中,在領導眼中的重要緊急程度如何,這決定了工作的優先順序。

通常,我們先完成「重要緊急「的工作,然後處理」緊急非重要「和「重要非緊急」的工作。

這樣基本就能夠保證自己不會陷入「領導急著要的、很重要的工作沒做」,做的都是「不重要也不緊急」的工作。

以及,為什麼需要列出每一項工作的花費時長呢?

因為很可能在領導眼裡,每項工作都是重要緊急的。這個時候,你就需要開始「向上管理」了。

你可以告訴領導:

你看,你交給我了ABC三件工作,希望今天都拿到。

其中A工作我需要3小時,B工作我需要2小時,C工作我需要5個小時。

其中,我知道B工作是最緊急的,你需要下午就拿到,所以我會在下午2:00之前把B工作完成給到你,剩下我還有6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原本今天需要3小時完成的D工作,和剩下的A工作和C工作,哪一個的優先順序更高呢?

我可以把優先順序最高的工作排到今天完成,剩下的是否可以安排到明天或者後天呢?」

通常情況下,一個正常的領導都能夠體諒和理解你,ta會重新思考這幾件工作的相對優先順序,然後給你一個合理的DDL。

很多人都會說,在職場中,不要讓領導做開放題,而要做選擇題,也是這個道理。

你不能直接把問題拋給領導說:「我本來今天就有工作了,結果你還臨時讓我今天完成這麼多工作,我做不了。」

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僅不能夠解決問題,還會破壞領導對你的印象和信任。

其實,能夠準確地預估自己每一項工作的時長,也是一種能力。

我們在L1的《時間管理》課程中,其實就有通過記錄時間流水,來提升自己對於工作時長的判斷準確度,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加入學習。

第二,合理地問領導要資源。

在和領導溝通工作量的過程中,你可能還會面臨一個難度更高的情況就是:真的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緊急,無法通過優先順序排序,來控制每天的工作量。

這個時候,也不用擔心!如果你的工作效率已經很高了,那麼完不成工作就不是你的責任。

你可以嘗試說明目標與現狀之間的差距,請領導給你能夠解決工作量問題的資源。

這個資源,通常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公司內資源,第二類是公司外資源。

比如,你發現你手頭上一直有一個簡單重複的工作每天佔用你時間,你可以嘗試跟領導申請招聘一個實習生,說明實習生幫你承擔這部分工作之後能夠帶來哪些價值,以及大概的成本。

再比如,你發現你手頭上有一個你特別不擅長的優化PPT的工作,而且這個工作出現頻次很低,你就可以嘗試找一些專業做PPT的外包團隊,然後跟領導申請這筆預算。

同樣,也需要說明這部分工作外包之後,你專注手頭上工作能夠帶來的價值。

其實領導絕對不會想要累死你,領導其實在權衡的是資源的投入產出比。

如何管理你和領導之間的信息量

02

我們和領導之間,總是隔著一條遙遠的信息量的河流。

你不知道領導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想要拿到的結果長啥樣;領導不知道你每天具體都在忙什麼。

就像之前圈圈經常講到的,用經濟學的思想來看待工作彙報:

你的領導50%時間做業務,50%時間做管理。其中30%時間在跟ta的領導溝通彙報工作,剩下只有20%時間在跟下屬溝通。假設一個人的下屬有5個人,那麼你只能分到你的領導4%左右的時間和注意力。

好在,我們每個人和領導之間的信息量,都是動態流動的。

所以,你不能只做一個簡單的資訊接收器,只是去接受老闆發出的指令,結果每次都不能完全理解老闆的需求,反反復複低效返工。

你需要成為一個資訊收集器和資訊發出器,去主動管理你和領導之間的信息量。

收集資訊對應的其實就是,每次領導佈置工作的時候,及時跟老闆澄清問題;資訊發出對應的其實就是,及時向領導彙報手頭工作的進展和結果。

通過這兩個過程,你和領導之間流動的信息量當中,對你有效而且有力的資訊就在不斷增加。

如何管理領導的能量

03

學員提出的與領導溝通的問題中,最常見的就是情緒問題。

比如:每次跟領導溝通都很心累;每次跟領導溝通都在消耗我的能量……

我們就像一個充電電池,經歷的每一件事情,要麼會消耗我們的電量,要麼會給我們充電。

比如你工作特別崩潰的時候,哪怕去廁所的隔間裡面待一會兒,都能夠短暫地沖會兒電。

請你回憶一下平時和領導溝通的場景,你會感覺自己是在耗電,還是在充電呢?

我們之前也提到過,關係是兩個人共同影響的結果,所以,任何能量的流動都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的。

就比如,當你感覺和領導溝通,自己是在耗電的時候,通常情況下,你的領導也能夠感受到這種「不舒服「,導致ta也很容易進入耗電模式。

而如果你去觀察那些特別擅長和領導溝通的人,他們會和領導形成一種「共贏「狀態,透過共同營造一個舒適的溝通場域,形成天然的「太陽能充電」模式。

那如何判斷自己是處於「耗電」模式還是「充電」模式呢?這個其實很簡單。

我們的心理能量狀態,其實是受情緒影響的。

著名心理學家大衛·霍金斯曾經對於情緒所帶來的能量狀態進行了分析,形成了情緒能量等級,依次排布從最負面、傷身的情感,到最正面、滋潤的情感。

資料來源:大衛·霍金斯《意念力:激發你的潛在力量》

不同層級能量的分數是不一樣的,正數意味著:這樣的情緒,會帶來能量的加分,也就是「充電模式」;負數意味著:這樣的情緒,帶來的是能量的減分,對應的就是「耗電模式」。

你可以對照著看一下,平時在和領導溝通的過程中,你會產生哪些情緒呢?這些情緒會帶來的,是能量的增加還是消耗呢?

你也可以嘗試觀察和推測一下,你的領導在和你溝通的過程中,他的情緒狀態是怎樣的,你是一個能給ta充電的人,還是一個消耗ta能量的人呢?

講到這裡,我想到最近在群裡看到的一個學員提問:

「我的老闆總是喜歡否定我,然後證明她的想法和思路是對的。我要如何提升溝通能力,讓老闆意識到我的想法其實是對的,而她的想法是有問題的呢?」

隨後,很多學員都表示,自己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

其實,說實話,在職業發展初期,我也陷入了這樣的誤區當中。

直到今年,我才意識到,「讓老闆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有問題的目標。

就拿我們剛剛提到的能量層級圖來分析,如果你對領導說:「你難道沒有意識到,你的方案是有問題的嗎?」

請問你的領導會產生什麼情緒?

沒錯,可能是憤怒,還有可能,是最最消耗能量的那個情緒——羞愧。

是的,這個時候,你瞬間消耗完了領導所有的心理能量,請問,ta還會有耐心聽你講述自己的方案嗎?

通常這個時候,領導也很容易在能量耗盡後情緒失控,對你不耐煩地說:「到底你是領導還是我是領導?什麼都別說了,就按照我說的做。」

而當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其實你老闆內心的聲音是:「好吧,你趕快離開吧,你把我的電量都耗完了,讓我一個人待一會兒充個電。」

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的方案能夠被老闆認可,請無論如何,管理好老闆的能量,讓老闆能夠有能量和你產生高質量的溝通。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管理老闆的能量呢?

你需要通過觀察和總結,形成一份放在心裡的《領導使用說明書》。

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沒有完美的父母,同樣也沒有完美的老闆。

每個人都有「個人偏好」,比如有的人喜歡直接的溝通,有的人喜歡溝通事情之前,先拉近關係,有個鋪墊。

比如有的人希望工作能夠提前安排,有的人能夠處理緊急棘手的工作。

再比如,有的人喜歡拿到事情先做起來,一邊做一邊解決問題,而有的人喜歡把所有風險考量清楚之後再行動。

個人偏好形成于我們成長的歷程中,也會被我們帶入職場中。個人偏好沒有好壞對錯,只有是否適應。比如個人偏好與公司文化是否適應,個人偏好是否影響了人際溝通。

個人偏好除了有不同方向之外,還存在強弱區別。判斷一個人職場成熟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個人偏好的強弱。

越成熟的職場人,越能夠降低個人偏好,以工作規劃和標準考慮事情。

其實,我們都是帶著我們的個人偏好來評價領導的。

兩個帶著各自個人偏好的人,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相互瞭解對方的偏好,嘗試理解並適應對方。

在瞭解和適應對方的過程中,你逐漸就會形成一本對方的使用手冊。

比如你會瞭解,你的老闆是一個非常注重創新思維的人,所以你給ta的方案,一定要有一些有新意的亮點,而當你老闆提出一些可能有風險的創新想法的時候,你可以幫ta分析潛在風險和預防方案。

比如你會瞭解,你的老闆是一個會把所有工作都想到可能最糟糕的情況的人,這個時候,如果你不希望他否定你的方案,你就需要把這個方案所有的可能風險,都分析一遍,然後告訴老闆,你已經準備好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記得我剛剛加入圈外的時候,每個人都在一個共用的表格中。填入了個人使用指南。

比如圈圈在裡面寫:「如果我很嚴肅地跟你溝通工作,我一定不是針對你,而是我很擔心這個工作。」

我記得我當時也寫了一段:「跟我溝通任何工作之前,請先跟我說清楚why,這樣我才能判斷這件工作的方向和重要性。」

最近一次在公司的Qtalk中,我還跟所有人分享了「說服圈圈之前你內心必須有的7個OS」:

每一次跟圈圈過方案,我都會針對方案,仔細思考這7個問題,然後非常有底氣地去跟她溝通和彙報。

所以通常情況下,我都能很好地和圈圈明確工作量、交換信息量,以及相互給能量。

對於向上溝通,我還發現一件有趣的現象:通常一個人向上管理能力提升最快的時候,就是ta自己開始做領導帶下屬的時候。

這很正常,所謂屁股決定腦袋,當我們成為領導角色,我們就能夠知道領導所面臨的處境,理解領導想要的下屬是怎樣的。

但是,大部分人正是因為一直都沒有做好向上溝通,得不到領導的賞識,所以一直無法得到升職,也沒有機會去以領導的角色和視角思考問題。最終,持續地陷入到被動無力的狀態中。

所以,那些會向上溝通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他們成為了領導,也更加懂得如何向上管理。

運用實用的方法解決問題,那麼我們接著往下講。

其實,「管理領導」這個觀點並不新奇。

羅塞娜·博得斯基——傳奇CEO傑克·韋爾奇(帶領通用電氣走向巔峰的人)的得力助手,早在2004年,就把自己14年來的成功經驗寫成了暢銷書,並提出了「向上管理」的概念。

「向上管理」意味著,面對領導,你不再只是處於被動無力的局面,而是能夠通過積極主動的策略和行為,對你領導的認知和行為也產生影響。

其實,任何關係都是雙方互動的結果。家庭關係、親密關係、朋友關係,都是由雙方共同塑造而成的。

同樣,上下級關係也是。

上級可以借由自上而下的權力,對下屬進行領導、監督和控制。同樣地,作為下屬,也可以充分發揮自下而上的影響力,對上司進行適應、溝通和回饋。

向上管理,其實是在管理三樣東西

如果看到這裡,你已經意識到,面對老闆,你需要的不是默默忍受,也不是溜鬚拍馬,而是適當的「向上管理」,恭喜你,你的認知已經走在大多數人的前面了。

那麼,「向上管理」到底該如何著手呢?

其實,「向上管理」本質上是在管理三樣東西:工作量、信息量和能量。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抱怨:「我明明工作都這麼多了,領導還給我佈置工作,真的是壓榨!「這其實就是工作量方面的向上管理出了問題。

而當我們出現,領導讓你去做A,結果你做成了B,最後導致屢屢返工。這本質上就是信息量的向上管理沒有做好。

同樣也是最常見的,每次跟領導溝通完,情緒上都很煩躁、很奔潰,或者很尷尬。這就屬於向上管理中的能量維度有待提升。

接下來,就讓我一一為你解析。

如何管理領導給你的工作量

01

其實,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一個現狀就是:我們的工作量自己會長大。

這本質上是因為,隨著我們能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對工作內容的逐漸熟悉,我們做一件事情所花費的時間是越來越短的,這意味著,我們會接到越來越多的工作。

但是,每個人所能夠承擔的工作,都會有一個「上限」,一旦超過了上限,工作不能夠定時清空,就會陷入工作越積越多的負面迴圈。

長期下來,「未完成的工作」那個黑洞越來越大,最終全部崩盤,而你也成為被最後一根稻草壓死的駱駝。

管理領導給你的工作量,並不等於直接拒絕接受領導佈置的工作,而是通過與領導的良性溝通,確保自己的工作量能夠基本維持在不超過「上限」的狀態。

跟領導溝通工作量的方式,是極其關鍵的,處理不好可能引發更多的問題,我分享給你兩個小技巧。

第一,跟領導確認工作優先順序。

首先,對於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你需要有一張任務清單。

我看過很多人的任務清單,上面都需要日期和任務,比如「週一:完成項目方案初稿,發給領導看。這樣的任務清單其實是不合格的。

在任務清單中,至少還需要兩欄,一欄是重要緊急程度,第二欄是預計花費時長。

為什麼需要這兩欄內容呢?

其實,管理工作量的本質就是確保自己在相應的時間內,完成必須完成的工作。

所以首先,你需要知道自己手頭上的所有工作中,在領導眼中的重要緊急程度如何,這決定了工作的優先順序。

通常,我們先完成「重要緊急「的工作,然後處理」緊急非重要「和「重要非緊急」的工作。

這樣基本就能夠保證自己不會陷入「領導急著要的、很重要的工作沒做」,做的都是「不重要也不緊急」的工作。

以及,為什麼需要列出每一項工作的花費時長呢?

因為很可能在領導眼裡,每項工作都是重要緊急的。這個時候,你就需要開始「向上管理」了。

你可以告訴領導:

你看,你交給我了ABC三件工作,希望今天都拿到。

其中A工作我需要3小時,B工作我需要2小時,C工作我需要5個小時。

其中,我知道B工作是最緊急的,你需要下午就拿到,所以我會在下午2:00之前把B工作完成給到你,剩下我還有6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原本今天需要3小時完成的D工作,和剩下的A工作和C工作,哪一個的優先順序更高呢?

我可以把優先順序最高的工作排到今天完成,剩下的是否可以安排到明天或者後天呢?」

通常情況下,一個正常的領導都能夠體諒和理解你,ta會重新思考這幾件工作的相對優先順序,然後給你一個合理的DDL。

很多人都會說,在職場中,不要讓領導做開放題,而要做選擇題,也是這個道理。

你不能直接把問題拋給領導說:「我本來今天就有工作了,結果你還臨時讓我今天完成這麼多工作,我做不了。」

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僅不能夠解決問題,還會破壞領導對你的印象和信任。

其實,能夠準確地預估自己每一項工作的時長,也是一種能力。

我們在L1的《時間管理》課程中,其實就有通過記錄時間流水,來提升自己對於工作時長的判斷準確度,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加入學習。

第二,合理地問領導要資源。

在和領導溝通工作量的過程中,你可能還會面臨一個難度更高的情況就是:真的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緊急,無法通過優先順序排序,來控制每天的工作量。

這個時候,也不用擔心!如果你的工作效率已經很高了,那麼完不成工作就不是你的責任。

你可以嘗試說明目標與現狀之間的差距,請領導給你能夠解決工作量問題的資源。

這個資源,通常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公司內資源,第二類是公司外資源。

比如,你發現你手頭上一直有一個簡單重複的工作每天佔用你時間,你可以嘗試跟領導申請招聘一個實習生,說明實習生幫你承擔這部分工作之後能夠帶來哪些價值,以及大概的成本。

再比如,你發現你手頭上有一個你特別不擅長的優化PPT的工作,而且這個工作出現頻次很低,你就可以嘗試找一些專業做PPT的外包團隊,然後跟領導申請這筆預算。

同樣,也需要說明這部分工作外包之後,你專注手頭上工作能夠帶來的價值。

其實領導絕對不會想要累死你,領導其實在權衡的是資源的投入產出比。

如何管理你和領導之間的信息量

02

我們和領導之間,總是隔著一條遙遠的信息量的河流。

你不知道領導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想要拿到的結果長啥樣;領導不知道你每天具體都在忙什麼。

就像之前圈圈經常講到的,用經濟學的思想來看待工作彙報:

你的領導50%時間做業務,50%時間做管理。其中30%時間在跟ta的領導溝通彙報工作,剩下只有20%時間在跟下屬溝通。假設一個人的下屬有5個人,那麼你只能分到你的領導4%左右的時間和注意力。

好在,我們每個人和領導之間的信息量,都是動態流動的。

所以,你不能只做一個簡單的資訊接收器,只是去接受老闆發出的指令,結果每次都不能完全理解老闆的需求,反反復複低效返工。

你需要成為一個資訊收集器和資訊發出器,去主動管理你和領導之間的信息量。

收集資訊對應的其實就是,每次領導佈置工作的時候,及時跟老闆澄清問題;資訊發出對應的其實就是,及時向領導彙報手頭工作的進展和結果。

通過這兩個過程,你和領導之間流動的信息量當中,對你有效而且有力的資訊就在不斷增加。

如何管理領導的能量

03

學員提出的與領導溝通的問題中,最常見的就是情緒問題。

比如:每次跟領導溝通都很心累;每次跟領導溝通都在消耗我的能量……

我們就像一個充電電池,經歷的每一件事情,要麼會消耗我們的電量,要麼會給我們充電。

比如你工作特別崩潰的時候,哪怕去廁所的隔間裡面待一會兒,都能夠短暫地沖會兒電。

請你回憶一下平時和領導溝通的場景,你會感覺自己是在耗電,還是在充電呢?

我們之前也提到過,關係是兩個人共同影響的結果,所以,任何能量的流動都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的。

就比如,當你感覺和領導溝通,自己是在耗電的時候,通常情況下,你的領導也能夠感受到這種「不舒服「,導致ta也很容易進入耗電模式。

而如果你去觀察那些特別擅長和領導溝通的人,他們會和領導形成一種「共贏「狀態,透過共同營造一個舒適的溝通場域,形成天然的「太陽能充電」模式。

那如何判斷自己是處於「耗電」模式還是「充電」模式呢?這個其實很簡單。

我們的心理能量狀態,其實是受情緒影響的。

著名心理學家大衛·霍金斯曾經對於情緒所帶來的能量狀態進行了分析,形成了情緒能量等級,依次排布從最負面、傷身的情感,到最正面、滋潤的情感。

資料來源:大衛·霍金斯《意念力:激發你的潛在力量》

不同層級能量的分數是不一樣的,正數意味著:這樣的情緒,會帶來能量的加分,也就是「充電模式」;負數意味著:這樣的情緒,帶來的是能量的減分,對應的就是「耗電模式」。

你可以對照著看一下,平時在和領導溝通的過程中,你會產生哪些情緒呢?這些情緒會帶來的,是能量的增加還是消耗呢?

你也可以嘗試觀察和推測一下,你的領導在和你溝通的過程中,他的情緒狀態是怎樣的,你是一個能給ta充電的人,還是一個消耗ta能量的人呢?

講到這裡,我想到最近在群裡看到的一個學員提問:

「我的老闆總是喜歡否定我,然後證明她的想法和思路是對的。我要如何提升溝通能力,讓老闆意識到我的想法其實是對的,而她的想法是有問題的呢?」

隨後,很多學員都表示,自己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

其實,說實話,在職業發展初期,我也陷入了這樣的誤區當中。

直到今年,我才意識到,「讓老闆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有問題的目標。

就拿我們剛剛提到的能量層級圖來分析,如果你對領導說:「你難道沒有意識到,你的方案是有問題的嗎?」

請問你的領導會產生什麼情緒?

沒錯,可能是憤怒,還有可能,是最最消耗能量的那個情緒——羞愧。

是的,這個時候,你瞬間消耗完了領導所有的心理能量,請問,ta還會有耐心聽你講述自己的方案嗎?

通常這個時候,領導也很容易在能量耗盡後情緒失控,對你不耐煩地說:「到底你是領導還是我是領導?什麼都別說了,就按照我說的做。」

而當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其實你老闆內心的聲音是:「好吧,你趕快離開吧,你把我的電量都耗完了,讓我一個人待一會兒充個電。」

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的方案能夠被老闆認可,請無論如何,管理好老闆的能量,讓老闆能夠有能量和你產生高質量的溝通。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管理老闆的能量呢?

你需要通過觀察和總結,形成一份放在心裡的《領導使用說明書》。

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沒有完美的父母,同樣也沒有完美的老闆。

每個人都有「個人偏好」,比如有的人喜歡直接的溝通,有的人喜歡溝通事情之前,先拉近關係,有個鋪墊。

比如有的人希望工作能夠提前安排,有的人能夠處理緊急棘手的工作。

再比如,有的人喜歡拿到事情先做起來,一邊做一邊解決問題,而有的人喜歡把所有風險考量清楚之後再行動。

個人偏好形成于我們成長的歷程中,也會被我們帶入職場中。個人偏好沒有好壞對錯,只有是否適應。比如個人偏好與公司文化是否適應,個人偏好是否影響了人際溝通。

個人偏好除了有不同方向之外,還存在強弱區別。判斷一個人職場成熟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個人偏好的強弱。

越成熟的職場人,越能夠降低個人偏好,以工作規劃和標準考慮事情。

其實,我們都是帶著我們的個人偏好來評價領導的。

兩個帶著各自個人偏好的人,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相互瞭解對方的偏好,嘗試理解並適應對方。

在瞭解和適應對方的過程中,你逐漸就會形成一本對方的使用手冊。

比如你會瞭解,你的老闆是一個非常注重創新思維的人,所以你給ta的方案,一定要有一些有新意的亮點,而當你老闆提出一些可能有風險的創新想法的時候,你可以幫ta分析潛在風險和預防方案。

比如你會瞭解,你的老闆是一個會把所有工作都想到可能最糟糕的情況的人,這個時候,如果你不希望他否定你的方案,你就需要把這個方案所有的可能風險,都分析一遍,然後告訴老闆,你已經準備好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記得我剛剛加入圈外的時候,每個人都在一個共用的表格中。填入了個人使用指南。

比如圈圈在裡面寫:「如果我很嚴肅地跟你溝通工作,我一定不是針對你,而是我很擔心這個工作。」

我記得我當時也寫了一段:「跟我溝通任何工作之前,請先跟我說清楚why,這樣我才能判斷這件工作的方向和重要性。」

最近一次在公司的Qtalk中,我還跟所有人分享了「說服圈圈之前你內心必須有的7個OS」:

每一次跟圈圈過方案,我都會針對方案,仔細思考這7個問題,然後非常有底氣地去跟她溝通和彙報。

所以通常情況下,我都能很好地和圈圈明確工作量、交換信息量,以及相互給能量。

對於向上溝通,我還發現一件有趣的現象:通常一個人向上管理能力提升最快的時候,就是ta自己開始做領導帶下屬的時候。

這很正常,所謂屁股決定腦袋,當我們成為領導角色,我們就能夠知道領導所面臨的處境,理解領導想要的下屬是怎樣的。

但是,大部分人正是因為一直都沒有做好向上溝通,得不到領導的賞識,所以一直無法得到升職,也沒有機會去以領導的角色和視角思考問題。最終,持續地陷入到被動無力的狀態中。

所以,那些會向上溝通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他們成為了領導,也更加懂得如何向上管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