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自閉症孩子拿起相機,他們眼裡的世界是什麼樣?

自閉症/孤獨症, 這些詞彙從被創造的第一天起, 更像是在表達一種困惑——對這個人群的難以描述。 “他們”, 是“被定義”的, 源於“我們”的尚未理解。

當“我們”嘗試與自閉症人士展開溝通, 很多時候, 會發現文字語言的失效。

那麼攝影呢?

自閉症兒童攝影計畫(Twinkling Photographer Project, 簡稱TPP)從2016年起開始了一次公益嘗試。 自閉症人士的拍攝主題則視乎個人意願與興趣, 讓相機成為他們的另一雙眼睛, 讓影像作為表達的一個出口。

這次我們推送, 是一群15歲以上自閉症孩子們的攝影作品, 當他們拿起相機, 會發生什麼?

影像的表達, 從最親密的父母開始。

2018年杭州下了一場大雪, 雪後初融的石子路有些濕滑, 李棟明的父親牽著24歲的兒子的手慢慢地走著。

在浙江省茶葉博物館, 李棟明用相機裡留存下了父親的模樣。 父親說, 之前在這裡拍過一張照, 而今天又有雪景為背景, 時年經轉, 仍然互相陪伴在彼此身邊。

曾經, 自閉症令李棟明的情緒很暴躁, 醫生建議長期服藥, “可能這一生都不能離開藥”。 但李棟明的父親不相信, 他想讓孩子活得更快樂。 而後, 他發現兒子有情緒暴躁的時間點——每天上午7點到8點。 在那段時間裡, 李棟明被父親帶著去爬山, 爬累了就沒有力氣發脾氣了。 兩年下來, 李棟明的情緒問題也漸漸緩解了。

李棟明的父親是羽毛球愛好者。 在共創攝影師丁士揚和胡靚杳的幫助下,

李棟明有了一次為父親拍寫真的機會。 影棚裡, 李棟明很認真地拍攝, 而父親為了讓兒子拍出好照片, 一遍一遍地擺出打羽毛球的動作。

李棟明的父親, 他就想好好鍛煉身體, 讓自己80歲還跟60歲一樣, 90歲還跟70歲一樣, “我們知道別人的幫助也是一時, 還得靠自己, 所以我要讓自己的身體健康, 可以把棟明養大成人, 可以讓棟明成家立業。 ”

15歲的楊小雨有一些超重了。 吃飯時, 媽媽特地做了減肥餐, 但楊小雨卻說想吃皮蛋瘦肉粥, 媽媽最後妥協。 “他太胖了”, 媽媽一直控制著楊小雨的飲食習慣, 但楊小雨知道媽媽的弱點——照顧兒子的面子, 不在外人面前制止他吃愛吃的食物, “其實他很會鑽空子的。 ”

“他的缺點就是脾氣大,

有些事情放過了, 也是抓大放小, 希望他有一個好心情專心做應該做的事情。 ”媽媽在微信中寫道。

而楊小雨毫無遮掩地“告誡”我們, 如果未來繼續決定和孤獨症孩子接觸, 要有心理準備, 不是每個孤獨症孩子都像他這麼好相處。

楊小雨說, 自己更喜歡和成年人玩。 但問到有哪些朋友時, 卻只聽到一個鄰居、快遞員和送餐員。 他喜歡騎車, 會和快遞員小哥比誰騎得快。 這場競速的結果, 會影響楊小雨一天的心情。

媽媽很重視每一次帶楊小雨出門的機會。 尤其兒子要騎車的時候, 要祈禱平平安安, 媽媽會穿上她的幸運色, “黑灰就是我那天的幸運色, 不是迷信, 心安而已”。

自閉症女孩李浩銘9歲才開始發聲說話,

她有著自己獨特的打招呼方式——摸耳朵。 李浩銘喜歡觀察她能看到的所有人的耳朵。 而她表達喜歡一個人, 也會突然伸手摸對方的耳朵。

自閉症使得李浩銘在語言上有交流溝通的障礙。 在戶外的拍攝中, 大家鼓勵她嘗試拍攝陌生人。

拍攝過程剛開始並不順利, 李浩銘不好意思走上前向陌生人打招呼, 並表達出自己的拍照訴求, 或在未與被攝物件解釋前, 直接去摸了對方耳朵, 帶來些許驚嚇。

媽媽不斷地鼓勵引導她, 告訴女兒如何與陌生人交流。 李浩銘慢慢地能學著說出來:“姐姐, 我能給你們拍照嗎?”。 在給陌生人拍之前, 她會說出“1、2、3”。 拍完會說, “謝謝姐姐, 謝謝哥哥, 哥哥姐姐再見”。 一趟下來, 李浩銘一共找了11組陌生人, 成功拍攝了10組,

共19位路人。

胡進很害羞, 她更願意對著地面拍照, 這是她獨特的視角。 她還喜歡折紙, 手上總是拿著紙, 拍照的時候紙就會入鏡。 有時邊走邊拍, 胡進的腳連同不同材質紋理的地面和當日對應的天氣也會共同入鏡, 成了自我足跡最真實的記錄。

共創攝影師彭丹曾想指導胡進舉起相機拍攝, 不過這位24歲的自閉症女生卻用她自己“對著地面”的視角拍出了不少意料之外的畫面——媽媽的衣角與不穩定的旋轉畫面。 “或許一直拍地面, 也能拍出一朵花來”, 攝影師說, “我感覺自己完全拍不出來, 大概是她施了魔法”。

胡進的笑容乾淨、純粹。 每當攝影師誇獎她某張照片拍得好、有才華時, 胡進會笑, 不好意思地, 或者開懷大笑。 雖然她並沒有說話,但就像說了一樣。

在杭州,錢塘江穿城而過,十座大橋連接著沿江兩岸。20歲的張宜淩喜歡錢塘江上的大橋,會和別人分享他所知道的所有關於橋的故事。曾有傳言錢塘江大橋即將被拆除,張宜淩說要把他拍下來,“以另一種形式把它留下來。”

在橋上,張宜淩撿到一塊只有末截的汽車牌照,他說自己能想像道這是出了車禍之後被撞下的牌照。

在乘坐地鐵時,張宜淩會用播音腔播報網站。除了大橋,這位自閉症男生一直說自己很喜歡地鐵,很想在地鐵站工作。

30歲楊挺是中國大陸第一批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其中一位。楊挺非常喜歡看火車,幾乎每天傍晚都要去看經過家附近的一列火車。

在鐵道博物館,楊挺對每個火車的編號都能講出相應的製造國家和年代,甚至對內燃機的工作方式都非常熟悉,講這些時滔滔不絕。

楊挺小時候為了追火車,摔倒過很多次,牙齒還磕掉了一顆。在中學時,楊挺在作文《我的理想》中寫道,希望自己長大了當一名“豪邁的火車司機”。

雖然,楊挺說現在的理想是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但當他坐進火車車頭時,那種興奮勁似乎讓人看到了一位追趕著夢想的少年。

劉峰林在家中拍攝自己最喜歡的高達模型。事前,共創攝影師河馬教給他基本的閃光燈使用技巧,但這位19歲的自閉症男生卻很快有了自己的方法。

他找到藍色塑膠袋蒙在閃光燈前,把燈光輸出開到最大,當攝影師和劉峰林的媽媽試圖告訴他這麼操作是不正確時,劉峰林說:“這是一道耀眼的藍光炮轟過來,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劉峰林會把平日裡繪畫的一些技巧運用到拍攝上來,他自己尋找前景構圖,填補空白。“我畫畫的時候,喜歡用樹枝填充,這樣畫面元素比較多 。所以我同樣的用在拍照裡。”

劉峰林的學習能力很強,協同攝影師和協調員漸漸地從指導變成了助理,聽他在拍攝時的指揮。“我覺得咱們仨挺好,多默契。很多人都不懂我,也不聽我說話”,拍攝間隙劉峰林側身給了攝影師一個緊緊的擁抱。

晴晴喜歡音樂,常在朋友圈分享歌曲。其中,她最愛搖滾,而且很喜歡看現場演出。

在北京夜晚的一家Livehouse裡,第一首是輕搖滾,場子還沒熱絡,多數人只是靜靜地站著或坐著。晴晴站在觀眾席的正中,已伴隨著樂曲跳了起來,越跳越高,所有觀眾的目光都從臺上移到了晴晴身上。

在場的共創攝影師孟依辛有些擔心晴晴太過矚目,甚至是突兀。她看著晴晴一直跳著,一下、兩下、三下、四下,“那一刻我的心情突然不緊張了,因為我眼裡的晴晴,是那麼的自由。”

晴晴也喜歡繪畫,她對色彩敏感。晴晴會別人問什麼國家是什麼顏色的,“西班牙是什麼顏色的呢?日本是什麼顏色的呢?”在這位自閉症女生眼裡,丹麥是彩色的,希臘和丹麥比就是透明的,巴黎一定不是紅色的,就像夏威夷肯定是黃色的一樣。

每當晴晴第一次遇到外人,她會問一個相同的問題,“蒼茫和荒蕪一樣嗎?”

在寒冬裡的北京,晴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看著沿途的枯枝和落葉,她說:“這個就是荒蕪了,不是蒼茫。”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自閉症小攝影師

曲志遠 楊挺 張昊川 楊小雨

劉峰林 邱少正 李浩銘 晴晴

張宜淩 胡進 李棟明 鄧錦濤

悅悅 謙謙

共創攝影師

王小淳 陳昕怡 虹妤 肖熙元

李昊 Bora Shnitman 蔣智行

孟依辛 陽甯凱 朱露晗 彭丹

王曜 陳宇成 徐達敏 王一一

楊博煒 胡靚杳 丁士揚

活動協調員

劉瑤 謝貝兒 李麗紅 彭婷婷

李欣蕊 于卜一 李馨 許諾

王雅涵 王柳新 王敬釗 何思岑

任泫榕 錢敏 鐘田子 夏晗

李田宇 李翊丞 孫酈婧 傅弋珂

編輯 |楊深來

出品| 自閉症兒童攝影計畫 x 騰訊新聞“活著”欄目

雖然她並沒有說話,但就像說了一樣。

在杭州,錢塘江穿城而過,十座大橋連接著沿江兩岸。20歲的張宜淩喜歡錢塘江上的大橋,會和別人分享他所知道的所有關於橋的故事。曾有傳言錢塘江大橋即將被拆除,張宜淩說要把他拍下來,“以另一種形式把它留下來。”

在橋上,張宜淩撿到一塊只有末截的汽車牌照,他說自己能想像道這是出了車禍之後被撞下的牌照。

在乘坐地鐵時,張宜淩會用播音腔播報網站。除了大橋,這位自閉症男生一直說自己很喜歡地鐵,很想在地鐵站工作。

30歲楊挺是中國大陸第一批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其中一位。楊挺非常喜歡看火車,幾乎每天傍晚都要去看經過家附近的一列火車。

在鐵道博物館,楊挺對每個火車的編號都能講出相應的製造國家和年代,甚至對內燃機的工作方式都非常熟悉,講這些時滔滔不絕。

楊挺小時候為了追火車,摔倒過很多次,牙齒還磕掉了一顆。在中學時,楊挺在作文《我的理想》中寫道,希望自己長大了當一名“豪邁的火車司機”。

雖然,楊挺說現在的理想是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但當他坐進火車車頭時,那種興奮勁似乎讓人看到了一位追趕著夢想的少年。

劉峰林在家中拍攝自己最喜歡的高達模型。事前,共創攝影師河馬教給他基本的閃光燈使用技巧,但這位19歲的自閉症男生卻很快有了自己的方法。

他找到藍色塑膠袋蒙在閃光燈前,把燈光輸出開到最大,當攝影師和劉峰林的媽媽試圖告訴他這麼操作是不正確時,劉峰林說:“這是一道耀眼的藍光炮轟過來,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劉峰林會把平日裡繪畫的一些技巧運用到拍攝上來,他自己尋找前景構圖,填補空白。“我畫畫的時候,喜歡用樹枝填充,這樣畫面元素比較多 。所以我同樣的用在拍照裡。”

劉峰林的學習能力很強,協同攝影師和協調員漸漸地從指導變成了助理,聽他在拍攝時的指揮。“我覺得咱們仨挺好,多默契。很多人都不懂我,也不聽我說話”,拍攝間隙劉峰林側身給了攝影師一個緊緊的擁抱。

晴晴喜歡音樂,常在朋友圈分享歌曲。其中,她最愛搖滾,而且很喜歡看現場演出。

在北京夜晚的一家Livehouse裡,第一首是輕搖滾,場子還沒熱絡,多數人只是靜靜地站著或坐著。晴晴站在觀眾席的正中,已伴隨著樂曲跳了起來,越跳越高,所有觀眾的目光都從臺上移到了晴晴身上。

在場的共創攝影師孟依辛有些擔心晴晴太過矚目,甚至是突兀。她看著晴晴一直跳著,一下、兩下、三下、四下,“那一刻我的心情突然不緊張了,因為我眼裡的晴晴,是那麼的自由。”

晴晴也喜歡繪畫,她對色彩敏感。晴晴會別人問什麼國家是什麼顏色的,“西班牙是什麼顏色的呢?日本是什麼顏色的呢?”在這位自閉症女生眼裡,丹麥是彩色的,希臘和丹麥比就是透明的,巴黎一定不是紅色的,就像夏威夷肯定是黃色的一樣。

每當晴晴第一次遇到外人,她會問一個相同的問題,“蒼茫和荒蕪一樣嗎?”

在寒冬裡的北京,晴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看著沿途的枯枝和落葉,她說:“這個就是荒蕪了,不是蒼茫。”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自閉症小攝影師

曲志遠 楊挺 張昊川 楊小雨

劉峰林 邱少正 李浩銘 晴晴

張宜淩 胡進 李棟明 鄧錦濤

悅悅 謙謙

共創攝影師

王小淳 陳昕怡 虹妤 肖熙元

李昊 Bora Shnitman 蔣智行

孟依辛 陽甯凱 朱露晗 彭丹

王曜 陳宇成 徐達敏 王一一

楊博煒 胡靚杳 丁士揚

活動協調員

劉瑤 謝貝兒 李麗紅 彭婷婷

李欣蕊 于卜一 李馨 許諾

王雅涵 王柳新 王敬釗 何思岑

任泫榕 錢敏 鐘田子 夏晗

李田宇 李翊丞 孫酈婧 傅弋珂

編輯 |楊深來

出品| 自閉症兒童攝影計畫 x 騰訊新聞“活著”欄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