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珍檔 | 一百年前,他們是九零後、零零後

100年前, 這個以年輕人為主組成的政黨, 僅用了28年, 就帶領一個古老民族從黑暗走向光明, 從苦難走向輝煌。

電影《1921》劇照

100年前的7月23日,

13位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青年, 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走進了法租界貝勒路上的樹德里3號, 出席具有歷史意義的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 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誕生, 電影《1921》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這段歷史。 100年前, 這個以年輕人為主組成的政黨, 充滿活力, 生機勃勃, 僅用了28年, 就帶領一個古老民族從黑暗走向光明, 從苦難走向輝煌, 創建了一個嶄新的新中國。

正值青春歲月

電影《1921》突出了中共一大是一場年輕人的會議, 青春色彩濃郁。 正如導演黃建新所言, 如果不是何叔衡、董必武的年齡把13位代表的平均年齡拉了上去, 其他代表的平均年齡甚至只有23歲。 這樣一批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年輕人只用了28年, 就改變了幾千年國度的屬性,

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力量!

正值青春歲月, 代表們為避人耳目, 以「北京大學暑期旅行團」的名義, 住進了博文女校。 他們就像一批年輕大學生來大上海旅遊, 年長的何叔衡、董必武就像是給學生們帶隊的老師。 年齡最小的代表是劉仁靜, 只有19歲。 五四運動爆發, 還是北京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劉仁靜就積極參與, 當遊行隊伍來到大門緊鎖的曹汝霖家門, 瘦小青澀的他一馬當先從窗戶跳進曹宅, 為大家打開曹宅大門。 在中共一大上, 他激烈辯論, 銳氣十足。

青年[毛.澤.東]

[毛.澤.東]此時正巧28歲。 他與楊開慧新婚才半年, 就離家來滬參加中共一大。 這一年, 是[毛.澤.東]人生至關重要的一年。 28歲的他走進了樹德里, 這一步, 影響了他一生, 也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之前, [毛.澤.東]深受《新青年》雜誌影響。 1917年, 24歲的他在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上發表了《體育之研究》, 署名為「二十八畫生」。 原來, [毛.澤.東]三個字的筆劃是28畫, 正是「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的年歲。

1920年秋, 劉少奇、任弼時、羅亦農、蕭勁光等來到新漁陽裡接受赴俄前的培訓時,

年齡分別為22歲、16歲、18歲、17歲。

1920年前後, 一批進步青年赴法國勤工儉學, 周恩來22歲, 趙世炎、陳毅、聶榮臻、李富春、蔡暢等都不到20歲, [鄧.小.平]更小, 才16歲。 他們在100年前, 就像是今天的90後、00後的青年人。 由於年輕, 他們更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赴法前, 周恩來已是天津學生界的主要領導人。 在歐洲, 他邊工作、學習, 邊深入瞭解歐洲情況, 以尋求救國救民之真理, 足跡遍及巴黎、倫敦和柏林等地。 1921年, 他通過反復比較後確立了自己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毅然加入了黨在巴黎的早期組織。

青年周恩來

少年[鄧.小.平]在巴黎先入團, 後入黨, 他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時才18歲。 後來, [鄧.小.平]在周恩來總負責的進步刊物《赤光》中主刻蠟版和油印, 手上及臉部常沾上油墨, 被大家戲稱為「油印博士」。 [鄧.小.平]和周恩來由於經常工作到深夜, 就在編輯部小房間裡打地鋪, 生活雖然艱苦, 卻充滿了革命理想。

勇立時代潮頭

陳獨秀在《新青年》發刊詞中說:「青春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動, 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他希望用科學與民主來造就一代新青年,並提出了新青年的六個標準:即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李大釗說:「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中國青年》主編惲代英說:「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腐敗了,衰老沉寂的中國像是不可救藥了,但是我們常聽見青年界的呼喊,常看見青年界的活動,許多人都相信,中國的惟一希望,便要靠這些還勃勃有生氣的青年……」

可見,黨的初創時期很重視青年。青年沒有舊思想、舊習慣的條條框框,能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是一種改天換地、革新社會的「偉大力量」。因此,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由許多熱血進步青年組成的革命政黨。當時的《新青年》《中國青年》等雜誌吸引了眾多追求進步的年輕人。陳獨秀讓最年輕的黨員俞秀松去新漁陽裡建立青年團時,他只有21歲。

在建黨時,《共產黨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0年2月,29歲的陳望道秘密回到老家浙江義烏分水塘村翻譯《共產黨宣言》。他把粽子蘸著墨汁吃卻渾然不覺,還說:「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這成了真理傳播史上的一段佳話。

電影《1921》劇照

實際上,不僅是當年參與建黨的早期共產黨人都很年輕,連馬克思、恩格斯在撰寫《共產黨宣言》時也很年輕。這本影響世界歷史的醒世巨作發表於1848年2月。在他倆寫作的1847年,馬克思29歲,恩格斯27歲,兩位德國大鬍子當年也是青春勃發、一臉朝氣。他倆當時平均年齡也只有28歲。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7月15日汪精衛又在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他們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大革命失敗了,中國革命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此刻,周恩來挺身而出,他領導了震驚全國的八一南昌起義,勇敢地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那時,他只有29歲。

[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時才34歲。[鄧.小.平]在廣西領導百色起義時只有25歲。

少年[鄧.小.平]

為了民族前途,為了國家命運,許多年輕人勇挑重擔,站在了時代潮流的最前沿。這一代青年人是時代的弄潮兒,他們前赴後繼,不畏犧牲,一往無前,追求光明,才在中國大地上開創了歷史,建立了偉業。

致敬奮鬥歷程

為了新中國,許多熱血青年、優秀黨員英勇地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在一大代表中,就有李漢俊、陳潭秋、何叔衡、鄧恩銘英勇犧牲。鄧恩銘慷慨就義時,年僅30歲。

黨的創始人陳獨秀的兩個兒子陳延年、陳喬年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時,年僅29歲和26歲。《覺醒年代》中陳喬年犧牲前說的那句話:「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吧!」讓許多觀眾為之淚目。如今,陳延年、陳喬年墓前擺滿了鮮花和手寫信。

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和陳延年、陳喬年

瞿秋白是中共的早期領導人,他在北京讀書,參加五四運動時才20歲。1921年秋,莫斯科東方大學開辦了中國班,22歲的瞿秋白就擔任了翻譯和助教,學生有劉少奇、羅亦農、彭述之、任弼時、柯慶施、王一飛、蕭勁光等。他講授俄文、唯物辯證法、政治經濟學,並擔任政治理論課翻譯。在1927年八七會議上,28歲的他接替了陳獨秀主持中央工作,成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任最高領導人。1935年瞿秋白被捕,他用俄語唱著《國際歌》《紅軍歌》走向刑場,神態自若,視死如歸。瞿秋白留下最後一句話正氣凜然:「此地正好,開槍吧!」遂飲彈灑血,壯烈犧牲,時年36歲。

瞿秋白

蔡和森和向警予是1919年12月一起從上海坐輪船遠涉重洋赴法勤工儉學的。那一年,他倆均24歲。漫長的海上航行,35天的朝夕相伴,愛情火花綻放了。3個月後,他倆在法國蒙達尼一間木板平房舉行了簡單婚禮。他們捧著一本《資本論》,留下了珍貴合影。1921年底,蔡和森、向警予先後回國,成為黨內最早的一對革命伉儷。在黨的二大上,他倆雙雙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1928年3月,因叛徒出賣,向警予被捕。敵人對她嚴刑逼供,但她堅強不屈,嚴守秘密。5月1日,向警予英勇地走向刑場,昂首闊步,視死如歸,沿途還堅持演講。為了堵住她的聲音,敵人向她嘴裡硬塞石沙,用皮帶縛住她的雙頰。向警予就義時才33歲。蔡和森聞訊後,悲痛地寫道:「偉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沒有死,你永遠沒有死!你不是和森個人的愛人,你是中國無產階級永遠的愛人!」三年後,蔡和森在廣州就義,年僅36歲。

紅軍偉大的長征壯舉,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留給我們最可富貴的財富。但你知道嗎?在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美國記者索爾茲伯里作過統計,他認為當年紅軍作戰部隊的官兵平均年齡在18歲左右。

在紅軍中,也啟用許多年輕人擔任了高級將領。[鄧.小.平]任紅七軍政委時,25歲。王稼祥出任中革軍委副主席時,也是25歲。楊尚昆任紅三軍團政委時,27歲。粟裕任紅七軍團參謀長時,22歲。蕭華擔任「少共國際師」政委時,17歲。徐向前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時,也只有30歲。就是這麼一支年輕的隊伍,組成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滾滾鐵流。從紅軍到八路軍、新四軍再到解放軍……

油畫 《曙光》

正是許多革命者、年輕戰士的流血犧牲,奮鬥不息,才換來了一個嶄新的新中國。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54尊禮炮齊鳴28響,就是致敬1921年至1949年這28年的奮鬥歷程。

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他希望用科學與民主來造就一代新青年,並提出了新青年的六個標準:即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李大釗說:「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中國青年》主編惲代英說:「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腐敗了,衰老沉寂的中國像是不可救藥了,但是我們常聽見青年界的呼喊,常看見青年界的活動,許多人都相信,中國的惟一希望,便要靠這些還勃勃有生氣的青年……」

可見,黨的初創時期很重視青年。青年沒有舊思想、舊習慣的條條框框,能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是一種改天換地、革新社會的「偉大力量」。因此,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由許多熱血進步青年組成的革命政黨。當時的《新青年》《中國青年》等雜誌吸引了眾多追求進步的年輕人。陳獨秀讓最年輕的黨員俞秀松去新漁陽裡建立青年團時,他只有21歲。

在建黨時,《共產黨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0年2月,29歲的陳望道秘密回到老家浙江義烏分水塘村翻譯《共產黨宣言》。他把粽子蘸著墨汁吃卻渾然不覺,還說:「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這成了真理傳播史上的一段佳話。

電影《1921》劇照

實際上,不僅是當年參與建黨的早期共產黨人都很年輕,連馬克思、恩格斯在撰寫《共產黨宣言》時也很年輕。這本影響世界歷史的醒世巨作發表於1848年2月。在他倆寫作的1847年,馬克思29歲,恩格斯27歲,兩位德國大鬍子當年也是青春勃發、一臉朝氣。他倆當時平均年齡也只有28歲。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7月15日汪精衛又在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他們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大革命失敗了,中國革命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此刻,周恩來挺身而出,他領導了震驚全國的八一南昌起義,勇敢地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那時,他只有29歲。

[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時才34歲。[鄧.小.平]在廣西領導百色起義時只有25歲。

少年[鄧.小.平]

為了民族前途,為了國家命運,許多年輕人勇挑重擔,站在了時代潮流的最前沿。這一代青年人是時代的弄潮兒,他們前赴後繼,不畏犧牲,一往無前,追求光明,才在中國大地上開創了歷史,建立了偉業。

致敬奮鬥歷程

為了新中國,許多熱血青年、優秀黨員英勇地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在一大代表中,就有李漢俊、陳潭秋、何叔衡、鄧恩銘英勇犧牲。鄧恩銘慷慨就義時,年僅30歲。

黨的創始人陳獨秀的兩個兒子陳延年、陳喬年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時,年僅29歲和26歲。《覺醒年代》中陳喬年犧牲前說的那句話:「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吧!」讓許多觀眾為之淚目。如今,陳延年、陳喬年墓前擺滿了鮮花和手寫信。

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和陳延年、陳喬年

瞿秋白是中共的早期領導人,他在北京讀書,參加五四運動時才20歲。1921年秋,莫斯科東方大學開辦了中國班,22歲的瞿秋白就擔任了翻譯和助教,學生有劉少奇、羅亦農、彭述之、任弼時、柯慶施、王一飛、蕭勁光等。他講授俄文、唯物辯證法、政治經濟學,並擔任政治理論課翻譯。在1927年八七會議上,28歲的他接替了陳獨秀主持中央工作,成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任最高領導人。1935年瞿秋白被捕,他用俄語唱著《國際歌》《紅軍歌》走向刑場,神態自若,視死如歸。瞿秋白留下最後一句話正氣凜然:「此地正好,開槍吧!」遂飲彈灑血,壯烈犧牲,時年36歲。

瞿秋白

蔡和森和向警予是1919年12月一起從上海坐輪船遠涉重洋赴法勤工儉學的。那一年,他倆均24歲。漫長的海上航行,35天的朝夕相伴,愛情火花綻放了。3個月後,他倆在法國蒙達尼一間木板平房舉行了簡單婚禮。他們捧著一本《資本論》,留下了珍貴合影。1921年底,蔡和森、向警予先後回國,成為黨內最早的一對革命伉儷。在黨的二大上,他倆雙雙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1928年3月,因叛徒出賣,向警予被捕。敵人對她嚴刑逼供,但她堅強不屈,嚴守秘密。5月1日,向警予英勇地走向刑場,昂首闊步,視死如歸,沿途還堅持演講。為了堵住她的聲音,敵人向她嘴裡硬塞石沙,用皮帶縛住她的雙頰。向警予就義時才33歲。蔡和森聞訊後,悲痛地寫道:「偉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沒有死,你永遠沒有死!你不是和森個人的愛人,你是中國無產階級永遠的愛人!」三年後,蔡和森在廣州就義,年僅36歲。

紅軍偉大的長征壯舉,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留給我們最可富貴的財富。但你知道嗎?在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美國記者索爾茲伯里作過統計,他認為當年紅軍作戰部隊的官兵平均年齡在18歲左右。

在紅軍中,也啟用許多年輕人擔任了高級將領。[鄧.小.平]任紅七軍政委時,25歲。王稼祥出任中革軍委副主席時,也是25歲。楊尚昆任紅三軍團政委時,27歲。粟裕任紅七軍團參謀長時,22歲。蕭華擔任「少共國際師」政委時,17歲。徐向前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時,也只有30歲。就是這麼一支年輕的隊伍,組成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滾滾鐵流。從紅軍到八路軍、新四軍再到解放軍……

油畫 《曙光》

正是許多革命者、年輕戰士的流血犧牲,奮鬥不息,才換來了一個嶄新的新中國。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54尊禮炮齊鳴28響,就是致敬1921年至1949年這28年的奮鬥歷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