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曾被質疑活不過30年,西方看到現狀直打臉

在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沙漠, 由於其無水, 無生命, 被稱為人類生存的禁區。 對於沒有到過沙漠的人們來說, 充滿著好奇和嚮往, 但當你跨入茫茫戈壁沙漠時, 感受到的是無助的荒涼和大自然的無情。 隨著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 沙漠也不斷侵蝕人們的活動空間, 為了阻止它的前進, 人類一直處於不斷地努力和嘗試中。 沙漠鐵路, 便是人類克服自然的挑戰, 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我國的戈壁沙漠地區主要分佈在東北、華北、西北部, 面積約140萬平方千米。 而這些地方地廣人稀, 修建鐵路非常必要, 包蘭鐵路就是中國首條沙漠鐵路。 它東起於內蒙包頭, 穿越騰格裡沙漠和鄂爾多斯沙漠, 毗鄰庫布其沙漠, 毛烏素沙地和烏蘭布赫沙漠。 全線嚴重沙塵破壞率超過85%, 全長990km。 這條鐵路在中國人辛勤的努力下於1954年10月開工, 在1958年7月正式通車, 實現了人類的一大壯舉。

然而, 當時的蘇聯專家質疑:「這條鐵路線的使用壽命不會超過30年, 並且會被風沙掩埋」。 他們質疑的一大部分原因來自沙坡頭, 這座移動沙丘卻是包蘭鐵路最大的絆腳石。

該地區的地面沙塵覆蓋厚度達20至30米, 沙丘最高處有100米。 且此處正好處於風口, 從明朝開始這裡年均風沙天達200多日, 狂風來臨時黃沙遮天, 沙丘也會隨之移動, 掩蓋所到之處的一切。 僅300多年沙坡頭就擴張了20多千米, 逼得不少農民牧民遷居, 而包蘭鐵路有16km要全穿沙坡頭。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只要遇上大風天工程隊就會派人去鏟平周邊沙塵, 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後來國家在此建設林業局、氣象局、鐵路局, 三方相互合作解決移動沙丘的問題。 鐵路工程隊在此建設大型沙障並機械固定沙子。 隨後大家又將附近的黃河水源引入, 開始種植喬木、灌木等植物, 部分地區還種植了草地。

幾十年間,沙漠科研人員和固沙工人在鐵路沿線的沙丘上共鋪設草障67000多畝,種植樹木1億4千多株,形成了一條長55公里、寬500米的綠色長廊。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期,移動沙丘出現結塊現象,表明沙漠已經出現逆轉。

1984年沙漠中刮起了11級大風,大部分地方都被黃沙掩埋,但包蘭鐵路依然可正常運行,那些不看好沙漠鐵路的人最終被打臉。如今包蘭鐵路已經安全行駛了60年,包蘭鐵路的抗沙智慧不僅裝飾了一片綠色;還為中國乃至世界其他沙漠鐵路提供了防沙治本的模范級「教科書」。被國外專家譽為「中國人創造的奇跡」,並榮獲聯合國「全球500佳環境保護獎」。

沙坡頭不僅已成為世界上防沙治沙的典范,而且還成了一個受歡迎的風景名勝區。沙坡頭因自然景觀獨特,被旅遊界專家譽為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這裡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極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這裡獨特的S型地理風貌,極似中國陰陽太極圖,曾被美國著名的《國家地理》雜誌作為世界奇觀向全球推出。

中國「基建狂魔」的名聲由來已久,可是努力、堅持、智慧、團結等等這些因素,缺一不可。包蘭鐵路的建造,在短短幾十年間讓周圍產生了滄海桑田般的環境變換;讓我們不得不更期待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國家是否還有更多的奇跡,可以展現在世人面前。

幾十年間,沙漠科研人員和固沙工人在鐵路沿線的沙丘上共鋪設草障67000多畝,種植樹木1億4千多株,形成了一條長55公里、寬500米的綠色長廊。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期,移動沙丘出現結塊現象,表明沙漠已經出現逆轉。

1984年沙漠中刮起了11級大風,大部分地方都被黃沙掩埋,但包蘭鐵路依然可正常運行,那些不看好沙漠鐵路的人最終被打臉。如今包蘭鐵路已經安全行駛了60年,包蘭鐵路的抗沙智慧不僅裝飾了一片綠色;還為中國乃至世界其他沙漠鐵路提供了防沙治本的模范級「教科書」。被國外專家譽為「中國人創造的奇跡」,並榮獲聯合國「全球500佳環境保護獎」。

沙坡頭不僅已成為世界上防沙治沙的典范,而且還成了一個受歡迎的風景名勝區。沙坡頭因自然景觀獨特,被旅遊界專家譽為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這裡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極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這裡獨特的S型地理風貌,極似中國陰陽太極圖,曾被美國著名的《國家地理》雜誌作為世界奇觀向全球推出。

中國「基建狂魔」的名聲由來已久,可是努力、堅持、智慧、團結等等這些因素,缺一不可。包蘭鐵路的建造,在短短幾十年間讓周圍產生了滄海桑田般的環境變換;讓我們不得不更期待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國家是否還有更多的奇跡,可以展現在世人面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