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民國范】學人好大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文人有此抱負, 難免以外謀內, 不察物情, 空口論高下, 志大言亦大。 《新唐書·杜甫傳》雲:「甫曠放不自檢, 好論天下大事, 高而不切。 」

北伐勝利後, 傅斯年等人在蔡元培家吃飯, 眾人皆醉, 傅肆口亂語:「我們國家整好了, 不但要滅了日本小鬼, 就是西洋鬼子, 也要把他趕出蘇伊士運河以西, 自北冰洋至南冰洋, 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外, 都要‘郡縣之’。 」貝多芬說過:「如果我可以像調動音符一樣調動軍隊, 那麼我一定可以擊敗拿破崙!」雖為寓意, 卻也口氣不小。 人心好勝, 大言成妄言, 終存血氣之私,

蔡元培遂不耐煩道:「這除非你做大將。 」黃仁宇親歷日本投降, 針對學人大言作《好勇不必好血》文:「中國今日需要的不是好勇好血的言辭。 有此自信即不容易為少數有煽動力量的言辭感到惶惑。 也不至於無端放棄中國傳統之人本主義的精神, 招怨樹敵。 」渣滓未化, 皆因己情縱矣。

黃侃論學問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一曰不知者不道;一曰不背所本;一曰負責後世;一曰不竊。 」不知者不道, 自以為知者, 無非坐而論道, 誇誇其談, 皆流行的見解。 脫衣有肉, 穿衣顯瘦, 若果真操作, 便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自刎身亡的毛遂。 辛棄疾作《九議》《十論》, 旨在北伐抗金, 收復失地。 紙上的鐵板銅琶, 千篇白雪;詞中的欄桿拍遍, 一片青山。 幸得朝廷明察, 未敢輕易啟用文人從戎, 否則便會損了詞家一世的紙上豪放。 陸放翁一生以詩為戈, 歲月長吟, 至死「但悲不見九州同」。 題詩空題, 詩有箭箭雕弓、清笳亂起之勢;填詞填愁, 詞有萬里封侯、氣吞殘虜之概。 萬里關河, 滿腔愁緒, 光陰有限, 肝膽誰憐, 朝廷亦棄之不敢用。

吳稚暉三十歲時, 有位丹陽朋友趁其出門, 留紙條規勸曰:「學劍不成, 學書不成, 勇而無剛, 朝史暮經。 三十之年, 胡亂混混。 」他看後很是懊喪, 當晚讀曹植與楊修書, 中有「昔楊子雲, 先朝執戟之臣耳, 猶稱‘壯夫不為’也。 吾雖德薄, 位為藩侯, 猶庶幾戮力上國,

流惠下民, 建永世之業, 留金石之功。 豈徒以翰墨為勳績, 稱頌為君子哉」語, 震撼之余, 棄文學劍。 1943年, 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病逝陪都重慶, 蔣介石力邀吳稚暉為新主席, 其堅辭不就, 理由有三:「一、我平常的衣服穿得很隨便簡單, 做元首要穿燕尾服、打領帶打領結, 我覺得不自在;二、我臉長得很醜, 不像一個大人物;三、我這個人愛笑, 看到什麼會不自主地笑起來, 不要哪天外國使節來遞國書, 會不由得笑起來, 不雅。 」吳稚暉書生而有自知之明, 知學劍之不易, 十分的難得。

立志者立身, 有志則氣不衰。 梁啟超論學者立志:「先立乎其大者, 則其小者不能奪也, 此為大人而已矣。 立志之功課, 必須廣其識見, 所見日大, 則所志亦日大。 志既立, 必養之使勿少衰。

如吳王將復仇, 使人日聒其側, 學者立志, 亦當如此, 在時時提醒, 念茲在茲。 志既定之後, 必求學問以敷之, 否則皆成虛語, 久之亦必墮落也。 」廣其識見, 實則小志, 所見日大, 方為大志, 士有百折不回之志, 方有萬變無窮之用。

閻錫山曾告誡將去美國的兩個兒子:「我負山西責任時, 你祖父說我,要知道你要負這麼大的責任,我一定教你背幾回炭,掏幾回廁所,你才知道生活的困難和工作的艱苦,處理民事才有標準。你們生長在衙門,不知道生活的困難、工作的艱苦,沒碰過釘子,沒挨過罵,完全同一般平民的精神環境脫離了。」而書生所缺乏,也是「平民的精神環境」。故「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卒伍」,立業建功,實地著腳,伏久者飛必高,不經挫折,難長見識,由進士而將帥的曾國藩告誡書生:「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議事啟蒙,文人之責,然好議事者,不可圖實事也。

你祖父說我,要知道你要負這麼大的責任,我一定教你背幾回炭,掏幾回廁所,你才知道生活的困難和工作的艱苦,處理民事才有標準。你們生長在衙門,不知道生活的困難、工作的艱苦,沒碰過釘子,沒挨過罵,完全同一般平民的精神環境脫離了。」而書生所缺乏,也是「平民的精神環境」。故「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卒伍」,立業建功,實地著腳,伏久者飛必高,不經挫折,難長見識,由進士而將帥的曾國藩告誡書生:「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議事啟蒙,文人之責,然好議事者,不可圖實事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