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廚房裡最常見的它竟是一味藥!健脾養胃、溫中益氣,人人都愛吃~

「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 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 享年91歲。 日後每一縷升起的炊煙, 都是飄自人間的懷念, 也許我們未曾有緣與老先生一見, 但如今我們所見的這一株稻苗、所食的一粒粒稻米, 無一不寫滿了這位老人的豐功偉績。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 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正如《舌尖上的中國:主食的故事》中所說:從南到北, 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 不僅提供了人身體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 更影響了中國人對四季迴圈的感受, 帶給中國人豐饒、健康、充滿情趣的生活……

從中醫飲食營養學的意義上來說, 我們所說的「吃米飯」實際上應該是吃水稻的種子, 而其他的東西只是下飯的。 因為中醫強調「五穀為養」, 五穀者, 植物之種子也;種子者, 植物之精華也。 因此不能把主客顛倒了, 現代人過量攝入吃肉、吃菜,

不吃或少吃主食的習慣是不符合我們身體需求的, 而大米除了能夠裹腹外, 還是一味「深藏不露」的日常中藥。

常見的稻米包括粳米、秈米、糯米。

粳米由粳性非型糯性稻穀製成, 米粒一般呈橢圓形。

秈米由秈型非糯性稻穀製成, 米粒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

糯米由糯性稻穀製成, 乳白色, 不透明, 也有呈半透明, 粘性大, 分為秈糯米和粳糯米兩種。

這三種稻米, 名字聽起來類似, 但在中醫看來卻是不同的三種中藥, 因為, 它們仨的性味、歸經不完全一樣。

粳米——米中之冠, 日常所需

粳米有「米中之冠」的美稱, 我們日常所食基本上是粳米。 在三種稻米中粳米種得最晚, 收得最晚, 粳米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 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和熱量。 同時粳米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固腸止瀉等作用, 適合脾胃虛弱、煩渴、營養不良、病後體弱人群食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稱讚粳米:「甘、苦, 平, 無毒。 益氣, 止煩止渴止泄。 溫中, 和胃氣, 長肌肉。 壯筋骨, 益腸胃。 通血脈, 和五臟, 好顏色。 」同時又強調「每日起, 食粥一大碗, 空腹胃虛, 穀氣便作, 所補不細, 又極柔膩, 與腸胃相得, 最為飲食之妙訣。 」

粳米一般出產于長江以北的地區, 我們平時說的「東北大米」就屬於粳米, 外觀上非常好分辨:米粒粗短, 看起來比較飽滿, 粳米支鏈澱粉含量高,

這一點直接決定了粳米會比較「糯」。 從口感上說, 粳米更加綿軟, 粘性也更強, 所以更適合直接做白米飯或者煮粥, 粳米粥最上一層粥油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 有很好的補養作用。

要注意的是水稻寒性比較大, 好多人吃完之後就容易產生胃酸。 其實只要在燜大米的時候, 往裡面加點兒帶辛溫之氣的孜然或者桂皮, 就可以平衡稻米的寒氣了。

粳米的用途廣泛,中醫臨床常將它用於久病初愈,婦女產後,老年人、嬰幼兒消化能力減弱之脾胃虛弱者食用。此外粳米補中益氣的功效歷來被廣泛利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所載的白虎湯、竹葉石膏湯及桃花湯等藥膳均以粳米輔佐入藥。

粳米藥膳

生薑蘇葉粥:蘇葉10克、生薑3片,將白粥熬好後放入,再開鍋就可食用了。生薑有祛痰、祛寒、補氣、除痘、平喘的作用;蘇葉也有發散風寒的作用。

生薑大棗粥:將米放入鍋中,簡單幹炒一下,再放入水,用勺子將米攪拌均勻後,放入大棗和生薑片,文火慢煮,直到粥煮熟,放入少許鹽。需要提醒的是,這兩種粥溫熱效果很強,幼兒、眼睛嚴重充血和患痔瘡的人不宜食用。

杏仁粥: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加工時先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然後加少許白糖或食鹽。該粥可以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竹葉麥冬粥:麥冬、淡竹葉各10克, 分別洗淨,注入清水300毫升, 煎半小時後,去渣留汁於鍋中。再將粳米100克淘淨,西洋參5克泡軟,切薄片放入鍋中,加清水800毫升, 用小火慢熬成粥,下精鹽、蓖麻油,分2次空腹食用。可治因氣陰不足引起的煩躁口幹,氣短乏力。

防風粥:防風15克,蔥白2根,生薑3片,大米50克。先將大米煮熟,快熟時加入防風、蔥白和生薑,可適量加鹽。該粥可清熱祛風、散寒止痛,適用於風寒感冒引起的畏寒發熱、骨節酸痛、鼻塞聲重、腸鳴瀉泄等病癥。

秈米——溫中益氣、和脾養胃

秈米外表是細長型,以廣東、湖南、四川等省為主要產區。袁隆平研發的「秈型雜交水稻」就是秈米,加上南方兩年三熟或者一年兩熟的氣候,秈米的產量一直很高。《名醫別錄》中記載秈米能「溫中益氣、和脾養胃、除濕止瀉。」秈米能夠溫中健脾、益胃養榮、長肌膚、調臟腑,對胃脾虛弱所致的反胃呃逆、虛煩口渴、水腫、小便不利、泄瀉等疾病的康復有益。

因為秈米直鏈澱粉含量更高,消化更慢,更容易幫助減肥減脂,但是口感上沒粳米那麼綿軟,煮出的飯一般也比較鬆散,用來煮粥也會覺得沒那麼稠,故脾胃虛弱者不建議食用,但粳米非常適合做炒飯,很容易就可以炒散成一粒一粒的,非常均勻。

糯米——香糯黏滑,人見人愛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是粽子、八寶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深受大家喜愛。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

糯米可以健脾止瀉。可緩解脾胃虛寒、消渴尿多、自汗等癥。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言:「(糯米)甘溫。補肺氣,充胃津,助痘漿,暖水髒。」因此糯米更適宜脾胃虛弱、體疲乏力、多汗及嘔吐、尿頻、泄瀉者食用。不過由於糯米性黏滯,難於消化,小孩或病人以及脾胃虛弱積滯者、濕熱痰火盛者、糖尿病患者均應慎食。

糯米藥膳

疲勞脫力:糯米500克,黃酒1000毫升,雞蛋2個,同放碗中入蒸籠蒸熟,1日分次吃完。

脾胃虛寒、久瀉少食:糯米500克,淮山藥30克,炒熟研末,每日早晨服半碗,加砂糖2匙,胡椒末少許,開水沖服。

病後體弱:用糯米酒、雞肉、紅棗(去核)各適量,加幾片生薑共蒸,全雞肉熟爛,即可食用,對產後、病後體弱者尤有補益作用。

貧血:糯米60克,牛奶250毫升,蜂蜜45 毫升,糯米煮成粥,加入牛奶、蜂蜜,1次服完。可用于婦女失血性貧血。

糙米——健康先鋒,強勢回歸

糙米其實就是是稻穀脫去外保護皮層稻殼後的穎果,內保護皮層(果皮、種皮、珠心層)完好的稻米籽粒,同我們平時吃的精製大米相比,糙米保留了部分米糠和胚芽,而大米中60%—70%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必需氨基酸都聚積在這部分,《本草綱目》中認為,穀芽能消煩、活中、益精、健脾、止瀉,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研究表明:糙米飯的血糖生成指數比白米飯低得多,且更容易產生飽腹感,有利於控制食量,適合糖尿病患者和超重、減肥者食用,如果說過去吃糙米是因為生活條件不好的話,那進入新世紀後,糙米就以「綠色,低碳食物」的身份重裝上陣了,另外糙米中鋅的含量也很高,可以改善皮膚粗糙、易生痤瘡等問題。

因為糙米內保護皮層粗纖維、糠蠟等較多口感較粗,質地緊密,很難煮熟,所以最好用清水浸泡1~2小時再煮,或者將糙米洗淨後用清水浸泡過夜,第二天直接煮就更容易軟爛。如果覺得糙米的口感不好,可以混合些糯米共同煮粥或蒸飯,每日的推薦食用量為50克左右,過多則不宜。

珍惜每一粒稻米

是我們對袁老

最深的思念

粳米的用途廣泛,中醫臨床常將它用於久病初愈,婦女產後,老年人、嬰幼兒消化能力減弱之脾胃虛弱者食用。此外粳米補中益氣的功效歷來被廣泛利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所載的白虎湯、竹葉石膏湯及桃花湯等藥膳均以粳米輔佐入藥。

粳米藥膳

生薑蘇葉粥:蘇葉10克、生薑3片,將白粥熬好後放入,再開鍋就可食用了。生薑有祛痰、祛寒、補氣、除痘、平喘的作用;蘇葉也有發散風寒的作用。

生薑大棗粥:將米放入鍋中,簡單幹炒一下,再放入水,用勺子將米攪拌均勻後,放入大棗和生薑片,文火慢煮,直到粥煮熟,放入少許鹽。需要提醒的是,這兩種粥溫熱效果很強,幼兒、眼睛嚴重充血和患痔瘡的人不宜食用。

杏仁粥: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加工時先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然後加少許白糖或食鹽。該粥可以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竹葉麥冬粥:麥冬、淡竹葉各10克, 分別洗淨,注入清水300毫升, 煎半小時後,去渣留汁於鍋中。再將粳米100克淘淨,西洋參5克泡軟,切薄片放入鍋中,加清水800毫升, 用小火慢熬成粥,下精鹽、蓖麻油,分2次空腹食用。可治因氣陰不足引起的煩躁口幹,氣短乏力。

防風粥:防風15克,蔥白2根,生薑3片,大米50克。先將大米煮熟,快熟時加入防風、蔥白和生薑,可適量加鹽。該粥可清熱祛風、散寒止痛,適用於風寒感冒引起的畏寒發熱、骨節酸痛、鼻塞聲重、腸鳴瀉泄等病癥。

秈米——溫中益氣、和脾養胃

秈米外表是細長型,以廣東、湖南、四川等省為主要產區。袁隆平研發的「秈型雜交水稻」就是秈米,加上南方兩年三熟或者一年兩熟的氣候,秈米的產量一直很高。《名醫別錄》中記載秈米能「溫中益氣、和脾養胃、除濕止瀉。」秈米能夠溫中健脾、益胃養榮、長肌膚、調臟腑,對胃脾虛弱所致的反胃呃逆、虛煩口渴、水腫、小便不利、泄瀉等疾病的康復有益。

因為秈米直鏈澱粉含量更高,消化更慢,更容易幫助減肥減脂,但是口感上沒粳米那麼綿軟,煮出的飯一般也比較鬆散,用來煮粥也會覺得沒那麼稠,故脾胃虛弱者不建議食用,但粳米非常適合做炒飯,很容易就可以炒散成一粒一粒的,非常均勻。

糯米——香糯黏滑,人見人愛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是粽子、八寶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深受大家喜愛。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

糯米可以健脾止瀉。可緩解脾胃虛寒、消渴尿多、自汗等癥。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言:「(糯米)甘溫。補肺氣,充胃津,助痘漿,暖水髒。」因此糯米更適宜脾胃虛弱、體疲乏力、多汗及嘔吐、尿頻、泄瀉者食用。不過由於糯米性黏滯,難於消化,小孩或病人以及脾胃虛弱積滯者、濕熱痰火盛者、糖尿病患者均應慎食。

糯米藥膳

疲勞脫力:糯米500克,黃酒1000毫升,雞蛋2個,同放碗中入蒸籠蒸熟,1日分次吃完。

脾胃虛寒、久瀉少食:糯米500克,淮山藥30克,炒熟研末,每日早晨服半碗,加砂糖2匙,胡椒末少許,開水沖服。

病後體弱:用糯米酒、雞肉、紅棗(去核)各適量,加幾片生薑共蒸,全雞肉熟爛,即可食用,對產後、病後體弱者尤有補益作用。

貧血:糯米60克,牛奶250毫升,蜂蜜45 毫升,糯米煮成粥,加入牛奶、蜂蜜,1次服完。可用于婦女失血性貧血。

糙米——健康先鋒,強勢回歸

糙米其實就是是稻穀脫去外保護皮層稻殼後的穎果,內保護皮層(果皮、種皮、珠心層)完好的稻米籽粒,同我們平時吃的精製大米相比,糙米保留了部分米糠和胚芽,而大米中60%—70%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必需氨基酸都聚積在這部分,《本草綱目》中認為,穀芽能消煩、活中、益精、健脾、止瀉,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研究表明:糙米飯的血糖生成指數比白米飯低得多,且更容易產生飽腹感,有利於控制食量,適合糖尿病患者和超重、減肥者食用,如果說過去吃糙米是因為生活條件不好的話,那進入新世紀後,糙米就以「綠色,低碳食物」的身份重裝上陣了,另外糙米中鋅的含量也很高,可以改善皮膚粗糙、易生痤瘡等問題。

因為糙米內保護皮層粗纖維、糠蠟等較多口感較粗,質地緊密,很難煮熟,所以最好用清水浸泡1~2小時再煮,或者將糙米洗淨後用清水浸泡過夜,第二天直接煮就更容易軟爛。如果覺得糙米的口感不好,可以混合些糯米共同煮粥或蒸飯,每日的推薦食用量為50克左右,過多則不宜。

珍惜每一粒稻米

是我們對袁老

最深的思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