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從小是否挨打過,長大後有4種性格差異,父母別忽視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話相信大家也都經常能聽到吧, 畢竟就算是再優秀的孩子, 肯定也會有犯錯誤的時候, 父母總是會有忍不住想要跟孩子動手的時候, 可是有的父母會經常跟孩子動手, 但是有的父母就不一樣了, 會跟孩子講道理, 從不會想到用動手來解決問題。

鄰居老林家的孩子今年5歲, 正是淘氣的時候, 天天拔高上低的, 根本不消停, 昨天還把家裡老林最喜歡的一個花瓶打碎了, 老林生氣的不得了, 直接狠狠地收拾了孩子一頓, 孩子哭的停不下來, 老林妻子看到這還指責老林這樣做不對, 可是老林卻說:我父母小時候就是這樣教育我的。 此話一出, 才理解老林為什麼才會有這樣教育孩子的方式。

雖然說孩子有時候過於淘氣讓父母真的會忍不住想要收拾孩子, 但是如果父母能做到動口不動手, 相信孩子長大後可能真的會很不一樣,
所以說小時候經常挨打和從未挨過打的孩子, 20年後的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1.自尊心

小時候經常挨打的孩子, 長大後會變得非常自卑, 他們在生活中小心翼翼, 唯恐引起別人不滿。 倘若孩子進入職場, 很可能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從不挨打、受到父母正確引導的孩子, 長大後會變得更加從容不迫, 遇到事情的時候也會更有分寸。 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 他們也會勇敢地站出來維護。

2.脾氣

經常挨打的孩子, 心裡已經默認了父母的「棍棒教育」。 倘若孩子犯錯後, 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揍, 那麼孩子長大後也會「有樣學樣」, 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棍棒教育」。

從不挨打的孩子, 在犯錯之後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引導。 犯錯之後, 就算父母指責自己, 他們也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有助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情商

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經常挨打, 那麼長大後就很難有大出息, 因為他們遇到問題時, 想到的只是用暴力去解決, 很難處理好和周圍人之間的關係, 自然也會影響自身的人際交往。

4.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也並不能說從小經常挨打的孩子對孩子成長沒有一點好處, 因為其實說實話, 現在社會的壓力這麼大, 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時更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素質培養, 畢竟現在遭受壓力就跳樓的人也是有很多,

都是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經受不住挫折。

而從小經常挨打的孩子, 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畢竟從小鍛煉孩子的心理素質抗壓能力, 從小從未挨打的孩子, 因為一直都處在良好的氛圍中, 很容易就會缺乏這種必要的抗壓能力, 一般很容易會受挫折, 經受不起打擊, 其實也是各有利弊。

父母應該怎麼做

教育學者李斯曾說:父母是孩子快樂的源泉, 同時也是孩子罪惡的開始。 為人父母, 不能總是用打罵的方式去激勵孩子。 以下這幾點也許能幫到各位父母:

1、 改變從前錯誤的教育方式

培養一個孩子就像投資,父母要用長遠的眼光去看待養育孩子的這個問題。當父母察覺到自己的做法不妥時,父母就要及時作出改變,改掉之前錯誤的教育方式。

2、 冷靜對待分析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犯錯或者是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時,父母不能急著去罵孩子,應先冷靜下來和孩子交流。父母可以問孩子問題產生的原因,得知原因後再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最後再多方面、多角度的想出解決方法。只有冷靜才能讓自己保持理智,父母們要時刻記得這一點。

3、 磨煉自己的心性,積極修補和孩子間的感情裂縫

很多時候,父母自己其實也不忍心去打孩子,卻總會因為一些原因忍不住,這就充分說明父母的心性修煉的不夠。因此,父母們如果想和孩子的關係重修於好,就應該去磨煉自己的心性。

父母可以在家養一隻小動物,動物是人最忠實的朋友,它們對人的幫助很大。或者父母可以不時的帶著孩子一起去外面遊玩。人在玩耍中會慢慢忘記那些煩惱的事情。而且只有在玩耍中,孩子才能真正的打開心扉和父母交流。

面對父母的打罵時,孩子應該怎麼做

當面對父母的打罵時,孩子可以參考這幾點:

1、 判斷父母的打罵原因是否正確

父母不會無緣無故的打自己的孩子。當父母打自己時,孩子可以先分清楚原因。如果父母是對的,孩子應該先認錯,然後告訴父母自己會改,請求父母不要再打罵自己;如果父母是錯的,孩子可以和父母把事情說清楚,委婉的讓父母知道錯並不在自己身上。如果父母不停,孩子可以告訴父母的長輩,讓長輩來和父母交流。

2、 平時多和父母交流

良好的溝通能解決很多的問題。孩子在平日裡可以多和父母聊聊天,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多和爸爸媽媽說說,讓父母知道自己心裡想的一些事情。在交談中,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也能得到發展。

3、 不能一味的忍讓

如果父母總是打自己,孩子應該採用一些正當的方法來保護自己。面對父母的打罵時,孩子不能一直忍著,適當的時候也要反抗。

每一個孩子就像一塊未經雕刻的玉石,而孩子今後會變成什麼樣,全靠父母雕刻他們的手法。但是,在雕刻孩子時,總會出現各種意外,父母不能心急,更不能用打罵的方式去催促孩子成長。孩子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需要耐心等待。

培養一個孩子就像投資,父母要用長遠的眼光去看待養育孩子的這個問題。當父母察覺到自己的做法不妥時,父母就要及時作出改變,改掉之前錯誤的教育方式。

2、 冷靜對待分析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犯錯或者是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時,父母不能急著去罵孩子,應先冷靜下來和孩子交流。父母可以問孩子問題產生的原因,得知原因後再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最後再多方面、多角度的想出解決方法。只有冷靜才能讓自己保持理智,父母們要時刻記得這一點。

3、 磨煉自己的心性,積極修補和孩子間的感情裂縫

很多時候,父母自己其實也不忍心去打孩子,卻總會因為一些原因忍不住,這就充分說明父母的心性修煉的不夠。因此,父母們如果想和孩子的關係重修於好,就應該去磨煉自己的心性。

父母可以在家養一隻小動物,動物是人最忠實的朋友,它們對人的幫助很大。或者父母可以不時的帶著孩子一起去外面遊玩。人在玩耍中會慢慢忘記那些煩惱的事情。而且只有在玩耍中,孩子才能真正的打開心扉和父母交流。

面對父母的打罵時,孩子應該怎麼做

當面對父母的打罵時,孩子可以參考這幾點:

1、 判斷父母的打罵原因是否正確

父母不會無緣無故的打自己的孩子。當父母打自己時,孩子可以先分清楚原因。如果父母是對的,孩子應該先認錯,然後告訴父母自己會改,請求父母不要再打罵自己;如果父母是錯的,孩子可以和父母把事情說清楚,委婉的讓父母知道錯並不在自己身上。如果父母不停,孩子可以告訴父母的長輩,讓長輩來和父母交流。

2、 平時多和父母交流

良好的溝通能解決很多的問題。孩子在平日裡可以多和父母聊聊天,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多和爸爸媽媽說說,讓父母知道自己心裡想的一些事情。在交談中,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也能得到發展。

3、 不能一味的忍讓

如果父母總是打自己,孩子應該採用一些正當的方法來保護自己。面對父母的打罵時,孩子不能一直忍著,適當的時候也要反抗。

每一個孩子就像一塊未經雕刻的玉石,而孩子今後會變成什麼樣,全靠父母雕刻他們的手法。但是,在雕刻孩子時,總會出現各種意外,父母不能心急,更不能用打罵的方式去催促孩子成長。孩子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需要耐心等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