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走後「兄弟六親不認」為爭產揚言對簿公堂,弟弟「默默拿出父親遺囑」哥哥當場啞口無言:是我錯了

親人之間, 最不能欠的就是經濟債。

親如兄弟, 也要把賬擺在明面上。

只有把帳目算明白了, 才能有助於緩解家庭經濟糾紛、緩解成員關係、促進長期合作。

談錢傷感情, 對於任何家庭來說, 遺產的分配倘若沒有處理妥當, 都可能會造成家庭失和。 大陸一對兄弟, 在86歲高齡的父親壽終正寢後, 原先疏離的兄弟矛盾愈演愈烈, 弟弟不願公佈遺囑內容, 而哥哥則憤恨不平揚言告上法院, 但在這份遺囑終於公開後, 才讓兩人得以解開心結、重修舊好。

身為哥哥的李家和告訴大家, 今年年初, 父親的離去讓一家人非常難過。 可就在這讓人心痛的節骨眼上, 弟弟和他之間卻因為父親留下的遺產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李家和說, 父親在臨走之前, 已經退休26年, 每個月都有4000塊錢人民幣(約新臺幣1萬7千多元)的退休金。 父親離開之後, 哥哥李家和想著跟弟弟算一下父親留下了多少遺產,

可是弟弟卻從不和他算帳, 而且弟弟告訴他, 父親早就留了遺囑, 所有遺產都歸弟弟所有。 對此, 李家和表示, 他根本沒有看過這樣一份遺囑。

對於父親所留下的遺囑, 弟弟並不同意拿出來給哥哥李家和看。 而他的做法, 徹底惹怒了李家和。

李家和完全想不通, 同樣是身為父親的兒子, 且他還是家中的長子, 怎麼連看一眼遺囑的資格都沒有?

李家和說, 弟弟本來已經同意把父親生前的帳務算清楚, 但是不知為何, 弟弟卻突然反悔了, 並且揚言如果他想要算帳, 那就循法律途徑解決。

看到弟弟對待自己的態度, 李家和心裡很是委屈。 在向律師諮詢過後, 李家和心中產生了一絲懷疑。 他懷疑父親可能根本就沒有立下遺囑, 弟弟只是拿遺囑來嚇唬他罷了。

李家和說, 他非常看重兄弟情義, 不到萬不得已, 不想鬧上法院, 他還是非常想跟弟弟坐下來, 好好把事情談清楚, 最好能把兄弟情誼挽救回來。

父親的離去, 本來就讓馬上步入花甲之年的李家和心中非常難過, 現在兄弟之間的決裂, 無疑又是在李家和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談起跟弟弟兩人之間的兄弟情誼, 李家和的聲音哽咽了起來, 眼圈也被淚水磨得通紅。

李家和表示, 他的要求很簡單, 就是想知道父親究竟有沒有留下遺囑, 他現在只想按照父親的遺願,

把兄弟倆之間的事情處理完。 隨後, 李家和上門找到了他的弟弟李家興。

李家興告訴大家, 父親在世時, 在父親生病的時候, 他記憶中大哥照顧父親的次數屈指可數, 這讓他對大哥有著很深的成見。

李家興介紹, 家裡一共兄弟姊妹四人, 李家和排名老大,自己排行最小,他還有兩個姐姐,在他幼年的時候,母親因病離去。從那時起,他便一直跟父親一起生活,直到父親離開。在他的印象中,大哥與父親之間的來往非常少,以至於父親後來生病,大哥都沒照顧過父親幾次,所以他認為大哥是一個沒有孝心的人。

在李家興的眼中,大哥既不是一個稱職的兒子,更沒有給自己樹立起一個做大哥的榜樣。所以,他認為大哥沒有資格拿父親的遺產。

李家興言語中全是對大哥的不滿。當問及兩人之間的兄弟情誼時,李家興對大哥的指責變得更加嚴厲。

弟弟李家興說道:「十多年來,清明冬至,他從來沒有給父親發過一分錢,從來都是只顧自己一個人。說句難聽的話,對自己的父母都這樣,對兄弟還有什麼感情?人家老話講,百善孝為先。對自己的親生父母都這樣,還有什麼說的呢?」

李家興埋怨,父親自從2016年生病到離去的這5年來,父親幾乎都是由他在照顧,大哥看都沒來看過幾次,父親在世時就親口對他說過:「大哥不孝。」

生前不管,走後算帳,李家興表示,他對於大哥的行為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儘管李家和一直要求把父親的遺產算清楚,他都沒答應。

那麼,對於弟弟的指責和埋怨,李家和又會做出怎樣的解釋呢?

對於弟弟的付出,李家和沒有否認,但是他表示,自己絕非不管父親。李家和說,因為他平時工作特別忙,一個月只有六天假期,所以在照顧父親的問題上,肯定沒有弟弟照顧得多,但是並不代表他就不孝。聽到大哥這樣的解釋,弟弟李家興更氣了。

面對弟弟提出的指責,李家和竟然有些無言以對。不過他還是想弄清楚,父親生前到底有沒有立下遺囑,遺囑的內容又是怎樣的?為何弟弟一直不拿遺囑出來給他看呢?裡面會不會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看來,如果李家興不拿出遺囑,李家和肯定不會罷休。在記者的勸解下,李家興終於拿出了父親生前留下的遺囑。

在這份遺囑中,李家父親聲稱,從2016年至今,他的身體體弱多病,在醫院治療十餘次,生病期間都是由小兒子李家興在悉心照顧。李家父親考慮到自己走後,家裡會因為遺產發生許多紛爭,特別立下遺囑,表明他對於遺產的處理意願。

李家父親共有財產如下:

一、銀行提款卡,所有現金和退休每月補助1000元人民幣(約新臺幣4200多元)

二、23棟二單元401室(房產)

三、橋南沙子堆不動財產(老房)

李家父親立下遺囑,在他走後,安葬費全部由小兒子李家興負擔,以上三條財產也由李家興繼承,其他子女不得干涉。這樣的一份遺囑,其實都是對李家興有利的。可在此之前,李家興為何一直不願意給大哥看呢?

李家興坦言,他之所以沒有把這份遺囑拿出來,是因為他非常尊重父親生前的遺願,哪怕自己受再多的委屈,他也希望能夠幫助父親完成最後的這個心願。

對於李家興拿出的這份遺囑,李家和還是有些半信半疑的態度。他告訴記者,由於立遺囑的時候自己並不在場,他很想知道這份遺囑是否具備法律效應。

隨後,李家和諮詢了律師。律師明確告訴李家和,在這份遺囑上,有李家和的兩個妹妹以及弟弟的簽名,並且還有李家父親的簽字,在法律上,這份遺囑是有效的。在聽完律師的解答後,李家和的心裡總算是有了一個答案。李家和表示,對於以前的那些事情,他希望可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接下來開始迎接新的生活。

李家和還告訴記者,對於父親的遺產,他不再提任何訴求,他願意做最後的努力,希望跟弟弟和解,以此挽回兩人的兄弟情誼,隨後李家興也同意與哥哥和解。經歷了一場風波後,兄弟倆終於解開了各自的心結,並握手言和。

李家和曾經說過一句話,兄弟情誼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為何李家和的父親和三個子女會瞞著李家和偷偷立了遺囑,這說明在一些問題上,李家和肯定是做得不足,甚至有不妥的。好在李家和現在幡然醒悟,每當提及父親,李家和的眼淚總是在眼中打轉。他最後決定和弟弟和解,他這樣的做法是令人欣慰的。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成員之間,都能友愛兄弟,善待親人,家和萬事興。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我很認同他這個態度。關於錢的邊界,我們一家人一直比較清晰。溝通也很直接。在很多家庭,很多話說出來,都難以讓人接受,怎麼那麼現實,你們還有親情嗎?

確實,我們一家人很務實,哪怕有一個人,一時腦子在錢上不清楚,其他人也會提醒他的。

我們不挑戰人性,每一筆算不清的賬都是日後刺向這段關係的利刃,家人相處不要有委屈感和理所當然的感覺。

爸媽對我和弟弟干涉不多,我們對他們也不會干涉太多,愛是允許,我們要相信人本身的潛力。

親兄弟明算帳,錢的問題處理好,家庭的矛盾會少很多。親人之間界限清晰的合夥,反而可以1+1大於2,因為我們有信任基礎。

再說,我們家人之間,也是互相幫助的,誰有困難,對方都是彼此的依靠。一家人都積極向上,日子才會越來越好。

李家和排名老大,自己排行最小,他還有兩個姐姐,在他幼年的時候,母親因病離去。從那時起,他便一直跟父親一起生活,直到父親離開。在他的印象中,大哥與父親之間的來往非常少,以至於父親後來生病,大哥都沒照顧過父親幾次,所以他認為大哥是一個沒有孝心的人。

在李家興的眼中,大哥既不是一個稱職的兒子,更沒有給自己樹立起一個做大哥的榜樣。所以,他認為大哥沒有資格拿父親的遺產。

李家興言語中全是對大哥的不滿。當問及兩人之間的兄弟情誼時,李家興對大哥的指責變得更加嚴厲。

弟弟李家興說道:「十多年來,清明冬至,他從來沒有給父親發過一分錢,從來都是只顧自己一個人。說句難聽的話,對自己的父母都這樣,對兄弟還有什麼感情?人家老話講,百善孝為先。對自己的親生父母都這樣,還有什麼說的呢?」

李家興埋怨,父親自從2016年生病到離去的這5年來,父親幾乎都是由他在照顧,大哥看都沒來看過幾次,父親在世時就親口對他說過:「大哥不孝。」

生前不管,走後算帳,李家興表示,他對於大哥的行為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儘管李家和一直要求把父親的遺產算清楚,他都沒答應。

那麼,對於弟弟的指責和埋怨,李家和又會做出怎樣的解釋呢?

對於弟弟的付出,李家和沒有否認,但是他表示,自己絕非不管父親。李家和說,因為他平時工作特別忙,一個月只有六天假期,所以在照顧父親的問題上,肯定沒有弟弟照顧得多,但是並不代表他就不孝。聽到大哥這樣的解釋,弟弟李家興更氣了。

面對弟弟提出的指責,李家和竟然有些無言以對。不過他還是想弄清楚,父親生前到底有沒有立下遺囑,遺囑的內容又是怎樣的?為何弟弟一直不拿遺囑出來給他看呢?裡面會不會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看來,如果李家興不拿出遺囑,李家和肯定不會罷休。在記者的勸解下,李家興終於拿出了父親生前留下的遺囑。

在這份遺囑中,李家父親聲稱,從2016年至今,他的身體體弱多病,在醫院治療十餘次,生病期間都是由小兒子李家興在悉心照顧。李家父親考慮到自己走後,家裡會因為遺產發生許多紛爭,特別立下遺囑,表明他對於遺產的處理意願。

李家父親共有財產如下:

一、銀行提款卡,所有現金和退休每月補助1000元人民幣(約新臺幣4200多元)

二、23棟二單元401室(房產)

三、橋南沙子堆不動財產(老房)

李家父親立下遺囑,在他走後,安葬費全部由小兒子李家興負擔,以上三條財產也由李家興繼承,其他子女不得干涉。這樣的一份遺囑,其實都是對李家興有利的。可在此之前,李家興為何一直不願意給大哥看呢?

李家興坦言,他之所以沒有把這份遺囑拿出來,是因為他非常尊重父親生前的遺願,哪怕自己受再多的委屈,他也希望能夠幫助父親完成最後的這個心願。

對於李家興拿出的這份遺囑,李家和還是有些半信半疑的態度。他告訴記者,由於立遺囑的時候自己並不在場,他很想知道這份遺囑是否具備法律效應。

隨後,李家和諮詢了律師。律師明確告訴李家和,在這份遺囑上,有李家和的兩個妹妹以及弟弟的簽名,並且還有李家父親的簽字,在法律上,這份遺囑是有效的。在聽完律師的解答後,李家和的心裡總算是有了一個答案。李家和表示,對於以前的那些事情,他希望可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接下來開始迎接新的生活。

李家和還告訴記者,對於父親的遺產,他不再提任何訴求,他願意做最後的努力,希望跟弟弟和解,以此挽回兩人的兄弟情誼,隨後李家興也同意與哥哥和解。經歷了一場風波後,兄弟倆終於解開了各自的心結,並握手言和。

李家和曾經說過一句話,兄弟情誼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為何李家和的父親和三個子女會瞞著李家和偷偷立了遺囑,這說明在一些問題上,李家和肯定是做得不足,甚至有不妥的。好在李家和現在幡然醒悟,每當提及父親,李家和的眼淚總是在眼中打轉。他最後決定和弟弟和解,他這樣的做法是令人欣慰的。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成員之間,都能友愛兄弟,善待親人,家和萬事興。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我很認同他這個態度。關於錢的邊界,我們一家人一直比較清晰。溝通也很直接。在很多家庭,很多話說出來,都難以讓人接受,怎麼那麼現實,你們還有親情嗎?

確實,我們一家人很務實,哪怕有一個人,一時腦子在錢上不清楚,其他人也會提醒他的。

我們不挑戰人性,每一筆算不清的賬都是日後刺向這段關係的利刃,家人相處不要有委屈感和理所當然的感覺。

爸媽對我和弟弟干涉不多,我們對他們也不會干涉太多,愛是允許,我們要相信人本身的潛力。

親兄弟明算帳,錢的問題處理好,家庭的矛盾會少很多。親人之間界限清晰的合夥,反而可以1+1大於2,因為我們有信任基礎。

再說,我們家人之間,也是互相幫助的,誰有困難,對方都是彼此的依靠。一家人都積極向上,日子才會越來越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