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哈佛媽媽是怎麼培養專注孩子的?專家:這4種方法親測有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孩子注意力總是不集中, 容易分神, 比方說讓他們看書, 不管情願還是不情願, 最多自覺幾分鐘, 然後就會魂飛天外, 人還坐在那裡, 心思早就不知道飄到什麼地方去了。

說了說了, 罵也罵了, 可孩子就是無法糾正, 有時候教育次數多了, 問題還有愈演愈烈的架勢。

孩子專注力不夠, 問題嚴重嗎?‍

我之前聽一位家長說,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正常反應, 幾乎每個孩子都如此, 既然普遍存在, 說明它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畢竟過去家長都不在乎, 不也沒事麼?該成才的照樣成才, 不影響孩子未來有出息。

乍一聽這句話很有道理, 實則「倖存者效應」, 只看成功案例, 卻不去看失敗比例, 這無異於「胡攪蠻纏」。

事實上, 國際著名大學哈佛大學早就對此進行過研究。

在2007年, 有人曾專門採訪過數十位考上哈佛家庭的家長, 記者試圖從她們身上找出一些共性。 畢竟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 其育兒理念必然有過人之處, 如果可以模仿, 哪位家長能不心動?

本來這只不過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 不曾想還真找出了一些教育共同點, 培養專注力就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條。

正如一位被訪者所言,

上名校的前提並不是「書呆子」, 她家孩子的學習時間確實比一般孩子要長, 但也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誇張。

在有限的時間內, 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習效率, 這才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一味地堆積時間, 只會讓孩子消極對待, 甚至變得厭惡學習。

缺乏專注力的孩子, 往往很難有大出息‍

簡單來說, 專注力差的表現就是容易分心, 不管是學習還是玩耍, 都很難堅持, 總是「三分鐘熱度」。

一節課40分鐘, 他們只能安穩十幾分鐘;寫作業數小時, 更是花樣繁多, 無形中延長時間;發呆成為常態, 大腦反應明顯比其他人遲鈍……別說是孩子, 成年人要是這種表現, 一樣會被人們安上「不堪造就」的標籤。

除此之外, 最新研究顯示, 專注力不足還影響孩子的性格, 這類孩子往往更加暴躁、敏感, 叛逆情緒嚴重。

尤其是進入叛逆期之後, 反應會非常明顯, 不管家長說什麼, 他們都會對著幹, 有時候為了故意氣父母, 甚至會做出一些極端行為。

因此, 不管是為了孩子的未來, 還是為了父母自己, 大家都得及早開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有很多, 我總結了4點比較重要的, 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時間限定很重要

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報紙, 理論上來說, 他們任何習慣都是後天養成的, 因此, 我們要記得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

吃飯、掃地、玩耍等等,任何事情都給他們施加一個時間限定,半小時內完成,一小時結束等等,幼齡時期,范圍可以不那麼嚴苛,不過2-5歲期間,一定得嚴格執行。

有壓力,孩子才會更專注,等他們習慣之後,專注力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改善。

減少干擾

有句話叫「好心辦壞事」,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專注力時,也會如此。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在玩拼圖,家長在旁邊看到孩子明顯拼錯了,會怎麼做?

肯定會有家長伸出「援助之手」,直接打斷孩子,糾正他們的錯誤,自己還覺得做了一件好事。

事實上,如果孩子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中,大腦會逐漸養成一種習慣,哪怕沒有了外界干擾,還是會分神。

因此,在一些小事情上,媽媽們要學會「偷懶」,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哪怕明知道那麼做不對,也不要干擾孩子。一切等孩子結束之後再說,這樣既不影響教育效果,也不會干擾孩子的專注力。

大聲讀書

上學期間,老師為什麼非要學生讀書呢?自己看不好麼?這並非多此一舉,研究顯示,大聲朗讀能提高23%~61%的閱讀效率,還能幫助注意力集中。

孩子在大聲讀書過程中,調動的不僅僅是視覺,還是聽覺、神經刺激,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無形中形成一種約束力,讓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此外,讀書還能刺激孩子的大腦,讓其更快、更好地發育,一舉數得。

根據興趣愛好培養專注力

培養專注力同樣有捷徑,比如讓孩子做喜歡的事情,這樣他們的抵觸情緒會很少,家長的命令容易得到執行。

大家千萬不要抱著,「執行命令=吃苦」的心態,我們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就是說,只要達到這一目標,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到底是享受,還是受委屈,都不重要。

學會走捷徑,對於教育而言,才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

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解決

我一直篤信一點,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才是最科學、最簡單的做法,培養孩子專注力也是一樣。

吃飯、掃地、玩耍等等,任何事情都給他們施加一個時間限定,半小時內完成,一小時結束等等,幼齡時期,范圍可以不那麼嚴苛,不過2-5歲期間,一定得嚴格執行。

有壓力,孩子才會更專注,等他們習慣之後,專注力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改善。

減少干擾

有句話叫「好心辦壞事」,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專注力時,也會如此。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在玩拼圖,家長在旁邊看到孩子明顯拼錯了,會怎麼做?

肯定會有家長伸出「援助之手」,直接打斷孩子,糾正他們的錯誤,自己還覺得做了一件好事。

事實上,如果孩子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中,大腦會逐漸養成一種習慣,哪怕沒有了外界干擾,還是會分神。

因此,在一些小事情上,媽媽們要學會「偷懶」,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哪怕明知道那麼做不對,也不要干擾孩子。一切等孩子結束之後再說,這樣既不影響教育效果,也不會干擾孩子的專注力。

大聲讀書

上學期間,老師為什麼非要學生讀書呢?自己看不好麼?這並非多此一舉,研究顯示,大聲朗讀能提高23%~61%的閱讀效率,還能幫助注意力集中。

孩子在大聲讀書過程中,調動的不僅僅是視覺,還是聽覺、神經刺激,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無形中形成一種約束力,讓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此外,讀書還能刺激孩子的大腦,讓其更快、更好地發育,一舉數得。

根據興趣愛好培養專注力

培養專注力同樣有捷徑,比如讓孩子做喜歡的事情,這樣他們的抵觸情緒會很少,家長的命令容易得到執行。

大家千萬不要抱著,「執行命令=吃苦」的心態,我們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就是說,只要達到這一目標,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到底是享受,還是受委屈,都不重要。

學會走捷徑,對於教育而言,才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

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解決

我一直篤信一點,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才是最科學、最簡單的做法,培養孩子專注力也是一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