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曾活躍在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最後去哪兒了?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 狼衛首領使用化名曹破延偽裝成胡商, 混入西市開始搞事。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唐朝時的「胡商」,

一般指粟特商人, 而曹破延也是一個標準的粟特人名。

粟特人是世界聞名的商業民族, 在東亞、中亞建立了龐大的商業帝國。 北朝、隋唐時期, 粟特人是陸上絲綢之路貿易的壟斷者, 混跡在中亞至中原的各個地方, 《新唐書》曾稱他們為「利所在無不至」。 同時, 他們也是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對其踏足的各地文化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影響。 以唐朝為例, 當時流行的胡服、胡旋舞、胡樂等, 絕大部分受往來及定居的粟特人影響。

那麼, 作為唐朝世界上最會賺錢的商人, 為何後來逐漸銷聲匿跡, 仿佛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曾活躍在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最後去了哪裡呢?

 商業帝國

粟特人, 史籍中也稱昭武九姓、九姓胡、雜種胡、粟特胡等。

他們是屬伊朗系統的中亞古族, 有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其本土位於中亞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澤拉夫珊河流域, 也就是西方古典文獻所說的粟特地區(Sogdiana, 音譯稱「索格底亞那」), 相當於今天烏茲別克斯坦, 還有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地區。

歷史上的粟特人從未形成一個統一帝國, 而是建立了或大或小的城邦國家, 其中以撒瑪律幹為中心的康國最大, 為粟特各城邦國家的代表。 此外, 還有安國、曹國、米國、何國、史國、石國等, 不同時期, 或有分合。 後來, 粟特人大批入華, 起漢名便常以國為姓, 部分學者也將姓氏作為推斷胡人族屬的參考之一。

也正因為沒有形成統一政權, 整體勢弱, 粟特長期受周邊強大的外族勢力控制,

如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希臘亞歷山大帝國、康居國、大月氏部、貴霜帝國等。 但粟特人在異族的統治下並沒有滅絕, 反而增強了自己的應變能力, 他們臣服於強大政權的同時, 保存了獨立的王統世系。

粟特人有著極強的商業天賦, 多以賺錢為己任, 父母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經商興趣和能力。

《新唐書·西域傳》中記載:康國的粟特人在兒子出生後, 會給他吃糖, 並在手掌放黏膠, 希望孩子擅長說好聽的話, 拿寶物就像是黏在手上。 能言善道、聚財守財都是商人的加分項, 可見粟特人對商業的重視和對孩子的期許。

韋節《西蕃記》中還記載:「康國人並善賈, 男年五歲則令學書, 少解則遣學賈, 以得利多為善。

」康國粟特人裡, 男孩兒五歲時要讀書識字, 差不多學學就得去學做生意, 賺的錢越多越好。 等到男子年滿二十歲, 便不再局限於在本地發展, 而是去臨近地區做生意, 哪裡有商機就去哪裡, 所謂「利之所在, 無所不至」。

綜上所述, 在從小的培養和歷練之下, 粟特人對生意的愛好和對「利」的追逐刻到了骨子裡, 也影響了他們的發展和選擇。

西元3-8世紀之間, 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以及本土戰亂的影響下, 粟特人大批離開故土, 東行經商貿易。 他們以商隊的形式東來, 在宜商、宜居的地方建立聚落, 同時也吸納其他中亞民族發展壯大。 經過長時間經營, 他們在撒瑪律幹到長安, 甚至到我國東北邊境之間, 建立了數個中轉站, 形成了貿易網路。

同時, 他們也是與印度和北方遊牧民族貿易的擔當者。 可以說, 當時中亞、東亞處處皆有粟特商人的蹤跡, 活躍了數百年的粟特人建立了非常龐大的商業帝國。

粟特移民遷徙路線圖。 來源/榮新江《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截圖

粟特人雖以商業聞名, 但並非只從事貿易,他們也會入仕,有的還身居要職,功名顯赫。以入華的粟特人為例,他們中有的進入漠北突厥汗國,有的入仕北魏、北齊、北周、隋、唐不同時代的各級軍政機構,其中尤以從軍者居多。

是的,粟特民族中除了有商業人才,還有部分人尚武,他們擁有強健的體魄,英勇善戰。玄奘《大唐西域記》颯建國(即康國)條記載:「其王豪勇,鄰國承命,兵馬強盛,多是赭羯。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視死如歸,戰無前敵。」同時,《新唐書》安國條記載:「募勇健者為柘羯,柘羯者,猶如中國言戰士也。」雖然不一定每個粟特人都很能打,但粟特族群中確實存在著一些驍勇善戰的戰士。

寧夏固原南郊發現的隋唐史姓家族墓地中,有成員就是以軍功彰顯於世。史射勿入仕北周,從北周保定四年(564)到隋開皇二十年(600)一直隨中原將領四處征戰。近40年中,他曾與北齊、稽胡、突厥等多方作戰,以軍功獲任大都督、驃騎將軍等職位。史射勿在中原王朝奮鬥了一生,其子孫後輩也在中原紮了根,有的任唐朝監牧官管理馬匹,有的任中書省譯語人,這些工作發揮了粟特人的畜牧和語言天賦,不過他們與史射勿不同,他們的生活已逐漸脫離粟特聚落的環境,慢慢融合了更多的漢文化元素。

正設大夫右領軍驃騎將軍故史府君(射勿)之墓誌(蓋) 出自寧夏固原博物館編《固原文物精品圖集(中)》

可以說,在北朝至隋唐時期,粟特人雖然背井離鄉,但作為絲路貿易的壟斷者,借溝通東西的絲綢之路,他們既發揮了商業才能,又為自己謀求了一定的政治軍事地位。

「胡人之亂」

就中國境內的粟特人而言,其地位變化的重要拐點是安史之亂。

之前的康待賓叛亂等,則為中原「排胡情緒」埋下了「伏筆」。唐高宗調露元年(679),單于大都護府(今內蒙古中北部,外蒙古南部)管轄內的突厥降戶反叛,北方大亂。為防備突厥勾結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境內的粟特人反叛,唐朝在靈州境內置魯、麗、塞、含、依、契6個羈縻州,史稱「六胡州」,授予九姓胡各部族首領相應官職。

到了開元九年(721),六胡州居民因「苦於賦役」,以康待賓為首,康、安、何、石等眾多九姓胡聚眾為亂,攻陷六胡州。同年,康待賓被俘,送京斬殺。次年,康氏家族的康願子重新起事,唐朝再次平息反亂,複置魯州、麗州、契州、塞州。同年,唐朝強制遷徙六胡州叛眾5萬余口于中原腹地,開元十八年(730),又將已遷到中原的胡戶回遷至靈州舊地,複置匡、長二州。

很明顯,反復的叛亂消磨了中原王朝對粟特人的信任,屢次的強制移民體現出中原王朝對他們的防備。

六胡州之亂後,第二波被認為是粟特引發的大亂便是「安史之亂」,這一亂,動搖了盛唐根基。

事實上,無論是在安史叛軍中,還是在平定安史之亂的唐朝軍隊中,將領和士兵都是胡漢兼用的,安史叛軍中並非全是胡人出力,唐朝這邊也有僕固懷恩、安重璋等有外族背景的將領,故而大多學者認為,安史之亂應定性為爭奪統治權力的鬥爭,而不是不同民族間的鬥爭。

然而,在唐朝人眼中,安史之亂的領導者安祿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是地道的九姓胡,他們集結善戰的胡人發動叛亂,給唐朝社會造成的創傷不可原諒,因此,安史之亂平定過程中以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原都很排斥「胡化之風」。

 電影《妖貓傳》中的安祿山

至德二年(757),唐肅宗回到剛剛收復的長安,要求「宮省門帶‘安’字者改之」,這明顯是情緒化舉動:唐朝出於對安祿山的憎惡,希望抹掉所有安祿山的痕跡,即使「安」這個字本身是褒義且多不勝改。雖然後來很快又改了回去,但這隻言片語足以窺見當時唐朝對安祿山的厭惡。

再比如,中唐著名詩人白居易作《胡旋女》,將動亂與楊貴妃和安祿山的胡旋舞技相關聯,其文學作品散播的廣泛性將胡化導致安史之亂的觀點以及對胡人、胡風的遷怒也廣泛地傳播了出去:

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里餘。

中原自有胡旋者,鬥妙爭能爾不如。

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圜轉。

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園中冊作妃,金雞障下養為兒。

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

實際上,這種看法並不符合事實。胡服、胡旋舞的流行可能確實與大量粟特人的湧入有關,但唐前期,長安胡俗的流行與河北地區安祿山控制下以宗教信仰為載體的思想信仰變化並非一回事。胡化導致安史之亂的看法廣泛流傳,勢必對留居中原王朝的粟特人產生巨大的影響。

比如,曾參與平定叛亂、還抵禦過吐蕃入侵的將領安重璋因恥于和安祿山同姓,在平亂後請求改姓:「臣貫屬涼州,本姓安氏,以祿山構禍,恥與同姓,去至德二年五月,蒙恩賜姓李氏,今請割貫屬京兆府長安縣。」他從粟特安姓改為唐朝國姓,名字「抱玉」,極具漢文化特色。官員將領尚且如此,民間粟特人的處境可想而知。

銷聲匿跡

面對唐朝排斥胡化的思潮,面對種種猜忌、排擠與殺戮,中原的粟特人不得不採取各種辦法讓自己「銷聲匿跡」。

按常理,這種難覓容身之處的大環境,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回歸故土,但是定居他鄉的粟特人難以做到。8世紀初,伊斯蘭教已傳入中亞,唐朝在與阿拉伯帝國關於中亞的爭奪中本占了上風,但因安史之亂唐朝撤兵回防內地,中亞各國再難招架阿拉伯帝國而被伊斯蘭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本身有著自己信仰的粟特人要是回鄉就要面對轉變信仰的抉擇。再者,時代變遷,回鄉可能也成了異鄉人,定居他鄉的粟特人只能繼續留在中原王朝或去往其他民族統治的地區。

留居中原王朝的粟特人一般選擇徹底漢化:或改換姓名,或附會漢人的郡望,努力和中原王朝攀上關係,逐漸將自己從「根」上變成地道的漢人。

比如,有的康姓和安姓的粟特人將自己的祖籍追溯到會稽郡、洛陽、敦煌等地;石姓粟特人,會號稱自己是漢朝丞相石奮的後裔;何姓粟特人,則將自己的起源追溯到戰國時韓國王室,無論如何都不是宣稱自己來自安息王室。除了改姓,還有的粟特人從名字出發隱藏自己的外族身份,比如將有明顯粟特風格的「盤陀」「射」「沙」「芬」等字換成「忠」「義」「仁」「孝」等具有明顯漢文化內核的字。

除了改名換姓,少數粟特人也會通過與其他民族通婚、改變葬俗、改投中原文化及信仰等方式進行主動而徹底的漢化。

除了隱藏身份,安史之亂後的河北地區是粟特人的好去處,成為他們的新家園。

唐朝為了儘早結束安史之亂,在寶應元年至二年(762-763),陸續接受了安史部將投降,並給他們劃定了各自的統轄范圍,沒有從兵力和建制上徹底消滅安史集團的根底,而是形成了以魏博、成德、盧龍為主的河北藩鎮割據局面。

那時,河朔地區擁有重兵,能夠自立節度使,貢賦也不需要交給朝廷,自由度相當高。從高層到低級軍官都有粟特人存在,「胡風」「尚武」的標籤仍然沒有摘下,再加上其中有安史原本的部下,對待胡人相當友好。以史憲誠、何進滔為例,進入河北魏博節鎮後,他們有了不錯的發展,最後坐到了節度使的位置上。

河北地區崇胡風、尚武的特徵以及一些胡俗一直到後來的五代十國和宋代都仍有存在。

第三種去向是投靠或扶持其他民族。

部分粟特商人就是投靠了北方的回鶻汗國。在回鶻大軍南下平定安史叛軍時,回鶻貴族正式接觸到了摩尼教,粟特人作為摩尼教傳播的重要使者,選擇投靠回鶻,為其傳播宗教並利用宗教影響和參與回鶻王朝的一些統治,並在回紇宮廷中廣建勢力。

甚至一些粟特人在跟隨回鶻退出長安之前,一度假裝自己是回鶻人,以回鶻人的名義廣購土地、放高利貸,錦衣玉食,囂張一時。

到了草原上,在粟特人的幫助下,回鶻人還逐漸創立了自己的文字——回鶻文。

回鶻文《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圖源/網路

此外,晚唐時,河北及原六胡州的粟特胡人,加入到強勁的北方民族沙陀部當中,他們加入後,沙陀三部落裡有兩部的主體都是粟特人。這些粟特人又成為五代王朝的中堅力量,甚至像石敬瑭那樣當了皇帝。

除了以上三種去向,還有像史射勿的子孫後代那樣,承先輩的果,日常生活早已逐漸脫離粟特聚落的環境,融合了更多的漢文化元素,在習俗等方面潛移默化地隨中原文化改變,早已無需刻意隱藏。

小結

總的來說,曾活躍於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在安史之亂後逐漸失勢,隨著絲綢之路的中斷,粟特人也失去商人這一身份的用武之地,最終去向基本是加入到其他族群之中,或為漢族,或為突厥,或為其他民族。有的人還能在當時找到如河朔這樣稍安穩的家園,並逐漸被所在地同化。

安史之亂後,他們遭遇了地位的轉變,只能選擇隱藏自己、融入其他民族,最後的結果是其作為獨立族群認同感的消失,泯然於所在地。事實上,粟特人的這種銷聲匿跡,並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在多種原因的推動下,選擇了主動的民族融合。

但並非只從事貿易,他們也會入仕,有的還身居要職,功名顯赫。以入華的粟特人為例,他們中有的進入漠北突厥汗國,有的入仕北魏、北齊、北周、隋、唐不同時代的各級軍政機構,其中尤以從軍者居多。

是的,粟特民族中除了有商業人才,還有部分人尚武,他們擁有強健的體魄,英勇善戰。玄奘《大唐西域記》颯建國(即康國)條記載:「其王豪勇,鄰國承命,兵馬強盛,多是赭羯。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視死如歸,戰無前敵。」同時,《新唐書》安國條記載:「募勇健者為柘羯,柘羯者,猶如中國言戰士也。」雖然不一定每個粟特人都很能打,但粟特族群中確實存在著一些驍勇善戰的戰士。

寧夏固原南郊發現的隋唐史姓家族墓地中,有成員就是以軍功彰顯於世。史射勿入仕北周,從北周保定四年(564)到隋開皇二十年(600)一直隨中原將領四處征戰。近40年中,他曾與北齊、稽胡、突厥等多方作戰,以軍功獲任大都督、驃騎將軍等職位。史射勿在中原王朝奮鬥了一生,其子孫後輩也在中原紮了根,有的任唐朝監牧官管理馬匹,有的任中書省譯語人,這些工作發揮了粟特人的畜牧和語言天賦,不過他們與史射勿不同,他們的生活已逐漸脫離粟特聚落的環境,慢慢融合了更多的漢文化元素。

正設大夫右領軍驃騎將軍故史府君(射勿)之墓誌(蓋) 出自寧夏固原博物館編《固原文物精品圖集(中)》

可以說,在北朝至隋唐時期,粟特人雖然背井離鄉,但作為絲路貿易的壟斷者,借溝通東西的絲綢之路,他們既發揮了商業才能,又為自己謀求了一定的政治軍事地位。

「胡人之亂」

就中國境內的粟特人而言,其地位變化的重要拐點是安史之亂。

之前的康待賓叛亂等,則為中原「排胡情緒」埋下了「伏筆」。唐高宗調露元年(679),單于大都護府(今內蒙古中北部,外蒙古南部)管轄內的突厥降戶反叛,北方大亂。為防備突厥勾結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境內的粟特人反叛,唐朝在靈州境內置魯、麗、塞、含、依、契6個羈縻州,史稱「六胡州」,授予九姓胡各部族首領相應官職。

到了開元九年(721),六胡州居民因「苦於賦役」,以康待賓為首,康、安、何、石等眾多九姓胡聚眾為亂,攻陷六胡州。同年,康待賓被俘,送京斬殺。次年,康氏家族的康願子重新起事,唐朝再次平息反亂,複置魯州、麗州、契州、塞州。同年,唐朝強制遷徙六胡州叛眾5萬余口于中原腹地,開元十八年(730),又將已遷到中原的胡戶回遷至靈州舊地,複置匡、長二州。

很明顯,反復的叛亂消磨了中原王朝對粟特人的信任,屢次的強制移民體現出中原王朝對他們的防備。

六胡州之亂後,第二波被認為是粟特引發的大亂便是「安史之亂」,這一亂,動搖了盛唐根基。

事實上,無論是在安史叛軍中,還是在平定安史之亂的唐朝軍隊中,將領和士兵都是胡漢兼用的,安史叛軍中並非全是胡人出力,唐朝這邊也有僕固懷恩、安重璋等有外族背景的將領,故而大多學者認為,安史之亂應定性為爭奪統治權力的鬥爭,而不是不同民族間的鬥爭。

然而,在唐朝人眼中,安史之亂的領導者安祿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是地道的九姓胡,他們集結善戰的胡人發動叛亂,給唐朝社會造成的創傷不可原諒,因此,安史之亂平定過程中以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原都很排斥「胡化之風」。

 電影《妖貓傳》中的安祿山

至德二年(757),唐肅宗回到剛剛收復的長安,要求「宮省門帶‘安’字者改之」,這明顯是情緒化舉動:唐朝出於對安祿山的憎惡,希望抹掉所有安祿山的痕跡,即使「安」這個字本身是褒義且多不勝改。雖然後來很快又改了回去,但這隻言片語足以窺見當時唐朝對安祿山的厭惡。

再比如,中唐著名詩人白居易作《胡旋女》,將動亂與楊貴妃和安祿山的胡旋舞技相關聯,其文學作品散播的廣泛性將胡化導致安史之亂的觀點以及對胡人、胡風的遷怒也廣泛地傳播了出去:

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里餘。

中原自有胡旋者,鬥妙爭能爾不如。

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圜轉。

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園中冊作妃,金雞障下養為兒。

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

實際上,這種看法並不符合事實。胡服、胡旋舞的流行可能確實與大量粟特人的湧入有關,但唐前期,長安胡俗的流行與河北地區安祿山控制下以宗教信仰為載體的思想信仰變化並非一回事。胡化導致安史之亂的看法廣泛流傳,勢必對留居中原王朝的粟特人產生巨大的影響。

比如,曾參與平定叛亂、還抵禦過吐蕃入侵的將領安重璋因恥于和安祿山同姓,在平亂後請求改姓:「臣貫屬涼州,本姓安氏,以祿山構禍,恥與同姓,去至德二年五月,蒙恩賜姓李氏,今請割貫屬京兆府長安縣。」他從粟特安姓改為唐朝國姓,名字「抱玉」,極具漢文化特色。官員將領尚且如此,民間粟特人的處境可想而知。

銷聲匿跡

面對唐朝排斥胡化的思潮,面對種種猜忌、排擠與殺戮,中原的粟特人不得不採取各種辦法讓自己「銷聲匿跡」。

按常理,這種難覓容身之處的大環境,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回歸故土,但是定居他鄉的粟特人難以做到。8世紀初,伊斯蘭教已傳入中亞,唐朝在與阿拉伯帝國關於中亞的爭奪中本占了上風,但因安史之亂唐朝撤兵回防內地,中亞各國再難招架阿拉伯帝國而被伊斯蘭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本身有著自己信仰的粟特人要是回鄉就要面對轉變信仰的抉擇。再者,時代變遷,回鄉可能也成了異鄉人,定居他鄉的粟特人只能繼續留在中原王朝或去往其他民族統治的地區。

留居中原王朝的粟特人一般選擇徹底漢化:或改換姓名,或附會漢人的郡望,努力和中原王朝攀上關係,逐漸將自己從「根」上變成地道的漢人。

比如,有的康姓和安姓的粟特人將自己的祖籍追溯到會稽郡、洛陽、敦煌等地;石姓粟特人,會號稱自己是漢朝丞相石奮的後裔;何姓粟特人,則將自己的起源追溯到戰國時韓國王室,無論如何都不是宣稱自己來自安息王室。除了改姓,還有的粟特人從名字出發隱藏自己的外族身份,比如將有明顯粟特風格的「盤陀」「射」「沙」「芬」等字換成「忠」「義」「仁」「孝」等具有明顯漢文化內核的字。

除了改名換姓,少數粟特人也會通過與其他民族通婚、改變葬俗、改投中原文化及信仰等方式進行主動而徹底的漢化。

除了隱藏身份,安史之亂後的河北地區是粟特人的好去處,成為他們的新家園。

唐朝為了儘早結束安史之亂,在寶應元年至二年(762-763),陸續接受了安史部將投降,並給他們劃定了各自的統轄范圍,沒有從兵力和建制上徹底消滅安史集團的根底,而是形成了以魏博、成德、盧龍為主的河北藩鎮割據局面。

那時,河朔地區擁有重兵,能夠自立節度使,貢賦也不需要交給朝廷,自由度相當高。從高層到低級軍官都有粟特人存在,「胡風」「尚武」的標籤仍然沒有摘下,再加上其中有安史原本的部下,對待胡人相當友好。以史憲誠、何進滔為例,進入河北魏博節鎮後,他們有了不錯的發展,最後坐到了節度使的位置上。

河北地區崇胡風、尚武的特徵以及一些胡俗一直到後來的五代十國和宋代都仍有存在。

第三種去向是投靠或扶持其他民族。

部分粟特商人就是投靠了北方的回鶻汗國。在回鶻大軍南下平定安史叛軍時,回鶻貴族正式接觸到了摩尼教,粟特人作為摩尼教傳播的重要使者,選擇投靠回鶻,為其傳播宗教並利用宗教影響和參與回鶻王朝的一些統治,並在回紇宮廷中廣建勢力。

甚至一些粟特人在跟隨回鶻退出長安之前,一度假裝自己是回鶻人,以回鶻人的名義廣購土地、放高利貸,錦衣玉食,囂張一時。

到了草原上,在粟特人的幫助下,回鶻人還逐漸創立了自己的文字——回鶻文。

回鶻文《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圖源/網路

此外,晚唐時,河北及原六胡州的粟特胡人,加入到強勁的北方民族沙陀部當中,他們加入後,沙陀三部落裡有兩部的主體都是粟特人。這些粟特人又成為五代王朝的中堅力量,甚至像石敬瑭那樣當了皇帝。

除了以上三種去向,還有像史射勿的子孫後代那樣,承先輩的果,日常生活早已逐漸脫離粟特聚落的環境,融合了更多的漢文化元素,在習俗等方面潛移默化地隨中原文化改變,早已無需刻意隱藏。

小結

總的來說,曾活躍於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在安史之亂後逐漸失勢,隨著絲綢之路的中斷,粟特人也失去商人這一身份的用武之地,最終去向基本是加入到其他族群之中,或為漢族,或為突厥,或為其他民族。有的人還能在當時找到如河朔這樣稍安穩的家園,並逐漸被所在地同化。

安史之亂後,他們遭遇了地位的轉變,只能選擇隱藏自己、融入其他民族,最後的結果是其作為獨立族群認同感的消失,泯然於所在地。事實上,粟特人的這種銷聲匿跡,並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在多種原因的推動下,選擇了主動的民族融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