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還能飄在太空中,不掉下來?

人類在地球上發展繁衍數百萬年, 我們已經對地球上大部分自然現象習以為常, 最典型的就是重力。 牛頓在十九世紀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認為月球高懸空中受的力和蘋果從樹上墜落地面的力本質上是一樣的, 這就是萬有引力定律。

為了更好地理解為何月球高懸空中的問題, 牛頓曾提出過一個思維實驗, 被後人稱之為「牛頓大炮」。 當一個物體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平行飛出, 那麼它最終的墜落點遠近和出發時的初速度有關係, 當高度一定初速度越大飛行的越遠。 假設在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座大炮, 炮彈初速度很大, 導致它的墜落點和出發點之間的距離大於地球半徑, 這意味著什麼?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圓形的, 那麼這顆炮彈將一直處在下墜的狀態, 但是它卻永遠都無法墜落到地面之上。 月球作為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 它就是如此, 我們可以理解成它一直都有下墜到地球表面的趨勢, 但卻永遠都不能如願。

從更高一層次的角度來思考, 實際上地球也是如此!

地球重達60億億噸, 但是卻可以漂浮在太空中, 四周完全沒有任何的支撐, 這一度令很多人難以理解, 地球為什麼就不往下掉。

首先我們可以說地球一直在往下墜落, 但是就像它自己的衛星一樣, 地球繞著太陽公轉, 一直都有著向下墜落的趨勢, 之所以看起來是漂浮在太空中的樣子, 主要就是因為地球一直在運動, 如果有一天它相對太陽靜止了, 那麼它真的就會一頭紮進太陽的懷抱中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 在太空中並沒有明確的上下之分, 就像是太空人在空間站中倒立過來, 所以他們自己來說也並不會有任何的不適, 因為太空中處於失重狀態時是完全不分上下的。 在地球表面的「上」一般是垂直地面指向外太空, 而「下」一般是垂直地面指向地心的方向, 如果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受到萬有引力的方向。

如果把這樣的推論放在外太空中, 那麼也就有了上和下之分, 對於地球而言它所處的空間「下」指的是地球和太陽連線並指向太陽的方向。 如果說地球一直不往下墜落, 可以理解成地球一直不被太陽所捕獲。

當然這種情況是暫時的, 地球將不會一直「懸浮」在那裡,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未來它將墜向地球

太陽作為一顆普通的恒星, 按照它的質量來劃分, 太陽是黃矮星, 壽命大約是100億年, 目前已經度過了50億年。 未來太陽燃燒殆盡, 氫核逐漸減少, 氦核逐漸增加, 最終發生氦閃, 也就是氦核的聚變, 這個過程在瞬間完成, 屆時太陽急速膨脹, 它的外邊緣將達到地球和火星軌道之間的位置,這也就意味著地球將在太陽肚子裡公轉了,換一句話說地球墜向了太陽,而不是一直懸浮在外太空。

如果從更大的視角來看,太陽系的直徑在2-3光年,但這並不是宇宙的全部,按照目前主流科學觀點,宇宙有930億年光年的可觀測直徑,因此說太陽系也處在更大的天體系統中。雖然太陽加上八大行星,看起來像是漂浮在外太空,但實際上太陽帶著自己整個家族在繞銀河系中心旋轉,這個中心距離我們2.6萬光年,它被認為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聚集著銀河系很大的質量。

銀河系內的恒星都在繞著銀心運動,如果有一天不再運動,那就意味著將要被銀心超大質量黑洞所吞噬,也就是墜向了銀心,那裡對於太陽系而言就是「下」。

它的外邊緣將達到地球和火星軌道之間的位置,這也就意味著地球將在太陽肚子裡公轉了,換一句話說地球墜向了太陽,而不是一直懸浮在外太空。

如果從更大的視角來看,太陽系的直徑在2-3光年,但這並不是宇宙的全部,按照目前主流科學觀點,宇宙有930億年光年的可觀測直徑,因此說太陽系也處在更大的天體系統中。雖然太陽加上八大行星,看起來像是漂浮在外太空,但實際上太陽帶著自己整個家族在繞銀河系中心旋轉,這個中心距離我們2.6萬光年,它被認為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聚集著銀河系很大的質量。

銀河系內的恒星都在繞著銀心運動,如果有一天不再運動,那就意味著將要被銀心超大質量黑洞所吞噬,也就是墜向了銀心,那裡對於太陽系而言就是「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