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世界上最「幽默」國家,出兵80人參加戰爭,卻回來81人

幾乎每個人都熱愛和平, 我們生活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

但是這個世界目前還有很多地方發生戰爭, 每天都有可能有人因為戰爭死傷。

戰爭對於每個國家, 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痛苦而悲哀的。

說到幽默這個詞, 似乎和戰爭沒有一點關係。 畢竟我們每當想到戰爭都會聯想到血流成河, 屍橫遍野。

但是歷史往往喜歡和我們開玩笑, 有一些戰爭確實就帶著一點幽默。

比方說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場戰爭, 這個國家。 雖然參加了戰鬥但是沒有死傷一人, 而且士兵回國的時候還多出了一個人。

這個國家也許大家沒有聽過, 它就是列支敦士登公國。

夾縫中求生存

說起這個國家的面積其實很小, 面積只有160.5萬平方公里。 而它的人口只有區區三萬七千多人, 您沒有聽錯, 整個國家只有幾萬人口。

雖然人口少, 國土面積小。 但是這依然是一個國家, 而且還在1866年獲得了獨立, 成為了一個主權國家。

這個國家位於歐洲中部, 緊鄰著歐洲兩個強國:普魯士和奧地利。

我們都知道普魯士是善戰的, 而奧地利也不示弱。 最終在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發生了一場戰爭。

本來列支敦士登公國是不想捲入這場戰爭的, 只想著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

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讓列支敦士登公國只能選擇一個盟友, 再三權衡之後列支敦士登公國選擇了和自己距離更近一些的奧地利, 決定和奧地利成為盟友。

雖然這個國家人口只有幾萬, 也不可能組織出大規模的軍隊。 但是奧地利得知這個鄰國站在自己一邊依然是很高興的。

出兵幫助奧地利

奧地利本國組織了大規模的軍隊準備對抗普魯士, 而列支敦士登公國只組織了一支軍隊。

這支軍隊人數說出來可能覺得不可思議, 只有80人。

這支80人的軍隊就是列支敦士登公國能派出的全部軍隊了, 除去裝備上的落後, 從人數上來說這支軍隊戰鬥力肯定是強不到哪裡去的。

但就是這樣一支不足百餘人的軍隊, 卻被奧地利當做是盟友之間最偉大的援助。

當奧地利的軍官審視了這支80人軍隊的時候, 覺得這支軍隊不適合做前鋒。

一來是人數太少, 區區80人沖上前去很容易全軍覆沒。

二來畢竟是盟友支援的部隊, 如果讓盟友去打前鋒的話, 道義上說不過去,

而且萬一這80人損傷慘重, 在盟友那裡也不好交代。

於是奧地利決定把這80人安排在一個相對來說安全的地方戰鬥, 這個地方就是哨兵。 主要負責的是守衛一個叫提羅爾的地區, 而這個地區也不是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在這個地方做守衛還是相對來說很安全的。

熱愛和平的士兵

雖然來說守衛的這個地方相對安全,但是這畢竟是戰爭。萬一敵人派兵來攻打,那麼死傷也是在所難免的。

有趣的是,敵人派出了一支熱愛和平的軍隊,義大利軍隊。

讀過二戰故事的朋友都知道,義大利人是熱愛和平的,不喜歡戰爭。而且戰鬥力也不怎麼強,就這樣這支義大利軍隊被派遣到這裡攻打提羅爾。

最初當然是進行軍事對峙,義大利的士兵在對面修建堡壘。而列支敦士在這邊也修築了防禦工事。

接下來就是爭奪這個地區了,換作是別的國家早就已經開始血流成河了。

可是義大利士兵似乎對攻下這個地方沒有什麼興趣,義大利士兵每天做的不是如何進攻。而是做飯,吃飯,睡覺。有時候也換崗放哨,不過也不是那種嚴肅的站崗,似乎有一種度假的感覺。

而看列支敦士這邊,也和義大利士兵一樣。每天除了站崗,做飯吃飯,就是睡覺。偶爾還會因為寂寞而唱歌,有些士兵還會跳舞助興。

就這樣兩支軍隊各自都按兵不動,日子一天一天就這樣過去了。雙方似乎都要忘記這是戰爭,甚至都把這當做是度假了。

但戰爭畢竟是戰爭,如果不開一槍的話就有些說不過去了。於是一個士兵拿出槍,對著天空開了一槍。

對面的士兵聽到了,也象徵性的對著天開了一槍。這樣也算是兩軍都開火了。

開完槍之後,兩軍就又各自過各自的日子。互不影響,該吃吃該喝喝。

由於長時間沒有戰鬥,列支敦士的士兵居然一個受傷的都沒有,更別提死亡了。

時間過去了沒多久,奧地利和普魯士的戰爭就結束了。列支敦士的士兵覺得該回國了,於是連忙收拾東西,高高興興準備回家。

光榮回國 無一傷亡

最終戰爭的結果是奧地利失敗了,但是對於列支敦士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本來戰爭是殘酷了,流血的。但是對於列支敦士的士兵來說似乎更像是度假。這80人組織的軍隊似乎還帶有一種詼諧幽默的喜劇元素。

80人興高采烈地回國,親人們夾道歡迎。

這80人回國的時候,有人發現居然從中多出了一個人。這下大家都疑惑了,打一場戰爭沒有死傷一個士兵,反而還多出一個人?

原來,這多出了一個人並不是列支敦士的士兵。而是在這80人返回的時候發現一名奧地利的聯絡官。

由於奧地利戰敗了,軍隊潰散。這名聯絡官也因為找不到隊友而迷路。此時善良的列支敦士士兵乾脆就帶著這名軍官一起回國,享受和平與榮譽。畢竟奧地利和列支敦士是盟友嘛。

後來那名奧地利的聯絡官也回到了自己的祖國,這80名列支敦士士兵也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這個故事從此流傳下來,列支敦士與義大利士兵的表現讓很多人所不齒。一些職業軍人認為軍人的天職就是戰鬥。

列支敦士的士兵把戰爭當做度假,簡直就是軍人的恥辱,他們根本不配穿這身軍裝。

這種觀點雖然也有它的道理,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講,列支敦士的士兵做法也有對的地方。

戰爭是殘酷的,每次流血犧牲都會讓親人悲痛欲絕。而這次戰爭列支敦士與義大利的軍人明白了這一點,儘量避免流血犧牲,讓自己安全回國。

這也算得上是一種生存智慧,雖然這場戰爭成為了笑話,但是自己最終活下來和家人團聚。也許輸贏有時候並不重要,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熱愛和平的士兵

雖然來說守衛的這個地方相對安全,但是這畢竟是戰爭。萬一敵人派兵來攻打,那麼死傷也是在所難免的。

有趣的是,敵人派出了一支熱愛和平的軍隊,義大利軍隊。

讀過二戰故事的朋友都知道,義大利人是熱愛和平的,不喜歡戰爭。而且戰鬥力也不怎麼強,就這樣這支義大利軍隊被派遣到這裡攻打提羅爾。

最初當然是進行軍事對峙,義大利的士兵在對面修建堡壘。而列支敦士在這邊也修築了防禦工事。

接下來就是爭奪這個地區了,換作是別的國家早就已經開始血流成河了。

可是義大利士兵似乎對攻下這個地方沒有什麼興趣,義大利士兵每天做的不是如何進攻。而是做飯,吃飯,睡覺。有時候也換崗放哨,不過也不是那種嚴肅的站崗,似乎有一種度假的感覺。

而看列支敦士這邊,也和義大利士兵一樣。每天除了站崗,做飯吃飯,就是睡覺。偶爾還會因為寂寞而唱歌,有些士兵還會跳舞助興。

就這樣兩支軍隊各自都按兵不動,日子一天一天就這樣過去了。雙方似乎都要忘記這是戰爭,甚至都把這當做是度假了。

但戰爭畢竟是戰爭,如果不開一槍的話就有些說不過去了。於是一個士兵拿出槍,對著天空開了一槍。

對面的士兵聽到了,也象徵性的對著天開了一槍。這樣也算是兩軍都開火了。

開完槍之後,兩軍就又各自過各自的日子。互不影響,該吃吃該喝喝。

由於長時間沒有戰鬥,列支敦士的士兵居然一個受傷的都沒有,更別提死亡了。

時間過去了沒多久,奧地利和普魯士的戰爭就結束了。列支敦士的士兵覺得該回國了,於是連忙收拾東西,高高興興準備回家。

光榮回國 無一傷亡

最終戰爭的結果是奧地利失敗了,但是對於列支敦士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本來戰爭是殘酷了,流血的。但是對於列支敦士的士兵來說似乎更像是度假。這80人組織的軍隊似乎還帶有一種詼諧幽默的喜劇元素。

80人興高采烈地回國,親人們夾道歡迎。

這80人回國的時候,有人發現居然從中多出了一個人。這下大家都疑惑了,打一場戰爭沒有死傷一個士兵,反而還多出一個人?

原來,這多出了一個人並不是列支敦士的士兵。而是在這80人返回的時候發現一名奧地利的聯絡官。

由於奧地利戰敗了,軍隊潰散。這名聯絡官也因為找不到隊友而迷路。此時善良的列支敦士士兵乾脆就帶著這名軍官一起回國,享受和平與榮譽。畢竟奧地利和列支敦士是盟友嘛。

後來那名奧地利的聯絡官也回到了自己的祖國,這80名列支敦士士兵也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這個故事從此流傳下來,列支敦士與義大利士兵的表現讓很多人所不齒。一些職業軍人認為軍人的天職就是戰鬥。

列支敦士的士兵把戰爭當做度假,簡直就是軍人的恥辱,他們根本不配穿這身軍裝。

這種觀點雖然也有它的道理,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講,列支敦士的士兵做法也有對的地方。

戰爭是殘酷的,每次流血犧牲都會讓親人悲痛欲絕。而這次戰爭列支敦士與義大利的軍人明白了這一點,儘量避免流血犧牲,讓自己安全回國。

這也算得上是一種生存智慧,雖然這場戰爭成為了笑話,但是自己最終活下來和家人團聚。也許輸贏有時候並不重要,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