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花了1年,他將「60年屋齡」的老宅,改造成「桃源」,將生活過成詩

當有一天, 您的祖宅面臨倒塌的命運, 您是會選擇任其破敗荒廢, 還是選擇重新改造它呢?

年近不惑的伍開堂先生, 選擇花1年的時間, 砸下了許多積蓄, 將破舊不堪的老宅子改造成了村裡的「桃花源」。 以修繕改造為基礎, 保留了老宅原有的面貌, 將生活過成了詩。

▼修繕後的老宅外觀

整個老宅修繕羨慕, 工程巨大。 因為原有的老宅由於部分樑柱問題, 面臨「倒塌」的危險。 如何在保證老宅原貌的同時, 加固老宅支撐力, 成為了@伍先生需要考量的問題。

▼改造前的老宅

原以為改造修繕, 是件簡單的事情。 但是真的開始改造這座擁有60屋齡的老宅時, 才知道有多難。 與重建不同, 重建可以直接按全新的姿態進行設計施工, 而改造則是修繕和維護, 費時費工費力。

作為一棟擁有60年屋齡的建築, 這是屋主@伍先生的出生地, 這座老宅幾乎藏著他的整個童年時代。 但是因為年久失修, 地基塌陷, 房屋傾斜, 可能一不小心, 這座老宅就會坍塌。

面對這樣一座老宅, 如何扶正老屋和更換樑柱, 成為了伍先生最為頭疼的問題。

▼老宅改造工作前期準備

因為要替換老宅的部分木質結構, 因此就需要大量的木料。 從砍伐到搬運, 再到晾曬和堆壓, 就耗時了差不多2個月的時間。 唯有經過反復堆壓、翻曬、定性後的木料, 才能夠使用。

而這些工序, 光靠@伍先生一個人肯定是無法操作的, 因此伍先生請了當地許多工人。 甚至為了還原老宅原貌, 伍先生還請了許多木工師傅, 但是大多數師傅一聽到是老宅改造,

就搖搖頭, 相比于新宅重建, 老宅改造更顯得困難重重。

▼改造後的門樓

老宅原有的門樓, 已經坍塌嚴重, 無奈之下, @伍先生只能全部拆掉, 並且利用新木材, 重新搭建了一個原木榫卯結構的門樓, 再鋪上了一層舊青瓦, 老宅子似乎有了「嶄新的面貌」。

▼改造難題:地基塌陷

由於房屋最左邊的地基塌陷, 因此老宅左側的簷柱已經歪斜嚴重。 而如何加固扶正老宅, 成為了最為困難的問題。 既要保護好老宅面貌, 又要讓老宅重新擺正, 的確太難了。

最後伍先生請來了6個精壯的漢子, 耗時2天,才加固了地址,扶正了簷柱。

▼重新建造的餐廳

而原有的老宅因為老宅戶型缺陷,並沒有如今意義上的「餐廳區域」。因此在思量過後,@伍先生決定利用院落的部分位置,重新搭建一座老房子。因為是新建建築,因此較為方便,修造過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

只是修建餐廳,需要大量的瓦片,而時至今日,燒制瓦片的瓦片廠早已倒閉,想買瓦片都沒地方買。歷經幾番周折之後,@伍先生在村裡找到了兩座預計被拆掉的「碾坊」,碾坊上的「瓦片」也被重新利用了。

已經被淘汰了的碾坊

面臨被拆除的碾坊,外觀看起來的確漂亮,但是因為如今再也沒人使用碾坊,只能被拆掉。其實許多老宅和老建築,最終的歸屬,便是如此,不是荒廢坍塌,就是拆掉,著實有些遺憾。

▼祖屋老宅的內部修繕

而內部修繕問題,看起來不難,卻真的費工費時。原有的木結構已經堆積了許多塵埃,因此簡單的清掃,並不能解決「灰塵」和「腐壞」問題。

伍先生親自上陣,和工人師傅一起,親自搭腳手架,將屋頂和屋面堆積的灰塵全部都清掃一空。同時面臨老舊的閣樓以及木板,@伍先生採用了「打磨手法」,進行了全方位的打磨之後,板壁「煥然一新」。

▼地板上的改造

而老宅原來並沒有「地板」,只是一層古舊的老泥土。@伍先生採用了從市場上淘回來的舊范本,進行鋪設,才讓這座老宅擁有了看似古舊又有韻味的地板。

同時房間裡的每一個木結構牆壁,全部都被打磨了一遍,而這個歷程,用@伍先生的話來說:是淚流滿面的。因為打磨時木沫飛揚,眼睛裡常常會揉進灰塵。

而這樣一系列的打磨和修繕之下,也是值得的。原本破舊斑駁的木牆,都顯露一層嶄新的面貌。荒蕪的老宅,從不能住人的「危房」,變成了一個宜居又愜意的「桃源」。

▼庭院裡的改造

同時庭院裡原本是泥土,一到下雨天,整個院子都是泥濘的水坑。@伍先生從河邊和山地上,運回來了許多大石頭,進行了鋪設。天然的大石頭,成為了庭院裡的地板,走在上面,真的舒服至極。

▼而這些石頭地板,也是@伍先生和工人師傅們,一塊一塊地按照尺寸,嵌入在地裡。在歷經1年多的改造時間裡,慢慢的,老宅擁有了迷人的魅力正在施工的庭院

▼改造後的室內空間

而室內空間裡的木板全部被打磨之後,原本破舊不堪祖屋,就成為了伍先生的「豪宅」,外面是漂亮的圍牆,內部是漂亮的木屋。住在這裡可以看到周圍的梯田、山林。

每天早上晨起時,還能看到滿山的煙雲繚繞,猶如仙境一般的環境,讓老宅顯得更為曼妙,而@伍先生也預計將這座老宅打造成一個民宿。

▼這一場沒有「設計圖紙」的改造,完全依照老宅原有的形制,進行了修繕,甚至是原本木質壁龕上的雕刻線條,也被保留了下來。以嶄新的姿態,還原了記憶裡的祖宅。

▼小屋一旁的造景

而伍先生,準備在老宅的牆角位置,種上許多花草、青苔,等到來年春天,花草爬上牆壁,慢慢盛放出最美的姿態。如今乍看之下,這個小小的位置,似乎有了「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詩意,讓人更期待來年的「繁花似錦」。

▼圍牆下的造景

在修建過程之中,就連青瓦圍牆下的地方,也進行了造景設計,從山上移栽了許多青苔和花木,原本在山中生長的一草一木,如今被伍先生移栽到了牆下,成為了老宅裡最好的風景。

▼被保留下來的柿子樹

原本許多師傅都建議伍先生,將老屋前的柿子樹挖掉,再種上其他樹。但是伍先生一想到小時候父輩們給自己採摘柿子的場景,就決定將它保留下來。

▼被保留下來的柿子樹,顯得禪意感十足。而且下方還佈置了一個小小水池,一池的鵝卵石和錦鯉,成為了最美的風景。

▼院落裡的小徑上,也鋪滿了從河裡撿回來的鵝卵石,準備打造成一個宜人的「枯山水」造景。

▼時值冬日,草木枯枝

等到這座老宅已經改造完成的時候,已經入冬了,秋葉枯黃掉落,柿子樹上還掛著零零散散的紅柿子,這樣的小小生活,像極了詩裡的「歸園田居」,處處是風景。

▼樓梯空間上的改造

而原有的樓梯空間已經破舊腐敗,無法進行修繕。因此@伍先生決定將其全部拆掉,換上了最好的梓木,在原有的樓梯空間裡,打造了一個旋轉樓梯,原木風的格調,真的簡單又美好。

▼並且每一個房間,都在原本的木窗裡,按上了透明玻璃,增強了老宅的採光。

▼被修繕一新的老傢俱

而老宅裡原本遺留的老傢俱,也被重新利用了起來。在一番擦洗、修復之後,老傢俱又成為了「老宅裡的常客」,古舊的茶幾上面,是斑駁的歲月痕跡,似乎還遺留著原本的風韻。

其實對於@伍先生來說,在老宅改造之中,並不是在「更新換代」,而是保留原本的記憶,喚醒屬於老建築的氣息。

▼小小的落地窗下,擺上這張古舊的小茶幾,坐在窗前,看雲卷雲舒,聽山澗鳥鳴,再喝上一口清茶,這樣的生活,大概就是古人豔羨的「桃源」了吧?

▼改造後的老宅子,成為了村中一個獨特的存在,它位於半山腰上,每每夜晚時分,點亮一盞盞燈,似乎舊時候的回憶,都湧上心頭。時光不可逆,但從來都不影響我們追憶往昔。

或許對於外人來說,許多人會不解@伍先生改造老宅的想法,難道重新建造一套房子,不香嗎?可對於@伍先生來說:重新修建的房子,再也不是童年時光的那棟老宅子。

人正是因為胸懷過往,才會變得強大,修繕一棟老房子雖然辛苦,可卻值得,難道不是嗎?

耗時2天,才加固了地址,扶正了簷柱。

▼重新建造的餐廳

而原有的老宅因為老宅戶型缺陷,並沒有如今意義上的「餐廳區域」。因此在思量過後,@伍先生決定利用院落的部分位置,重新搭建一座老房子。因為是新建建築,因此較為方便,修造過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

只是修建餐廳,需要大量的瓦片,而時至今日,燒制瓦片的瓦片廠早已倒閉,想買瓦片都沒地方買。歷經幾番周折之後,@伍先生在村裡找到了兩座預計被拆掉的「碾坊」,碾坊上的「瓦片」也被重新利用了。

已經被淘汰了的碾坊

面臨被拆除的碾坊,外觀看起來的確漂亮,但是因為如今再也沒人使用碾坊,只能被拆掉。其實許多老宅和老建築,最終的歸屬,便是如此,不是荒廢坍塌,就是拆掉,著實有些遺憾。

▼祖屋老宅的內部修繕

而內部修繕問題,看起來不難,卻真的費工費時。原有的木結構已經堆積了許多塵埃,因此簡單的清掃,並不能解決「灰塵」和「腐壞」問題。

伍先生親自上陣,和工人師傅一起,親自搭腳手架,將屋頂和屋面堆積的灰塵全部都清掃一空。同時面臨老舊的閣樓以及木板,@伍先生採用了「打磨手法」,進行了全方位的打磨之後,板壁「煥然一新」。

▼地板上的改造

而老宅原來並沒有「地板」,只是一層古舊的老泥土。@伍先生採用了從市場上淘回來的舊范本,進行鋪設,才讓這座老宅擁有了看似古舊又有韻味的地板。

同時房間裡的每一個木結構牆壁,全部都被打磨了一遍,而這個歷程,用@伍先生的話來說:是淚流滿面的。因為打磨時木沫飛揚,眼睛裡常常會揉進灰塵。

而這樣一系列的打磨和修繕之下,也是值得的。原本破舊斑駁的木牆,都顯露一層嶄新的面貌。荒蕪的老宅,從不能住人的「危房」,變成了一個宜居又愜意的「桃源」。

▼庭院裡的改造

同時庭院裡原本是泥土,一到下雨天,整個院子都是泥濘的水坑。@伍先生從河邊和山地上,運回來了許多大石頭,進行了鋪設。天然的大石頭,成為了庭院裡的地板,走在上面,真的舒服至極。

▼而這些石頭地板,也是@伍先生和工人師傅們,一塊一塊地按照尺寸,嵌入在地裡。在歷經1年多的改造時間裡,慢慢的,老宅擁有了迷人的魅力正在施工的庭院

▼改造後的室內空間

而室內空間裡的木板全部被打磨之後,原本破舊不堪祖屋,就成為了伍先生的「豪宅」,外面是漂亮的圍牆,內部是漂亮的木屋。住在這裡可以看到周圍的梯田、山林。

每天早上晨起時,還能看到滿山的煙雲繚繞,猶如仙境一般的環境,讓老宅顯得更為曼妙,而@伍先生也預計將這座老宅打造成一個民宿。

▼這一場沒有「設計圖紙」的改造,完全依照老宅原有的形制,進行了修繕,甚至是原本木質壁龕上的雕刻線條,也被保留了下來。以嶄新的姿態,還原了記憶裡的祖宅。

▼小屋一旁的造景

而伍先生,準備在老宅的牆角位置,種上許多花草、青苔,等到來年春天,花草爬上牆壁,慢慢盛放出最美的姿態。如今乍看之下,這個小小的位置,似乎有了「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詩意,讓人更期待來年的「繁花似錦」。

▼圍牆下的造景

在修建過程之中,就連青瓦圍牆下的地方,也進行了造景設計,從山上移栽了許多青苔和花木,原本在山中生長的一草一木,如今被伍先生移栽到了牆下,成為了老宅裡最好的風景。

▼被保留下來的柿子樹

原本許多師傅都建議伍先生,將老屋前的柿子樹挖掉,再種上其他樹。但是伍先生一想到小時候父輩們給自己採摘柿子的場景,就決定將它保留下來。

▼被保留下來的柿子樹,顯得禪意感十足。而且下方還佈置了一個小小水池,一池的鵝卵石和錦鯉,成為了最美的風景。

▼院落裡的小徑上,也鋪滿了從河裡撿回來的鵝卵石,準備打造成一個宜人的「枯山水」造景。

▼時值冬日,草木枯枝

等到這座老宅已經改造完成的時候,已經入冬了,秋葉枯黃掉落,柿子樹上還掛著零零散散的紅柿子,這樣的小小生活,像極了詩裡的「歸園田居」,處處是風景。

▼樓梯空間上的改造

而原有的樓梯空間已經破舊腐敗,無法進行修繕。因此@伍先生決定將其全部拆掉,換上了最好的梓木,在原有的樓梯空間裡,打造了一個旋轉樓梯,原木風的格調,真的簡單又美好。

▼並且每一個房間,都在原本的木窗裡,按上了透明玻璃,增強了老宅的採光。

▼被修繕一新的老傢俱

而老宅裡原本遺留的老傢俱,也被重新利用了起來。在一番擦洗、修復之後,老傢俱又成為了「老宅裡的常客」,古舊的茶幾上面,是斑駁的歲月痕跡,似乎還遺留著原本的風韻。

其實對於@伍先生來說,在老宅改造之中,並不是在「更新換代」,而是保留原本的記憶,喚醒屬於老建築的氣息。

▼小小的落地窗下,擺上這張古舊的小茶幾,坐在窗前,看雲卷雲舒,聽山澗鳥鳴,再喝上一口清茶,這樣的生活,大概就是古人豔羨的「桃源」了吧?

▼改造後的老宅子,成為了村中一個獨特的存在,它位於半山腰上,每每夜晚時分,點亮一盞盞燈,似乎舊時候的回憶,都湧上心頭。時光不可逆,但從來都不影響我們追憶往昔。

或許對於外人來說,許多人會不解@伍先生改造老宅的想法,難道重新建造一套房子,不香嗎?可對於@伍先生來說:重新修建的房子,再也不是童年時光的那棟老宅子。

人正是因為胸懷過往,才會變得強大,修繕一棟老房子雖然辛苦,可卻值得,難道不是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