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東京奧運會的「日本設計」,又翻車了,被日本網友吐槽:居酒屋的制服都要更時尚

「日本設計」一向風評不錯, 為何總在東奧翻車?

距離「2020東京奧運會」還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然而最近東京奧運會又又又被炎上,

這次是因為其頒獎服, 也就是志願者在頒獎儀式上要穿的服飾。

日本網友非常嫌棄這種頒獎服, 覺得實在「太土太簡陋」。

紛紛吐槽「像居酒屋制服, 穿上後感覺託盤裡裝的不是獎牌而是啤酒烤串」、「像洗浴中心的服裝, 託盤裡裝的不是獎牌而是肥皂毛巾,

感覺下一秒就可以去泡澡。 」

「是很像居酒屋沒錯啦!但最近的居酒屋制服都比這個要時尚很多噢!」

「因為新冠疫情, 所以居酒屋的打工沒有了。 因為不能穿, 所以有種在頒獎儀式上穿居酒屋制服的感覺, 是本屆奧運會的最好象徵。 」

「在裙子和褲子的基礎上加入和風的元素, 就會變得很奇怪。 和服歸和服, 西服歸西服, 兩者都要明顯分開。 」

「已經是這個國家‘最終的成果’展示。 雖然很悲傷, 但這就是現實。 」

「如果想要向世界傳達日本的美, 豔麗的和服和裙褲不好嗎?難道頒獎服就完全只靠設計師一個人來決定?不是要綜合很多人的意見嗎?反正看起來很寒磣」

大家吐槽的原因都集中在這種頒獎服實在不能突顯日本的特色。 頒獎服「不夠日本」, 放到奧運會這種國際舞臺上真的很丟臉, 於是便在網上掀起聲勢浩大的「要求更換東奧頒獎服」的活動。

其中, 很多網友表示「無法理解設計師」:

「與其說是居酒屋制服, 倒不如說是路邊澡堂的服裝。 不管怎麼說, 完全沒有日本的風格, 怎麼看也不覺得是好衣服。

很難理解設計師究竟在想些什麼。 」

那麼, 本次頒獎服的設計師山口壯大究竟在想些什麼呢?

設計師到底在想什麼?

首先讓我們來瞭解設計師山口壯大的背景:

生於1982年、畢業于文化服裝學院的他是日本炙手可熱的新銳設計師、造型師, 同時也是小眾潮牌Mikirihassin的品牌總監。

曾在「Dreams-to be continued」高田賢三回顧展覽中負責總策劃與總設計:

也曾參與多樣性時裝秀, 將身體多樣性帶入未來:

他的作品十分大膽前衛, 可見他具備一定的時尚實力。

他的奶奶是和服設計師, 在濃厚的時尚家庭氛圍中, 他自幼就非常瞭解和服, 而在個人設計上,擅長和洋折衷。

本次頒獎服的設計,可謂是他職業生涯上的高光時刻,即便充滿各種非議。

實際上,他在頒獎服的設計上耗費了許多心血。

考慮到頒獎典禮在炎熱的夏季中舉行、志願者需要長時間穿著,因此實用和舒適很重要。而傳統和服的布料繁多,散熱慢,因此他選用具有防暑降溫功能的再生平紋面料作為原料。

在設計的過程中,他結合了「重疊」、「織」、「結」、「染」等和服傳統製作工作,再融合現代服飾設計理念,防暑兼實用並存。

志願者可以自行決定搭配褲子或者長裙。在女裝頒獎服中,設計了百褶長裙,在前進時會飄動,突出和服行走的感覺。

頒獎服的細節設計也值得一提。

他特意設計領子的雙層結構,突出「莊嚴」的感覺。

以日本古典「環接紋」作為紋樣,「弧」代表「個體」,「弧」經由連接構成了「環」,從而突出「無數個體聚成團體」的凝聚力。

在剪裁上,為了擴大實用性,他主要沿用現代服飾剪裁方式。因為和服是「用骨頭穿」,和服需要人用骨頭撐起,因此身體與衣服之間會有空間,人穿起和服,行動變得拘謹。

現代服飾則是「用身體穿」,非常合身與實用,方便日常生活。在衣袖保留和服寬闊特色的同時,腰線上採用現代服飾的設計,兼顧實用與舒適度。

此外,頒獎服呈現出多種漸變的靛藍色,每件頒獎服都由工匠逐件染色而成,因此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配套鞋子方面,因為考慮到有些項目會在沙灘上舉行,木屐不便行走,則用白色涼鞋替代了原有的「木屐」想法。

山口壯大希望希望通過自己設計的服飾,向世人展示日本新一代年輕人的面貌。

可以說,這次的頒獎服充滿了「實用相容傳統」的特點,既有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也有現代服飾的特點。

即便如此,這種「日本設計」讓人覺得「不夠日本」,無法讓大多數人接受,還是翻車了。

醜是醜,但勝在有來頭

眾所周知,「日本設計」素來風評不錯,卻總在東奧上翻車。

頒獎服已經不是東奧第一次被炎上的服飾設計。「一改再改」,是東奧服飾設計固有的保留環節。

多年前,東奧首次公佈志願者服飾,就被網友們吐槽到極致:

「志願者看到都沒有勇氣去參加。」

甚至還有人發現了當中的「華點」——「不日本,很韓國。」

由於「要求更換」的民情過於洶湧,東奧不得不重新設計。

終於在2019年,全新志願者服裝面世,卻依然招來一片罵聲。

形似「PS透明圖層」:

穿上就是「全員鬼殺隊」,嚴重懷疑設計師本人夾帶私貨、安利《鬼滅之刃》。

實際上,東奧志願者服裝設計理念源於奧運會會徽「組市松紋」:

「組市松紋」為在日本傳統「市松紋」上進行創新的一種新紋樣,由野老朝雄設計,是本次東奧的主要紋樣。

「市松紋」是在江戶時代非常流行的花紋,《ビードロを吹く娘》上的紋樣就是「市松紋」。

「醜是醜,但勝在有來頭」,這句話似乎成為了東奧服飾設計的理念,除了志願者服裝之外,他們接下來還設計了這個迷惑產品——防暑傘帽:

據悉,設計初衷來源於日本傳統用斗笠遮陽防雨,但被日本網友吐槽為「颱風來了,直接升級竹蜻蜓」:

而被中國網友質疑,「抄襲」了90年代風靡中國的「彩虹遮陽傘帽」:

同時還「抄襲」象牙村明星尼古拉斯·趙四的同款:

即便東奧出發點是好的,但每每都在以迷惑行為,刷新大家的三觀。

這,才是日本

實際上,「日本設計」也曾在東奧裡正常發揮一次,東奧也曾因為服飾設計獲得大家一致好評。

早在2017年,東奧就推出官方浴衣。

同樣是由「組市松紋」組成,分為白色、靛藍色和粉色,獨具日本傳統,大方優雅、同樣兼具防暑舒適,這種「很日本」的設計,就深受海內外人們的喜歡。

可見,只要東奧不要為創新而創新、絞盡腦汁搞些花裡花哨的東西,民眾還是會接受的。

事實上,為了迎接東奧,來自民間的「日本設計」,也各顯神通,不斷以全新的方式,以「最日本」的方式,傳達「同一個世界」的理念。

譬如,日本福岡縣「蝶屋」和服店第三代店主高倉慶應,從2014年就開始準備「Imagine Oneworld Kimono Project」,為全世界213個國家和地區分別設計特定的和服,一套和服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展示這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

他為中國大陸設計的和服,以黑色為底色。在和服中,黑色是古代帝王的專用色。

形似長城的巨龍蜿蜒其中,主紋樣為經過修改後的中國傳統紋樣「江崖海水紋」,寓意為「福山壽海」。

和服由祥雲、牡丹、紅梅松竹、大貓熊作為點綴物,盡顯雍容華貴。

腰帶取材自中國古代陶器「唐三彩」,低調奢華、富含中華神韻。

他為日本設計的和服,並沒採用一貫「富士山」或者浮世繪等常用設計項目,而是選用禮簽、繩結等日本傳統元素,以47個都道府縣的花為點綴,呈現「連接世界」的設計理念。

腰帶的設計則有「無限、永恆」的意思。

可見,這種設計,才是日本。

總的而言,即便東奧頒獎服的設計確實擁有「實用相容傳統」的特點,在保證其穿著方便的同時,也突顯了出日本的服飾傳統。

但是正如其優點一樣,其缺點同樣突出:不夠美觀、不夠大氣,實在是無法讓大多數人接受其樣式,實在是有點失策。

- 完 -

而在個人設計上,擅長和洋折衷。

本次頒獎服的設計,可謂是他職業生涯上的高光時刻,即便充滿各種非議。

實際上,他在頒獎服的設計上耗費了許多心血。

考慮到頒獎典禮在炎熱的夏季中舉行、志願者需要長時間穿著,因此實用和舒適很重要。而傳統和服的布料繁多,散熱慢,因此他選用具有防暑降溫功能的再生平紋面料作為原料。

在設計的過程中,他結合了「重疊」、「織」、「結」、「染」等和服傳統製作工作,再融合現代服飾設計理念,防暑兼實用並存。

志願者可以自行決定搭配褲子或者長裙。在女裝頒獎服中,設計了百褶長裙,在前進時會飄動,突出和服行走的感覺。

頒獎服的細節設計也值得一提。

他特意設計領子的雙層結構,突出「莊嚴」的感覺。

以日本古典「環接紋」作為紋樣,「弧」代表「個體」,「弧」經由連接構成了「環」,從而突出「無數個體聚成團體」的凝聚力。

在剪裁上,為了擴大實用性,他主要沿用現代服飾剪裁方式。因為和服是「用骨頭穿」,和服需要人用骨頭撐起,因此身體與衣服之間會有空間,人穿起和服,行動變得拘謹。

現代服飾則是「用身體穿」,非常合身與實用,方便日常生活。在衣袖保留和服寬闊特色的同時,腰線上採用現代服飾的設計,兼顧實用與舒適度。

此外,頒獎服呈現出多種漸變的靛藍色,每件頒獎服都由工匠逐件染色而成,因此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配套鞋子方面,因為考慮到有些項目會在沙灘上舉行,木屐不便行走,則用白色涼鞋替代了原有的「木屐」想法。

山口壯大希望希望通過自己設計的服飾,向世人展示日本新一代年輕人的面貌。

可以說,這次的頒獎服充滿了「實用相容傳統」的特點,既有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也有現代服飾的特點。

即便如此,這種「日本設計」讓人覺得「不夠日本」,無法讓大多數人接受,還是翻車了。

醜是醜,但勝在有來頭

眾所周知,「日本設計」素來風評不錯,卻總在東奧上翻車。

頒獎服已經不是東奧第一次被炎上的服飾設計。「一改再改」,是東奧服飾設計固有的保留環節。

多年前,東奧首次公佈志願者服飾,就被網友們吐槽到極致:

「志願者看到都沒有勇氣去參加。」

甚至還有人發現了當中的「華點」——「不日本,很韓國。」

由於「要求更換」的民情過於洶湧,東奧不得不重新設計。

終於在2019年,全新志願者服裝面世,卻依然招來一片罵聲。

形似「PS透明圖層」:

穿上就是「全員鬼殺隊」,嚴重懷疑設計師本人夾帶私貨、安利《鬼滅之刃》。

實際上,東奧志願者服裝設計理念源於奧運會會徽「組市松紋」:

「組市松紋」為在日本傳統「市松紋」上進行創新的一種新紋樣,由野老朝雄設計,是本次東奧的主要紋樣。

「市松紋」是在江戶時代非常流行的花紋,《ビードロを吹く娘》上的紋樣就是「市松紋」。

「醜是醜,但勝在有來頭」,這句話似乎成為了東奧服飾設計的理念,除了志願者服裝之外,他們接下來還設計了這個迷惑產品——防暑傘帽:

據悉,設計初衷來源於日本傳統用斗笠遮陽防雨,但被日本網友吐槽為「颱風來了,直接升級竹蜻蜓」:

而被中國網友質疑,「抄襲」了90年代風靡中國的「彩虹遮陽傘帽」:

同時還「抄襲」象牙村明星尼古拉斯·趙四的同款:

即便東奧出發點是好的,但每每都在以迷惑行為,刷新大家的三觀。

這,才是日本

實際上,「日本設計」也曾在東奧裡正常發揮一次,東奧也曾因為服飾設計獲得大家一致好評。

早在2017年,東奧就推出官方浴衣。

同樣是由「組市松紋」組成,分為白色、靛藍色和粉色,獨具日本傳統,大方優雅、同樣兼具防暑舒適,這種「很日本」的設計,就深受海內外人們的喜歡。

可見,只要東奧不要為創新而創新、絞盡腦汁搞些花裡花哨的東西,民眾還是會接受的。

事實上,為了迎接東奧,來自民間的「日本設計」,也各顯神通,不斷以全新的方式,以「最日本」的方式,傳達「同一個世界」的理念。

譬如,日本福岡縣「蝶屋」和服店第三代店主高倉慶應,從2014年就開始準備「Imagine Oneworld Kimono Project」,為全世界213個國家和地區分別設計特定的和服,一套和服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展示這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

他為中國大陸設計的和服,以黑色為底色。在和服中,黑色是古代帝王的專用色。

形似長城的巨龍蜿蜒其中,主紋樣為經過修改後的中國傳統紋樣「江崖海水紋」,寓意為「福山壽海」。

和服由祥雲、牡丹、紅梅松竹、大貓熊作為點綴物,盡顯雍容華貴。

腰帶取材自中國古代陶器「唐三彩」,低調奢華、富含中華神韻。

他為日本設計的和服,並沒採用一貫「富士山」或者浮世繪等常用設計項目,而是選用禮簽、繩結等日本傳統元素,以47個都道府縣的花為點綴,呈現「連接世界」的設計理念。

腰帶的設計則有「無限、永恆」的意思。

可見,這種設計,才是日本。

總的而言,即便東奧頒獎服的設計確實擁有「實用相容傳統」的特點,在保證其穿著方便的同時,也突顯了出日本的服飾傳統。

但是正如其優點一樣,其缺點同樣突出:不夠美觀、不夠大氣,實在是無法讓大多數人接受其樣式,實在是有點失策。

- 完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