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強殖裝甲》中的外星降臨者為什麼放棄恐龍選擇人類作為獸化兵?

1985年, 日本漫畫家高屋良樹創作的《強殖裝甲》(變身鬥士凱普)中, 來自很多不同星球的外星人降臨者們, 將地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生物試驗場, 在地球生物不斷演化的過程中, 尋找適合作為組成生物軍團進行外星戰鬥的物種。

在距今6500萬年以前的一段時間裡, 物種的進化開始向大型化、力量化進行演化, 最後進化出恐龍這種終極物種, 恐龍成為站在地球生物鏈頂端的物種。

但是, 由於外星降臨者不滿意將恐龍作為外星生化武器, 使用了召喚小隕石的方法, 讓地球受到小隕石的撞擊, 在地球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的影響下, 恐龍這個物種最終滅絕了, 生物再度開始向智型生物的方向演化, 人類最終出現, 並且成為當時外星人滿意的戰鬥生物素體。

外星降臨者通過使用人類素體與其他生物獸化結合的方法, 製造出多種不同的獸化兵, 獸化兵具有人類的智慧,

並且擁有與人類進行獸化的其他生物的力量、速度等特殊能力, 是一種綜合水準極佳的超智生物。

外星人通過腦電波來控制獸化兵, 他們按照自己的樣子、結合獸神水晶創造了獸神將, 讓獸神將統治獸化兵, 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獸化軍團。

不過, 當初為什麼外星人會放棄恐龍這種物種呢?和人類相比, 恐龍有什麼不足之處?人類又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且聽娓娓道來。

一、毀滅有餘而建設能力不足

設想一下, 外星降臨者對獸化軍團的需求其實只有兩點, 一是毀滅原住民的抵抗能力,

二是建設服從於外星降臨者意志的國家。

恐龍體型龐大, 一般在1-10噸之間, 一般個頭都在20米左右, 比如坦尚尼亞發現的長頸巨龍, 毫無疑問, 這麼大的體型擁有極其強大的攻擊力。

但是, 僅僅能毀滅對方是不夠的, 外星人還需要獸化兵團在攻佔外星球後,

進行基礎建設, 包括在這個星球生存所必須的生存設施(食物、水), 以及維護維護獸化兵團的生物技術(繁殖和不斷獸化)。

但是恐龍的智力不足以完成外星人的建設需求, 想必, 這才是外星人最後選擇放棄恐龍的最關鍵原因。

其實, 後來阿卡菲爾創造的獸神將卡布拉爾·漢變成巨獸神後, 確實戰鬥力相當於遠古時代的恐龍,不過,這樣一個巨獸神就已經消耗了大量的獸化兵能源,很難想象,幾十個巨獸神在一起將會是怎樣的災難場景。

二、需要大量後備物資

現代獸化兵的體型適當,體重一般在100公斤-300公斤左右,相當於恐龍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在人類智慧的輔助下,配合其他生物特性,他們可以完成不同難度的任務。

單就體型而論,恐龍的食物消耗是現代獸化兵的10倍以上,而獸化兵完全可以匹敵與恐龍一樣的戰鬥能力,且在綜合方面完全碾壓恐龍。

就性價比來說,大量的後勤消耗,也是得不償失的,因為後勤也需要獸化兵方舟來同時運輸,外星人想要的是獸化軍團能完全自給自足,完成攻守建設和自身的繁衍和進化。

三、獸化消耗巨大

正如前面所說,對恐龍這個物種進行獸化的消耗也非常巨大,比如一隻恐龍需要10倍于現代獸化兵的合成槽,而所需的獸化溶液和獸化水晶也隨之大量增加。

從各方面來看,獸神將水晶應該是非常珍貴的一種外星科技,將這麼大量的獸神將水晶用於恐龍的身上,無異於浪費。

綜上所述,消耗更少、更加智慧的人類最終成為外星降臨者中意的獸化兵素體,在地球生物進化方向的選擇上,外星降臨者似乎有意在毀滅恐龍之後,選擇了智慧而非破壞這個屬性。

確實戰鬥力相當於遠古時代的恐龍,不過,這樣一個巨獸神就已經消耗了大量的獸化兵能源,很難想象,幾十個巨獸神在一起將會是怎樣的災難場景。

二、需要大量後備物資

現代獸化兵的體型適當,體重一般在100公斤-300公斤左右,相當於恐龍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在人類智慧的輔助下,配合其他生物特性,他們可以完成不同難度的任務。

單就體型而論,恐龍的食物消耗是現代獸化兵的10倍以上,而獸化兵完全可以匹敵與恐龍一樣的戰鬥能力,且在綜合方面完全碾壓恐龍。

就性價比來說,大量的後勤消耗,也是得不償失的,因為後勤也需要獸化兵方舟來同時運輸,外星人想要的是獸化軍團能完全自給自足,完成攻守建設和自身的繁衍和進化。

三、獸化消耗巨大

正如前面所說,對恐龍這個物種進行獸化的消耗也非常巨大,比如一隻恐龍需要10倍于現代獸化兵的合成槽,而所需的獸化溶液和獸化水晶也隨之大量增加。

從各方面來看,獸神將水晶應該是非常珍貴的一種外星科技,將這麼大量的獸神將水晶用於恐龍的身上,無異於浪費。

綜上所述,消耗更少、更加智慧的人類最終成為外星降臨者中意的獸化兵素體,在地球生物進化方向的選擇上,外星降臨者似乎有意在毀滅恐龍之後,選擇了智慧而非破壞這個屬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