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默克爾將卸任,德俄關係或反目,德中關係又如何

將於9月大選之後卸任的德國總理默克爾, 在歐盟峰會上的一場爭吵, 讓英國媒體認為, 默克爾的權力正在減弱, 甚至帶著諷刺地引用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高級訪問學者烏爾裡克·斯佩克的話, 「默克爾實際上成了‘跛腳鴨’。 」

德俄關係出現對立與分歧

在普拜會之後, 默克爾和馬克龍建議歐盟也與俄羅斯舉行峰會, 開展對話, 以對華解決爭端。 但該提議讓會者們驚訝, 甚至引發了激烈的爭論、不滿和憤怒。

他們認為默克爾這是在增加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是在傷害歐洲的利益。

親密盟友的不信任, 這讓出任德國總理16年、又即將卸任的默克爾感到很難過, 但事實上並不只如此, 她的繼任者也似乎不認同她的想法。

基民盟主席、總理候選人阿明·拉舍特, 以及中左翼政黨社會民主黨候選人奧拉夫·朔爾茨和環保主義黨派綠黨候選人安娜萊娜·貝爾伯克為此進行了一場外交政策辯論。

作為默克爾同黨同事、也是最有可能接替她總理位置的的阿明·拉舍特認為, 應當把進度95%的「北溪-2」管道建完, 但如果莫斯科有任何違反協議條款或用「北溪-2」對烏克蘭施壓, 德國就將停用該管道。

而默克爾在德國的政治對手,

同樣視「北溪-2」默克爾這一政績為給德國造成的掣肘。 綠黨負責歐洲事務的發言人弗蘭齊絲卡·布蘭特納說:「北溪天然氣管道二線計畫讓德國失去了所有的信譽, 不再代表歐洲的利益。 」布蘭特納認為, 「北溪-2」會讓一些歐盟成員國覺得, 德國政府的所作所為僅僅是為了保障德國的利益。

社會民主黨人、財政部長奧拉夫·朔爾茨則強調歐盟的一體化:「在安全政策方面, 歐盟必須在國際事務上團結一致。 」

即使作為歐洲國家在位時間最長的現任領導人, 即使身為「鐵娘子」, 默克爾對這樣的不信任仍然感到罕見的沮喪, 尤其是在她將要卸任之前。

但有意思的是, 當澤連斯基呼籲推動烏克蘭加入歐盟時, 拉舍特和朔爾茨都表示烏克蘭並不是歐盟擴員的優先選項。

德中關係將有何影響

默克爾作為歐盟中少有的強勢、並能穩站國家利益, 而不是讓美國壓迫忽悠的歐盟國家領導人, 她的卸任是否會造成德中關係的影響呢?

作為下一任德國總理有力競爭者的拉舍特,

由於他此前涉中言論, 大多比較溫和友好, 所以被認為將會延續默克爾時期的對華態度。

作為威斯特法倫州州長時, 他希望中國企業能在經濟上幫助德國, 尤其是自己所在的州投資。

成為基民盟主席後, 拉舍特在一次歐洲峰會上談到中國——中國超快擺脫了疫情、恢復了經濟增長, 而歐美卻暴露出弊端, 這引起了他對不同體制模式的反思。

在美國拉攏盟友試圖打壓中國的時候, 拉舍特跟隨了默克爾的態度, 公開力挺中德對話, 並警告德國「不要排斥中國」, 並強調西方應盡力避免陷入冷戰思維, 尤其是在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競爭方面。

主流觀點認為, 默克爾堅定地避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才換來了德國政壇的常年穩定。 如果默克爾卸任之後,拉舍特能夠成為新總理,延續默克爾的內政外交政策被認為順理成章。

但是如果以「環保主義」為口號的綠黨上位,對中俄來說,將面臨新的波動。看看所謂「環保少女」,「環保」成為了政治操弄的工具。專家分析,由於新冠疫情久久不去,在西方對環保理念的追捧也越演越烈,即使是大選後,綠黨參與執政的可能性也很大。

如果默克爾卸任之後,拉舍特能夠成為新總理,延續默克爾的內政外交政策被認為順理成章。

但是如果以「環保主義」為口號的綠黨上位,對中俄來說,將面臨新的波動。看看所謂「環保少女」,「環保」成為了政治操弄的工具。專家分析,由於新冠疫情久久不去,在西方對環保理念的追捧也越演越烈,即使是大選後,綠黨參與執政的可能性也很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