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祛濕3法,趕走一身「濕氣」

PubDate:2021-07-01

//////////

祛濕

李老認為,濕之為病,有從上、從下及遍體皆受不同,故其治法,也有宣上、滲下、和中的不同側重。

1濕郁於上,祛濕扶正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陰之複,濕度乃舉……陰氣上厥,胸中不便,飲發於中,咳喘有聲……」濕盛於上,上犯清空,則癥見頭重痛而昏脹;郁閉於肺,則肺氣壅塞,宣降失司。癥見咳嗽氣喘,胸悶心悸,面浮肢體腫,不能平臥。方用麻黃、杏仁宣肺;蘇子、陳皮降氣;配蒼術、半夏燥濕而斷其源頭;佐茯苓、薏苡仁開支河,使濕從下走;加以北沙參、生山藥益氣養陰護本。如濕鬱化熱,癥見痰黃,加黃芩、魚腥草清熱。

圖:薏苡仁

2.濕發周身,調治變通

濕邪久鬱,而致氣化不得宣展,津液無以布化,陰液虧損,燥熱內盛,而導致口舌乾燥,能食善饑,溲頻而成消渴之候,正如《丁甘仁醫案·濕溫案》所言:「溫已化熱,濕已化燥,燥火入營,傷陰劫津,有吸盡西江之勢。」《素問·奇病論》:「夫五味入口,
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西北地方飲食多生冷肥甘,肥人較多,消渴一病由濕而得者甚多。主要表現為消穀善饑、溲頻數、口舌乾燥而不欲飲、舌體多胖嫩、光滑少苔。治療宜補益肝腎配滋陰清熱、生津潤燥,不忘疏鬱除濕。多擬黃芪、白術、山藥健脾補氣化濕。臨證酌情加入生地黃、女貞子等補腎助氣化,葛根、麥冬潤燥生津,茯苓、車前子、澤瀉淡滲利濕。

圖:茯苓

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大棗養血安神,助中州脾運,二藥為使藥之用。

諸藥相合,化痰而不過燥,清熱而不過寒,補益而不礙祛邪,配伍合理,使得痰熱得以清化,達到清熱化痰、養心安神的治療目的。

3.痰濕體質,健脾瀉濁

痰濕體質之人,肥胖,形盛而氣怯,痰濕最易積聚。由於天氣炎熱,時令之火鼓動,痰濕上犯加以火熱傷陰,陰虛陽旺,則易眩暈,嘔吐。考《黃帝內經》所論皆屬上虛風動,

後世稱「無風不作眩」,仲景以「痰飲為先」。西北地方胖人多發眩暈為肝腎陰虛兼有脾虛痰濕而致。針對其特殊情況,李老對此常採用健脾祛痰、化濕瀉濁,佐以滋陰益腎、息風之法。藥用半夏、陳皮以化痰,白術、山藥健脾,澤瀉、茯苓淡滲利濕,生地黃、玄參、女貞子等滋陰益腎,鉤藤、白蒺藜、菊花、天麻以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