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遊坦之:小丑的微笑——金庸筆下的單戀男

PubDate:2021-07-11

聚賢莊一戰,是《天龍八部》的重要轉折。在此之前,不管是馬大元之死,還是喬三槐夫婦和玄苦大師之死,都是栽贓嫁禍給喬峰的,

而聚賢莊這一戰,中原武林真槍實劍與喬峰決裂了,數十條活生生、血淋淋的人命死于喬峰之手,坐實了他的「人人皆可殺之的胡虜孽種」之名。這一戰對聚賢莊少莊主遊坦之來說,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轉折。

游驥、游駒兄弟二人雖然在江湖上並非德高望重,卻也不是無名小輩,作者形容游氏雙雄時連用了四個形容詞「家財豪富、交遊廣闊、武功了得、名頭響亮」,在聚賢莊這一戰中,兄弟倆初次亮相,未幾便因技不如人愧對先師選擇了自盡。兄弟倆出場雖短暫,但是他們的精明能幹、智勇雙全卻被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如曇花般叫人驚豔。

阿朱胡縐了一個故事說明她身上的大力金剛掌之傷,眾人都入轂,只有遊駒識破了其中的破綻。

當群雄與喬峰戰鬥伊始,大夥一擁而上,因為人太多反而不好施展,是遊驥指揮若定,穩定了戰局,同時也是他們兄弟倆最早一批與喬峰直接對戰。後來,在群雄明顯處於下風的時候,還是這兩兄弟勇往直前沖了上去,而與他們共同組織英雄宴來對付喬峰的薛神醫早就嚇得臉如死灰、手腳發軟,連句話都不說利索,更別提上場動手了。

聚賢莊上數十條人命因喬峰而死,只有游氏兄弟得到了喬峰的敬重和愧疚,可見這兄弟二人實是不可多得的好漢。只可惜這麼傑出的兄弟倆卻沒能教出一個好兒子。

游坦之習武的悟性之差簡直令人髮指,為免他以後闖蕩江湖被人打死,父親和伯父便改叫他習文,

結果這熊孩子嘴皮子倒比手腳利索得多,夫子們都險些被他氣死,最後,遊氏雙雄只能對這熊孩子徹底放棄治療。

游少莊主天生心大,也許在他心裡,父親和伯父會壽與天齊,他也會跟著仙福永享,所以不論學文習武他都吊兒郎當,完全不知道掌握一門生存技能對於自己的人生有多麼重要。災難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忽一日,父親和伯父雙雙自刎,母親也跟著自盡,而這位十八歲的大少爺,文既不識,武亦不能,碌碌無能,百無一用,堂堂一座聚賢莊便宣告解散,大少爺從此流落江湖成了小癟三,連匪兵甲、路人乙都打不過,跟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一起被遼兵「打了草穀」。

這個時候的遊坦之倒也渾得不甚厲害,起碼他還知道要為雙親報仇,

在行刺喬峰失敗後他一點也沒有屈服,還正義凜然地表示不受敵人的恩惠和侮辱,準備拔劍自盡,要效仿死去的父親和伯父,做一個有尊嚴有氣節的好男兒。連阿紫也被他那一臉忠義的樣子騙過了,以為此人是個頗有性格的硬骨頭,所以才把他抓回去準備慢慢炮製。

實際上呢,游少莊主並不懂得什麼忠義,他只是隨大流學個樣子而已。作為一個名家弟子,他在路上聽到小流氓們說到用生石灰撒人眼睛,一點也不覺得此法卑鄙下流,倒覺得性價比挺高,趕緊找一包揣在身上。可惜他沒有韋小寶那樣的好運氣,他的仇人也非尋常人物,仇當然是報不成。喬峰饒他性命,又好心要贈他銀兩,還把大批被擄來的百姓放了,他一點也不覺得眼前的人是個好人,更不會去思考他與喬峰之間的恩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他不能識別人的「好」與「歹」,也不懂得分辨事的「是」與「非」,他只是個懵懵懂懂的渾人。甚至可以說,他跟阿紫一樣,都是盲人,眼盲心也盲。

他全身只有一處關竅是靈的,那就是愛情。就像他陰差陽錯地練成了《易筋經》一樣,阿紫無意之間撞到了他的情感大穴。這樣一個沒有志氣,沒有主見,是非不明,五穀不分的二世祖,此生唯有的一點執著和心念都用在了阿紫身上。又或許,他就是為了遇見阿紫而活的。

游坦之與阿紫都非良善之輩,但也不是純粹的反派,這兩個人物堪稱金書之中最為精彩的配角人物。金庸寫了八百多萬字的武俠小說,塑造了一千多個人物,其中的橋段和人物性格難免有些雷同、重疊之處,但是遊坦之和阿紫這兩個人物的獨特個性,以及他們之間的匪夷所思的故事,可以說是獨樹一幟難以超越。

游坦之讀書和習武的時候油鹽不進,腦子仿佛一隻空空口袋,就等著阿紫來裝,像中了邪一樣,不論阿紫說什麼,他都聽之信之,從之隨之。有時候我簡直懷疑他是一個負能量收集器,總是能吸收所有的壞人壞事,從阿紫到丁春秋,再到全冠清,人家叫他下跪磕頭他就下跪磕頭,叫他殺人放火他就殺人放火,

任人搓圓搓扁。所謂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他的父親、伯父從前費盡心機要讓他學好,沒有一點用,可他學起壞來倒是一日千里。

他並不懂得應該怎樣去愛阿紫,就像阿紫也並不懂得應該怎樣去愛喬峰,他們只是執著著以自己狹隘的方式去愛著別人,而不管被愛之人是怎樣的感受。阿紫對喬峰的癡和遊坦之對阿紫的癡差可比擬,而阿紫對遊坦之的無情和狠辣又與遊坦之對她的癡情和戀慕成正比。游坦之有多麼喜歡阿紫,阿紫對他就有多麼厭棄。在他眼裡,阿紫是天仙一樣的人物,而在阿紫眼裡,他根本連人都不算,他只是一個工具、玩偶、小丑。

為了阿紫,他可以抹去姓名,丟下尊嚴,不問是非,不計後果,只要跟她在一起,別說是受點傷流點血,即便是要他的性命,那也是毫不猶豫地奉上。她拿他放人鳶,喂獅子,給他鑄鐵頭,他幾乎連命都沒了,卻也不覺得她壞。她要他給毒蟲吸血供她練功,他明知是死,卻也坦然受之,甚至在鐵頭罩之後露出了微笑。隔著面具,誰也看不到那笑容是什麼樣子,阿紫看不見,連他自己也看不見,想象一下,那是怎樣一種扭曲的、猙獰的、從容的、絕望的笑容。而他唯一的願望不過是希望阿紫記得他名叫遊坦之,他是一個人,並不只是「鐵醜」,可是連這點小願望阿紫也不會放在心上,一個小丑死了,她自可以再找一百個一千個小丑來玩弄,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值得她銘記,更加不會有絲毫的憐惜或者感激。

當阿紫雙目失明,需要換上一個活人的眼睛,也是他勇敢地奉上自己的雙眼,並且是他以死相逼挾迫虛竹以他之眼換阿紫重煥光明。如果阿紫要挖他的心肝,喝他的血,估計他也是願意的。

他一直都是渾渾噩噩的,既不識好歹,也不會計算收穫,他為她做了那麼多,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又瞎又殘,心裡從來沒有想過這樣做對自己是否公平。他沒有一絲保留,當他連眼睛也沒有了,他還有什麼底牌來「奉獻」給她,當阿紫複明後便毫不猶豫地離他而去,他仍然天涯海角地追到了雁門關,但是他已經什麼都拿不出來了,只剩一條命了。可是他這條命阿紫並不稀罕,就像她其實也不稀罕他的眼睛,她跳崖之前所做的最後一件事情就是活生生把眼睛挖出來還給他。

阿紫曾經對喬峰說:「你的眼睛倘若盲了,我也甘願將我的好眼睛換給你。」被喬峰斷然拒絕。喬峰絕不接受她的愛,也不要她的眼睛,她也絕不肯接受遊坦之的愛,更不要他的眼睛。他一切的付出都沒有意義。

「問世間,情是何物」是金書中的一個「天問」,「你喜歡的人偏偏不喜歡你」是金書中第二大天問,世界上最聰明博學的人也無法解答,包羅萬象的典籍也沒有答案。很多人都為此而痛苦煎熬,但是對於遊坦之來說,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尋找一個答案,他的心裡愛著她,他就隨心去做了,如此而已。即使是跳下懸崖粉身碎骨,那也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不需要猶豫掂量,也不用問值不值得。

為了阿紫,他可以抹去姓名,丟下尊嚴,不問是非,不計後果,只要跟她在一起,別說是受點傷流點血,即便是要他的性命,那也是毫不猶豫地奉上。她拿他放人鳶,喂獅子,給他鑄鐵頭,他幾乎連命都沒了,卻也不覺得她壞。她要他給毒蟲吸血供她練功,他明知是死,卻也坦然受之,甚至在鐵頭罩之後露出了微笑。隔著面具,誰也看不到那笑容是什麼樣子,阿紫看不見,連他自己也看不見,想象一下,那是怎樣一種扭曲的、猙獰的、從容的、絕望的笑容。而他唯一的願望不過是希望阿紫記得他名叫遊坦之,他是一個人,並不只是「鐵醜」,可是連這點小願望阿紫也不會放在心上,一個小丑死了,她自可以再找一百個一千個小丑來玩弄,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值得她銘記,更加不會有絲毫的憐惜或者感激。

當阿紫雙目失明,需要換上一個活人的眼睛,也是他勇敢地奉上自己的雙眼,並且是他以死相逼挾迫虛竹以他之眼換阿紫重煥光明。如果阿紫要挖他的心肝,喝他的血,估計他也是願意的。

他一直都是渾渾噩噩的,既不識好歹,也不會計算收穫,他為她做了那麼多,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又瞎又殘,心裡從來沒有想過這樣做對自己是否公平。他沒有一絲保留,當他連眼睛也沒有了,他還有什麼底牌來「奉獻」給她,當阿紫複明後便毫不猶豫地離他而去,他仍然天涯海角地追到了雁門關,但是他已經什麼都拿不出來了,只剩一條命了。可是他這條命阿紫並不稀罕,就像她其實也不稀罕他的眼睛,她跳崖之前所做的最後一件事情就是活生生把眼睛挖出來還給他。

阿紫曾經對喬峰說:「你的眼睛倘若盲了,我也甘願將我的好眼睛換給你。」被喬峰斷然拒絕。喬峰絕不接受她的愛,也不要她的眼睛,她也絕不肯接受遊坦之的愛,更不要他的眼睛。他一切的付出都沒有意義。

「問世間,情是何物」是金書中的一個「天問」,「你喜歡的人偏偏不喜歡你」是金書中第二大天問,世界上最聰明博學的人也無法解答,包羅萬象的典籍也沒有答案。很多人都為此而痛苦煎熬,但是對於遊坦之來說,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尋找一個答案,他的心裡愛著她,他就隨心去做了,如此而已。即使是跳下懸崖粉身碎骨,那也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不需要猶豫掂量,也不用問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