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女白領辭掉工作回山村,花30萬租下15年漏風漏雨的破爛小院,實現了自己的田園夢

PubDate:2021-06-09

90後女孩周周出生在浙江溫州的一個普通家庭中。

無論是從爺爺奶奶口中聽到的生動描述,還是從書本電視中的耳濡目染,周周對自己從沒體驗過的農村生活有種莫名的憧憬。

一直到畢業後參加工作,這種想法非但沒有被她藏在心裡,反而去農村看看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最終,周周對於農村生活的憧憬還是戰勝了理性。

到公司後,她提出了辭職,是沒有給自己留任何後路的裸辭。

回到家,周周開始計畫自己回農村的路線,第一站選擇了四川大涼山的公益支教活動。

收拾好行李後,周周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支教的路。

不久後,她便在大涼山遇到了那個跟自己「臭味相投」的閨蜜,王坨坨。

王坨坨比周周大6歲,來支教前,她已經做了兩件震驚所有人並讓他們刮目相看的事。

大學畢業後的王坨坨,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能力被一家國企錄用了。

要知道,國企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工作,無論是日常還是薪資都足以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所以,那時的王坨坨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白領,朝九晚五,有娛樂有社交還經常健身。

「我雖然不喜歡這樣的生活,但我總是沒有踏出這個舒適圈的勇氣。」

其實王坨坨和周周一樣,從小都有一個農村夢,在北方土生土長的她更是對江南農村有著說不出的喜愛。

不過,一邊是安穩平淡的工作生活,另一邊是極具風險的田園夢想,這個選擇困擾了她整整兩年。

一天睡醒後,王坨坨腦子一熱,覺得自己這麼年輕,沒有理由不拼一把。

果然有理想的人都一樣有膽量,她沒猶豫便提出了辭職,同樣也是風險巨大的裸辭。

第二天,王坨坨申請了去往澳洲的打工旅行簽證,接下來的一年半,她在澳洲的十幾個農場打工換宿,給自己心中的農村夢一個基本的交代。

「我最在意的並不是生活環境,而是我是否把生活經營成了我喜歡的樣子。」

在澳洲的一年半過得很快,王坨坨回國了。

不是因為在農村待膩了,也不是因為想回城市了,而是因為她看到了四川大涼山支教活動的志願者招募。

有愛,有夢,有意義,有挑戰,還有自己熱愛的農村。

這一個個標籤告訴王坨坨,這次機會她一定要把握,事實證明,她選對了。

周周和王坨坨在支教中結識後,起初只是聊些過去的生活,當說到「其實一直都很想過這樣的生活」時,兩個人的話匣子便打開了。

同樣不顧一切的裸辭,同樣做了十幾年的田園夢,兩人很快就碰撞出了同樣的想法:開始期待已久的農村生活!

跑遍全國找房子,卻看中了白蟻跑竄、爬滿青苔的小院

支教課餘的時間,周周和王坨坨開始在四川境內和周圍城市的農村找小院。

沿著公路一個村接著一個村,幾個多月下來,

要麼是房東不好說話,要麼是房子不合適,倆人還是沒能找到滿意的房子。

很快,支教結束了,周周和王坨坨決定回浙江繼續找。

接下來的半年裡,他們跑遍了浙江的每一個村莊,甚至能夠把浙江的公路地圖都背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在浙江江山找到了最滿意的那個小院子。

四面環山,竹林環抱,還有他們一眼就相中的天井小院。

那天正好趕上村子秋收,農民們忙碌的身影和充斥在整個村子的溫馨讓周周和王坨坨決定留在這裡。

然而,儘管周遭的環境十分滿意,但房子的情況卻不太樂觀。

四處跑竄的白蟻,漏風漏雨的屋頂,爬滿青苔的地面,連基本的廚房和衛生間都沒有,更別說在這裡住下了。

但周周和王坨坨並沒有因此放棄這套花了一年時間找到的房子。

他們向房東表示了對房子的喜愛和自己未來的計畫後,房東除了房子基本的改造外,還同意他們使用後山的竹林和菜地,以及所有的農具。

最後,周周和王坨坨花了7萬(約合新臺幣30萬)租下這個小院子15年的陪伴時間。

他倆的農村生活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因為房子的情況過於糟糕,這兩個毫無農村生活經驗的女生完全束手無策。

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尋求房東的幫助,在縣城找到了幾位在修繕房屋方面比較有經驗的工人。

所以開始的幾天,周周和王坨坨每天的任務除了做些力所能及的打掃和整理外,還要構思院子接下來的配置設計,以及修繕工人的接送。

把白蟻、青苔、漏水的問題解決好後,周周和王坨坨便參與到了廚房和衛生間的建造中。

從風格設計到建材搬運,儘管兩個在城市長大的女孩不會具體的搭建方法,但她們也一直在盡自己的全力投入到小院的完善修建中。

半年的時間,小院已經沒有了當初破敗不堪,雖然離心中的樣子還有些距離,但至少能算得上是屬於兩人自己的小窩了。

不久後,周周和王坨坨給小院起好了名字,叫做「隨時小築」,意思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在這裡感受溫度,品味美食。

接下來的時間,兩人開始為「隨時小築」裝修,打造純手工的傢俱。

花一年時間動手改造小院,離心中的農村生活越來越近

首先是一扇用竹子做成的院門,雖然很簡單,但卻成為「隨時小築」最好的保護。

院子的左手邊是一個由舊沙發改造而成的小苗圃,在木質底座的縫隙裡填上土和石子,就能種上新長成的多肉和小花小草。

不僅能把種類不同的植物分開,還能同時觀察到所有植物的生長情況。

再旁邊就是多肉花園了,上上下下有幾十盆多肉,在較大的晝夜溫差和適宜的空氣濕度下,多肉們都長得圓胖飽滿,顏色鮮豔。

在多肉們的映襯下,黃土牆面上「隨時小築」的名牌也顯得更加溫馨。

小苗圃的對面同樣也是由多肉和盆栽組成的小花園,還用了修建衛生間剩下的沙土配合撿來的樹幹、空油漆桶設計了一個很有格調的造型。

院子雖然不大,但卻生機勃勃,因為除了植物外,院子還是還「隨時小築」唯一的男主人——煎餅的天下。

大門左右兩邊放著沙發和椅子,是為了在勞動後能立刻休息一下。

走過天井,是「隨時小築」的會客區。

白天的會客區光線充足,兩人平時也是在這裡看書喝茶,如果是雨天,坐在這裡聆聽雨聲也是一種十分愜意的享受。

會客區和工作區之間由一個木架屏風分隔開,用的都是不太整齊的木料,卻組合成了一個方方正正的置物架,每一塊木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工作區沒有過多的裝飾,只有一張簡單結實的辦公桌,擺滿了王坨坨平常刻章、作畫的需要用的工具。

做設計出身的王坨坨給「隨時小築」做了很多好玩的東西,比如牆上的資訊牌、張貼畫,以及給粉絲篆刻的印章等等。

屋子的左偏廳被周周用來做書房,三個大書櫃裝了幾十本她看過的書。

接下來的幾年,周周的目標就是把這三個大書櫃填滿。

而令人驚喜的是,在書房的房頂上還有「隨時小築」的另一家成員,一窩新來的燕子。

從此,每天清晨迎接周周和王坨坨的不只是新鮮的空氣和溫暖的日光,還有此起彼伏的鳥鳴。

整個房子花錢最多的就是右偏廳了,因為衛生間採用了跳脫整體風格的西式設計。

高級灰的瓷磚和通透的整面玻璃讓衛生間看起來十分乾淨,而彩色推拉門就成了右偏廳的點睛之筆。

「隨時小築」的一樓是周周和王坨坨的工作休息區,現在的溫馨整潔已經讓他們完全忘記了一年前的這裡有多麼的破敗不堪。

「我們兩個女生可以做成這樣,其實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雖然不像其他博主的房子那樣豪華、高級,但在「隨時小築」裡能看到的卻是不得不承認的真實。

對於周周和王坨坨來說,他們真正熱愛的是享受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而不是成千上萬的播放量。

修廁所補房頂殺白蟻,女生做不來就是做不來,沒必要向大家擺拍自己辛苦的樣子博取關注。

現在的「隨時小築」雖然已經讓兩人很滿意了,但他們依然會給這個屋子添磚加瓦,讓「隨時小築」每天都更加完美。

如今的周周和王坨坨除了日常的工作外,也經常把朋友和家人接過來玩。

他倆還說,過段時間「隨時小築」就會對外開放,歡迎和他們一樣有著對農村生活的嚮往,卻礙於種種原因沒法實現的人來做客。

這樣真實的農村生活,我們更願意豎起大拇指。

四面環山,竹林環抱,還有他們一眼就相中的天井小院。

那天正好趕上村子秋收,農民們忙碌的身影和充斥在整個村子的溫馨讓周周和王坨坨決定留在這裡。

然而,儘管周遭的環境十分滿意,但房子的情況卻不太樂觀。

四處跑竄的白蟻,漏風漏雨的屋頂,爬滿青苔的地面,連基本的廚房和衛生間都沒有,更別說在這裡住下了。

但周周和王坨坨並沒有因此放棄這套花了一年時間找到的房子。

他們向房東表示了對房子的喜愛和自己未來的計畫後,房東除了房子基本的改造外,還同意他們使用後山的竹林和菜地,以及所有的農具。

最後,周周和王坨坨花了7萬(約合新臺幣30萬)租下這個小院子15年的陪伴時間。

他倆的農村生活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因為房子的情況過於糟糕,這兩個毫無農村生活經驗的女生完全束手無策。

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尋求房東的幫助,在縣城找到了幾位在修繕房屋方面比較有經驗的工人。

所以開始的幾天,周周和王坨坨每天的任務除了做些力所能及的打掃和整理外,還要構思院子接下來的配置設計,以及修繕工人的接送。

把白蟻、青苔、漏水的問題解決好後,周周和王坨坨便參與到了廚房和衛生間的建造中。

從風格設計到建材搬運,儘管兩個在城市長大的女孩不會具體的搭建方法,但她們也一直在盡自己的全力投入到小院的完善修建中。

半年的時間,小院已經沒有了當初破敗不堪,雖然離心中的樣子還有些距離,但至少能算得上是屬於兩人自己的小窩了。

不久後,周周和王坨坨給小院起好了名字,叫做「隨時小築」,意思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在這裡感受溫度,品味美食。

接下來的時間,兩人開始為「隨時小築」裝修,打造純手工的傢俱。

花一年時間動手改造小院,離心中的農村生活越來越近

首先是一扇用竹子做成的院門,雖然很簡單,但卻成為「隨時小築」最好的保護。

院子的左手邊是一個由舊沙發改造而成的小苗圃,在木質底座的縫隙裡填上土和石子,就能種上新長成的多肉和小花小草。

不僅能把種類不同的植物分開,還能同時觀察到所有植物的生長情況。

再旁邊就是多肉花園了,上上下下有幾十盆多肉,在較大的晝夜溫差和適宜的空氣濕度下,多肉們都長得圓胖飽滿,顏色鮮豔。

在多肉們的映襯下,黃土牆面上「隨時小築」的名牌也顯得更加溫馨。

小苗圃的對面同樣也是由多肉和盆栽組成的小花園,還用了修建衛生間剩下的沙土配合撿來的樹幹、空油漆桶設計了一個很有格調的造型。

院子雖然不大,但卻生機勃勃,因為除了植物外,院子還是還「隨時小築」唯一的男主人——煎餅的天下。

大門左右兩邊放著沙發和椅子,是為了在勞動後能立刻休息一下。

走過天井,是「隨時小築」的會客區。

白天的會客區光線充足,兩人平時也是在這裡看書喝茶,如果是雨天,坐在這裡聆聽雨聲也是一種十分愜意的享受。

會客區和工作區之間由一個木架屏風分隔開,用的都是不太整齊的木料,卻組合成了一個方方正正的置物架,每一塊木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工作區沒有過多的裝飾,只有一張簡單結實的辦公桌,擺滿了王坨坨平常刻章、作畫的需要用的工具。

做設計出身的王坨坨給「隨時小築」做了很多好玩的東西,比如牆上的資訊牌、張貼畫,以及給粉絲篆刻的印章等等。

屋子的左偏廳被周周用來做書房,三個大書櫃裝了幾十本她看過的書。

接下來的幾年,周周的目標就是把這三個大書櫃填滿。

而令人驚喜的是,在書房的房頂上還有「隨時小築」的另一家成員,一窩新來的燕子。

從此,每天清晨迎接周周和王坨坨的不只是新鮮的空氣和溫暖的日光,還有此起彼伏的鳥鳴。

整個房子花錢最多的就是右偏廳了,因為衛生間採用了跳脫整體風格的西式設計。

高級灰的瓷磚和通透的整面玻璃讓衛生間看起來十分乾淨,而彩色推拉門就成了右偏廳的點睛之筆。

「隨時小築」的一樓是周周和王坨坨的工作休息區,現在的溫馨整潔已經讓他們完全忘記了一年前的這裡有多麼的破敗不堪。

「我們兩個女生可以做成這樣,其實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雖然不像其他博主的房子那樣豪華、高級,但在「隨時小築」裡能看到的卻是不得不承認的真實。

對於周周和王坨坨來說,他們真正熱愛的是享受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而不是成千上萬的播放量。

修廁所補房頂殺白蟻,女生做不來就是做不來,沒必要向大家擺拍自己辛苦的樣子博取關注。

現在的「隨時小築」雖然已經讓兩人很滿意了,但他們依然會給這個屋子添磚加瓦,讓「隨時小築」每天都更加完美。

如今的周周和王坨坨除了日常的工作外,也經常把朋友和家人接過來玩。

他倆還說,過段時間「隨時小築」就會對外開放,歡迎和他們一樣有著對農村生活的嚮往,卻礙於種種原因沒法實現的人來做客。

這樣真實的農村生活,我們更願意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