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中國網友:我很慶幸在大馬生活過,但除非有特殊原因,我應該不想再去了

PubDate:2021-05-19

我對馬來西亞的感情有點復雜——首先,我很慶幸在大馬生活過。但除非有特殊原因,我應該不想再去那兒了。

這個國家給我帶來挺多不愉快的經歷,我試圖安慰自己,這是由于 2020 年出現了 “黑天鵝”,但內心深處,我明白原因不止于此。

馬來西亞確實有很多 “不太可愛” 的地方……

糟糕的基礎建設

我以前對吉隆坡的想象是 “類似于新加坡的花園城市”(但我也沒去過坡縣,這種想象是被媒體塑造的),至少和中國的新一線差不多。

出火車站的那刻,我很驚訝,也很失望。當時有人接站,我隨她進車庫,被一股悶熱擊中,

很是崩潰。后來順著車窗,看到破敗的街景,心情就更糟了。周邊的綠化帶雜草叢生,殘舊的磚瓦房與高聳的摩登大樓僅一街之隔,很多地方像中國上世紀 8、90 年代的城中村。

“網上都是騙人的”……我搓了搓腦門兒。

我起先住在公司訂的酒店公寓,這座公寓一面朝向公司所在的寫字樓,另一面則對著印度人聚居的村落。從兩面觀察,你可能會誤以為自己身在不同的兩個 “國家”。

這是我們公司所在的那一面,另一面在住處無法看到,有次迷路,我才撞見了那里的景象

隨手拍的集市,條件已比那個印度村落好很多

大馬的交通狀況堪憂——城市里,幾乎家家戶戶有車,年輕人早早就要考駕照。這邊買車養車倒不貴,但若不開車,出行就會成大問題。不過,整個國家因道路規劃不佳,堵車是常事。

有地鐵、距 CBD 較近的住所大多租金昂貴,一般只有國外的高技能移民才會消費。當地人不得不犧牲效率,忍受長時間通勤——我的朋友 Ting Jia(化名)經常開著手機,一邊打電話(或發短信、看劇),一邊開車,但從未遇過車禍。

其他行業也因交通不便而發展受限——比如,馬來西亞的外賣和電商,運費就偏高。以外賣為例,其外送費大多在 5 到 16 元人民幣之間。我最夸張的一次經歷是叫海底撈,只點了些菜品,沒要涮鍋那種大件,但距離較遠,外送費要將近 50 元人民幣。

令人比較驚喜的是,在相對發達的地區,支付寶和微信錢包都很普及,淘寶在馬來西亞也能使用。很多區域的建設水平在 “基建狂魔” 的推動下越來越好......不少中國企業借助一帶一路的支持,在東南亞深耕,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大部分生活在這里的人(包括外國人),總以為中國是極其富裕的超級大國。當我提到中國仍致力于人口脫貧時,許多人都覺得難以置信。

種族對立、政治動蕩

馬來西亞是多民族、多宗教國家,該國政府常年被巫統(馬來人政黨)掌控,其政策一直向土著傾斜,擠壓了少數族群的權益,導致不同民族間的矛盾尖銳。想當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本是一家,但因華人與馬來人積怨已久,新加坡最終被馬來西亞踢出聯邦,

被迫獨立。

至今,大馬華人依然堅守中華傳統文化,從某方面講,算是對馬來政府的無聲抗議。他們設立華文學校,籌建各種中式廟宇和宮殿,以顯示民族凝聚力與影響力。

參與建設的商會或組織,會被記錄在建筑的某塊墻壁或裝飾上

我的馬來朋友曾說:“如果沒有認識你,我估計這輩子都不會對華人有好印象。” 因為華人太貪財,且拒絕融入主流文化,侵占了馬來人的生存空間。

我的馬華朋友則說:“我們華人真的很努力,即使馬來人如此打壓我們,我們還是闖出了一片天。” 反觀馬來人,坐享更優的國家政策,卻不思上進,還整日抱怨。

但是,無論是馬來人、華人還是印度人,基本都對政府極為不滿,指責其效率低下,腐敗橫生。民眾抱怨執政者本是常事,但馬來西亞所爆發的民怨強度,在我的見聞中仍算少見。

2020 年初,這邊發生過轟動一時的政治危機。Facebook 上怨聲載道,其中有篇帖子令我印象很深,大概意思是:我尚未出世的孩子啊!爸爸一定會努力,不讓你降生在這個國家。

馬來西亞的精英人士不是想移民,就是已經移民了。我曾和 Ting Jia 聊到,我們共同的朋友可能要遠嫁他國,感嘆她父母肯定很難過,畢竟很少能見到女兒了。Ting Jia 卻覺得,她父母絕對會為她高興,這個國家,能離開就別留下了。

政局不穩,人才外流——這樣的國家想謀求發展是極困難的。

去馬來西亞前,我咨詢過做 HR 的朋友,大馬的薪資水平如何。那人沒直接答我,而是回復:“說實話,我們在馬來西亞招不到高素質人才,能力強的,都去新加坡了。” 我雖明白他的意思,但直到工作后,才有了更切實的體會。

舉個例子,我快離職時,和公司 HR(馬來人)結算薪資,發現對方把某個部分算少了一半,就發郵件問了下。幾天后,對方說自己沒錯,

還把她的核算方法解釋了一番。我看出她的漏洞,和財務咨詢后,將正確公式列出,且帶入數據,把核算結果全部回復過去。誰承想,她竟仍堅持自己是對的。我倆就接著一來一往,磨了好幾個回合......本來,這部分工資的算法很簡單,只需中國初中數學的水平,我一度懷疑是不是公司想故意賴賬。最終,這件事驚動了 HR 部門的上級(烏克蘭人),這位老板花了 3 分鐘計算后表示:我算的結果才是對的。

其實,那個 HR 并非故意找茬,而是真的馬虎,與很多員工發生過類似糾紛,最后也都誠懇道歉。然而,她曾提到自己有聯合國下屬機構的工作經歷,還在網上開過理財課,算是蠻有資歷的職場人。

我絕非想貶損她,只是這樣的人并非我在大馬遇見的個例。試問,若一個國家每個行當的諸多從業人員都是如此素質,這個國家還怎么自立自強呢?

反科學主義的盛行

此處的觀點或許包含諸多偏見,因這些想法的成型與我所處的人際圈關聯很大。

我加入了一家線上教育公司,其愿景是建立屬于全人類的學校,提倡個人成長與身心合一,旗下課程包括益智類、財富類、人際類、健身類、靈修類等等。其中,靈修類的內容存在較多社會爭議,致使這家企業曾被指控散播偽科學。另一方面,這里的員工背景豐富,許多外國人還愿意拿著比市場均價更低的薪水來上班。我很好奇,想看看自己在這種環境下會和這里的人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我遇到了不少顛覆三觀的故事......

第一次震驚,緣于和 CEO 聚餐——參加飯局前,所有新人都做過一個測試,給生活各方面打分,找出最低分項,CEO 會為每個人提供建議。我的最低分是 “健康”,那陣子身體不好,需按醫囑服藥。聽完我的情況,CEO 大力推薦了公司的健康課程。我附和著笑了笑,雖然他的話術過于行銷,但我愿意將其理解為創業者的職業習慣......直到他說出一句話——Don‘t trust your doctor. They are f**king your body. (別信你的醫生,他們在亂搞你的身體)

我瞬間怔住了,意識到自己無法在這家公司長久發展。

正式上班后,我更學到了各種玄學和宗教學的奇怪知識點......

有一天,我發現公司在推廣新課程——如何修煉查克拉。我一臉迷惑......查克拉??那不是二次元的東西嗎??(我第一次聽說查克拉,是由于看過日本動漫《火影忍者》)后來才知道,查克拉的概念源于印度教。自那時起,我總會調侃,敢情在日本人眼中,印度才是萬物起源之地??看來我們需要重新定義一下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這家公司也出品過風水課程,講師還是歐洲人。作為天朝子弟,我看到有的外國人拿著自家老祖宗玩剩下的伎倆,收著世界人民的智商稅,心想中國的大仙兒要是會英語,早就沒他們的飯吃了。風水學在這些人眼中,是充滿道教智慧的哲學。我的摩洛哥同事曾說,風水概念在西方越發流行了,她也讀過這類書,深感有理。不過,她的華人朋友嘲笑過她:“So you are reading a Feng Shui book written by a white dude?”(所以你在看一本白人寫的風水書?)

馬來西亞本身就是篤信風水的國家,華人尤其如此。我在吉隆坡租房時,所有中介都會大談風水理論。我住的高端公寓,其公共區域還有專門的氣功室。Ting Jia 更在我搬家時,強調了諸多關于家具擺放的注意事項。她喜歡算命,每次去中式廟宇也會誠心燒香。我以前和她討論到,中國的主流價值觀是相信科學,如今講究風水的人不多。結果她反問我——

對于科學的迷信難道不是一種 “崇洋” 的想法嗎?

我愣了下,不知該怎么反應,而且她說的似乎有點道理?科學革命確實起源于西方......

但就算科學無法回答宇宙中的一切問題,難道佛或其他神靈說得就對嗎?

在天后宮虔誠參拜的華人

我不只在職業圈子里遇到過反科學的情景——有一次,我和朋友逛一家印度人開的服裝店。店主得知我來自中國,突然問道:“你知道新冠病毒是什么嗎?” 我沉默著,但他似乎也沒要等我回答,興致勃勃繼續著:“新冠病毒是一種細菌。沒錯,它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若你的內心足夠虔誠,與神站在一起,那么你終將戰勝它。”

我在內心受到一萬點暴擊的狀態下,維持著冷漠的表情。那一刻,我有點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我為什么要來這個國家?

第一次用整篇文章描述一個國家的槽點,心里挺別扭。

正如開頭所述,我對馬來西亞的感情有點復雜——我愛這里的文化包羅萬象,卻也看到文化對撞造成的混亂。我與大馬華人相互親近,可他們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困境,非常掙扎。我喜歡當地民眾重視內心與靈魂的安詳,然而這種情懷是寄托在我無法認同的宗教與玄學之上。

我相信 “存在即合理”——每走過一個新的國家或城市,我都樂于做一個善意且理性的觀察者。但在馬來西亞,有太多時刻,我無法用正向的心態來解讀自己的經歷。這里似乎有很多 “不可理喻” 的東西,可那又是某些人生活中的 “理當如此”。

重新思考那些見聞時,我能理解——歷史的進程存在慣性,舊時代的思想不會因新時代的降臨而被割裂。當一個人從小在宗教的熏陶下成長,你如何讓 Ta 立刻去接受科學主義呢?而一個自小學習科學知識的人,也很難認同宗教所描述的世界。

無論馬來人、印度人還是華人,每個群體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與風俗。大馬民眾重視 “民族認同” 甚于 “國家認同”,種族對立的現象延續至今,便無須奇怪。

論經濟,馬來西亞雖有成長,但仍屬落后梯隊,基礎建設跟不上也是必然。論政治,參政者只顧選情及個人利益,民眾對國家的未來則缺乏信心——他們很迷茫,不知是否還有出頭之日。無論自己多努力,都無法改變現狀,自然會把部分精神寄托于成功學、心靈雞湯,甚至命理學。即使在更發達的國家,推崇這種論述的人也絕非少數,我怎能僅僅斷言馬來西亞人有反智傾向?

只不過,在我看到那些現象的瞬間,我的第一反應依然是錯愕的、困惑的、反感的。

也許我的心胸需要更開闊一些。

試問,若一個國家每個行當的諸多從業人員都是如此素質,這個國家還怎么自立自強呢?

反科學主義的盛行

此處的觀點或許包含諸多偏見,因這些想法的成型與我所處的人際圈關聯很大。

我加入了一家線上教育公司,其愿景是建立屬于全人類的學校,提倡個人成長與身心合一,旗下課程包括益智類、財富類、人際類、健身類、靈修類等等。其中,靈修類的內容存在較多社會爭議,致使這家企業曾被指控散播偽科學。另一方面,這里的員工背景豐富,許多外國人還愿意拿著比市場均價更低的薪水來上班。我很好奇,想看看自己在這種環境下會和這里的人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我遇到了不少顛覆三觀的故事......

第一次震驚,緣于和 CEO 聚餐——參加飯局前,所有新人都做過一個測試,給生活各方面打分,找出最低分項,CEO 會為每個人提供建議。我的最低分是 “健康”,那陣子身體不好,需按醫囑服藥。聽完我的情況,CEO 大力推薦了公司的健康課程。我附和著笑了笑,雖然他的話術過于行銷,但我愿意將其理解為創業者的職業習慣......直到他說出一句話——Don‘t trust your doctor. They are f**king your body. (別信你的醫生,他們在亂搞你的身體)

我瞬間怔住了,意識到自己無法在這家公司長久發展。

正式上班后,我更學到了各種玄學和宗教學的奇怪知識點......

有一天,我發現公司在推廣新課程——如何修煉查克拉。我一臉迷惑......查克拉??那不是二次元的東西嗎??(我第一次聽說查克拉,是由于看過日本動漫《火影忍者》)后來才知道,查克拉的概念源于印度教。自那時起,我總會調侃,敢情在日本人眼中,印度才是萬物起源之地??看來我們需要重新定義一下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這家公司也出品過風水課程,講師還是歐洲人。作為天朝子弟,我看到有的外國人拿著自家老祖宗玩剩下的伎倆,收著世界人民的智商稅,心想中國的大仙兒要是會英語,早就沒他們的飯吃了。風水學在這些人眼中,是充滿道教智慧的哲學。我的摩洛哥同事曾說,風水概念在西方越發流行了,她也讀過這類書,深感有理。不過,她的華人朋友嘲笑過她:“So you are reading a Feng Shui book written by a white dude?”(所以你在看一本白人寫的風水書?)

馬來西亞本身就是篤信風水的國家,華人尤其如此。我在吉隆坡租房時,所有中介都會大談風水理論。我住的高端公寓,其公共區域還有專門的氣功室。Ting Jia 更在我搬家時,強調了諸多關于家具擺放的注意事項。她喜歡算命,每次去中式廟宇也會誠心燒香。我以前和她討論到,中國的主流價值觀是相信科學,如今講究風水的人不多。結果她反問我——

對于科學的迷信難道不是一種 “崇洋” 的想法嗎?

我愣了下,不知該怎么反應,而且她說的似乎有點道理?科學革命確實起源于西方......

但就算科學無法回答宇宙中的一切問題,難道佛或其他神靈說得就對嗎?

在天后宮虔誠參拜的華人

我不只在職業圈子里遇到過反科學的情景——有一次,我和朋友逛一家印度人開的服裝店。店主得知我來自中國,突然問道:“你知道新冠病毒是什么嗎?” 我沉默著,但他似乎也沒要等我回答,興致勃勃繼續著:“新冠病毒是一種細菌。沒錯,它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若你的內心足夠虔誠,與神站在一起,那么你終將戰勝它。”

我在內心受到一萬點暴擊的狀態下,維持著冷漠的表情。那一刻,我有點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我為什么要來這個國家?

第一次用整篇文章描述一個國家的槽點,心里挺別扭。

正如開頭所述,我對馬來西亞的感情有點復雜——我愛這里的文化包羅萬象,卻也看到文化對撞造成的混亂。我與大馬華人相互親近,可他們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困境,非常掙扎。我喜歡當地民眾重視內心與靈魂的安詳,然而這種情懷是寄托在我無法認同的宗教與玄學之上。

我相信 “存在即合理”——每走過一個新的國家或城市,我都樂于做一個善意且理性的觀察者。但在馬來西亞,有太多時刻,我無法用正向的心態來解讀自己的經歷。這里似乎有很多 “不可理喻” 的東西,可那又是某些人生活中的 “理當如此”。

重新思考那些見聞時,我能理解——歷史的進程存在慣性,舊時代的思想不會因新時代的降臨而被割裂。當一個人從小在宗教的熏陶下成長,你如何讓 Ta 立刻去接受科學主義呢?而一個自小學習科學知識的人,也很難認同宗教所描述的世界。

無論馬來人、印度人還是華人,每個群體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與風俗。大馬民眾重視 “民族認同” 甚于 “國家認同”,種族對立的現象延續至今,便無須奇怪。

論經濟,馬來西亞雖有成長,但仍屬落后梯隊,基礎建設跟不上也是必然。論政治,參政者只顧選情及個人利益,民眾對國家的未來則缺乏信心——他們很迷茫,不知是否還有出頭之日。無論自己多努力,都無法改變現狀,自然會把部分精神寄托于成功學、心靈雞湯,甚至命理學。即使在更發達的國家,推崇這種論述的人也絕非少數,我怎能僅僅斷言馬來西亞人有反智傾向?

只不過,在我看到那些現象的瞬間,我的第一反應依然是錯愕的、困惑的、反感的。

也許我的心胸需要更開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