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穀雨」:萵筍如玉,一見「清心」

PubDate:2021-04-20

每一種食材都有屬於自己的時節。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以四時為引,在一簞一食中,感知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轉。

 雨生百穀,

潤物無聲 

「穀雨,穀得雨而生也。」穀雨時節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即民間所稱的「雨生百穀」。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穀雨過後霜雪不再,氣溫回升速度明顯加快,降雨量也明顯增加,春發作物因雨而得到潤澤,個個鮮活飽滿。

深春至,飲茶時

民間諺雲:「穀雨穀雨,採茶對雨。」穀雨前後採摘的茶細嫩清香,味道最佳,又叫二春茶。

此時採摘的新茶,具有清火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但飲用時必須適量,切忌貪多貪濃。

芳菲四月,萵筍當鮮

萵筍別稱繁多,葉用萵筍又稱春菜,莖用萵筍又稱萵苣。由於它碧玉般的莖幹上頂著一簇翠綠的長條葉,故舊時文人還稱其為「碧玉鳳尾」。

萵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論起口感,當屬春季的最為鮮嫩。此時節的萵筍脆嫩多汁,乾脆的莖、嬌柔的葉,在它身上你會發現「矛盾」的美味。

春令萵筍似黃金

唐代的藥學著作《本草拾遺》中載寫,萵筍乃是「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的「千金菜」。

萵筍含鉀量豐富而鈉含量低,有利於減輕心臟負擔、促進排尿,對高血壓、水腫、心臟病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日本岡山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春食萵筍還有助改善過敏性鼻炎的癥狀。

一顆萵筍,百樣春味

萵筍肉質清脆,莖、葉皆可食用,涼拌、炒食、幹制或醃漬都是不錯的選擇。

推薦一道適宜春季食用的橄欖油拌萵筍絲:準備嫩萵筍100克、生榨橄欖油2克,

萵筍去皮切細絲後,放入少量鹽和雞粉,放橄欖油拌勻即可。

烹飪時注意不要把萵筍焯水,因為其中含有大量水溶性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如果用開水焯的話會損失很多營養。

平時將萵筍洗淨、去皮、切絲後可直接涼拌食用,但消化能力差的老年人和病人還是熟吃為宜。

 穀雨飲食護脾胃

穀雨時節,脾胃處於旺盛時期,有利於吸收營養,是適當調補的好時機。

清補健脾

穀雨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消。中醫認為,暴飲暴食、食用生冷之物,或是過度焦慮、熬夜等都會傷害脾胃。

飲食上可以多吃性平、性溫的食物,如薏米、蓮子、芡實、山藥、大棗等,也可以用陳皮泡水喝。

祛濕防困

此時降雨多、濕度大,很容易出現精力不佳、頭暈沉、困倦疲憊等濕熱癥狀。

薏米是清除體內濕熱的好藥材。平時煮粥做飯時放一些薏米,也可搭配紅豆做成紅豆薏米粥。需要提醒的是,孕婦忌用薏米,且薏米不宜空腹吃。

穀雨至,夏將來。它既是雨生百穀的幸福,

也是春天的一場落幕。鮮活的生命們,從草色青青的萌芽,進入到更飽滿、潤澤的狀態。

從千山暮雪的冬季一路走來,荒蕪逐漸遠去。在一片晚春風光中,我們又將走向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