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致父母:凡事不能都由著孩子的性子!決定孩子未來的,並不是智商,而是堅持

PubDate:2021-04-19

相信很多家長都面對過這種事件,對於孩子來說都有過制定了計畫卻又中斷、拖延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自製力和自律能力不夠,良好的執行習慣沒有養成。

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與其指責他、批評他,不如試著理解他、幫助他、伸出手拉孩子一把。

孩子愛拖延、不自律的背後,一定有個需要被看到的原因,你看到了,問題就解決了。

01

我一個朋友的兒子,凱凱今年上一年級。

凱凱從小就聰明,圓圓的小臉,高高的鼻樑,關鍵還有一雙大眼睛,甚是可愛。幼稚園三年,接連換了三個興趣班。

起初,他對畫畫感興趣,

朋友送他去繪畫班,學習了半年,就因為覺得畫畫沒想象中有意思,中斷了學習。

上中班時,凱凱喜歡上了跆拳道,朋友二話沒說就給他報名了。

不到半年,孩子又放棄了,他說:跆拳道老師太兇了,要求太嚴。朋友很無奈,心想孩子還小,就隨他吧。

後來,他又熱衷跳街舞,結果還沒跳半年,他就又放棄了,他說:跳街舞太累了,動作練習太枯燥。

於是,整個幼稚園,他接連換了三個興趣班,沒一樣堅持下來。

孩子上小學以後,朋友變得很焦慮,因為凱凱在學習中,只要遇到一點困難,他就會逃避。

作業難一點,他就不想做,在那裡玩鉛筆。老師兇一點,他就不想去上學……

不僅如此,他連玩遊戲都堅持不了,逢「三」必換,每個遊戲只要通到第三關,

必定卸載安裝新的遊戲。

因為遊戲難度會慢慢增加,而下載一個新遊戲,難度永遠就那麼一點。

凱凱一而再,再而三的放棄,多少與父母的不堅定有關。

孩子一遇到困難就退縮,而父母卻默許他知難而退,讓孩子以為這樣的處事方式是對的,事情本來就該如此——有困難就放棄。

凱凱想放棄時,如果父母能夠陪著他一起克服困難,戰勝困難,我想他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

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繪上何種顏色,他就會變成哪種色彩。

魯迅先生曾說過:要在文化上有成績,則非韌不可。學習文化知識如此,其他事亦如此。

努力這件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02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張口就半個盛唐的董卿驚才絕豔,人們紛紛感慨「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優雅端莊的氣質並非一朝一夕所成,董卿在日常生活中時刻保持著自律,她曾在節目中透露自己每天堅持閱讀一小時,為了保持這個習慣,她的臥室裡沒有電子產品只有書本,睡前安靜看一個小時的書,

然後睡覺。

大家都知道董卿的優秀,卻不知道她也有一個「狠心」的父親。

董卿自己在上海出生,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身邊,7歲時被父母接到工作地安徽。父親要求她承擔家務勞動,每天刷碗、擦地 ,後來董卿稍微能識字了,爸爸就讓她每天抄成語、抄古詩,還要求大聲朗讀並且背誦下來。稍微大一點,又讓她抄古文。

除了文學素養,身體鍛煉也讓董卿從小就抱怨不已。有時天沒亮,爸爸就把還在夢鄉的董卿從床上提了起來,讓她到家門口淮北中學的操場上跑一千米。

上了中學以後,每年寒暑假,父親都讓董卿「勤工儉學」。「我那時候各種零工都幹過,賓館清潔工、商場售貨員、廣播站廣播員……」

在當下這個浮躁的社會,自律已成為被頻繁提起的高頻詞彙,學會自律,完成自我管理,人生才能一步步朝著更好的方向進階。俞敏洪也曾說過:「沒有自我管理,人生難以變得更好」。

父母在孩子成長扮演的角色最為重要,中式教育也好,西式教育也罷,重要的是從小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

讓他學會自我管理。

周杰倫3歲的時候,母親見他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就當機立斷地掏出家裡所有的積存,給他買了一架鋼琴。因而,童年的周杰倫被剝奪了玩的權益,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鋼琴中間渡過的。

可每次練琴的時分,一聽到窗外夥伴的嬉鬧聲,他就老是彈得心猿意馬。他母親就拿著一根棍子,站在他前面,不斷盯著他練完琴。母親的「棍棒教育」使周杰倫彈得一手好琴,為他以後踏上流行樂壇奠定了基礎。

我們在過去十幾年裡,不斷強調素質教育,快樂教育,但是很多家長卻並未領會到素質教育,快樂教育的真正要義,而一味地鼓勵孩子放縱天性。實際上在孩子的性格,習慣尚未形成時,家長的干預是有必要的。

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提高孩子的自律性,會影響他的一生。

03

最好的教育莫過於父母的言傳身教。

在《媽媽咪呀》的舞臺上,有一位母親,為了讓想放棄街舞的女兒堅持練習,乾脆自己報名參加舞蹈培訓,和女兒一起練習跳街舞。兩人一起堅持跳舞,一起組隊比賽……

媽媽的堅持感染了女兒,現如今母女二人享受著街舞帶來的快樂。

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父母堅定孩子就堅定,父母搖擺孩子就搖擺。

很多父母經常因為孩子的一句:我不喜歡了,任由孩子放棄。可是,不喜歡的事那麼多,能不能都不做呢——不喜歡做作業就交白卷?不喜歡上課就睡懶覺?不喜歡長大就真能不長大嗎?答案顯然是不能。

所以,凡事不能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一位美國教育專家也曾表示:決定孩子未來的,並不是智商,而是堅持。

堅持不一定成功,但不堅持一定不會成功。

為了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父母都應該努力教會孩子堅持。

孩子背後的成功,其實都是父母的堅持。

劉宇婕8歲時獲得高爾夫賽冠軍,作為爸爸的劉國梁,接受採訪時說:「孩子3歲打球,她媽媽每天堅持陪她訓練、比賽。5年時間,從不間斷。」

作家六六說過:「只要道路正確,並堅持不偷懶,我不能保證你過上萬人之上的生活,但五千人以上是肯定會的。」

所以,每一位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堅持、學會自律。應當與孩子一起制定、完成一個人生目標。

Wendy媽有話說: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次放棄,管不住自己,其實都是未來路上的絆腳石。

他們不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自行消失,反而會在未來一次次地「重演」,只是長大以後孩子將會為它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果現在不做「狠心」的父母,教會他們自律,等有一天懶散成為他的習慣,不自律成為他的人生常態,我們又怎敢大膽放手讓他獨自面對這個社會呢?

管不住自己,其實都是未來路上的絆腳石。

他們不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自行消失,反而會在未來一次次地「重演」,只是長大以後孩子將會為它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果現在不做「狠心」的父母,教會他們自律,等有一天懶散成為他的習慣,不自律成為他的人生常態,我們又怎敢大膽放手讓他獨自面對這個社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