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睡覺時總愛往上拱?藏著父母沒注意到的4個細節,你讀懂了嗎

PubDate:2021-04-17

寶寶因為身體各項機能都發育不完全,因此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獲得能量。

但說起寶寶的睡姿,那可真是奇奇怪怪、五花八門,可能是身體柔軟度好,很多寶寶睡覺時就能擺出高難度姿勢,十分博人眼球。

但有時看到寶寶那些不尋常的姿勢,媽媽們也會擔憂,會不會是寶寶身體不舒服?

寶寶睡覺為什麼總喜歡往上拱呢?一般有如下幾個原因:

01寶寶睡覺總喜歡往上拱,是生長發育中一種正常的現象

在寶寶各項身體機制未發育成熟前,寶寶睡覺時的一些動作並不能控制自如,就像幼年時期的孩子會尿床,而成年後則不會是同樣的道理。在寶寶具備了翻身的能力後,由於他們還不會爬行,只能平仰著用小腿瞪著往上竄,寶寶通過這樣的姿勢調整有利於他們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繼續睡覺。

為了避免寶寶睡覺往上爬撞到床頭或是跌倒床下去,

家長可以在床頭的頭頂處墊上一個柔軟的墊子:如枕頭或是毛絨娃娃。這樣寶寶晚上睡覺往上竄的時候不至於撞到頭,寶寶也不會因為竄上去蓋不到被子而著涼。

02家長過分「呵護」,讓寶寶穿了不適宜的睡衣

春季早晚溫差比較大,對於成年人來說,

大多處於在陽光下會覺得曬,但走在陰涼處又冷的狀態。

雖說小朋友很少有外出的機會,但對於北方孩子來說,暖氣停掉後,臥室溫度確實會降低不少。因此細心的家長就會將冬季的厚睡衣拿來給寶寶套上,避免起晚上睡覺著涼。

但其實,孩子相較于成年人來說,

本身散熱能力與溫度調節能力就不足,穿著帶絨的衣服再加上厚重的被子會讓他們有種悶熱感,自然會一拱一拱的「逃」出被窩。

03嘗試尋找母親溫暖的懷抱

孩子對於母親的依賴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在孩子依賴感建立時期,即便是睡覺也要緊挨著媽媽。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洛所設計的「恒河猴」實驗證明,嬰幼兒在成長中需要溫暖的懷抱與父母的安撫。

若孩子在睡夢中感受不到媽媽的味道或者沒有觸摸到媽媽,就會不自覺地向上拱,直到感受到媽媽溫暖的懷抱為止。

04寶寶睡覺總喜歡往上拱,可能暗示著身體不適

寶寶睡覺總喜歡往上拱,並且還是一晚上睡覺都拱來拱去的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暗示寶寶身體不適(腸胃不適或是缺鈣)。寶寶睡覺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是身體不適引起的,一般還會伴有其它不適的癥狀:睡覺亂扭動、睡不踏實、夜醒夜哭頻繁等。

寶寶如果睡覺出現亂拱亂爬還伴有一些不適,那麼家長一定要及時求助專業人士諮詢,

看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切不可大意。

Wendy媽有話說:

小傢伙總愛往上拱,家長也要掌握應對策略

處在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本身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不能主動告知家長自己的需求和狀態,因此父母的觀察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若孩子是因為自身「裝備」太過厚重而出現向上拱的睡姿,父母可以適當給孩子「減負」並且選擇薄厚適中的睡袋來調整。

如果孩子是因為內心缺乏安全感,在睡夢中尋找媽媽,那麼老父親與老母親也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安撫物、或者採取「刷臉」的方式説明小傢伙過渡。畢竟為了一些小月齡寶寶的安全著想,並不建議父母在其嬰兒床周圍隨意放置物品。

1周歲以下的小朋友思維能力有限,他們做出的很多舉動其實僅憑本能,

因此更需要家長著重關注,找到背後的原因並幫助寶寶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