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土耳其真有膽量,把全世界得罪了個遍,這下倒要看看鬧劇如何收場

PubDate:2021-04-13

近段時間,黑海畔的土耳其頻頻登上各方頭條,把周邊能招惹的國家招惹了個遍。

土耳其大反對共和人民黨政客在推特上公然為「東突」分裂勢力張目,

污蔑中國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反恐與去極端化措施,遭到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點名駁斥。

上個月25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會見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時,還承諾不參與反華行動,

才半個月時間,內部就出現了雜音。

儘管個別人的聲音並不代表土耳其官方,卻也將土耳其內部的矛盾展現無遺。

二戰以來,土耳其長期追隨歐美國家,遏制和圍堵蘇聯、中國等國。

當年我們的「遼寧」號前身——瓦良格,在歸家途中通過伊斯坦布爾海峽,還曾被土耳其勒索過高價「過路費」。

顯而易見,當時的土耳其,和中國並不算「鐵」。

但就在最近幾年,土耳其總統卻突然態度180度大變。作為北約成員國,不僅和帶頭老大美國隔空罵戰,

還大規模採購中國新冠疫苗,甚至明確聲明不隨歐美反華。

究竟是什麼讓「西方鐵粉」突然「變心」?

事實上,土耳其雖然是親西方國家,但在西方國家眼裡,地位並不怎麼高。

美國組建北約,當時主要是用來對付蘇聯。

土耳其雖然是個亞洲國家,但由於扼守著黑海的出海口,也被拉進了「北約群」。

蘇聯解體以後,歐洲的安全壓力已經有所減少,加上在高端武器交易上,長期被美國「卡脖子」,引發了不少口水戰,土耳其在北約的地位,自然越來越邊緣化。

另外,土耳其一心想加入歐盟,卻一直被拒絕。除了現實的國家間利益紛爭之外,基督教國家抱團的歐盟,很難在社會心理和文化層面接受穆斯林國家土耳其。

在西方人眼中,這個與基督教文明糾鬥了幾百年的奧斯曼帝國後裔,就算接受了世俗化、西化,始終還是一個「異類」。

土耳其一直在試圖全面融入西方,卻遭到了全面挫敗,由此產生了一種強力的「身份政治困惑」。不屬於東方,也不屬於西方,在不同的身份之間輾轉徘徊,

外交政策也也在東西方之間飄忽不定。

就拿這幾天的事來說,歐洲理事會主席蜜雪兒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一同訪問土耳其,卻被土耳其上演了一出「二桃殺三士」——

三名官員,兩把椅子。

埃爾多安坐了一把,蜜雪兒坐了一把,留下馮德萊恩沒有座位,

只能坐到了旁邊隨員坐的長條沙發上,當場「官降一級」,其驚訝和憤怒,可想而知。

這一幕遭到了全體網友的指責,罵埃爾多安蓄意羞辱的、罵蜜雪兒沒有風度的、罵馮德萊恩不夠硬氣的……到後來很多歐洲國家也捲進來,與土耳其展開國際層面的罵戰。

土耳其這頭刁難了歐盟,那頭卻又力挺烏克蘭,在俄羅斯雷區上跳起了舞。

自上個月起,東烏克蘭局勢就十分緊張,俄烏雙方都在向邊境增兵。

俄羅斯不斷對烏克蘭發出強硬警告,烏克蘭則積極出訪並尋求北約介入。

埃爾多安在伊斯坦布爾與到訪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了三個多小時的會談,然後表示支援烏克蘭加入北約,並且再次重申不承認克裡米亞併入俄羅斯。

有趣的是,烏克蘭,正是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矛盾的聚焦點。

一言蔽之,埃爾多安最擅長的,就是在大國之間玩「穿梭外交」。到哪都賠笑臉,對誰都不真心。

因此,當這個「國家信用值」早已負債累累的國家向中國示好,我們在表示歡迎的同時,

更應該保持警惕,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