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媽,你住我這不方便」75歲母親養老被拒絕,才知「養兒不防老」

PubDate:2021-01-08

@彩陶娛樂分享 聽情感故事,品五味人生,與你一起學習和成長,今天,小醬將為你提供有溫度、有深度的優質內容,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分割線-------

在這個世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非常奇妙,有時候又讓人捉摸不透,百思不得其解。父母對孩子,可以傾盡一生全部的愛,甚至用生命護衛孩子安全,這深情重如山、深似海。然而,孩子長大後,對父母卻難能做到百分之一,多少父母為此心寒不已。

人們總說,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樣的話聽起來很美,做起來很難。現實情況卻非如此,你可以養我長大,我卻不能陪你變老。不排除有很少一部分子女相當孝順,做得讓人點贊和感動,但畢竟少之又少。很多老人是心寒的,有的既看不到兒女身影,也收不到兒女生活費,一個人孤苦伶仃,看著讓人心痛。

父母都能做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而子女卻難做到「常回家看看,幫媽媽刷刷盤子洗洗碗」,雖然是一件件的小事,卻能看出兒女對父母的恩情。特別是老人患病時,主動盛碗飯,盡顯兒女心,這樣的事我們能做到多少?

隔壁李大娘就是一位孤獨老人,三個子女名牌大學畢業,現在都成了家立了業,

平時工作都很忙,幾個月難得回來一次,她一個人待在家裡,十分孤獨孤單。李大娘不會玩手機,也不愛看電視,唯一的愛好就是趕集逛逛,但現在腿腳不靈了,在家裡很少出門。

去年,李大娘提出到每個兒女家住一住,輪流養著她,可三個兒女沒有一個同意的。大兒子說,家裡房子小,還有兩個孩子,實在住不開,等有錢了買個大房子再接母親過去。小兒子說,剛結婚一年,準備要孩子,這時候也不太方便,並且岳母在那住著,去了容易產生矛盾。

唯一的女兒說,她要經常出差,接過去也照顧不了,多給點錢需要啥就買點啥。既然三個孩子都說,等等吧,那只能等了。張大娘聽完,也不好說什麼,只好默默等著。

前段時間,張大娘突發腦梗,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一開始,三個兒女還輪流過去看看,但過了沒幾天,都說有事來不了,於是雇了一個護工在那照顧,到出院也沒有再見到子女的影子。出院時,張大娘心情很不好,自己打車回了家,到家後一個人痛哭起來。

雖然張大娘自己也知道,

人老了躺在病床上,指望兒女伺候幾天還行,時間長了都會嫌棄。但張大娘心裡還是難受了很久,她覺得子女應該照顧她,畢竟現在自己一個人太不容易了,有時候一天都不想做飯,也不感到餓,就這樣望著窗外一直發呆。

有時候天氣不好,

張大娘出門買點菜都很費勁,腿腳走路一天不如一天,今年都75歲了,天黑眼睛也看不清東西了,一不小心還會摔倒,好幾次都是周圍鄰居幫著扶回家的。每次鄰居問起子女,張大娘心裡都有種說不出的痛。

「孩子,我養你小,為何你難養我老?」這句話張大娘想了無數次,但始終沒有想明白為什麼,有時候很想問問三個兒女,為什麼不能替她想一想,但又怕惹子女不高興,每次都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她不知道何時才能到子女那養老,心裡空空的,很想這天早點到來。

無奈之下,張大娘只好聯繫了養老院,含淚走進養老院的那一刻,有些釋懷了,覺得兒女有兒女的難處,這個年紀正是工作的關鍵時候,都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照顧老人,

還是養老院比較適合自己。去了以後,也正如張大娘想的那樣,裡面生活得還算比較快樂。

現實生活中,像張大娘這樣的老人還有很多,有的情況更糟糕。人到老年,或許真的很可悲,如果沒有子女的溫暖,那老人心中該有多麼淒涼和心寒。也許每個子女都有生活的壓力,但也請不要淡忘了你身後還有一位年邁的老人。

人到老年,有條件能去養老院當然最好,既不給子女增添負擔,也能過得自由自在。但是如果沒有條件,只能請兒女照顧,作為兒女來說,多體諒一下父母,能多一分愛就多一分愛,想想老人辛苦一輩子,無論哪個父母都不容易。

-------分割線-------

在你生命裡出現的人,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也喜歡小醬,請一定不要錯過小醬的粉專「彩陶娛樂分享」,期待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