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夫妻之間」VS「兄弟姐妹之間」哪一種關係更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一致!

PubDate:2021-01-08

人作為一種群居動物,有著較為複雜的社會關係,朋友在個體的社會關係中屬於較為親密的一類,而比朋友更重要的就是親人還有愛人。

兄弟姐妹是我們的骨肉至親,從小相伴,在我們心中佔據著不可估量的地位。而愛人則是將陪伴自己走完一生的人生伴侶。那麼,從個體心理層面看,到底是兄弟姐妹之間更親,還是是夫妻之間更親?

1.單純曝光效應

首先,血緣與成長環境的相近性的確為關係增加了親密感。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單純曝光效應,指的是頻繁接觸會增加彼此之間的好感度。

對於兄弟姐妹而言,他們從小在一起長大,經常見面,相互之間的熟悉度很高,而這種熟悉的感覺,會使得他們越來越喜歡對方,並不知不覺中將對方納入到自己的世界中,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並且,對於兄弟姐妹而言,在人生的最初階段,他們有著相似的成長環境和人生經歷。特別是對於那些年紀相仿的兄弟姐妹,更是無話不談,彼此分享著自己的經歷與感受,親子關係中的距離感進一步削弱。

2.生物適應性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親人之間關係要好也是有著適應性作用的。在早期的人類社會,個體是難以立足的,只有以家庭為單位,互相扶持,才能更好的生存下來。

因為,通過血緣關係的聯繫,將不同的個體組建成一個個家庭,個體在其中會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會將家庭的利益視作自己責任的一部分,互相幫助,共同克服困難。因此,

很多時候,由於兄弟姐妹之間存在著血緣關係的紐帶,關係自然比一般朋友要好很多。

3.關係轉變

不過,隨著個體的成長,濃濃的親情會逐漸被愛情所取代。這裡並不是說親情不存在了,而是由於個體的心理資源是有限的,當建立起新的親密關係時,

則會傾注更多的心理資源在愛情關係中,而淡化了親情的存在。而這種從兄弟姐妹親情到夫妻愛情過度的趨勢,也是具有生物適應性功能的。

當我們成年之後,我們不得不擺脫原生家庭,逐漸在新的家庭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更多的是擔起新家庭中的責任,我們會有自己的孩子,妻子(丈夫),有自己的小家庭,和一系列需要處理的家庭問題。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被夫妻之間的愛情取代是必然的,是人社會性的體現。那些曾經很親密的兄弟姐妹,他們也會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小家庭,你們之間的關係自然也就不如以前了。這個階段,伴侶和孩子會佔據你更多的心理資源,你會把他們視為核心自我的一部分。

aiya有話說: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到底是夫妻之間親,還是兄弟姐妹之間更親?其實,答案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最終,你的伴侶也會是你的親人。對我們而言,他們都是很重要的人,只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陪伴我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