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加坡一家5口每月只有240新幣過活,九歲男童只能趴地上做功課

PubDate:2021-01-19

疫情之下,裁員、減薪已成趨勢,新加坡進入第三階段解封,依然沒能阻止就業下滑的局勢。受疫情的沖擊,導致不少行業遭受重創,企業和員工都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這一切都讓一些原本就困難的家庭,變得雪上加霜。

疫情影響,一家五口依靠每月240元微薄收入生活,面對語言困難的九歲男童家中沒有書桌,兩年來趴地上做功課,在中區社區發展理事會計劃下受惠。

九歲的陳樂杰從小父母離異,母親獨自撫養他與今年中四的哥哥。目前,他與母親、哥哥、外公與外婆居住在一間三房式組屋單位。

兩年前升上小學后,陳樂杰就一直趴在地上做功課。但他不是調皮,而是因為家中沒有書桌和椅子,讓他念書用。

陳樂杰的外婆鄭麗珍(70歲)表示,由于家庭經濟情況拮據,沒有多余的錢給孫子購買桌椅,看著孫子趴在地上時,不免感到難過。

“我的丈夫是名送貨司機,

之前會從洗衣廠載送自助餐桌布到餐廳,疫情后就改為載送洗好的廚師制服。樂杰的母親,也是我的小女兒也跟著一起送貨。疫情前兩人每月賺取1000多元,但疫情下一周才賺60元,相當于一個月240元,要供一家五口過活。”

一家人目前獲得政府補貼,陳樂杰與哥哥也申請學校的經濟援助,但每月的生活費、房貸,水電費等仍是個負擔。

鄭麗珍說,雖然趴在地上一定不舒服,但孫子完全沒有怨言,也不曾主動開口要求買東西。“他從沒抱怨辛苦,但我看著他心里辛苦。雖然很難過,但我知道哭也沒有用。人,一定要堅強面對,什么困難都得嘗試扛下來,并學會知足。”

中區市長潘麗萍感謝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捐贈書桌椅給70低收入家庭孩童。(檔案照)

雖然物質匱乏,但陳樂杰非常爭氣,在小一與小二時都取得進步獎,分別獲得200元與100元的獎金。

鄭麗珍說:“樂杰有語言上的困難,有時說話還是不清楚,現在還在上幫助調整語言的課程,但學校老師都說他非常努力。他獲獎后也深受鼓舞,

說今年還想再拿獎。”

陳樂杰從幼兒園一年級開始就獲中區社區發展理事會協助,這次在計劃下獲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捐贈的書桌。

“上周五,義工就來幫我們裝置了,樂杰還開心地協助一同裝,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坐在那里做功課,學聽寫。”

網友評論:

小馬嘮叨:真的沒想到,在新加坡也會有如此困難的家庭,希望政府組織能來幫助他們,希望他們一家五口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