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發脾氣時,只要父母做好正向的溝通和複盤,一定會收穫一個情商很高的孩子

PubDate:2021-03-23

很多家長都害怕帶孩子出門,家長總是抱怨。有時候想帶孩子出去玩玩,一想到孩子出門,面對吃的喝的玩的各種耍無賴,就決定還是在家休息,或是獨自外出散心。其實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想通過自己的脾氣,讓家長滿足自己。而家長都對此很厭煩,想要一個乖寶寶。

週末,西貝全家帶著3歲的女兒一起出門玩,女兒想去遊樂場裡面坐旋轉木馬,但是遊樂場設施正在維護,暫時不能進去玩耍。女兒因此大發脾氣,賴著就是不走。西貝蹲下來跟女兒講道理,她告訴女兒:「這裡的設施都在修理,不安全,

相關人員也不會允許你進去的。」

可是女兒仍然不聽話,爸爸的脾氣比較急,瞬間就怒了,覺得女兒不可理喻,吼了女兒幾句。奶奶因為爸爸對孫女的怒吼又開始維護起來,責怪爸爸的不是。這時候,爺爺開始伸手準備抱孫女,西貝卻不讓爺爺抱,堅持讓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不能隨意慣著。

結果一家人發生了矛盾,女兒看著身邊的場景,竟然笑了。

孩子的脾氣總是牽絆著一家人的舉動,孩子開心,全家人都覺得幸福,孩子難過,全家人都開始用自己的辦法去哄孩子。其實每個孩子都會發脾氣,但是父母的做法卻是尤其重要。

01

身邊就經常有父母說: 「我的孩子發起脾氣來,簡直是地動天搖。」

面對孩子情緒失控的場面,父母常常不知如何應對。

而且,孩子在情緒爆發時還會伴隨著一些破壞性的舉動,這也讓父母們頗為尷尬。有的父母要麼急匆匆想要制止孩子哭鬧,甚至於批評打罵,要麼就是失去原則開始各種哄。

下面開始劃重點:

我們都懂,孩子一發脾氣,我們跟著著急上火,一開始就錯了。而且最關鍵的是,還可能因此錯過對孩子情緒引導的關鍵10分鐘。

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靠的是情商,即一個人「管理情緒」的能力。

要知道,孩子的情緒管理,不是天生自帶的,而是需要後天學習的。只有父母在孩子出現情緒困擾時做恰當引導,孩子才可能更好認識、感知和掌控自己的情緒,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情商才不會低。

02

在生活中,孩子發脾氣的現象總無法避免

1.孩子發脾氣,處理好了,情商高

也就是說,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如何回應,直接影響了孩子情商的高低。

孩子「發脾氣」和孩子「哈哈大笑」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而我們通常會認為「發脾氣」是不好的,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小祖宗,趕快停下吧,給我開心起來!」這種生硬阻止孩子發脾氣的方式,對孩子情緒敏感力的養成是極其不利的。

2.孩子發脾氣,處理不好,傷害大

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家長如何回應孩子的情緒,關係到孩子在成年後乃至一生的情緒問題。

只要哭鬧,家長就馬上妥協的孩子:孩子一哭鬧,家長就馬上滿足要求,這種做法等於是強化了這種行為,孩子會在生命早期習得一個經驗——哭鬧的表達方式是可以的,

並且只有這樣,爸爸媽媽才能同意我的要求。如果不加以調整,可能會從小給孩子養成一種,只要我發脾氣,大家都會包容我的感覺,這樣以後長大接觸社會是會吃虧的。

3.孩子發脾氣時,正是教育的好時機

孩子發脾氣時,只要我們做正向的溝通和複盤,一定會收穫一個情商很高的孩子。

03

當孩子情緒的「暴風雨」來臨時,父母還可以借鑒這樣幾種實用做法:

1、 公共場合,從長計議,幽默化解

公共場合孩子發脾氣,很多父母會覺得很沒面子,尷尬。這是幾乎所有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並不意味著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此時,完全可以開個小玩笑,比如說: 「看起來我們有點家務事得私下處理一下了。

」如此輕鬆的狀態,既能打消旁人看熱鬧的興趣,也可緩解自己的尷尬,然後帶孩子到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你們倆可以再「從長計議」。

2、 不要在孩子情緒激動時處理問題

孩子發脾氣的當下,大人不要驚慌失措,或表現出不安,或立馬失去了自己的立場,更不要說教。因為孩子哭的時候,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感受和尋求安慰上了,沒有精力去關注其他。要知道,孩子有脾氣、鬧情緒的時候,跟他講任何道理,都是沒用的,因為此時孩子大腦皮層的其他位置都是關閉的,只有情緒中樞是活躍的。

父母要做的就是輕輕將孩子摟在懷裡,耐心陪伴他。讓孩子知道,你是明白和理解他的。不妨等孩子哭完,

再告訴孩子下一步該怎麼辦,或者和孩子商議如何解決。

3、 避免用自己的憤怒回應孩子的憤怒

父母一生氣,就容易使用一些過激的詞彙,比如:

粗暴地給孩子貼標籤,責駡孩子:你這個壞孩子,總是這麼不聽話!

威脅孩子:你不乖乖的,我就不要你了!馬上閉嘴,

要不再也不帶你出來玩了!

專制命令:不許哭!現在閉嘴!

說出負面暗示的話:像你這樣,遲早要惹出大亂子!今後能有什麼出息!

父母一定避免用憤怒回應孩子,因為你的憤怒會使孩子的情緒擴大。要先控制自己的憤怒,以平靜、溫和的聲音回應孩子。如果你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就請先不要開口說話。實際上,這時你說出的任何話既不能被孩子接受,也不能表達你真正的意願。

4、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2~3 歲孩子注意力的維持時間最長只有十幾分鐘。遇到孩子執著地在一件事情上哭鬧不止時,採用注意力轉移的方法通常十分有效,但一定要轉移到另一個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上。

對於三歲以上或可以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孩子,

媽媽不妨說: 「你可以告訴我你堅持要 ×× 的原因,至少三點。」如果孩子還小,一歲左右,不能清楚表達,媽媽只需抱起孩子說, 「寶寶,媽媽帶你看看更有趣的東西」,將孩子帶離即可。不要跟孩子說太多道理,他不會樂意聽。

5、 學會轉換語言,多用「我」做主語

父母稍微留意就能發現,孩子哭鬧發脾氣的時候,我們開口便往往會以「你」字為主語,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批評或譴責。但事實上,在遇到孩子發脾氣時,父母不帶抨擊地陳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反而會更有效,如多用「我」做主語來對孩子說話。

Wendy媽有話說:

孩子鬧情緒,是正常的,不要把它看作洪水猛獸。當它發生時,父母不要亂了方寸,應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有條不紊地引導孩子認識情緒、疏解情緒,那也是在幫助孩子成長!

孩子需要愛,尤其是他們最不值得愛的那些時候。

最後,請一定記得告訴他:我們愛你,無論你是什麼樣子。

多用「我」做主語

父母稍微留意就能發現,孩子哭鬧發脾氣的時候,我們開口便往往會以「你」字為主語,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批評或譴責。但事實上,在遇到孩子發脾氣時,父母不帶抨擊地陳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反而會更有效,如多用「我」做主語來對孩子說話。

Wendy媽有話說:

孩子鬧情緒,是正常的,不要把它看作洪水猛獸。當它發生時,父母不要亂了方寸,應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有條不紊地引導孩子認識情緒、疏解情緒,那也是在幫助孩子成長!

孩子需要愛,尤其是他們最不值得愛的那些時候。

最後,請一定記得告訴他:我們愛你,無論你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