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真的會吃嗎?這種飲食新方式,能飽腹、助減肥、防疾病...早知道早受益~

PubDate:2021-03-19

近些年來,由於物質的過度滿足,導致營養失衡,肥胖問題以及老年人的「三高」問題日益攀升,嚴重威脅人體的健康。所以「低碳」飲食的呼聲越來越高。

那麼,究竟什麼是低碳飲食呢?低碳飲食的特點是什麼?對人體又有哪些好處呢?

低碳飲食4大的特點

因為碳水化合物在體內會轉化成葡萄糖提供能量,如果過多地攝入葡萄糖,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系列損傷。

而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可以減少體內葡萄糖的含量,進而促進身體內脂肪的代謝,幫助控制糖尿病。

因此,低碳飲食應遵循4個原則:

1 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主食

根據升糖能力的不同,食物可分為三大類:

【低糖食物】GI<>

【高糖食物】GI>70,此類食物易消化、易吸收,從而易造成血糖大幅度波動;

【中糖食物】55≤GI≤70,消化、吸收能力都處於兩者之間。

其中,全麥麵包、糙米、雜糧麵包等屬於中、低GI主食,可作為主食的首選;白米飯、麵條等則屬於高GI食物,

可相應減少食用。

2 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蔬菜 >>>>

顏色深

一般情況下,顏色深的蔬菜所含的營養物質更豐富,比如:紫甘藍、西蘭花、秋葵、胡蘿蔔等。

這類蔬菜的抗氧化物、營養物質更多,對輔助控制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保護心腦血管、延緩衰老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

葉片大

木耳菜、油麥菜、捲心菜、菠菜、生菜等蔬菜的葉子較大,這類蔬菜的膳食纖維更豐富,可以增強飽腹感、降低餐後血糖的波動,有助平穩控糖。

>>>>

莖幹粗

莖幹粗大的蔬菜,如萵筍、蘆筍、筍、芹菜、花椰菜等,這類蔬菜的膳食纖維特別豐富,更有助於穩定血糖。

3 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質

中國營養學會專家認為,應依據食物的兩個指標,來判別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

一個是「數量」指標,即「蛋白質含量」,是指每100克這種食物中蛋白質的數量;另一個是「品質」指標,即「蛋白質的氨基酸評分」,得分越高說明蛋白質品質越好。

據綜合評比,雞蛋、牛奶、魚肉、蝦肉、雞肉、鴨肉、瘦牛肉、瘦羊肉、瘦豬肉、大豆為「優質蛋白質十佳食物」,日常烹飪中可優先選擇。

4 攝入足量的優質脂肪

在總熱量不超標的情況下,攝入適量的脂肪(全天總熱量的20-30%)不僅能促進消化,調節血糖和激素水準,還能提高飽腹感,幫助減脂。

脂肪主要分為四個種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屬於優質脂肪。前者存在於植物油之中,如橄欖油、茶籽油;後者常見於深海魚,

如三文魚、沙丁魚、秋刀魚、金槍魚、鱈魚等。

低碳飲食對人體的好處

1 轉變了人體的功能模式

低碳飲食,就是通過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從而限制熱量攝入,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消耗。它把傳統的由碳水化合物供能的模式,轉變為了由脂肪的代謝產物酮體功能的模式。

由於碳水化合物在體內中消耗較快,一旦這頓飯吃進了碳水化合物,消耗完後很快覺得餓,從而馬上去補充。

而通過所謂的低碳飲食,把體內的脂肪動員起來,脂肪供能的效能高於碳水化合物,從而增加飽腹感,以達到不需要節食就能控制體重的方式。

2 降低人體胰島素分泌

胰島素是身體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促進糖原、蛋白質、脂肪合成的激素,

它的分泌由碳水決定。當我們攝入了很多碳水化合物之後,人體就需要分泌很多的胰島素去對沖掉。

故高碳水飲食,會增加餐後血糖和胰島素大量分泌,從而增加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肥胖的風險。

並且,通過許多的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是能有效降低II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也是II型糖尿病天然的治療飲食方式。

碳水化合物占比多少最健康

在傳統三大營養素中,碳水化合物的功能約占50%~60%。選擇低碳飲食後,一般情況下,攝入碳水化合物比例為10%~20%就可以了;極端情況下,如一些BMI指數到達30多、40的患者,可降到5%。

【注意】因為低碳飲食前期,身體需要切換供能模式,有一個不適的過程,身體可能會出現很多不適的反應。

當然,這些現象都是短期的,等到你身體適應後,這些不適感也會消失。

最後,要強調的是,低碳飲食不是人人都適合,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於普通人來說,可以通過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來控制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