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5歲歧視」才是真無奈

PubDate:2021-03-16

1

相比大家討論得很熱鬧的性別歧視,年齡歧視才是職場上更無奈的事。

很少有企業敢把「只招男性」寫在崗位需求上,但寫「只招35歲以下」的卻比比皆是。

作為一個早就超過35歲的人,我意識到一個殘酷的事實:如果我去投簡歷找工作,基本上是沒有機會的。哪怕是應聘新媒體小編,人家也寧可招一個年輕的素人。

是因為我的水準不夠嗎?答案是:對。

因為職場的「水準」,未必是工作品質,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體能和認同力。年齡越大,這兩個本領就越差,企業就越排斥。

體能很好理解。你現在讓我通宵加個班,

我肯定要請病假了。

認同力相對複雜一些,但我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假設年輕的老闆搞了一個意氣風發的團建,大家一起要喊喊口號啥的,我就會成為一個很尷尬的角色。

就算我裝作很積極地參與,他也會覺得我「虛情假意」——因為「這個資歷的人不太容易被煽動到」。

而這種「萬眾一心」,又是比較重要的事。坦率說,哪怕就是灑點雞湯說說奮鬥史,年輕人也更容易管理。

這是兩個很要命的劣勢。

2

還有一個問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經驗」的優勢越來越小了。

以前掌握一門手藝,例如紡紗水準很高,換個地方還能做師傅;但現在既有經驗常常處於被淘汰的邊緣。你說我運營公眾號很好,但現在人們已經不看公眾號了;你說我有些視訊處理的能力,

結果發現現在這種能力已經被剪映取代了……

我們一直處在一個既有經驗被不斷顛覆的環境中,在有些時候,既有經驗未必是財富,而是拖累。

例如,我和幾位傳統媒體出身的號主就同時感歎,傳統媒體的思維習慣讓我們多次錯誤判斷了使用者的需求。如果我們有斷舍離的決心,可能生活狀態會好很多。

年輕人就不太容易有思維定勢,雖然上當的概率高一些,但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會高。而且,他們也更能承擔「試錯成本」。

這種保守其實是深入骨髓的。比如,我一直訝異於非全日制培訓文憑能被包裝成財經專家賣理財課,還被央媒作為經濟標桿人物採訪,而我卻刻意避免使用以前的抬頭——

其實我已經意識到「這是無謂的事情」,並且因此付出了更大的溝通成本,但身體就是轉不過去。

3

在口頭上宣導企業去除「35歲基準線」基本上沒什麼用。就算人家不寫在書面上,超齡簡歷扔過去,人力資源部門也會扔到垃圾桶裡。

以前有個笑話,老闆問年輕員工「要不要養老金?」,員工說當然要啊,老闆說那好啊,於是把他領到了另一間辦公室,指著一個老頭說,「太好了,這就是老金。」

如果沒有政策杠桿,沒有單位願意有老金。而且發展越快,心腸越狠。最後還會留一句「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也不打」。

最後留給中年職場的,如果不在體制內,依然只有兩條路:

積極一點的,去反追後浪,不恥下問,敏而好學。你玩短視訊,我也玩短視訊;你做B站,

我也做B站;你追流行梗,我也追流行梗……

這條路最大的困難是體力不支,時間不夠。人家晚上同事聚會去了,你在家輔導孩子作業,人家順手就加了個班,你敲著腰說要去配個藥……除非天賦很好,不然依然沒什麼優勢。

消極一點的,歲月靜好,安享天命。管它天搖地動,我自巋然不動。手頭的一畝三分地耕好,寬于待人,錢少點也可以,等著安度餘生。

這條路最大的問題是你沒辦法巋然不動。當年羊毛衫廠巋然不動的都趕出去擺地攤了,職場也不太看「你這個人好不好」,而是「你這個人用起來劃算不劃算」。有一天地被收走了,你想耕也沒機會。

也就是說,不管怎樣,年齡更傾向是「職場負資產」。你看到很多平平無奇的中年人辭職後都在當老闆、做投資人、當合夥人,

感覺「很厲害」——其實不是「很厲害」,是他們想當員工的話,著實沒人要。

我也是啊。

4

呼籲大家「都來養老金」顯然是和發展需求相悖的,所以社會出現了「一邊只招35歲以下,一邊又要求延遲退休」的奇景。

但它背後的訴求又是統一的——要求中年人自力更生。它的無奈之處在於,我們只能想辦法延遲(不是反轉)「被淘汰」的時間。

例如,我們要重新審視「經驗」這個「垃圾場」,也許「失敗與反思」比「我曾經取得過這樣的成功」更有價值;

再例如,我們要證明自己是可以給年輕人「打下手」的,而不是那個「霸座」的「阻攔者」;

再再例如,我們要重新盤點自己的「看不慣」,到底是真有問題,還是自己不習慣……

如果說「女員工達到一定比例減稅」尚有國外案例,

「老員工達到一定比例有優惠」完全沒有可能。優秀的年輕人前進一百步的時候,我們尚能前進七十步,超過那些不怎麼優秀的年輕人,便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我們年輕的時候,很討厭那些指點江山不著邊際的中年人,覺得淘汰掉他們是時代所需。

當我們也不知不覺指點江山不著邊際的時候,也很難奢求時代寬容我們啊。

一個背景聲——

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