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醜東西味道竟這麼驚豔!早餐做一份,全家管飽一整天!

PubDate:2021-01-30

今天做菜前,跟大家先玩個小遊戲——認字

你們都知道這個字讀幾聲嗎

左右偏旁都認識,合一起就不會了,以後再也不好說自家孩子認字只認半邊了。

好了好了,不做語文作業了,今天我們是要來做糕的;

雖然我念得不準,但是我一看到這個字,就想到了它:

先秦時期的青銅甑

在西安的街頭,還可以看到用三輪車拉著一個被棉被蓋起來的深口大鍋,這口大鍋就是「甑」。

雖然外觀與材質上與歷史中已有了很大的區別,不過對於甑糕來說,「甑」依舊是不可替代的。

除了讀甑糕,當地人也會讀為甑(jing四聲)糕,也有稱為「勁糕」等。

叫法不一,但是糕還是那個糕。

小西17年去西安時,第一次在街邊的小攤上認識了甑糕。

當時我還尋思著,這醜醜黏糊糊的能好吃嗎?

老闆說,別看一鍋糊,疊著7層,香著!

散發的棗米甜香味也確實過於誘人,買來一吃,就被它的口感跟味道折服了。

沒想到醜醜黏糊糊的外表下,居然藏著如此軟糯熱乎的甜蜜口感,著實很絕!

甑糕做法跟用料其實都不難,正宗的甑糕至少是7層。

為了避免有些朋友混亂,我畫了張參考圖,大家看著來會更清晰一點哦。

使用糯米、蜜棗、蕓豆層層堆砌,因為紅棗受熱後會略微發苦,

需要加入蜜棗中和。

今天小西做的甑糕,為了使甜味更濃,直接用了蜜棗。

蕓豆換成了紅腰豆,口感同樣綿軟,紅腰豆含有的維生素要更為豐富些。

不得不說,食材雖簡單,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搭配,真真是合適得不行!

長糯米350g 阿膠蜜棗120g 紅腰豆45g 清水適量

1。紅腰豆和糯米分別浸泡一晚洗淨備用

2。阿膠蜜棗切碎備用(碗底那層蜜棗可以一開二,這樣做出來會比較漂亮)

3。準備一個比較深的碗,依次鋪上蜜棗-糯米-蜜棗-糯米-全部紅腰豆-糯米-蜜棗,一共7層

4。把鋪好的甑糕放入電壓力鍋,倒入與蜜棗持平的清水

5。 按鍵煮1。5小時,等到沒有壓力再開蓋取出(總時長大概2小時多點)

6。取出後將上面那層蜜棗抹平就可以享用啦~

吃時可直接用勺挖,或倒扣擺盤。

糯米、紅腰豆和蜜棗經過蒸煮後香味四溢。

甑糕的下層白飯滲入棗色,呈鮮潤的絳紅色澤,上面一層紅腰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層便是暗紅色的蜜棗。

熟透的甑糕,米棗交融,色澤鮮潤,近聞,棗米甜香撲鼻。

挖上一勺,黏軟的口感,糯甜的滋味滲滿口腔,棗香濃鬱。

容易讓人一口一口,吃得滿嘴甜蜜,仍意猶未盡。

最近又拾起了手寫日記的習慣,發現挺多字需要手機打一遍來看。

這種感覺著實有點微妙,跟許久不見的朋友,再見面又很熟絡一樣。

像讀不準名字的甑糕,卻知道它真好吃;

忘記怎麼寫的字,卻還是知道怎麼念;

還有每天都在看小西做菜的你們,未謀面卻似故人,真好~

小貼士

1、如為了增加口感,可在蜜棗上撒層碧綠的葡萄乾,賣相也更為誘人。

2、甑糕吃的時候不撒糖,想吃甜一點可以加些蜂蜜。

3、甑糕是糯米製品,所以一次性也不要吃太多哦。

4、對於甜味不是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把蜜棗換成普通紅棗+蜜棗即可,比例根據自己喜好的甜度調整。

3。準備一個比較深的碗,依次鋪上蜜棗-糯米-蜜棗-糯米-全部紅腰豆-糯米-蜜棗,一共7層

4。把鋪好的甑糕放入電壓力鍋,倒入與蜜棗持平的清水

5。 按鍵煮1。5小時,等到沒有壓力再開蓋取出(總時長大概2小時多點)

6。取出後將上面那層蜜棗抹平就可以享用啦~

吃時可直接用勺挖,或倒扣擺盤。

糯米、紅腰豆和蜜棗經過蒸煮後香味四溢。

甑糕的下層白飯滲入棗色,呈鮮潤的絳紅色澤,上面一層紅腰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層便是暗紅色的蜜棗。

熟透的甑糕,米棗交融,色澤鮮潤,近聞,棗米甜香撲鼻。

挖上一勺,黏軟的口感,糯甜的滋味滲滿口腔,棗香濃鬱。

容易讓人一口一口,吃得滿嘴甜蜜,仍意猶未盡。

最近又拾起了手寫日記的習慣,發現挺多字需要手機打一遍來看。

這種感覺著實有點微妙,跟許久不見的朋友,再見面又很熟絡一樣。

像讀不準名字的甑糕,卻知道它真好吃;

忘記怎麼寫的字,卻還是知道怎麼念;

還有每天都在看小西做菜的你們,未謀面卻似故人,真好~

小貼士

1、如為了增加口感,可在蜜棗上撒層碧綠的葡萄乾,賣相也更為誘人。

2、甑糕吃的時候不撒糖,想吃甜一點可以加些蜂蜜。

3、甑糕是糯米製品,所以一次性也不要吃太多哦。

4、對於甜味不是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把蜜棗換成普通紅棗+蜜棗即可,比例根據自己喜好的甜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