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大叔拿「蘿蔔」上節目,專家驚慌失策,媲美「國寶」,專家:不敢估價

PubDate:2021-02-12

縱觀歷史,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會留下生活痕跡,這些痕跡可能是頭髮絲,也可能是一個人特有的氣息,當然更可能是一個人生前所使用的器物。一般來說,狹隘意義上的考古就是去挖掘這些「客觀存在」,去還原它本來的面目,去解讀文物背後的故事。

▲上世紀考古發掘舊照

幾千年時光過去,許多珍貴文物皆埋藏於地下。然而在經歷兵荒馬亂和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破壞後,即便是一部分深埋地下的文物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壞。目前人們所見到的文物,大概有兩種主要來源,一是科學的考古發現和非科學式盜掘,這是中國文物最重要的來源。二是依靠一些民間收藏,隨著近幾年考古綜藝節目的火熱,民間收藏成為填補中國考古空白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流落在民間的藝術品,相比較起來,數量和品質都要低於博物館當中的藏品。可有的時候,

就是會在尋常之中,出現一個例外。就在前幾年的鑒寶節目中,就出現了一個流落在民間的國寶級「蘿蔔」,這個文物甚至讓專家都感到震驚,不敢對其估價。

這一切,還要從2008年開始說起,據它的擁有者介紹說,數年前自己出門旅遊,在一個店裡偶然相中了這個特殊的「蘿蔔」。

當時他看到的時候,對這個「蘿蔔」很是好奇,而店主也一直介紹這件古董的價值和優點。雖然這件「蘿蔔」只是乾隆年間的古董,但是雕刻精美優良,讓他一見鍾情,最後和老闆討價還價之後,用四十萬買了回去,準備在家裡放著。

但是四十萬也是一筆鉅款啊,而且他對古董此前,也是一竅不通,家裡人也沒有這方面的癖好,自然是對他很埋怨,花錢買這種不知道真的假的東西。埋怨的人多了,時間久了,讓他對「蘿蔔」的「愛情」也消磨了,這個時候正好鑒寶節目盛行,他為了給家裡人一個解釋,也為了讓自己心安,這才帶著它上臺。

一開始專家對這種故事,也只是抱著一種「我懂你」的心態。畢竟這種情況也不少見,經常有人被造假的古董坑得傾家蕩產。但是鑒定還是要做的,讓嘉賓得到答案,也是他們上臺的義務。可這一看,就讓專家的手,都開始顫抖起來,因為這件玉器,甚至要比他見過的大多數玉器都好。從材質和外形上看,這個「蘿蔔」長十五釐米左右,

由和田玉所製成,通體呈現出淡黃色,遠處在光線照射下,就像是一個市場上常見的蘿蔔。

但是靠近以後,就能發現其雕琢的功夫,實在是世所罕見,除了蘿蔔本身,其頭部的葉子和螞蚱,更是神來之筆。不知情的人看來,或許以為這沒什麼好吃驚的,但在專家的眼中,這幾片葉片,其實是整個雕刻手藝的集大成者。原因就在於,這葉片上的紋路,若是用放大鏡看,你甚至還能發現,上面的紋路,都各不相同。

更別說上面的螞蚱,在專家用放大鏡仔細看過後認為,如果這個玉器是假的,那麼能做出來這個「贗品」的人,恐怕有著不遜於清朝雕刻大師的手藝和技術。因為哪怕是機器,也很難完整地雕刻出一隻栩栩如生的螞蚱,甚至連絨毛和觸鬚都做出來。因為只要有一點震動,就會讓這只螞蚱的「逼真度」前功盡棄。

但主持人和觀眾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憑什麼專家一看,就認為這一定是乾隆年代的正品呢?原因就在於,在此之前,河南的博物館裡,就展出了兩件和這個「蘿蔔」幾乎一樣的雕刻,

而這些雕刻的時間,無一例外,都是乾隆年間的作品。

而在歷史上,數百年的清朝統治下,乾隆這一代,也是最為繁榮的朝代之一。作為皇帝,乾隆的統治下清朝經濟繁榮,政局也很穩定。再加上當時他也不能像年輕一樣在外面騎馬狩獵,

因此乾隆在文學方面,其實還是有點成就的。

比如說他一生就寫了將近四萬首詩歌,比《全唐詩》的總數還要多,此外還喜好各種歷史古董字畫,尤其是那些名人的孤品稀品。以至於為了表示自己佔有這些東西,還會特意用不毀壞文物的手段,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上級表示了自己的喜好,下級自然是在民間,大肆收購那些古董,沒有的話就命令有名工匠製作,用來討好乾隆。

而在河南的博物館裡,就保留著兩件乾隆年間的玉器造型,一個是白菜,另一個就是蘿蔔,與專家手上拿著的文物,幾乎相同。這就使得專家立馬就判定,這一定是乾隆年間的珍品。而且上述的兩件,材質是象牙,但這件是玉器,雕刻難度上有著天壤之別,好玉料的獲取難度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專家看來,這個流落民間的「蘿蔔」,是一件可以納入博物館的國寶級「蘿蔔」。他還多次強調,自己沒法估價,因為這實在是太貴重,除非有更專業的鑒定手段,只靠眼睛,是沒法估量價值的。

參考資料:《清史稿》

最後負責鑒寶的專家給出了意見。專家指出,這個蘿蔔乃是用象牙雕刻的,根據原材料的腐蝕程度可以判斷出是在民國初期。至於產地,中國市面流通的象牙製品要麼來自外國,要麼產自廣東一帶。廣東人天生喜歡象牙製品,而且在象牙染色這一領域,廣東人有很出色的工藝手法。說到這件藏品的價值,專家們則有些哭笑不得,因為象牙是明令禁止售賣的物品,因此沒有辦法去估值,同時專家也好心提醒小夥子,要麼將象牙上交給國家,要麼就繼續自己收藏,但絕對不可以販賣。

而在河南的博物館裡,就保留著兩件乾隆年間的玉器造型,一個是白菜,另一個就是蘿蔔,與專家手上拿著的文物,幾乎相同。這就使得專家立馬就判定,這一定是乾隆年間的珍品。而且上述的兩件,材質是象牙,但這件是玉器,雕刻難度上有著天壤之別,好玉料的獲取難度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專家看來,這個流落民間的「蘿蔔」,是一件可以納入博物館的國寶級「蘿蔔」。他還多次強調,自己沒法估價,因為這實在是太貴重,除非有更專業的鑒定手段,只靠眼睛,是沒法估量價值的。

參考資料:《清史稿》

最後負責鑒寶的專家給出了意見。專家指出,這個蘿蔔乃是用象牙雕刻的,根據原材料的腐蝕程度可以判斷出是在民國初期。至於產地,中國市面流通的象牙製品要麼來自外國,要麼產自廣東一帶。廣東人天生喜歡象牙製品,而且在象牙染色這一領域,廣東人有很出色的工藝手法。說到這件藏品的價值,專家們則有些哭笑不得,因為象牙是明令禁止售賣的物品,因此沒有辦法去估值,同時專家也好心提醒小夥子,要麼將象牙上交給國家,要麼就繼續自己收藏,但絕對不可以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