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學會關注孩子一點一滴的小事,不要讓孩子因為你的疏忽,走上錯誤的道路

PubDate:2021-02-25

對每個孩子來說,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媽媽總是最親密也是最溫暖的存在。但是,當孩子一天天長大,變得有主見想獨立的時候,有的媽媽的教育方式卻漸漸出現問題,嚴重時給孩子帶去無法彌補的傷害,伴隨孩子的一生。

在我們周圍,父母如果有下面4種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最深,甚至會影響他們一輩子。

1. 說話不算數

「你把這個吃了,一會咱們出去玩兒。」

「你這次期末考滿分爸爸就帶你去泡溫泉!」

「你把壓歲錢都給我們,我們幫你保管,明年給你買玩具,好不好?」

這些話熟悉嗎?

我們總是喜歡用各種各樣的「謊言」來哄孩子,

把他哄得眉開眼笑了,任務也就完成了,至於承諾,早就拋到腦後。

這個過程就像父母告訴孩子,等你遊過這條河,我就給你很多好吃的。

但是當孩子費盡全力遊到岸,等待他的卻不是溫暖的屋子、美味的零食,而是渾身濕透的無盡寒冷。那下一次你再對他提要求、談條件,他還會相信你嗎?

就像《壹零後來了》節目中,清清說,「我爸答應我,喝過藥就給我買玩具,但是他沒有。」

一旁判案的「包青天」小朋友說,「他讓你喝藥是為你好。」

這時,主持人回道:「那他喝了藥也沒有玩具,下次他還會喝嗎?」

父母說話不算數,

在當時看來也許是小事,但是隨著次數的積累,孩子對他們的信任也會慢慢消磨殆盡。

到最後,孩子會變成一個自閉、自私、謊話連篇的人。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生活中:

父母要以身作則,說話算數,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當父母說話不算數時,也應該受到跟孩子一樣的懲罰,設立思過角就是個不錯的方法;

當父母因故無法完成約定時,要跟孩子好好商量,可以推遲,孩子都是可以講道理的。

2、控制欲太強

有的媽媽很想保護好孩子,不讓他受到一丁點傷害,但卻用錯了方式。這樣的媽媽將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孩子的生活習慣、甚至是交什麼樣的朋友,都必須經過她的允許,一旦違背她的意願,孩子將得到嚴厲的懲罰。

也許在媽媽看來,她都是為孩子好,等孩子長大了就會明白她的苦心;可對孩子來說,這樣的愛就像是牢籠,讓他失去了自由,他只想要逃離。

被媽媽嚴格控制的孩子,由於不敢表達自己所想,也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極易引發抑鬱情緒,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3.對孩子過分寵溺

暑假帶兒子去農家樂園參加親子主題活動,有一個環節要求孩子獨立去果園摘取老師指定的蔬果。

孩子們拿到任務卡就提著籃子去菜園裡了,可是一個小男孩卻不願意動,還囔囔著,「摘那個太累了」,他媽媽勸說了幾句,男孩還是不肯挪步,還有點鬧脾氣了。

然後男孩媽媽立馬變溫柔了:「好了好了,咱們不去了」,說完就帶著孩子去陰涼地等大家回來。

與其說這個媽媽不願意孩子吃苦,不如說她對孩子太過嬌寵了。既然帶孩子來參加這樣的活動,就應該放手,鼓勵孩子多去和孩子互動,多動手。

4.忽視孩子存在

忽視孩子的情況很常見,但是很多父母往往意識不到。

這種情況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有二胎的情況,二是沒有二胎,但是有其他「孩子」的情況。

幾乎所有父母都無法平衡給兩個孩子的愛。

照顧尿床的老二,拿著作業要簽字的老大哭了;

抱著二寶餵奶,大寶拿著彩筆把牆畫得亂七八糟;

給大寶餵飯,二寶在床沿瘋狂試探......

相信所有媽媽都經歷過這樣崩潰的時刻。

小s就曾經在節目中對自己的二女兒說「對不起」,因為頭胎,父母都會比較看重,

二胎可能就「當豬養」,三胎,又會重新燃起對寶寶的愛。

心酸的是,孩子們長大了以後,她發現,她愛得最少的老二,卻是最孝順的。

孩子們都是爸媽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也許對父母來說,可以有選擇,愛老大或者愛老麼,愛男孩或者愛女孩,但是對每個孩子來說,

他們最愛的都是父母。

父母是他們小小世界的唯一。請好好愛那個被你冷落的孩子。

Wendy媽有話說:

父母在教育上一定要注意,不要有以上4種行為,否則孩子會受到很大傷害,甚至在性格上出現問題,將來就後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