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5 個孩子就有 1 個抑鬱:這3種家庭,最容易養出抑鬱的孩子!

PubDate:2021-02-14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個話題登上了熱搜,引發了3億多人的關注。

這位網友患有抑鬱癥,痛苦掙扎了7年,期間一直有想要自殺的念頭。

可當她終於開口,告訴媽媽時,她的母親卻回道:

「你總是這樣,這都多少年了?你就特麼...不能自己忍著嗎?」

女孩的神情,先是難以置信,又像是早有預料,最後絕望一笑。

視頻下面,有很多人聯想到了自己的遭遇。

很難想像,當孩子心理生了病,苦苦掙扎時,父母卻一無所知,甚至責怪他們太「矯情」。

2012年,一組研究者對中國大陸約2679名青少年(10-25歲)做了抑鬱情況的調查,發現青少年的抑鬱比例為20.3%。

也就是說大約每5個孩子中有1個有抑鬱傾向。

心理學上,抑鬱是源於對自我的攻擊,所以,孩子會有很強的自我厭惡和低自尊感。

然而,這種被壓抑的情緒和憤怒,並非憑空而生。

很大程度上,它正是來自孩子賴以生存的家庭。

所謂的病因,不過是在漫長的養育中,

一點一點地滲透,最後「偶然」地顯露出來。

下面這幾種家庭,最容易養出抑鬱的孩子。

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個6歲的女孩可馨,生活作息堪比996。

在媽媽的安排下,從3歲起就開始上課外班,5歲學習小學一年級的課程,6歲準備接觸金融理財課。

才6歲的可馨,時間表細化到了每個時間點

為了嚴格規范女兒,媽媽還立下家規,內容均是要求自我激勵。

可馨很懂事,雖然覺得媽媽嚴格,但是對媽媽的要求,都認真聽從,努力執行。

但是,女孩在節目中,卻又隱隱顯露出,不同的一面。

她行為強迫,

擺畫筆時,必須順序一致才甘休;

她社交困難,沒有朋友,很難融入到同學中;

她習慣性討好,哪怕要回答的問題,其實並不愉快;

更令人心疼的是,小小年紀的她,就體驗到了壓力,說自己沒有快樂...

6歲的可馨,拼盡全力做媽媽心中完美的小孩,可這種自我要求,

卻讓她的精神世界,搖搖欲墜。

每個孩子,都有一種滿足父母的本能。

這種本能,來自對父母的依賴,也來自對父母無條件的愛。

所以,6歲的小可馨,明明覺得很累,卻還是努力接受媽媽的安排和懲戒。

可如果父母的期待過高,孩子為了取悅父母,就只能不斷壓抑自己。

最終,孩子會逐漸和自己真實的感受,失去聯繫。

表面上看,孩子聽話懂事,行為正常。

可孩子的內心,早已沒有了自己的方向。

心理諮詢師胡慎之說:抑鬱的情緒,均源自於喪失。

越是乖孩子,就越不要給予他無限期待;

越是懂事的孩子,就越不要他事事完美;

因為,不斷壓抑自己的好孩子,不懂拒絕。

太多期待,終會壓垮這個「懂事」的孩子。

微博一位博主,曾經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有個患抑鬱癥的孩子去複診,正在看書,醫生表揚她說:「這孩子真用功。」

沒想到,孩子的母親立刻回道:「用功,假用功。」

醫生急到跳腳,卻也無可奈何。無論怎麼叮囑,有些父母就是忍不住要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

醫生辛辛苦苦修補孩子的心理,卻因為家長輕飄飄的一句話,前功盡棄。

這位博主寫道:

「家長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癥,也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想死,就是因為你啊。」

如此鮮血淋漓,卻又如此真實。拼盡全力愛孩子的人,也可能是傷孩子最深的人。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為什麼孩子會離奇地抑鬱?」

高贊回答中,有一位網友寫道:

小時候,走在路上被車撞了,會被罵為什麼不躲開;

錢被同學偷了,會被罵不誠實,亂花錢還撒謊;

考試時,眼睛和鼻子被別人惡作劇弄傷,血流不止,可挨駡的仍然是自己:「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

在父母的否定和指責中,他慢慢失去了價值感,小時候學會了討好,長大後走進了抑鬱。

許多人覺得,小孩子而已,

不過是說幾句,怎麼就受不了?

因為,對於小孩子來說,父母的評價,就是他認識自我的通道。

當一個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成了自己的錯,當他遇到任何難處,都只有譏諷和指責。

在這樣的世界裡,孩子的信心被一點點消磨掉,自尊被一步步被打擊,最終墜進黑暗,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愛孩子,就真的要好好說。

因為,每一次的打擊和否定,都是喂給孩子最毒的藥。

北京第五十五中副校長李夢莉在節目中,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

學校的心理援助中心有一個男孩,成績名列前茅,可卻突然讀不下去。

孩子多次跟媽媽說:我不想活了,活著沒有意思。

可男孩的媽媽卻說:老師你不用管,他只是給他不想學習找藉口。

經過診斷,孩子的心理疾病,已經非常嚴重。

許多父母,很難願意承認孩子所遭受的痛苦和不良情緒。

面對孩子的求助,他們無動於衷,甚至認為是孩子的錯,好像孩子自己能夠做出選擇。

這種疏離和抗拒背後,是父母無法和孩子建立聯結,不願意接納孩子最真實的情緒感受。

「哭什麼哭,眼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有什麼好怕的,你看別人怎麼行。」

親子關係中,情感忽視是比暴力更殘忍的存在。

孩子就像是活在孤島上,不被重視,無人看見。這樣的焦慮感,足以摧毀任何一個孩子。

電影《無愛可訴》中,男孩阿廖沙生活在一個異常冷漠的家庭。父母意外結合,卻又整日爭吵。

12歲時,父母各遇新歡,準備離婚。阿廖沙的存在,成了父母邁入新生活的累贅。

又一次在客廳爭吵時,躲在門後的阿廖沙失聲痛哭。

有一天,媽媽依舊給他準備了不喜歡的早餐,阿廖沙邊吃邊哭。可媽媽忙著刷手機,沒有看見。

也就是在那天,阿廖沙離開家後,再也沒有回來。

如果說,溫暖的家庭是港灣,那冷漠的父母,則像黑洞,拖拽著孩子往下沉,連呼救都沒有回音。

情感忽視,比起暴力相待,雖不傷身,卻處處誅心。

有人說,為什麼孩子出現問題,就一定要提到原生家庭。

因為,導致孩子生病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學習壓力、被同學霸淩,容貌焦慮等等。

可不管有多少誘因,最根本的源頭,是他們沒有價值感,不喜歡自己,感知不到愛。

這種能量的匱乏,往往來自孩子成長中真實的體驗。

其中,父母的回饋,就是孩子最大的能量來源。

所以,想要治癒孩子,答案也是愛。

就像,不把焦慮傳遞給孩子,不用完美強迫孩子,讓他們開心地、自由地做自己;

就像,不把貶低和嘲諷當作溝通的方式,尊重孩子平等的人格,學會好好說話;

就像,看見和回應孩子的感受,在乎孩子的內心需求,遠勝物質的需要;

當一個孩子,被父母用心地接納,真誠地喜歡,事事有回應時,他內心的能量是充足而豐盈的。

這樣的孩子,即便遇到困難,進一步可以勇敢面對,退一步有底氣求助,又怎麼可能會生病呢?

父母子女一場,是一種很深的緣分。

但願所有的家長,都不是致病源,而是孩子最溫暖的藥。

已經非常嚴重。

許多父母,很難願意承認孩子所遭受的痛苦和不良情緒。

面對孩子的求助,他們無動於衷,甚至認為是孩子的錯,好像孩子自己能夠做出選擇。

這種疏離和抗拒背後,是父母無法和孩子建立聯結,不願意接納孩子最真實的情緒感受。

「哭什麼哭,眼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有什麼好怕的,你看別人怎麼行。」

親子關係中,情感忽視是比暴力更殘忍的存在。

孩子就像是活在孤島上,不被重視,無人看見。這樣的焦慮感,足以摧毀任何一個孩子。

電影《無愛可訴》中,男孩阿廖沙生活在一個異常冷漠的家庭。父母意外結合,卻又整日爭吵。

12歲時,父母各遇新歡,準備離婚。阿廖沙的存在,成了父母邁入新生活的累贅。

又一次在客廳爭吵時,躲在門後的阿廖沙失聲痛哭。

有一天,媽媽依舊給他準備了不喜歡的早餐,阿廖沙邊吃邊哭。可媽媽忙著刷手機,沒有看見。

也就是在那天,阿廖沙離開家後,再也沒有回來。

如果說,溫暖的家庭是港灣,那冷漠的父母,則像黑洞,拖拽著孩子往下沉,連呼救都沒有回音。

情感忽視,比起暴力相待,雖不傷身,卻處處誅心。

有人說,為什麼孩子出現問題,就一定要提到原生家庭。

因為,導致孩子生病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學習壓力、被同學霸淩,容貌焦慮等等。

可不管有多少誘因,最根本的源頭,是他們沒有價值感,不喜歡自己,感知不到愛。

這種能量的匱乏,往往來自孩子成長中真實的體驗。

其中,父母的回饋,就是孩子最大的能量來源。

所以,想要治癒孩子,答案也是愛。

就像,不把焦慮傳遞給孩子,不用完美強迫孩子,讓他們開心地、自由地做自己;

就像,不把貶低和嘲諷當作溝通的方式,尊重孩子平等的人格,學會好好說話;

就像,看見和回應孩子的感受,在乎孩子的內心需求,遠勝物質的需要;

當一個孩子,被父母用心地接納,真誠地喜歡,事事有回應時,他內心的能量是充足而豐盈的。

這樣的孩子,即便遇到困難,進一步可以勇敢面對,退一步有底氣求助,又怎麼可能會生病呢?

父母子女一場,是一種很深的緣分。

但願所有的家長,都不是致病源,而是孩子最溫暖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