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山村夫妻隱居古老黃土窯洞,土法建溫室種出綠色稀罕物,既保健還不花錢,能吃一冬天

PubDate:2021-02-20

平陸縣隸屬山西省運城市,地處秦、晉、豫交界處三角地帶,是山西的南大門。對於喜愛民俗攝影的我們這群人來講似乎從來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農村裡的一切都很入鏡,特別是想拍一些傳統的年味,大山裡便是最好的選擇,山西省中條山區一草一木都是鄉愁記憶,山腳下的一黃土窯洞吸引了我們的鏡頭。

這戶地坑人家建在黃土崖下,走進深深的土窯門洞,從右側的窯洞口走進了前院,

裡邊看到的幾乎全是黃土窯洞,感覺別有洞天,當地老師說還沒有走進地窨院子,還需要穿越一個窯洞才能看到真面目,後邊才真正是別有洞天。

20多米長的小前院迎面是一個已經放雜物的窯洞,窗戶前一個叫做「強子」的舊農具立在那裡迎候著我們,

這便是遠古農耕流傳下來的工具,左邊的窯洞裡透出光亮,「洞天」就在裡邊。

按照當地人的習慣地窨院子裡建有7孔窯洞,就是典型的「七數窯」,綠衣服的大媽正在清理衛生,另一孔窯洞門縫間探出了大叔的頭,兩位老人似乎覺得有點驚訝,

「臘月了,這大雪天你們也不閑著,還跑出來看地窨院子啊!今天要打掃衛生顧不上招呼你們,亂七八糟的自己看看吧。」大叔直來直去的話語飛出窯洞,讓我們覺得很親切。

窯洞土灶臺前大娘燒起了柴火,她說:「家裡沒有地方坐,剛剛清掃完窯洞,

要燒熱水擦洗東西,先進來暖和暖和。」紅紅的柴火映紅了大半個土窯,仿佛讓我們看到了遠古時期古虞國人們的生活。

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叔一直坐在另一孔窯洞裡,大家便過去和他聊了起來。大叔說自己姓丁,這個村子裡很多人都姓丁,

今年已經76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成家單過,小兒子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外出打工還沒有回來,自己患有幾樣老年病,冬天裡就嚴重,基本不能幹啥活,快要過年了,家務活都是老伴一個人在忙碌。

大媽燒上了熱水後給我們介紹起了她家的情況,她說現在農村的生活好著呢,

可是自家的情況有點特殊,小兒子小時候從山上不慎摔傷頭部,落下了後遺癥,50多的人了也沒成家,整天跟著人在外邊打工,他們老兩口種著家裡的承包地,村子裡給她家辦理了低保,還有農村老人的養老金,雖說生活沒有啥問題,可是和別人家還是有點距離。小兒子快要回來了,等他回家買些年貨,蔬菜家裡有基本不需要買,蘿蔔白菜儲存很多,前院建了一個小溫室菜園,一冬天裡邊綠油油的青菜都吃不完,吃過春節也是沒有問題的。

聽說大媽自己在家裡建起溫室菜園子,大家都很好奇,便跟著老人家前去見識,大媽便將我們帶到了前院。

大媽的溫室小菜園大約有6平方米的樣子,她介紹說這裡原來是個雞窩,以前養了很多的土雞,後來聽人說吃芹菜能夠降血壓,為了在冬季還能有芹菜吃,老伴才將這個雞窩改造成了溫室,其實很簡單,就是去掉了雞窩上的遮蓋物,用塑膠布封蓋起來,你還別說可能是殘留的雞糞起了大作用,裡邊種的芹菜和香菜 幾年了都長勢很好,翠綠翠綠的嫩嫩的,她和老伴吃了一冬天的青菜,既保健了身體還不花錢,春節裡還能繼續吃。

大媽說從前人冬天能吃上青菜簡直就是奢望,現在農村有溫室大棚技術,她家的就是借鑒的現代技術,寒冷的冬季天天能吃上綠色青菜降血壓,這就是大大的稀罕物。

大媽揭開塑膠布,從洞口中我們看到了綠油油的芹菜和香菜,甚至比溫室大棚蔬菜的長勢還要好。

前院的黃土牆下隨處都可以看到土窯,甚至我們還發現了一個雞窩,大媽在這裡養著一群土雞,她說以前農村人都是這樣養雞,現在年輕人怕麻煩都不養了,可是自家一直養著土雞,為的就是自己吃時方便,農村人過慣了農村生活,能不花錢就不花錢,老伴還有哮喘的毛病,在家裡還養著土蜂,每年除了自己吃蜂蜜,多餘的還能賣點零花錢。

兩位老人家的地窨院子,哦,忘了介紹,河南人習慣把這個叫做地坑院子,建於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外觀雖然是黃土結構,坑口的四周和窯面都是用青磚加固過的,他們說幾十年了現在依然很堅固,古虞國後人祖祖輩輩數千年,都是這樣生活過來的。

後半天當地老師帶著我們又去看了幾家地坑院子,住人的寥寥無幾,丁大叔家的院子愈發顯得珍貴,溫室小菜園更稀奇,也不知道他家的地窨院子算不算是古虞國的記憶,或者活化石啊。

翠綠翠綠的嫩嫩的,她和老伴吃了一冬天的青菜,既保健了身體還不花錢,春節裡還能繼續吃。

大媽說從前人冬天能吃上青菜簡直就是奢望,現在農村有溫室大棚技術,她家的就是借鑒的現代技術,寒冷的冬季天天能吃上綠色青菜降血壓,這就是大大的稀罕物。

大媽揭開塑膠布,從洞口中我們看到了綠油油的芹菜和香菜,甚至比溫室大棚蔬菜的長勢還要好。

前院的黃土牆下隨處都可以看到土窯,甚至我們還發現了一個雞窩,大媽在這裡養著一群土雞,她說以前農村人都是這樣養雞,現在年輕人怕麻煩都不養了,可是自家一直養著土雞,為的就是自己吃時方便,農村人過慣了農村生活,能不花錢就不花錢,老伴還有哮喘的毛病,在家裡還養著土蜂,每年除了自己吃蜂蜜,多餘的還能賣點零花錢。

兩位老人家的地窨院子,哦,忘了介紹,河南人習慣把這個叫做地坑院子,建於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外觀雖然是黃土結構,坑口的四周和窯面都是用青磚加固過的,他們說幾十年了現在依然很堅固,古虞國後人祖祖輩輩數千年,都是這樣生活過來的。

後半天當地老師帶著我們又去看了幾家地坑院子,住人的寥寥無幾,丁大叔家的院子愈發顯得珍貴,溫室小菜園更稀奇,也不知道他家的地窨院子算不算是古虞國的記憶,或者活化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