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活久見」!兒子想買玩具,下秒爸爸當場「倒地撒潑」兒子「一臉無奈」:起來,我不買了

PubDate:2022-11-17

孩子對玩具的欲望時沒有止境的,家里有小朋友的家庭應該都遇到過孩子想買新的玩具,不給買時就會哭鬧撒潑。

面對孩子這樣的哭鬧家長也是沒轍,不是投降滿足孩子,就是態度強硬堅決沒得商量。

不過我最近倒是看到一位爸爸,在自己兒子想要買玩具時,只用了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就讓自己的兒子繳械投降,主動放棄買玩具。

「活久見」,兒子想買東西,爸爸當場撒嬌

以前只見過孩子吵著要東西,不給買就在地上撒潑打滾。不會今日看到一條帖子是關于一個日本的生活調研類綜藝節目,在一期節目中,孩子想買玩具,之后發生的事情卻是反過來的。

爸爸按照節目組安排的計劃,非常不情愿的帶著兒子去了一家玩具超市。

在鏡頭下,孩子開心的逛著超市,很快就看上的一款玩具,并向爸爸所要玩具。

爸爸表現出不可以買的態度,

一次的拒絕孩子并未灰心,而是再次向爸爸所要玩具。

★前方高能

接下來發生的就是「前方高能」時刻,俗稱「活久見」。

只見爸爸忽然躺在地上,還是擺動撒潑,學著孩子的樣子說著:「不要嘛!不要買玩具嘛,你想買玩具我就不起來!」

孩子被爸爸突然發神經的行為給震驚到了,

反應過來后,兒子上前去拉爸爸,想讓爸爸起來。

但是爸爸依舊很孩子氣的耍賴不起,說著:「不起,不要起來。」

兒子被爸爸的行為弄得徹底無奈了,邊使力將爸爸扶起,便答應爸爸:「快起來,我不買了。」

這簡直就是身份互換,但是這個方法卻讓孩子無法使出自己的「特技」,反而要鎮定的去安撫爸爸。

在節目的最后,爸爸在回家的路上問兒子:「那個玩具你還想要嗎?」

兒子:「想啊,但是你那個樣子,我只想帶你快點離開。」

治孩子為買文具鬧騰,還有別的方法嗎?

上述爸爸的方法,一般家長應該都不好意思使用。那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大人制住孩子呢?

1、不要妥協,從小制定底線

孩子的要求不能全答應,講好底線,若孩子不顧底線鬧騰,

家長也不要妥協。時間長了孩子明白了家長的底線,就會明白不論如何鬧騰都沒有可能。

如,出門前與孩子說好今天只可以吃一個冰淇淋,如果想和汽水那就沒有冰淇淋。那疼也沒有用,如果孩子不遵守,那麼最為懲罰冰淇淋和汽水都沒有。

不要讓孩子抓住你的軟肋,小孩子都是很聰明的。如果家長不堅持底線,孩子就會一次次的試探,底線就會一次次被打破。

2、孩子鬧起來,家長要冷靜

一些家長看見孩子鬧騰就頭疼,想上述孩子看到爸爸躺地上撒潑一樣。家長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激起情緒。

或是不耐煩想趕緊解決現況,無奈妥協給孩子買下玩具等;或是堅持底線,但態度過于強硬,厲聲批評孩子。

這都是不理智的處理方式,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在公共場所訓斥孩子,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影響孩子的觀念,在公共場所沒有禮儀意識。

保持冷靜,通過與孩子平和的交流逐漸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3、培養孩子的三觀

所謂三觀就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培養孩子的三觀,不只是針對對孩子買玩具,這對孩子以后的為人處世、人生抉擇影響重大。

如讓孩子知道自己想買什麼、真正需要什麼、哪些是必須買的、哪些是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滿足的……

賢爸小結:

孩子想買玩具的例子它不是一個「點」問題,而是影射這孩子的性格、行為、三觀等多重層次的問題。

家長不應該以「如何讓孩子不亂買玩具」的問題,只重視事件結果,認為只要孩子不鬧、不買才是重點。